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法学百科 » 中国法学会部级课题

中国法学会部级课题

发布时间: 2022-01-09 18:09:23

㈠ 马静华的学术成果

主持最高人民检察院检察理论研究重点课题《认罪案件办理机制研究》(2008)
主持司法法学法治建设理论研究部级课题《刑事一审程序中辩护律师作用实证研究》(2008)
主持省社科项目《刑事和解:以未成年人保护为中心》(2007)
主持省教育厅重点基地项目上《恢复性司法与未成年人保护问题研究》(2007)
参与左卫民教授主持的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目:《和谐社会的建构与人民内部纠纷解决机制研究》(2005)
参与司法部法治建设与法学理论研究部级科研项目《职权主义刑事诉讼在适度基本理论问题研究》(2004)
参与最高人民检察院《侦查监督制度的立法完善》(2005)
参与中国法学会项目《刑事诉讼运行机制研究》(2006)等多项重大课题
至今在《中国法学》、《法律科学》、《法学》、《政法论坛》等学术刊物上发表论文70余篇,其中CSSCI来源50余篇,普通人文社科类核心4篇,人大复印资料转载8篇,高校文科学报文摘转载1篇,出版专著7部。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项目、中国法学会部级项目、最高人民检察院检察理论研究重点课题、司法部法治建设与法学理论研究部级科研项目、教育部证据科学重点实验室项目、四川省社科基金等多项省部级课题,作为主要成员参与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最高人民法院重点调研课题多项。2009年,所著成果获中国法学会第二届中青年刑事诉讼法学优秀科研成果一等奖,四川省第十三次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二等奖;2011年获四川省第十四次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一等奖。
2005年以来致力于刑事司法实证研究,为推动刑事诉讼研究方法的多元化作出贡献。
(图为马教授受邀参加中国法学会刑事诉讼法学研究会年会)

㈡ 中国法学会的机构设置

中国法学会机抄关设办公室、研究部、对外联络部、机关党委(人事部)和会员部等5个内设机构。所属事业单位有中国法学会机关服务中心、《中国法学》杂志社、《中国法律年鉴》社、《民主与法制》社、中国法学学术交流中心、中国法律咨询中心、中国法学会培训中心、中国法学会法律信息部及中国法学交流基金会。

㈢ 中国法学会能源法研究会属于什么级别

摘要 中国法学会能源法研究会是中国法学会的专门研究会,于1997年5月由原国家计委、原国家经贸委以及煤炭、电力、石油等部门(国家公司)的7家单位的法律部门和研究机构共同发起,经中国法学会批准成立。现有来自煤炭、电力、石油、核能产业界和有关政府机构以及部分大专院校和科研机构的理事18人,其中会长一人,副会长6人

㈣ 全亮的简介

主持2014年四川师范大学校级项目《司法公信力视野下司法人员行为规范研究》(14qn56);
主持2013年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一般项目《机理与规制:中国法官失范行为考察》(13YJC820066);
参与2011年中国法学会部级重大委托课题《进一步深化司法体制改革和工作机制改革》;
参与2011年民进四川省委课题《刑事被害人困难救助机制调研》;
主持2009年四川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十一五”青年项目《法官惩戒制度实证研究》(SC09C023);
主持2008年四川省教育厅项目《司法选任视角下司法独立问题研究》(08SB034);
主持2008年四川师范大学博士启动基金项目《司法独立有限性研究——以中美司法选任的政治性为视角》;
参与2008年司法部”国家法治与法学理论研究“项目《刑事一审程序中辩护律师作用之实证研究》(08SFB3018);
参与2008年辽宁省社科基金项目《公正司法,为辽宁经济发展提供司法保障研究》(L08BFX011);
主研2006年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后期资助重点项目《中国法官任用制度改革研究》(06JHQZ0002);
主研2004年中欧法律和司法合作项目《德、意刑事简易程序立法及运行机制研究——兼论中国刑事简易程序立法之构想》;
主研2003年中国法学会部级项目《法官任用制度比较研究》。

㈤ 中国法学会到底是一个什么性质的机构

1、性质:民团体由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市)、县(市)各全性专科、专业、专门研究属联合组民团体界、律界全性术团体
2、员加入:员员团体员 凡赞章程定理论基础或律工作实践经验并较强研究能力我工作者、律工作者其各界士由本提申请本员介绍经本批准即员本团体员凡赞本章程全性、律团体向本提申请经本批准即本团体员团体员员符合本员条件根据前款规定程序申请加入本
3、职能概:组织推广工作者、律工作者参与立起草、论证参与执调查司改革参与教制宣传展科、层、宽领域研究据近20统计召全性术研讨数百计召区性术研讨数千计撰写术研究论文律策建议数万计社主义民主制建设探索实践社主义市场经济序发展社主义律体系断完善依治、建设社主义治家基本略形实施做量创造性、拓性工作

