医患关系的道德规范包括
『壹』 结合医德道德规范,谈谈你对缓解医患关系有什么好的意见和方法。
摘要 你好,本人有幸在医院实习期间,急诊的老师们单独给我们讲了一节医患关系的课,老师说医患关系和恋爱差不多,关系近了容易产生不必要的麻烦,关系远了,患者会觉得自己不被关心。
『贰』 医学道德的规范体系包括
一、不伤害原则最先提出"不伤害原则"的西方医学家是希波克拉底
不伤害原则指在诊治过程中专不使病人属的身心受到损伤,这是医务工作者应遵循的基本原则。一般地说,凡是医疗上必需的,属于医疗的适应证,所实施的诊治手段是符合不伤害原则的。相反,如果诊治手段对病人是无益的、不必要的或者禁忌的,是有意或无意的强迫实施,使病人受到伤害,就违背了不伤害原则。
二、有利原则
有利原则要求医务人员的行为对病人确有助益,必须符合以下条件:病人的确患有疾病;医务人员的行动与解除病人的疾苦有关;医务人员的行动可能解除病人的疾苦;病人受益不会给别人带来太大的损害。
三、尊重原则
尊重原则是指医务人员要尊重病人及其做出的理性决定。自主性、知情同意、保护隐私和保密
『叁』 医患关系的道德要求
医患关系的道德要求。医生要处理好与患者的关系,这是最基本的道德要求。而且患者也要尊重医生。
『肆』 医务人员道德规范的具体内容有哪些
第一条 为加强卫生系统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提高医务人员的职业道德素质,改善和提高医疗服务质量,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特制定医德规范及实施办法以下简称“规范”)。
第二条
医德,即医务人员的职业道德,是医务人员应具备的思想品质,是医务人员与病人、社会以及医务人员之间关系的总和。医德规范是指导医务人员进行医疗活动的思想和行为的准则。
第三条 医德规范如下:
(一)救死扶伤,实行社会主义的人道主义。时刻为病人着想,千方百计为病人解除病痛;
(二)尊重病人的人格与权利,对待病人,不分民族、性别、职业、地位、财产状况,都应一视同仁;
(三)文明礼貌服务。举止端庄,语言文明,态度和蔼,同情、关心和体贴病人;
(四)廉洁奉公。自觉遵纪守法,不以医谋私;
(五)为病人保守医密,实行保护性医疗,不泄露病人隐私与秘密;
(六)互学互尊,团结协作。正确处理同行同事间的关系;
(七)严谨求实,奋发进取,钻研医术,精益求精。不断更新知识,提高技术水平。
第四条 为使本规范切实得到贯彻落实,必须坚持进行医德教育,加强医德医风建设,认真进行医德考核与评价。
第五条 各医疗单位都必须把医德教育和医德医风建设作为目标管理的重要内容,作为衡量和评价一个单位工作好坏的重要标准。
第六条 医德教育应以正面教育为主,理论联系实际,注重实效,长期坚持不懈。要实行医院新成员的上岗前教育,使之形成制度。未经上岗前培训不得上岗。
第七条 各医疗单位都应建立医德考核与评价制度,制定医德考核标准及考核办法,定期或者随时进行考核,并建立医德考核档案。
第八条 医德考核与评价方法可分为自我评价、社会评价、科室考核和上级考核。特别要注重社会评价,经常听取患者和社会各界的意见,接受人民群众的监督。
第九条 对医务人员医德考核结果,要作为应聘、提薪、晋升以及评选先进工作者的首要条件。
第十条
实行奖优罚劣。对严格遵守医德规范、医德高尚的个人,应予表彰和奖励。对于不认真遵守医德规范者,应进行批评教育。对于严重违反医德规范,经教育不改者,应分别情况给予处分。
第十一条 本规范适用于全国各级各类医院、诊所的医务人员,包括医生、护士、医技科室人员,管理人员和工勤人员也要参照本规范的精神执行。
第十二条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卫生厅局和各医疗单位可遵照本规范精神和要求,制定医德规范实施细则及具体办法。
第十三条 本规范自发布之日起实行。
