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法学百科 » 道德与法治今天的故事

道德与法治今天的故事

发布时间: 2022-01-09 17:41:18

㈠ 故事教学法的思想品德

[摘 要]故事是生活的一个影子,让故事在课堂上说话,这是生活教育的一种积极的尝试。故事教学有着众多超越传统教学的优势,也有着不同于传统的备课模式,课堂教学互动性更强,收效更明显。
[关键词]故事 教学 思想品德 运用
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说“教育以生活中心”,“生活即教育”,所以教育不能离开生活,离开了生活,教育就不能称之为教育。试问什么是生活?生活就是一个个鲜活的故事。用故事来讲述生活,让学生在故事中体验生活、学会生活,这是一个不错的选择。苏格拉底说:“教育不是灌输,而是点燃火焰。”其实,故事就是点燃智慧的火焰,它能让课堂焕发出生命的活力。
一、选择故事教学的依据
1.符合青少年学生的学习需求。
从小学到大学,我们或多或少地有这样的感触:小学课堂最具活力,中学课堂次之,大学课堂则索然无味。这是因为中小学课堂里有生动的故事,好玩的游戏,学生喜欢,大学课堂则反之。也曾有学生这样对我说:“老师,课堂上可以给我们多讲几个故事,或者多搞一些小活动吗?这样我们会学得更开心的。”可见,青少年学生爱在玩中学,爱在乐中思考。灌输式的教育是平淡的,而故事是生动地讲述出来的,可以让学生在故事情节的招引下更加集中注意力听讲,更加积极地思考,达到良好的教育效果。
2.实现“超越教材、用活教材”。
恐怕很多人都有喜新厌旧这种习惯,老师和学生手上都拿着一本同样的教材,我们都看过了,新鲜感早过去了,课堂上我们再照葫芦画瓢式的讲一遍,用两个字说“没劲”,数一数低下了几个脑袋就知道了。而故事是依据教材而编,将教学内容整合到故事当中,将教学重难点演变成曲折的故事情节,可以真正实现“超越教材、用活教材、回归教材”。
3.思路清晰,情节生动,互动性强。
故事都有一根发展的主线,那就是故事情节。采用故事教学,我们的教学思路也就更清晰了,课堂教学中也就不会再有疏漏。这些故事都是我们根据生活改编的,选择的余地比较宽泛,情节设置的自主性更强,可以增加许多互动环节,如让学生演一演某个片段,猜一猜接下来的故事情节,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也是体验式教学情境创设的一种积极尝试。
4.源自生活,回归生活,实现“生活教育”。
故事是生活的一种形式,也是一个影子。我们可以把生活中的许多故事筛选出来,选择情趣高雅、富有教育意义的例子,根据教学内容进行整合。因为这些故事源自生活,能够让学生产生心灵的共鸣,触发他们去思考更多生活中的案例,从而间接实现“生活教育”的目的。
二、故事教学的实施
下面以人教版七年级思想品德教材“自己的事自己干”为例,对故事教学的实施加以阐述。
1.落实“先学后教”。
之所以说故事教学超越了教材,这是因为故事的内容和情节是依据教材设置的,但素材的选择已经超越了教材。超越教材不能让学生甩开教材,而是让学生从教材出发,超越教材的局限,最后再回归教材,感悟与反思所学。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要让学生养成自主学习的好习惯,而不能把学生惯出竖着两只耳朵学习的坏习惯。课前先布置学生自学课本P34-38的内容,思考并回答以下内容:
(1)什么是自立?
(2)自立有哪些表现?
(3)人生为什么需要自立?
由于课前的预习,学生会有目的地去听讲,针对性更强,而且可以更好地预测故事情节的发展,感悟会更深刻。
2.研究教材,搜集资料,构思故事情节。
