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法学百科 » 谈道德不好

谈道德不好

发布时间: 2022-01-09 20:54:01

1. 社会道德缺失解决方法

症状解:将道德缺失的人都抓起来,关起来.这样的话,社会就有道德了吗?
老子说:仁义礼刑兵.孔子说仁爱.孟子说仁义,孙子说兵法.都是为了解决社会的道德缺失问题.
从我们自身做起,就是修身.

2. 为什么别人和我谈道德感情,就是要我牺牲利益,要我吃亏

如果不损害你的利益,人家为什么要和你谈道德感情呢?这个是你的识人交友眼光问题了,大部分人都是自私的,就看是对谁,别要求太高了,不吃大亏就行,有时候看清一个人反而是种幸运

3. 怎样解决社会道德缺失

道德观念的低线来是法律自。如果有大量的犯罪行为,道德就缺失了低线的规范。
如果谈到道德观念,人们也不得不承认法律依然存在很大的问题。法律的制订过滥而导致执法不严。从理论上说来,法是越多越好,越细越好,每一种行为都有都有他对应的圈圈点点。而在实际运用中,就形成了一种繁杂的程序和过程,再一方面就是部门分工的细化,制造出一些三不管的漏洞。
一张渔网,人们用肉眼也就可以分辨哪个洞是哪能个洞,一件纺织品,就不好辨别哪能个洞在哪个横线上,哪能个直线上了。
礼烦则不庄,业烦则无力,令苛则不听,禁多则不行。
令之以文,齐这以武,封住道德观念的低线,这是道德回归的第一步。
第二是整顿,官风、民风、作风。因为在现在这个时代,老百姓最关注的环节,就是这个问题。需然老百姓不能做出什么,但他们却能够明哲何身,整理自己的思维模式,掌控自己的行为。在必要时只能投机取巧,其实他们并不是没有是非观念和道德观,而是顺应时代的变迁,活得生存的本能。所以整顿官风也是一个重点。
第三是文化事业的泛滥,这也是影响人们思想观看的一个重要因素。树立主流文化,费除非主流文化。使人们思想纯厚扑实,这也许就是一个重树道德理念的自然通道。

4. 从自己的亲身经历谈道德的作用

道和德是两个概念,你得先了解道,然后按照道去做,就是积德,这里的道是自然之道,因为人始终是自然的一部分,当你了解自然的道理,你就明白为人处世的精髓了,个人建议看看动物世界,还有一些动物的纪录片,因为动物能展现出原始的本性,人只不过是自称的高等生物,咱们就是把本性进行克制(自律),和美化掩饰(自信)了,所以自称为高等生物,没准换位思考,有些动物还认为人类是低等生物呢,其实如果真得完全解放天性,咱们和动物一样的,都要遵循“物竞天择适者生存”的丛林法则的,都是弱肉强食的。
回到道德的作用上,当你理解了道,你会活得很释然,活得很轻松明白,会对一些事情看得清楚,我个人喜欢的一句话是“通于一而万事毕,无心得而鬼神服”。

5. 跟背叛了感情的人谈道德问题究竟还有没有用

感情的背叛,是不是有违道德?

当然是,如果这个问题都还要理论,那就真的没意思了。但是,背叛感情虽然有违道德,你却不能因此而来跟背叛者理论,说他们不道德!

所以,不要再试图与一个背叛感情的人,谈论什么道德,不然,只会令自己更加气愤与失望。

你可能会问:不谈道德,谈什么呢?

谈问题,谈如何处理问题。如果婚姻继续的话,那么,ta该做些什么,包括经济,对家庭的义务、当然也包括彻底结束背叛等等;如果离婚,直接谈怎么离、离婚的条件是什么就好。

6. 谈道德-反例

一个人只有明大德、守公德、严私德,其才方能用得其所。修德,既要立意高远,又要立足平实。踏踏实实修好公德、私德,学会劳动、学会勤俭,学会感恩、学会助人,学会谦让、学会宽容,学会自省、学会自律。

7. 国人的道德现状为何如此差

一楼(火因不明)的解释显然属于和稀泥。按照这种“比例说”中国的好人好事也应该最多才对。事实上,巴菲特一捐就是几百亿美元,而中国的富人捐钱可就不能相提并论了。

话至此,肯定会有人说,那只是富人道德差劲。中国的一般人可没那么糟糕。真的如此吗?那好,我可以负责的说,世界上最热衷于捐款的国民,是哪国人?是美国人。我们不谈富裕与否的问题,美国人捐款占到收入的比例,是世界最高的。以1990年为例,美国人捐款占到全国GDP的2.2%。不仅总值(1230亿美元)为世界最高,比例也为世界最高(当年紧随其后的是英国,1.4%)。要知道,这1230亿美元中,约90%是来自【私人捐赠】。(本节数据引自《多元与统一》p69 王绍光)

当我们仔细分析之后,就可以知道,道德水平不仅与传统、历史等问题相关,同时也与社会的制度有关。中国在这方面最大的问题,是存在着道德逆淘汰。由于缺乏一整套好的措施作为保障,有道德的人在现实生活中往往处于吃亏的状态。这方面的例子实在是太多太多了。比如说,金有树的例子(http://gb.chinabroadcast.cn/3821/2005/03/14/501@480005_2.htm)。这个例子由于牵连到19条人命,所以显得非常重大。但生活中无数小到不值一提的事件,对“道德”构成的考验与折磨,绝然不比这单一事件要来得小。

