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层道德问题
❶ 基层公务员缺乏思想认识,道德意识弱化
答:1、主观原因表现在:一是公务员道德认识存在误区,对加强公务员道德建设的必要性和可能性认识不足。主要表现为认为市场经济的发展必须以道德风尚的滑坡和一代人的堕落为代价的“道德代价论”,认为有了钱就会有德,物质文明搞好了精神文明自然而然就会好起来的“庸俗经济决定论”,认为只要经济发展了,群众生活水平提高了,领导干部多吃点多拿点也是应该的,看领导主要看他有没有工作才能,至于作风上的小事不必过分苛求的“小节无害论”等观点广泛流行,导致了人们思想的混乱。一些本来正确的价值观念、道德观念在“反思”中受到了冲击 和否定,也导致了不少公务员重才轻德、重能力轻做人,放松了思想改造和道德修养。二是公务员道德建设滞后。党和政府关于公务员道德建设的方针、任务和要求是明确的,但在具体落实上没有跟上去,缺乏切实可行的操作性措施,使得公务员道德建设呈现出道德要求虚拟化、道德约束随意化、道德越轨无惩治化状况。
2、客观原因表现在:首先悬新旧体制并存,经济秩序混乱,管理上存在漏洞,为一些公务员道德行为的弱化提供了可能条件。主要表现在:一方面计划经济下实行的计划单列和双轨制,在新型市场经济中“病态”运行,导致权利与义务关系调整中的失序和经济责任、权利结构等方面的混乱。一些公务员为赢得或保全自己的切身利益,有可能在道德的天平上失衡;另一方面,新体制从入轨启动到转入良性运行有一个过程,各种配套法规、章程、制度不可能一下子健全,无形中造成许多管理上的“空档”,成为产生不道德行为的客观隐患;另外,双重体制下不尽平等的竞争环境,为一些利欲熏心的人利用职权搞不正之风提供了方便。其次是市场经济的负面效应为一些公务员道德失衡提供了诱因。市场经济绝非完美无缺,它“有其自身弱点和消极方面”,其重利性、竞争性、本位性、交换性客观上存在非道德和反道德的可能性。再次是监督体系不完善,为一些公务员在行使权力时的非道德行为提供了客观条件。表现在:监督体制不合理,监督缺乏权威性;监督部门权能有限,监督缺乏实际效果;民主渠道不畅,监督缺乏群众性;舆论导向形式化,扬不必尽善,恶不能必惩,容易导致一些公务员道德意识淡化。
上述问题的存在,表明我国的行政道德建设不仅出现滑坡,而且严重滞后,难以适应改革开放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需要,为此我们必须大力提倡公务员的职业道德教育。
❷ 道德问题产生的过程和原因
有以下四个基本原因:
1 社会关系的形成。
2 人的自我意识的形成。
3 生产实践产生了需要。
4 社会出现分工。
道德:是人类社会生活中所特有的,由经济关系决定的,依靠社会舆论、传统习惯和人们的内心信念来维系的,并以善恶进行评价的原则规范、心理意识和行为活动的总和。道德是社会物质社会条件的反映,是由一定的社会经济基础所决定的一种社会意识形态。 社会经济基础的性质决定各种社会道德的性质,有什么样的经济基础,就有什么样的社会道德。
德国哲学家康德说,我们要敬畏“头顶上的星空和内心的道德律”。
一个正常的人,在他伤害了别人时会感到悔恨,在他受到显失公平的对待时就会感到愤怒。这就是所谓的内心的道德律,一种自然而然的,发自内心的真诚的感觉。
这种道德感来自何处?让我们抛却哲学家那套神秘深奥的说教,用生物学的简洁语言来描述:------道德感就是生物用遗传物质记录的,用来规定对其种族延续有利的行为规范的心理机制。
本文中将用“道德天性”这个词来代替具有哲学意味的“道德感”。
这种道德天性是为什么会形成,怎样形成?