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是:让学生懂得自立的含义,了解自立的表现,在实践中体验自立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初步形成自己管理自己的学习和生活的能力,为将来走向自立人生打下坚实的基础。根据教学目标的这些要求开始搜集生活故事,搜集资料的途径多种多样,可以通过网络进行查找,可以到图书馆查找,也可以把自己在生活中观察到的,或者听说的故事拿过来,不一定是全部照搬,关键是把搜集的资料进行恰当的整合,使之形成一个完整的故事。如何才能整合出一个完整的故事呢?把握好这一节课的重难点是关键,因为故事的情节是依此来设置的。这一节课的重点内容是要向学生讲清楚“人生为什么需要自立,不自立又会怎样”,自立,这是一个过程,时时、处处、事事需要自立。我是这样来进行故事构思的:
(1)这个故事的时间跨度要长,要从主人公的出生开始说起,因为是人生需要自立。
(2)要讲清楚“人生为什么需要自立,不自立又会怎样”,可否让故事中有两个主人公,一正一反,在对比中得出自立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3)自立的人能够适应社会的发展需要,不自立的人终将为社会所淘汰。故事中不自立的主人公如何才能不被社会所淘汰,能否让学生去出谋划策,达到知的内化,知与行的统一。
3.编撰故事——好的创意是好故事的开始。
首先,确定故事中的主要角色,整个故事围绕角色展开,角色的选择最好是学生熟悉并喜欢的人物,或者有比较新奇的叫法,如“哈里波特”等,本节课中的主人公是一对双胞胎,叫大毛和小毛,刚说出名字就引起了学生的极大兴趣。
其次,要从一个吸引人的问题开始,问题可以是真实的,也可以是虚构的,关键是让学生对你所说的问题感兴趣。故事的一开始,爸爸就把大毛带到了大山上,栽了两棵树,对一棵树呵护倍加,另一棵树自成活后就不闻不问,几年后的一天,狂风暴雨过后,父亲让大毛到山上去看看,大毛会发现什么呢?这个问题引发了学生的积极思考,发言异常活跃,顺利地切入故事主题“自立”。
第三,故事的情节发展要有节奏感,可以适当地夸张,必要时可以增加反面角色,反面角色的挑战会使故事更加有血有肉。故事中的小毛就是一个反面角色,因为不自立,无论是生活还是学习上总会遇到一些尴尬事,让学生感觉到小毛既可悲又可笑,从而不得不正视自立的重要性。
第四,故事的结局要出人意料,甚至是没有结局,而只是一个留白,让学生自己去思考。关于大毛的故事只讲到了高中,上大学以后会怎样,我留给了学生去思考;关于小毛的故事则一直讲到了大学,如果按照情节的发展,小毛肯定会被社会所淘汰,然而结果不是这样,小毛给学生发来了求助信,希望大家帮他拟定一份自立计划,通过学生的帮助,小毛也真正自立了,成为了一名社会需要的栋梁之才。
4.课堂教学中的实施。
(1)故事教学不是叙事,不能只是老师讲学生听,要以“学生为主,教师为辅”,适当设置互动环节。该故事中就设置了这样的一些互动环节,如大毛和小毛要竞选“三好学生”,请全体学生投票来表决,最后请学生做班主任,给大毛和小毛写一段期末评语,引导学生正确评价自己和他人。此外,也设置了情境表演,让学生在表演中体会“自立可以锻炼和提高个人的生活能力,培养良好的心理和道德品质”。在课堂互动教学环节中,要多开展小组竞赛,或男女生竞赛,培养学生合作意识,对学生的出色表现要给予口头奖励,甚至是加分奖励。
(2)让课堂焕发出生命的活力。故事情节是丰富的、形象的、生动的。教师要比学生更好地投入到故事当中去,要有激情,要绘声绘色,要有丰富的肢体语言和抑扬顿挫的音调,必要时还要和学生一起表演。
三、关于故事教学的几点反思
1.人们都会有这样的一种认识,凡是故事都是要去说的,在思想品德课上,我们也要讲故事,但更要演故事,甚至是让学生去猜故事。如果一味地去讲故事,学生只要竖着两只耳朵去听,这就是穿新鞋走老路,仍然是灌输教育。
2.故事教学一定是源于教材、超越教材、回归教材,故事教学万不可甩开教材。教材上有的重难点,故事中要以丰富的情节予以展现出来,要注意内容和形式的完美结合,“空有形式,没有内容”的教学是虚缈的。
3.故事教学只是一种尝试,不是每节课都可实施,要区别对待。一般来说,每隔几周再用一次,如果天天用就没有新意了。
4.故事教学要求教师丰富自身的知识,扩充知识储备量。只有知识储备量丰富了,故事的选材就越灵活,编写也就更得心应手。

