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法学百科 » 道德经与心

道德经与心

发布时间: 2022-01-10 17:10:52

道德经是怎样对心与自然的门阐述

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无 名天地之始。有 名万物之母。故常无 欲
以观其妙。常有 欲以观其徼。此两者同出而异名,同谓之玄。玄之又玄,众妙之
门。
这章首先表达了 老子对创造这个世界以及我们众生的本源的推测,认为有这么一个存在,是天地万物的根本,但是却不知怎样去描述。第二,老子讲这个天地万物的创始,即强名为道的这个存在,是没有分别的,但是创造天地万物之时,就产生了正反对立,因此阴阳正反是同时相待而生的,也是同一个妈生的,这个妈就是道。道德经第二章就继续讲正反相生之理。

❷ 《道德经》里触碰心灵的话

《道德经》开篇第一句"道可道,非常道”,老子就指出天道人道都有规律吧,依照这个“道”形式,就是天道和人道的法则,“非常道”又说明了天道无常。我们通常听到一些谚语“好人没好报”,“好心当做驴肝肺”,“你人是好人,但是我们不适合”。

那我们要不要做好人呢?要不要对你心爱的女生那么好呢?要不要在他或她面前那么好呢?

怎么想也不明白?为了一个不喜欢自己的人不做好人?为了他人改变自己的本性?


“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局善地,心善渊,与善仁,言善信,正善治。

做人似水,夏天滋养万物,冬天结成冰,休养生息,保护自己。能柔则柔,该刚则刚。对人,对事也是这样,适环境而变。

水改变本性是为了更好的滋养万物,而人改变本性,是为了不受伤害。境界不同,人生不同!

❸ 道德经与冥想的渊源,道经中的道悟,心清神宁呢

原版道德经,分上下两部,道经和德经,道经在后,德经在前。后人为了方便,把修订后的版本改为道经在前,德经在后,并且前面三十七章定为道经,三十八章之后为德经。

但实际上来说,道经是关于道,关于宇宙洪荒、天地自然的规律阐述。德经是关于社会红尘人文管理的感悟和指导。尤其是从天地自然的角度来讲解世间的人文社会的一切演绎。

所以道德经确立了后世道教的仙道贵生,只争当世的核心,珍爱生命,仁义道德。

也确立了后世道家道教,乱世匡扶天下,救济万民于水火;盛世归隐山林,修身学医养性著书的基调。

道德经其中蕴含了老子关于天心,人心的无上智慧,全文文辞优美,韵律感极强,各种词藻所描述的引人入道境中,空澈心灵,清七情六欲,明万丈红尘。道德经具有净化心灵的功能。提升自我智慧认知。也能落实于生活中,心定神闲。

当然我关于道德经的描述不全面,曾经在成都青羊宫听过一个国学大师讲道德经,讲得极其透彻,字字珠玑,还需多学悟。

❹ 老子道德经中的心,善渊这三字如何理解

存心善于保持深沉

出自于《道德经》第八章第一句,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专争,居众人属之所恶,故几于道。居善地,心善渊,与善仁,言善信,政善治,事善能,动善时。夫唯不争,故无尤。

是老子所提倡的“七善”,大意是代表的理想人格: 居处选择好的地方,保持内心丰富渊博,与人交往仁爱无私,说话恪守信用,能处理好人际关系治理好国家,处事得当有能力,行动善于把握时机。

意思是说,最上等的善要象水一样。水善于滋润万物而不与之争夺,停留在众人讨厌的低洼低方,所以最接近道。居住在善于选择地方,存心善于保持深沉,交友善于真诚相爱,说话善于遵守信用,为政善于有条有理,办事善于发挥能力,行动善于掌握时机。正因为他与世无争,所以才不会招惹怨恨。正因为他像水一样不与水去争雌雄,所以才不会导致失败招来怨恨。

❺ 听人说念道德经能心平气和

是的,念道德经是可以使人静下心来。
但你必须领悟到从中的道理。
你在念的时版候权,就因为你的脑在思考从中的东西,所以才能让你平静下来。。。
还有,你念的时候,是要背起来念的,不可以看着书念。
以打坐方式:闭上双眼、打开双手,把右手放在左手的掌心上,然后两个拇指轻轻靠住对方、双脚交叉。
这样子坐着,道德经要从脑海里背出来(切记:千万不要看书!)