说到底,道德不是平空产生的,而是与一整套制度相关的。最简单的讲,有法律。法律和道德,都是加诸于我们的规范。但道道主要依靠的是内化的手段,而法律则为外在的强制力,二者是相辅相成的。舍法律而谈道德,只能流于空谈;弃道德而专法律,大概也只能做成秦帝国了。

我讲到这里的意思是说,中国人的道德不行,两个主要的原因是:1、道德处于被逆淘汰的位置。2、道德不行,主要是因为法律等强制的规范没有做好(客气点说,只能说是没有做好,呵呵)。

但还有第三个主要的原因:道德是需要环境的,除了法律环境,还需要社会环境。打个比方说,《连城诀》里的花铁干,他本来是名士,很有道德。但是到了极端的条件下,他的不道德的一面占据了主要的地位。我们当然可以用人性本恶或者他本来就是伪君子来解释,但我觉得,我们应当承认,每个人的人必更面,都有趋利避害的本能,这种本能在一个合理的条件下,不但可能达到自身的趋利避害的要求,而且也可能帮助他人达到趋利避害。但如果出现极端的情况,个人与他人之间存在着不可调和的矛盾,无法两利,怎么办?这时候能舍已为人,当然是道德的,但这实在是与人的本性不符的。怎么办?所以,一个合理的社会条件,是尽量避免这种情况的出现。这就是第三个主要原因了。

比如说你举的例子,那位司机为什么采取这种手段呢?我觉得不能用“他是杀人狂”来解释。而是他担心:1、送去医院,付不起费,今后赔不起钱;2、如果他说出车牌号等信息,自己会坐牢。

为什么我们很少听说发达国家有这种事?很简单。在一个好的社会里面,撞了车,打个电话给保险公司,会有专业人士前来解决,一般程度的小事故,人家根本就不用吵架来解决(多累啊,是吧)。

而在中国,这些恐怕一时之间还难以达到(如果你不是达官贵人、或商贾巨室的话)。

道德这个东西,固然可能说是一个人的自我修养,但它的效用的发生,通常是与他人相联系的。你今天不排队,那些,必然加重了他对社会、对道德的不信任感。到了一定程度,他也会采取不排队、随地吐痰等方式,来发泄他的不满。这样,这种不道德的小事聚积起来,就会成为整个社会的不道德。这种事情,真的是成也难,毁也易。但不幸的是,三十四年前,中国有一场大不幸,把人的道德毁坏殆尽了。

今日的种种不道德,很多人归因于市场经济,以为市场经济唯利是图,所以人们都不道德了。其实大谬。在那段特殊的日子里面(你知道是哪一段吧?),家长如何教导孩子们呢?第一件紧要的事,是“出去不要讲真话”!我们今天再听那段岁月的故事,通常都已简化为某人受难的故事。但是,那又不是地震,是谁让他们一个个的受难了?至少不是外国人吧。那段岁月,将人性之恶充分的发挥了出来。正是由于整个那段历史造成了俯仰真空,才导致了人们唯利是图,只相信钱,别的什么都不信。

算啦,不说啦,好象说下去会比较敏感。

8. 一个不讲道德的社会会有哪些不好的影响

〈道德〉和〈利益〉不是对立的。鲁迅先生说得好:
·“道德这事,必须普遍,人人应做,人人能行,又于自他两利,才有存在的价值。”只讲〈道德〉不讲〈利益〉,是虚伪的;只讲〈利益〉不讲〈道德〉,是可耻的。鲁迅先生又说:“中国的社会,虽说『道德好』,实际却太缺乏相爱相助的心思。便是『孝』『烈』这类道德,也都是旁人毫不负责,一味收拾弱者的方法。”
?xml:namespace

9. 大人总是在谈现实才最重要,那又为什么要谈道德谈人性一切以利益为主不好吗

谈什么是因为有其必要,现实是综合的,现实的各个方面,不是非此即彼的对立关系。
调和各个方面的矛盾,使得整体达到最适合现实的状态,适合思前想后的现实情况,所有的方面都要谈。一个人谈赚钱,也要谈省钱,更要谈保持健康的身体和良好习惯,为了赚更多更久远的钱,也为了花钱是造福而不是浪费造孽。
现实是有规则的,这些规则就包含了道德与人性的成分,为了全面把握现实,样样都要谈,直到找到最佳平衡点,才足够适应现实。在学校会提倡德智体全面发展,就是这个道理。一辆车不是汽油足够就跑得远,润滑剂也是十分重要的,汽油最重要,没有汽油车根本不动,但是没有润滑剂,车容易损坏,跑不了多久远。所以想一个问题不要太片面,这样显得思想不成熟,办事不牢靠。

热点内容
epc总承包方的法律责任 发布:2025-04-30 01:30:41 浏览:383
社会资源健全法日漫 发布:2025-04-30 01:24:52 浏览:488
道德网站第三篇二意界 发布:2025-04-30 01:17:48 浏览:599
贷法院界定 发布:2025-04-30 01:16:58 浏览:666
劳动法的四个原则 发布:2025-04-30 01:02:48 浏览:4
术语中的法律责任 发布:2025-04-30 01:02:06 浏览:209
行政诉讼法第二十五条的利害关系 发布:2025-04-30 01:00:43 浏览:473
幼儿园发生食品中毒的法律责任 发布:2025-04-30 00:57:45 浏览:463
美国法院公正 发布:2025-04-30 00:56:20 浏览:794
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深化司法体制改革 发布:2025-04-30 00:43:14 浏览:4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