㈥ 中国法学会是什么性质的机构职能是什么如何加入

  1. 性质:人民团体;

  2. 职能是:组织推动广大法学工作者、法律工作者参与立法的起草、论证,参与执法的调查和司法的改革,参与法学教学和法制宣传,开展多学科、多层次、宽领域的法学研究。据近20年来的统计,召开的全国性学术研讨会数以百计,召开的地区性学术研讨会数以千计,撰写的学术研究论文和法律对策建议数以万计。为社会主义民主法制建设的探索和实践,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有序发展,为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的不断完善,为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基本方略的形成和实施,做了大量创造性、开拓性的工作;

  3. 会员的加入:会员分个人会员和团体会员。 凡赞成大会章程,有一定的法学理论基础或法律工作实践经验,并有较强的法学研究能力的我国法学工作者、法律工作者和其他各界人士,由本人提出申请,本会会员一人介绍,经本会批准,即成为大会个人会员。 地方法学会是本会团体会员。凡赞成本会章程的全国性法学、法律团体,向本会提出申请,经本会批准,即为本会团体会员,团体会员中的成员,符合本会个人会员条件的,可根据前款规定的程序申请加入本会。

㈦ 中国法学会的会长、副会长、秘书长分别是什么级别

会长是中央政治局委员王晨,副国级;常务副会长正部级;副会长若干,副部级。

㈧ 中国法学会犯罪学研究会是什么级别

中国犯罪学研究会成立于1992年,于2002年加入中国法学会,它是全国性的群众性学术团体,由最高人民检察院主管,挂靠在国家检察官学院。其下设预防犯罪专业委员会、犯罪社会学专业委员会、犯罪与矫治心理学专业委员会、边疆地区犯罪对策专业委员会、罪犯改造专业委员会和未成年法制教育专业委员会、职务犯罪预防专业委员会等七个专业委员会。

中国法学会犯罪学研究会的主要任务是:开展调查研究,进行理论探讨,撰写学术专著,翻译介绍国外犯罪学研究成果;召开学术讨论会、报告会、座谈会,及时交流学术研究成果和经验;组织和参加国际学术交流活动;承担国家或有关部门的研究课题,向有关部门提供有关犯罪学咨询服务;编辑出版犯罪学刊物《犯罪学论丛》和《会员通讯》;建立、健全组织和发展会员。

㈨ 中国法学会组织的课题申请有博士申请成功的吗

申请流程:


  1. 综合

  2. 香港的大学规定,攻读哲学博士学位的学生在论文答辩之前必须经过综合,及格后才能取得博士候选人资格。考试的内容和形式在各院系不尽相同。以香港中文大学教育学院对哲学博士的考试为例,该学院规定:学生在充分准备后,向学部委员会提出考试申请,经该委员会审核通过后才能参加。通常,考试分为三部分:研究生的专研范围、研究法,以及一个相关研究范围,或在研究生的专研范围里选取一组科目。研究生可申请豁免研究法科目考试和另外两部分考试中的任一部分。考试形式可以是考试、课外考试,或以其它形式进行,采取哪种形式最终要由有关的考试委员会决定。

  3. 通过考试的人取得博士候选人资格,从而正式转入论文的撰写。学生在取得博士候选人资格后二年内,必须呈交论文计划书,并由学务小组负责审查,通过后就可在导师指导下,按规定期限完成其论文,并参加有关论文的口试答辩,取得及格成绩方可毕业。未能通过考试的学生就无法获得博士学位候选人资格,只能取得相应低等资格。

  4. 综合多用于科研型模式,有的大学专业型模式也采用这种考试,而在应用型模式里,基本没有此类的考试要求,学生只需要在修完一定课程后直接撰写论文获得学位。

  5. 2. 论文的撰写及答辩

  6. 学位论文综合地体现了博士生的科研能力、写作水平及其它学术素质,它是博士生长时间艰苦训练和研究成果的最终表现形式。香港各大学对博士论文从选题、形式、内容到答辩都做了严格的要求,所有的博士论文都必须按照要求的格式呈现出来,只有通过答辩的博士学位申请人才能最终被授予学位。三种培养模式在此方面的要求并无太大差异,最明显的不同是在选题上的要求。