❻ 心经和道德经哪好/心经和道德经哪好

憽人璇0014 :你好。
【心经】是佛教的经卷。
【心经】:全称:摩诃(hē)般(bō)若(rē)波罗蜜多心经。
【心经】在佛教三藏中的地位殊胜。就相当于释迦牟(moù)尼佛的心脏一样。【心经】收于大正藏第八册。【心】指心脏。含有精要、心髓等意。
【道德经】在道教中的地位举足轻重,堪称教义。
《道德经》中的“道”可以与“德”联系起来理解。《道德经》主要论述了两个问题:“道”与“德”,“道”不仅是宇宙之道、自然之道,也是个体修行即修道的方法;“德”不是通常以为的道德或德行,而是修道者所应必备的特殊的世界观、方法论以及为人处世之方法。总论部分提出了修道的方法,后面大部分论述修道之“德”。道德经三字,提纲挈领,概括全文的内容。
注:【道德经】五千言,西汉河上公曾作《老子章句》,将《老子》分为八十一章,称前三十七章为《道经》;后四十四章为《德経》和而之为《道德经》、

❼ 《道德经是心经还是哲学

Yoka是好人486:你好。
《道德经》是老子哲学思想的系统论集,阐述了老子的宇宙观内,政治观容和认识论。“道”是老子哲学思想的基本范畴。老子认为“道”是宇宙的本源。道自然而然无所依。道生万物,却生而不宰,任万物自然发展。老子是一个无神论者,“道”不是神,不是绝对精神,而是实在。老子眼中的宇宙是一个没有主宰者的自然宇宙,宇宙因没有主宰者的主宰而自发和谐。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人类应该效法没有主宰者的自然自发的天道,在人世间建立没有主宰者的自由和谐世界。无为而治就是防止统治者主宰国家和百姓,在人间去除主宰者。没有主宰者人世间就是人人互不主宰,人人各自保有自由的人世间。天道自然,人道自由。本文旨在发掘道德经中所包含的自由平等思想,以便建立自由平等等普世价值的本土文化根基。

❽ 心经和道德经哪个厉害

一个是佛教最短的经典
一个是道教最主要经典

❾ 道德经和心经哪个好/道德经和心经哪个好

此心同此理同。
《金刚经》上说:“一切圣贤,皆以无为法而有差别。”古代圣贤,心同此理,但修行和思想内涵的差别就在于无为法。
念《心经》,具足修行的一切功德,包含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智慧,是修无上菩提的最好方法之一。

❿ 《道德心经》作者是谁,跟《道德经》有什么联系

是曾任南开大学商学院副院长兼团委书记的齐善鸿教授,里面观点是他对《道德经》回的答研究和体悟。
另外:
老子,姓李名耳,字伯阳。中国春秋时代思想家,史记记载老子是楚国苦县厉乡曲仁里人。老聃曾担任守藏史(藏书室室长)。著有《道德经》一书,是道家学派的经典著作,他的学说后被庄周发展。道家后人将老子视为宗师,与儒家的孔子相比拟,史载孔子曾向老子请教关于礼的问题。到了唐朝武宗时期老子被定为是三清尊神之一太上老君的第十八个化身。但是早期的道士认为老子是太清神的手下。

热点内容
2014年司法考试刑事诉讼法 发布:2025-04-29 14:14:58 浏览:535
劳动人事仲裁裁决书的法律效力 发布:2025-04-29 14:10:37 浏览:299
海关法规科 发布:2025-04-29 14:08:17 浏览:392
司法红包 发布:2025-04-29 14:07:29 浏览:515
威海法律咨询处 发布:2025-04-29 14:00:34 浏览:116
内河交通安全管理条例规定 发布:2025-04-29 13:31:10 浏览:528
甘肃省预防职务犯罪条例 发布:2025-04-29 13:30:20 浏览:977
潍坊法律服务所注销 发布:2025-04-29 13:26:00 浏览:374
彭飞司法局 发布:2025-04-29 13:25:41 浏览:105
达尔优执法官鼠标dpi 发布:2025-04-29 13:19:33 浏览:5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