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法学百科 » 依法治疆的基本原则

依法治疆的基本原则

发布时间: 2022-01-10 10:39:00

A. 如何依法治疆,建设社会主义法治新疆

全会指出,新疆区情复杂特殊,依法治疆具有特殊重要的意义。要结合新疆实际内,把依法治疆作为治容疆基本方略,走符合新疆区情特点的法治建设道路。必须始终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必须坚持人民主体地位,必须紧紧围绕社会稳定和长治久安总目标,必须坚持“反暴力、讲法治、讲秩序”,必须强化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理念,必须坚持依法治疆和以德治疆相结合。
全会提出,全面推进依法治疆的重大任务:一是紧紧围绕平安新疆建设推进依法治疆,全力实现新疆社会稳定和长治久安;二是紧紧围绕法治环境建设推进依法治疆,加快丝绸之路经济带核心区建设;三是紧紧围绕法治社会建设推进依法治疆,着力提高社会治理法治化水平;四是坚持立足区情,提高地方立法的针对性和有效性;五是坚持依法行政,加快法治政府建设;六是坚持公正司法,进一步增强司法公信力;七是加强法治宣传教育,增强全民法治观念;八是加强法治工作队伍建设,为全面推进依法治疆提供坚强有力的组织保障;九是加强和改进党的领导,全面开创依法治疆工作新局面。

B. 坚持依法治疆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把普法融入什么的全国

摘要 自治区党委宣传部 自治区司法厅关于深入开展法治宣传教育的第八个五年规划 (2021-2025年)》

C. 如何理解依法治疆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全面推进依法治疆,建设法治新疆,这是新疆社会稳定和长治久安专的需要,是新属疆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新疆全面推进依法治疆方略,取得显著成效。全面推进依法治疆是时代的要求、现实的需要、经验的总结。新疆要更加注重发挥法治的引领、规范、保障的作用。

只有坚持依法治疆,坚持法律面前人人平等,才能有一个统一的准绳和标尺,妥善处置涉及民族、宗教等因素的社会问题,才能做到依法行使民族区域自治权和贯彻执行党和国家方针政策相统一、保护少数民族合法权益和依法履行公民义务相统一。

(3)依法治疆的基本原则扩展阅读:

健全法治体系是深入推进依法治国、依法治疆的根本。依法治疆要围绕新疆工作的着眼点和着力点,突出社会稳定和长治久安的总目标,需要进一步加强法治建设、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也包括各级领导干部带头学法爱法尊法守法。

要加强对全民的法治教育和法治普及,切实提高公民的法律素质和水平。同时加大严格执法和公正司法的力度,最大限度保护人民群众的合法利益、维护社会公正。

D. 如何实现依法治疆,团结稳疆,长期建疆的目标

实现依法治疆,团结稳疆,长期建疆的目标
在日前闭幕的自治区党委八届八次回全委扩大会议答上,要坚持依法治疆、团结稳疆、长期建疆,围绕社会稳定和长治久安的总目标,推进新疆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依法治疆、团结稳疆、长期建疆,沉甸甸的十二个字,深刻而准确地抓住了新疆发展和治理的根本,是党的治疆方略和治疆理念的发展和升华,是做好新疆工作的总体战略。
实施好这个总体战略是历史赋予新疆各级干部和各族群众的重大时代命题。

E. 作为一名大学生如何依法治疆建疆

“依法治疆、团结稳疆、长期建疆”战略科学总结了新疆历史发展的经验,深刻把握时代发展趋势和新疆现代化的总进程,准确结合新疆作为边疆少数民族地区的实际,指出新疆目前处于暴力恐怖活动活跃期、反分裂斗争激烈期、干预治疗阵痛期“三期叠加”特殊时期的特点。这个总体战略抓住了新疆治理和发展的“根”和“魂”,统一了人们对新疆治理和发展问题的思路与认识,指明了推进新疆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根本路径。