㈡ 良好思想品德的故事

华盛顿用小斧头砍倒了他父亲的一颗樱桃树。父亲见心爱的树被砍,非常气愤,扬言要给那个砍树的一顿教训。而华盛顿在盛怒的父亲面前毫不避地承认了自己的错误。父亲被感动了,称华盛顿的诚实比所有樱桃树都宝贵得多。

㈢ 求一篇《道德与法治》栏目观后感 200字就行

人生会面临许多选择,当你正处于十字路口不知道该何去何从时,你将做出如何决择?在现实生活中,有许多人不能明辨是非而选错了道路使自己后悔一生,当然尤其是我们青少年.
由于这方面的原因,学校为我们组织了一节法制教育课.这对于我们来说真可畏意义重大.
我认真地听完了这次报告会的内容,给我的感触很深.做这个报告会的是三位正在服刑的人员,不仅如此,他们都是拥有自己美好青春的三位年轻青年.他们为我们讲述了自己是如何走上这条不归路的,又是如何的后悔与失去自由的无奈和悲哀.
他们用自己犯的过错来警示我们--这些正处于美好青春年华的少男少女们,这些正享受着生活的美好与自由的可贵的我们,告诉我们要从小树立省法律意识.遵纪守法,要学法、懂法、守法,做一个社会上的好公民.同时还告诉我们要慎重交友并无论处于何时何地都不忘父母对我们的恩情.这是一个处于失去自由的天空的人发自内心的悔恨和领悟.他想把这些道理传达给拥有自由的我们.这对于我们来说是有很大的启发,甚至可以产生心灵的震撼.
听完这节课,我想这对于我以后的人生道路起着巨大的作用.它给了我许多真理和启发,告诉我要想成才必先学会做人,我会一直受用!
听了今天的报告,我感觉未成年人违法犯罪为什么呈上升趋势,主要是他们法律意识淡薄,有的不懂法,还有的不知怎样做是对的,怎样做是错的;什么是自己应有的权利,什么是自己应尽的义务。没能真正理解遵纪守法的重要意义,不能在社会行为中自觉地运用法律知识来规范自己的言行。要培养未成年人的自觉法律意识,首先应组织未成年人系统学习法律,多形式组织未成年人学习新《宪法》、《刑法》、《刑诉法》和《社会治安处罚条例》等法律条文,在社会行为中自觉地运用法律知识来规范自己的言行。用法律武器与一切违法犯罪的现象作斗争。

学校、家庭和社会应注重引导未成年人了解自己的生理和心理特征,调解自己的情绪,加强自己抗挫能力的培养,以适应社会上各种环境的考验。因为,未成年人正是长身体的时期,他们已开始产生强烈的独立意识,不想事事依赖成人,想独立去处理一些问题,但是,他们的认识和判断能力又跟不上独立意识的发展,往往分不清是非,易偏激和固执使自己的行动带有很大盲目性,这就需要我们成人对他们进行整体引导,逐步提高他们能分析和去解决问题的能力

㈣ 道德与法治作文素材

约束力的行为规范;是以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的行为规范。所以我们又常常把法律称为“国法”。

因此,一直以来,法律给我们的感觉就是很远的。其实,法律就在我们身边,因为法律与道德是分不开的,那么法律与道德的关系又是什么样的呢?

有这么一个故事:

某村的张大爷一生操劳,抚育了六个儿子,他用全部财力和满身疾病换来了儿子们的成家立业。长子承包村里的鱼塘,一年纯收入三万余元,但对老人却“一毛不拔”,其他几个儿子也拒绝赡养老人。张大爷孤独地住在村外简陋茅屋里,靠邻里接济度日,也无钱看病,村委会干部多次出面调解,要求六个儿子共同赡养老人,但六个儿子却互相推脱,老人的生活一直无人照顾,村里人对此义愤填膺,主动帮助老人打官司。法庭调解无效后,判决六个儿子每年共同支付张大爷三千元赡养费,共同承担医疗费用。

这样的故事经常在我们身边发生,在道德无法差遣人们去负起应负的责任时,法律就会体现出它的强制性。

大千世界,纷繁复杂,法律制定得再多,也不能详尽地规范社会生活的所有方面,法律可以严禁遗弃、拒绝赡养老人的行为,但却无法使人们自觉地尊敬老人。道德则涉及社会生活的一切方面,深入人们的心灵,以特定的方式在更广的范围内约束人们的思想和行为。

所以,法律与道德是相辅相成的,法治与德治同样重要,必须把两者结合起来。现在的中国便是实行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其根本目的就是为了保证人民群众真正成为国家的主人。因此,我们应为自己是中国人而感到骄傲。

那么,我们青少年该如何护法、维德呢?

㈤ 道德与法治一个女人失手杀了哥哥被人看到了威胁的故事叫什么

你所说的这个故事,好像我也听政治老师讲过一次,

就是想不起来叫什么故事名字,

如果你想起来的或者记得那请你也转告我一声,谢谢。

㈥ 道德与法治是真实的故事吗

据说是由真实故事改编的

㈦ 道德与法治的作文600

什么是法律?法律是由国家制定或认可的行为规范;是由国家立法机关制定或认可的;是对社会成员具有普遍约束力的行为规范;是以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的行为规范。所以我们又常常把法律称为“国法”。

因此,一直以来,法律给我们的感觉就是很远的。其实,法律就在我们身边,因为法律与道德是分不开的,那么法律与道德的关系又是什么样的呢?