  7. 第一,论文的撰写。论文的撰写通常涉及选题、形式、内容三方面的要求。

  8. 选题上的要求:不同培养模式里的博士生可以自愿确定选题方式,但是研究的领域却有一定的要求,反映了三种模式培养目标的根本差异。科研型模式,要求论文的选题具有“学术价值”,能够对发展相关领域的知识做出学术贡献,达到出版专著的水平;专业型模式,要求学生能用所学的专业理论知识对实际工作中的问题进行理性的分析;应用型模式,要求学生的选题必须围绕实践中的问题,并能在论文中提出独特的、有价值的解决途径。

  9. 形式上的要求:主要是指字数要求和论文格式要求。字数要求因专业而异,如香港中文大学对博士论文字数规定为:每篇非理科论文中文不超过15万字,英文不超过10万字,理科论文中文不超过7万5千字,英文不超过5万字。另外,各校对论文摘要的字数也有规定,如香港大学要求博士论文摘要为200-500字英文。格式要求包括语言、字号、纸张规格、页边距、摘要的形式、装订的形式和颜色、呈递的册书、论文的电子版本,等等。

  10. 内容上的要求分为两种:一是对论文组成部分的要求,二是对论文原创性的要求。关于前者的规定为:论文正文前必须包括完整的目录、摘要、声明(声明论文中的任何内容末被用于其它学校申请其它学位)。正文必须包括导言、文献综述、研究方法、研究结论以及论证过程等若干章节。其中,最重要的是研究结论及其论证,论证要有说服力,否则结论就可能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关于原创性,各大学都提出了详尽的规定,虽然对于“原创性”的理解见仁见智,但总体而言包括以下两点:①论文有助于扩充该领域的知识,体现出发现新事实和独立批判能力;②在即使并非原创性的研究工作中,提出了原创性的方法、视角、观点或结果。专家们在审查论文时,就是以这样的标准衡量学生的“原创性”。

  11. 为了使学生对论文的写作要求有明确的认识,有的大学还专门开设了介绍论文写作的课程。例如,香港大学研究生院就开设了此类课程,作为哲学硕士和博士的必修课,总学时为24小时。从论文的内容和组织到如何使每一章节的语言起到成功的交流效果,该课程几乎涵盖了论文写作的所有方面。课程还会讨论与论文本身相关的话题:如研究空白的发现、研究问题的提出、对他人成果的致谢、对相关文献的评价、对本人研究发现的论证和对结论的表达等等。此外,还要让学生练习论文摘要、研究计划的写作,并使他们熟悉引用和参考书目的书写格式。实践表明,通过该课程的学习,学生对撰写论文的不同阶段都有了系统的认识,为顺利地展开论文创作做好准备。

  12. 第二,论文的答辩。博士学位候选人要在论文答辩前四个月提出递呈论文的申请。论文要提交给由3—5名著名学者组成的论文审查委员会,每位委员都必须对该论文写出书面意见,辨明论文的优劣及能否授予博士学位的理由。论文提交后,四个月内举行学位论文口试或笔试,,即答辩。答辩通过的学生将被授予相应的博士学位。如果论文被认为符合学位标准,但不能通过答辩考试,则可一年内再复试一次,若仍不通过,那么此次申请宣告失败。审查委员会在考试后必须做出决定:或颁授博士学位,或聘请新委员来解决有关争论,或建议修改论文再行复试,或准予毕业但不授学位,或建议改颁相应硕士学位等。

㈩ 中国法学会的课题级别

按照部级认定的

热点内容
论网络个人信息的行政法保护 发布:2025-04-30 04:36:05 浏览:349
行政法四十二 发布:2025-04-30 04:35:55 浏览:836
王成律师 发布:2025-04-30 04:10:18 浏览:962
新婚姻法心得体会 发布:2025-04-30 04:08:03 浏览:902
司法所的权力 发布:2025-04-30 03:55:59 浏览:517
社会与法普法栏目剧破局五 发布:2025-04-30 03:25:38 浏览:620
社会与法普法栏目剧深山香医 发布:2025-04-30 03:16:57 浏览:957
党建改革新党纪条例 发布:2025-04-30 03:15:33 浏览:207
法律顾问求职信 发布:2025-04-30 03:14:55 浏览:647
广东省物业管理条例2016 发布:2025-04-30 03:04:09 浏览:5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