境内外宗教极端组织利用互联网、手机、多媒体存储设备等多种方式传播宗教极端思想,使极少数不明真相的青年误入歧途,走向了犯罪的道路。大学生群体正处于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形成的关键期,境内外“三股势力”抓住大学生群体的这一特点,长期进行渗透,与我争夺青年。为了使广大师生认识到新疆当前形势的严峻性和建设法治新疆的必要性,各大高校开展了一系列集中教育活动,通过思想政治理论课、主题团日活动、班会等方式向学生宣传和传达有关法律法规,用身边一些鲜活的案例使学生认识到了宗教极端思想是社会最大的‘毒瘤’,建设法治新疆是实现新疆的社会稳定和长治久安的根本。

作为一名大学生,必须牢固树立法治观念,提高法律意识,带头学法守法,用法律武器维护自身权利,将法治意识传播给他人,使人人都成为尊法守法的好公民。

开展‘去极端化’工作是建设法治新疆的保障,宗教极端思想蛊惑那些法治观念淡薄的青年,使他们走向了犯罪的道路,作为一名青年大学生,思想上应该警惕宗教极端思想渗透,清醒认识到宗教极端思想的危害性,增强抵御宗教和极端宗教思想向校园渗透的‘免疫力’。

新疆自古以来是多民族、多宗教并存的地方,长期以来各民族相互尊重、相互包容、相互理解,形成了“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和谐民族关系。当前,国家提出了“一带一路”战略,新疆作为这一战略布局的核心区,只有安定的法治环境才是发展的基础。因此新疆各族人民只有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才能为‘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贡献力量。

F. 如何依法治疆,建设社会主义法制治疆

套要一句经典‘台词’: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

中心:以民族平等、团结为中心;

两个基本点:

  1. 大力发展经济,物质是基础,人民生活水平提高了,就不会跟风,起哄,还很怕死;

  2. 提高精神文明建设,文化认同。

最后补充一点:加强国家机器,对于威胁国家安全和人民财产的分裂和不法行为,要坚决打击!

G. 如何理解依法治国和依法治疆的关系

十八届四中全会于2014年10月日至23日在京举行。这是党的历史上首次中央全会以“依法治国”作为主题召开的会议。依法治国事关我们党执政兴国、事关人民幸福安康、事关党和国家长治久安。

为更好的紧密结合新疆实际,全面推进依法治疆;结合乌鲁木齐实际,在全社会形成法治氛围、提高法治意识、树立法治观念,激发全民参与法治建设的积极性、主动性,从今日起,本报特开设栏目“深入学习贯彻落实十八届四中全会精神—五问”,邀请法学领域知名专家学者,从五方面以问答的形式,从不同角度深入阐释全会精神,帮助各族干部群众准确理解十八届四中全会提出的新观点、新思想、新举措。

受访嘉宾:自治区党校法学教研部主任、教授陈奇彪

早在今年5月召开的第二次中央新疆工作座谈会上,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发表重要讲话时就提出,要坚持“依法治疆、团结稳疆、长期建疆”。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又提出了“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决定。如何理解“依法治疆”与“依法治国”的关系?

陈奇彪:简单来讲,依法治疆是依法治国的重要组成部分。前者是后者的地域性体现。从哲学角度来说,是个性和共性的关系。依法治疆不仅是依法治国的一个要求,也是落实依法治国重大方针的具体举措。新疆有着不同于其他省份的实际“区情”,因此,在具体践行依法治国理念时,要重点考虑到新疆的实际情况。新疆发展的总目标是社会稳定和长治久安,所以我们在重点领域的立法等工作,就要紧紧围绕这一目标进行。简言之,就是要从新疆的实际来落实“依法治国”的理念。

1978年我国只有宪法和婚姻法等寥寥几部法律,截至今年3月,现行有效法律已达242部。十八届四中全会又提出建设“完备的法律法规体系”,是因为我们的法律数量不够吗?