有这么一个故事:

某村的张大爷一生操劳,抚育了六个儿子,他用全部财力和满身疾病换来了儿子们的成家立业。长子承包村里的鱼塘,一年纯收入三万余元,但对老人却“一毛不拔”,其他几个儿子也拒绝赡养老人。张大爷孤独地住在村外简陋茅屋里,靠邻里接济度日,也无钱看病,村委会干部多次出面调解,要求六个儿子共同赡养老人,但六个儿子却互相推脱,老人的生活一直无人照顾,村里人对此义愤填膺,主动帮助老人打官司。法庭调解无效后,判决六个儿子每年共同支付张大爷三千元赡养费,共同承担医疗费用。

这样的故事经常在我们身边发生,在道德无法差遣人们去负起应负的责任时,法律就会体现出它的强制性。

大千世界,纷繁复杂,法律制定得再多,也不能详尽地规范社会生活的所有方面,法律可以严禁遗弃、拒绝赡养老人的行为,但却无法使人们自觉地尊敬老人。道德则涉及社会生活的一切方面,深入人们的心灵,以特定的方式在更广的范围内约束人们的思想和行为。

所以,法律与道德是相辅相成的,法治与德治同样重要,必须把两者结合起来。现在的中国便是实行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其根本目的就是为了保证人民群众真正成为国家的主人。因此,我们应为自己是中国人而感到骄傲。

那么,我们青少年该如何护法、维德呢?

我们应该要增强法制观念,自觉地守法、护法,又要提高自身的道德素质和道德水平。以此,来维护法律与道德。

㈧ 道德与法制诚实的小故事

18世纪英国的一位有钱的绅士,一天深夜他走在回家的路上,被一个蓬头垢面衣衫褴褛的小男孩儿拦住了。“先生,请您买一包火柴吧”,小男孩儿说道。“我不买”。绅士回答说。说着绅士躲开男孩儿继续走,“先生,请您买一包吧,我今天还什么东西也没有吃呢”小男孩儿追上来说。绅士看到躲不开男孩儿,便说:“可是我没有零钱呀”,“先生,你先拿上火柴,我去给你换零钱”。说完男孩儿拿着绅士给的一个英镑快步跑走了,绅士等了很久,男孩儿仍然没有回来,绅士无奈地回家了。
第二天,绅士正在自己的办公室工作,仆人说来了一个男孩儿要求面见绅士。于是男孩儿被叫了进来,这个男孩儿比卖火柴的男孩儿矮了一些,穿的更破烂。“先生,对不起了,我的哥哥让我给您把零钱送来了”“你的哥哥呢?”绅士道。“我的哥哥在换完零钱回来找你的路上被马车撞成重伤了,在家躺着呢”,绅士深深地被小男孩儿的诚信所感动。“走!我们去看你的哥哥!”去了男孩儿的家一看,家里只要两个男孩的继母在招呼受到重伤的男孩儿。一见绅士,男孩连忙说:“对不起,我没有给您按时把零钱送回去,失信了!”绅士却被男孩的诚信深深打动了。当他了解到两个男孩儿的亲父母都双亡时,毅然决定把他们生活所需要的一切都承担起来。
故事其二;十七世纪的德国军队里面有一个王子对他的下属亲同手足,受到士兵和各级军官的深深爱戴。一次攻打某国家失败而归的路上,正值冬天的深夜。严寒、饥饿折磨着他以及一些部下,在极度寒冷和饥肠辘辘的状态下,王子慢慢的进入梦乡、、、、、、。睡梦中王子梦见阳光格外的灿烂与温暖,他醒来了,发现自己身上被许多件大衣覆盖,生命得以延续。四周再看,他的部下把大衣都覆盖在王子的身上,早已经全部冻死了。

热点内容
卖水产和律师 发布:2025-04-30 06:17:18 浏览:304
民法典公考 发布:2025-04-30 06:01:46 浏览:649
江苏劳动法中夜班费 发布:2025-04-30 06:00:11 浏览:967
法官老爹台词最后 发布:2025-04-30 05:58:47 浏览:971
保险公司做笔录一个人有法律依据吗 发布:2025-04-30 05:58:45 浏览:760
互联网服务管理条例 发布:2025-04-30 05:55:18 浏览:823
中非联婚条例 发布:2025-04-30 05:54:55 浏览:296
房产证律师费 发布:2025-04-30 05:52:53 浏览:92
刑法与自由的关系 发布:2025-04-30 05:50:28 浏览:599
浙江省国有土地房屋征收与补偿条例 发布:2025-04-30 05:34:34 浏览:3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