『伍』 医德规范的基本内容有什么
1.以人为本、救死扶伤。以人为本就是要在医疗活动中尊重人的价值,强调患者的中心地位;救死扶伤是医学服务的最高宗旨,是医务人员应该承担的基本职责。
2.严谨求实、精益求精。严谨求实、精益求精是医务人员在学风方面应该遵循的医德规范。医学发展日新月异,社会公众的健康需求不断提高,医学模式正在由生物医学模式向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转变。这些都需要医务人员终生学习,培养全面、高超的业务素质。
3.平等交往、一视同仁。平等交往、一视同仁是医务人员处理医患关系时应该遵守的重要准则。平等交往是指医患双方平等相处;一视同仁是指医务人员对所有患者同等对待。
4.举止端庄、语言文明。医务人员举止端庄、语言文明,不仅是自身良好素质和修养境界的体现,也是赢得患方信赖与合作的重要条件,有助于患者的救治和康复。
5.廉洁行医、遵纪守法。医务人员在医疗活动中必须清正廉洁、奉公守法。廉洁行医、遵纪守法是古今中外优秀医家十分重视和始终坚持的医德操守。
6.诚实守信、保守医密。诚实守信是医务人员对待患者的一条普遍要求。诚实守信首先要求医者心诚,即忠诚于患者和医学事业;其次要求言行一致,做实事、守信用。倡导和践行诚实守信准则,必须摒弃弄虚作假、背信弃义、欺诈取巧等不良医风。
7.互尊互学、团结协作。互尊互学、团结协作是正确处理同事、同行之间关系的重要准则。这一准则要求医务人员彼此平等,互相尊重;彼此独立,互相支持和帮助;彼此信任,互相协作和监督;互相学习,共同提高和发挥优势。共同维护患者利益和社会公益。
『陆』 医患关系的道德规范是什么
关于医患纠纷问题责任在于那些不讲良心的庸医身上!为了一点蝇版头小利置患者权益于权不顾,胡乱开药,开昂贵药,开超剂量药,小病大治,重复收费,拖延住院时间!乱拍片子!他们的行为严重损害了医生的形象,因为他们的存在使得越来越多的病人对医生产生怀疑,病人开始怀疑医生开药的动机不纯!医生发现病人不相信他而十分恼怒!日积月累矛盾也就越来越多!所以只要每一个医生严格遵守职业道德规范,病人能抛开戒心坦然面对医生矛盾就会减少了!当然医生有时怕误诊也会要求病人做一些必须的检查工作,那时病人应相信医生,毕竟人命关天的事谨慎是没错的。
『柒』 医患关系的道德基础必须遵循什么原则
医患关系的道德基础必要遵循三个原则:
1.人的原则,双方都是人,人性本内该做的就要去努力做好;
2.尊重容的原则,既然都是为患者解决问题,应该尊重患者,当然也要尊重医生的立场;
3.不自私的原则,社会医疗是有一套系统必要遵循,破坏了规则性,不只个人更损公众利益;
『捌』 社会主义医患关系的道德要求中,患者有哪些权利
患者具有生命健康权、身体权、隐私权、平等医疗保健权、知情同意权、病人自主决定权等。
生命健康权 包括生命权和健康权。生命权是指自然人的生命安全不受侵犯的权利。公民的生命非经司法程序,任何人不得随意剥夺。健康权是指人体器官及各系统乃至身心整体的安全运行,以及功能的正常发挥。陈志华律师说,绝大部分医疗纠纷涉及患者的健康权。
身体权 是自然人对其肢体、器官和其他组织的支配权。身体权与健康权既相互联系,又有严格的区别。陈志华律师列举了一例医院擅自取死者脏器的侵权纠纷案件。原告称:被告在死者在没遗嘱、未经亲属同意的情况下,未办理合法手续,擅自在患者故世后10小时内解剖了死者的尸体,并取出了全部脏器作为标本,这已构成侵仅。要求被告返还死者遗体及脏器,赔偿精神损害补偿费并要求被告赔礼道歉。被告辩称:患者去世,原告即提出要求尸解,医院为查明死因,进行尸体解剖是必要的、合法的,原告诉被告侵权理由不能成立,原告无端指控被告侵权,损害医院名誉,给医院造成了经济损失,故反诉要求原告承认错误、赔礼道歉、停止侵害,并支付死者遗体在医院存放期间的费用及本案的诉讼费用。法院判决:参照我国民法通则关于保护财产所有权的规定,原告享有对死者尸体的处分权。被告既未答应原告提出的条件,也未按有规定办理尸体解剖手续,便在原告对被告的诊断及治疗提出异议的情况下,对死者尸体自行进行解剖,并将死者尸体内的心、肝、肺等脏器取出,其行为不符合国务院颂布的《医疗事故处理办法》的规定,违反了《解剖尸体规则》,侵犯了原告对死者尸体的处分权,被告应将从尸体内取出的脏器全部返还给原告。判决被告赔偿精神损失费共5000元。陈志华律师说,这起案件反映了人的身体权是不可侵犯的。