陈奇彪:我所了解的数据可能比你掌握的还要多一些。从数量上讲,我们的法律法规制定不算少,但这绝不是一个单纯数量级的问题。应当说,目前,我国社会主义法律体系框架已基本完成。如刑法、民法、行政法等都比较健全,但有些不够完善。

其次,随着我国的经济形势、稳定形势、民生发展等方面的变化,一些潜在的问题和矛盾逐渐凸显,有些方面的问题上升为法治问题。比如十八届四中全会提到的环保问题。由此引申出来比如地方政府单纯追求GDP问题、自然资源保护问题等等。还有反腐问题,都要通过形成一整套的法治体系来解决。可以这样理解,宪法是根基,法律是主干,行政法规和地方性法规是对国家法律的细化和补充。

不是说简单的就事论事,遇到哪个问题就出台一部相应的法律法规而了之,而是依靠全面的法治体系建设来解决。这就更科学也更严谨。

结合新疆的具体实际来看,怎样依靠法治建设深入推进“去极端化”工作?

陈奇彪:自治区党委八届七次全委扩大会议提出,当前最突出的工作就是要深入推进“去极端化”,应当说,“去极端化”是自治区依法管理宗教事务的重点。

当下,我们对宗教事务的管理工作可以简单概况为“保护合法、制止非法、扼制极端、打击犯罪”。其中很重要的一个原因,也是导致暴恐案件发生的重要根源,就是宗教极端思想的渗透。这一点在以往的案件中都得到了证实。

宗教和宗教极端思想本质上是截然不同的。无论是国家还是自治区层面,都有相应的法律法规保护正常的宗教事务活动。尤其是自治区层面,目前已有三个不同的条例,分别对宗教活动、宗教场地和宗教人员的管理进行规范和保护。但经过多年的实际适用,这些条例或规定,已明显暴露出不够完善的弊端。比如,现行条例中提到“非法宗教活动”,至于哪些具体行为属于“非法宗教活动”没有给出明确的说明。这就使得具体的基层工作在认识上可能存在模糊。

再如,“宗教极端思想”的认定,在现有的相关法律法规中也没有具体的说明和解释。

因此,现在亟需制定一个统一的、明确的自治区级的宗教管理条例,以适应不断发展变化的宗教管理事务需要。但做好“去极端化”工作,也是不能仅仅依靠某部法律法规就能实现的,仍需要一整套完善的法律体系共同实现,比如就需要同时加强普法宣传和推进教育发展,以及改善民生等全方位的法律保障做支撑。

H. 依法治疆的基本原则

毛主席在王震将军进军新疆时就定下了,就是“发展经济、稳定新疆”,只有经济发展了,社会才会稳定,才能更好的打击恐怖主义势力

I. 什么是依法治疆名词解释

新疆是多民族、多宗教、多元文化地区,许多问题相互交织,敏感复杂,加之社会发育程度内较容低,工作基础比较薄弱。面对特殊的区情,自治区党委、政府始终高举法治的大旗,坚持依法治疆、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用统一的准绳和标尺,来处理各种复杂问题,大力推进各项事务管理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民主化,以实现新疆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为目标,推进各项事业的发展。

J. 依法治疆的六大原则

依法治疆六大原则

必须始终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必须坚持人民主体地位
必须紧紧围绕社会稳定和长治久安总目标
必须坚持“反暴力、讲法治、讲秩序”
必须强化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理念
必须坚持依法治疆和以德治疆相结合

热点内容
宁波门律师 发布:2025-04-29 20:27:07 浏览:315
劳动法里孕期生病没有病假 发布:2025-04-29 20:24:39 浏览:816
最高人民法院婚姻法二 发布:2025-04-29 19:54:04 浏览:976
关于律师的书 发布:2025-04-29 19:52:29 浏览:253
法治甘孜建年 发布:2025-04-29 19:50:38 浏览:29
河北区民政局法律咨询中心怎么样 发布:2025-04-29 19:44:18 浏览:717
事业单位人事管理条例合同 发布:2025-04-29 19:25:58 浏览:613
黑龙江燃气管理条例 发布:2025-04-29 19:21:36 浏览:369
婚姻法第19条吗 发布:2025-04-29 19:20:02 浏览:532
2016一建陈印法规 发布:2025-04-29 19:13:55 浏览:2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