让我们从爱克罗斯德教授的“囚徒困境”游戏说起。
爱克罗斯德教授设计了这样的游戏规则:
让若干的参赛者参与比赛,每个参赛者手中都持有“合作”和“背叛”两种牌,比赛以单循环赛的形式进行:每一个参赛者都与其他参赛者比赛一场,每场60回合,比赛方式是每一回合参赛者从两种牌中选一种打出来,
------如果两个参赛者都出合作牌,则双方都得3分;
------如果双方都出背叛牌,则双方都得1分;
------如果一方出合作牌,一方出背叛牌,则出合作牌的得0分,出背叛牌的得5分。
单循环赛的所有比赛场次都进行完毕后再统计各个参赛者的总得分。
第一届比赛总共有15份参赛策略,冠军为最简单的、拉波波特教授的“针锋相对”策略:
------第一回合出合作牌,以后每一回合重复对方上一回合的出牌,即对方上一回合出合作牌就出合作牌,对方上一回合出背叛牌就出背叛牌。
在所有参赛的15份策略中,有8份“好人”策略,即包含较多的合作和宽容,得分全部排前8名,7份狡诈策略得分排在后7位。
在第二届比赛在公布了第一届的结果并附上分析报告的基础上进行,共以63份策略进行模拟,结果还是“针锋相对”获得冠军。
可见,在包含了善良与宽恕,但又有一定防卫能力的策略是最好的。这个游戏从数学上证明,为什么利他色彩浓厚的道德天性能够在大自然里出现,并且使得到它的物种更具竞争力。
下面具体讲述道德天性的进化。
道德的进化
在随机的变异中,有些生物会产生诸如公平感、正义感等道德天性,有些则没有。
具有这些道德天性的生物个体,更易于与其他个体合作,更易于避免两败俱伤的冲突,在进化的竞争中处于有利的地位,所以它得到了保留并在种群基因库中扩大比率,渐渐地具有这些道德天性的生物个体在种群中占有压倒性优势,使得整个种群都表现出这些道德天性。进而,具有这样的道德天性的生物种群,在进化的竞争中处于有利的地位,不会被其他族群的竞争对手淘汰,从而形成了这样的群体道德天性。
例如,一个生物群体如果具有团结起来反抗外来侵略的群体机制,那么在异族入侵就更能保护自己的生存的空间,从而成为优势群体。【爱国心】虽然有教育的影响,但其心理基础却是道德天性,否则它不会那么容易被激起。
一个生物群体要是具有正义感,产生清除败类的机制,群体的利益就受到更好的保护,从而成为优势群体。
一个生物群体如果具有公平感,那么他的成员就会约束自己的行为,从而避免大量无谓的冲突,减少群体的内耗,因而相比其他群体更具竞争力。
❸ 当今社会出现了哪些道德问题
【叫阵人性具有的道德】
什么是道德?有何用?从古今大量褒贬的人物可知,专它是对人属性有实用的抑恶扬善、奖勤罚懒、互助友爱,尤对将失足者可用道德规范悬崖勒马的作用。对社会有促文明、公正、进步和匡正歪风的意义。它是生于每人思想上的良知、法庭,明确自己的言行什么是好的、坏的、该干的。道德应是人类统一的,否则各行其是必乱,在目前世界法律无望统一时,先提倡统一道德的推行是可能的,以促世界和平。草拟如下,欢迎批评、修改、达共识 。
一,道德定义:凡一切不图报偿的公正利他利众(善行)的科学思想和言行都是道德的,光荣,提倡。凡一切合理、法利己也利人利众的事业,是人生应尽职责,必做,戒懒。凡一切非理、法损人损公利己(或不利己)的非科学思想和言行,都是缺德的,无耻,禁忌。
二,道德界定:道与德不同,道是站在平等基础上的讲道理,其评判标准是人民法律,道似人人必行的唯一(法律)轨道,凡出轨善的(奉献)科学思想和言行就是德;凡出轨恶的非科学思想和言行就是罪错 。
三,道德范畴:人类之爱。
85岁卢建申[email protected]中国。天津
❹ 道德问题有哪些
如下:
1、不注意个人卫生。袜子衣服穿完不洗,踢了球一身臭汗也不洗澡,上厕所甚至常常忘了冲马桶,从来不叠被子,床上又脏又乱,东西乱扔。
2、集体卫生从不关心,坐享其成。
3、制造噪音。沉溺于无休止的电脑游戏中,“感觉寝室就像是伊拉克战场”。爱好学习的不得不每晚去挤自修教室。如果游戏的快乐是建立在别人忍受噪音的痛苦上,寝室生活的快乐就要打折扣了。
4、计较小钱。要在关系密切的寝室成员中,把互相的经济帐精确到以角做单位的程度,几乎是一件“不可能完成的任务”。然而有一小部分同学还是“执着”于追求寝室经济分配的“绝对公平”,早上我请你吃了一顿饭,心里就上了根弦,一定要尽快“吃回来”。到头来寝室“财政”是理得一清二楚了,却忘了由此带来的情感损失。
5、随便吸烟。寝室吸烟给同处于一个屋檐下的人群带来的危害,决不仅仅是尼古丁上的。不征询室友的意见就随便点烟,实际上是对于室友健康权利的轻视。
大学宿舍中的不和谐事件原因:
一方面是生活差异导致习惯不同。
另一方面也与公共道德水准有关。一些受访大学生在面对和室友之间的生活差异时,总是有“他人生活习惯不对”的表示。例如,每所高校都有作息时间规定,但总有一些学生不遵守。法规禁止公共场所吸烟,大学宿舍是室友的公共场所,就是有人无视法规。
❺ 关于道德的问题
哎,看看你说的,不仅仅是想多了,而且有些是想错了。指出三点:
一是关于专杀鸡吃鸡的问属题,不属于道德问题,二者不沾边。因而你所谓“我觉得,就道德上来说,杀鸡的确是不对的”说法完全是自己杜撰的!