隐私权 实际是病人人格权的一部分。隐私资料的公开将严重地侵犯患者的名誉权、人格权,给患者的政治生命、工作、家庭生活、爱情等方面造成经济上和精神上的损害。陈志华律师说,对于患者隐私权的保护,在临床医学上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1)除法律法规规定外,未经患者同意,患者的病历资料不得交予其他人或组织阅读;(2)临床医学报告及研究,未经患者本人同意,不得用真实姓名和真实病历方式对外公开报道,也不得作为文学作品的方式报道;(3)临床医学摄影资料应充分征求患者同意。不得随意拍摄可暴露患者身份或特征的资料。更不能将可能暴露患者身份或特征的医学摄影资料作为艺术摄影作品对外公开。(4)临床手术直播或电视播放必须征得患者和其亲属的同意及授权书,并应坚持尽量避免暴露患者身份或隐蔽部位的原则。
平等医疗保健权。我国《宪法》规定,公民患有疾病或损伤时,享有从医疗保健机构获取医疗保健服务的权利。根据我国的具体国情,公民的医疗保健权并非完全是无偿获取医疗保健的权利。
患者知情同意权,是指病人有权知晓自己的病情,并可以对医务人员所采取的防治医疗措施决定取舍。知情同意的实质是患者方在实施病人自主权的基础上,向医疗方进行医疗服务授权委托的行为。《执业医师法》第26条规定,医师应当如实向患者或者其家属介绍病情,但应注意避免对患者产生不利后果。医师进行实验性临床医疗,应当经医院批准并征得患者本人或者其家属同意。
关于手术同意书的法律性质,陈志华律师认为是医疗机构履行告知义务、患者和家属行使其知情同意权的书面证明,同时也是医院管理制度的规定。根据我国法律规定,合同中有关人身伤害侵权责任的免责条款无效,禁止免责条款违反法律和社会公德。因此,手术同意书不具有免除医疗机构过失责任的法律效力。陈志华律师说,在手术过程中,经常遇到这种情况,如剖腹探查术,预定的手术名称与医生在开腹后的情况不相符,需要医生当机立断并做出处理。在这种情况下,可以预先签署相关的文件,如下述的日本手术同意书中有“我同意接受上述的手术。此外,对于依据多数医师判断采取认为适当且必要的追加手术、或者手术变更情况也表示同意。”在美国手术同意书中有“特同意医师及助手们不受现在难以预测的状态所导致的情况所约束,在手术的过程中,实施预定手术、或与其相异但认为属于必要或者系我们期望的手术或治疗。”“特许可拍摄、放映为医学、教育、科学目的,在照片与说明不能判明个人身份的前提下,对我身体适当部位进行的手术与治疗进行摄像拍照。”陈志华律师介绍,某医院妇产科为一位50岁的女性患者因子宫肌瘤行子宫全切手术。术中医生发现患者左侧卵巢有问题,在未向家属和病人交待的情况下,将左侧卵巢与子宫一并切除。术后患者恢复顺利。数月后,患者在另一所医院行常规B超检查时,发现"右侧卵巢囊肿,左侧卵巢缺如",向原手术医院提出质疑。这起案件都侵犯了患者的知情同意权。
病人自主决定权是病人权利中一种最基本的权利,是保障其生存与健康的基本条件,是医疗活动中权利制衡、防止医务人员滥用权利的重要因素,也是医学人道主义的重要内容之一。陈志华律师特别强调,病人的自主权并不是无限制性的自主权,病人的自主权必须服从国家法律法规的特别规定。如有的患者不听医嘱自动出院,就是病人自主决定权的体现,但医师应进行记录并让患者签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