二是孔子确实说过“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这句话。但你一定看好了,他说是“勿施与人”!而不是“勿施与鸡”!
三是无论是中国来的社会主义道德,或者是其他国家的道德(有的话),都属于社会规范范畴。既然是规范反,那就要求所有人都得遵守,不存在你所谓的“相信”一说。
❻ 对于基层思想道德建设,应该怎样去做
对于基层思想道德建设应该从每一个大众得起想改变做起,让大家都认识到正确的思想品德
❼ 社会道德问题有哪些
这个很难,我觉得首先从自己做起,可以通过社会舆论,公益广告,全民话题讨论,法律上也需要改善,不知道行不行,参考看看吧!
❽ 道德问题的核心是什么
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核心是为人民服务.这是因为:一.社会主义专道德建设以为人民服务为核心属,是社会主义道德的本质要求.说到底,道德建设的核心就是为谁服务的问题.不同类型的道德,其核心也就不同.一切剥削阶级的道德都是为维护剥削制度、维护少数剥削者的根本利益服务的,因此,其道德建设的核心就只能是为个人谋私利;而社会主义道德是反映最广大人民群众根本利益的道德,是为维护广大人民群众根本利益服务的伦理体系,社会主义道德的本质决定了社会主义道德建设必须以为人民服务为核心.二.社会主义道德建设以为人民服务为核心,是社会主义的经济基础、政治制度和思想文化的客观要求.社会主义的经济基础是以公有制为主体、以广大人民群众共同富裕为根本目的的经济制度,社会主义政治制度是人民群众当家作主,社会主义的思想文化都是来自于人民、服务于人民,因此,客观要求社会主义道德建设必须以为人民服务为核心,而不能以为别的什么为核心.
❾ 如何防范基层银行员工道德风险
基层行因员工道德风险引发的金融案件不断发生,对于道德风险的防范日益重要和迫切。在2010年中国建设银行纪检监察工作会议上,总行更是把防范道德风险提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因此,面对防范道德风险的严峻形势,必须认真对待,严加防范。
一是注重理念引导,积极营造合规经营的健康氛围和环境。从近年来由道德风险引发的案件分析,员工发生道德风险与一个单位的大环境息息相关。如果一名员工身处于一个“人人讲合规、事事讲合规”的大环境里,那么他的一言一行也会自然受到环境的约束;反之,不合规的环境就容易造成员工的违规行为,从而容易引发员工的道德风险。因此,各级领导要着力于本行合规环境的营造,通过各类会议、不同场合传导合规理念,在经营理念、管理导向、日常操作上从严要求,在全行营造“按章操作、合规经营”的氛围和环境。在实际工作中,各级领导要率先垂范,身体力行,带头遵章守纪,带头廉洁勤政,积极倡导和践行合规理念。
二是注重归属感引导,为员工创造宽松的工作、生活环境。员工心情愉快、身体健康、家庭和谐对工作尤为重要,对避免出现道德风险也很关键。为此,要切实关心关爱员工,关心员工的健康、收入、和家庭等问题,充分重视和尊重员工的感情需要,沟通思想,解疑释惑,理顺情绪;及时发现和充分重视员工在工作生活中遇到的实际困难,扎实深入地开展好各种形式的“送温暖”活动和帮扶救助工作,真心诚意地为员工解难事、办实事、做好事。同时,要注重以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培养员工的团队精神,强化员工对建设银行的归属感,提升凝聚力、向心力和团队意识。
三是重视员工职业生涯设计,为员工创造良好的职业发展环境。从调研情况看,基层行员工晋升的渠道相对有限,提拔升职的预期难以实现。这种需求一旦失去实现的可能,会造成部分员工丧失进取目标。为此,必须积极创造条件,从干部职数配备、专业技术系列配备方面向基层倾斜,制定和完善员工职业生涯设计实施计划, 开展职业生涯设计教育培训, 突出对关键岗位核心人才的培养,通过多种渠道丰富知识、增长才干、提高履岗能力,为员工搭建成长的宽广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