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法学百科 » 右手道德经

右手道德经

发布时间: 2022-01-11 00:27:30

① <左手老子右手孔子>的读后感 要结合原文 谢谢

在中国五千年悠久的文化历史积淀中,孔子和老子的影响无疑是空前的,他们的思想是中华五千年灿烂文化的精髓。历朝历代都有着无数专家学者倾其一生来汲取儒、道思想,留下了不少评注,在这次郑州市教育局开展的读书活动中,有幸在学校党支部的推荐下读了林语堂先生的《左手孔子,右手老子》,有了新的感悟。在这本书中,林语堂先生主要向我们阐述了孔子的仁义思想以及老子的“道”。
作为儒家的开山鼻祖,孔子的思想志在重新树立一个理性化的封建社会,主张阶级分明,这与当时周朝的封建社会正在趋于崩溃的时代背景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所以,孔子的思想是代表一个理性的社会秩序,以伦理为法,以个人修养为本,以道德为施政之基础,以个人正心修身为政治修明之根蒂。孔子与同时代其他各派的很大差异还在于他相信道德的力量,相信教育的力量,相信艺术的力量,相信文化历史的传统,相信国际间某种程度的道德行为。

人们每提及道家,就必说老子。老子作为中国文化主流之一的道家宗师,道教教主,他早已在中国文化思想上留下了深深的烙印。老子主张重返自然,不可抗拒地嘲笑孔教文化;他崇拜原始的淳朴,主张田野风光的生活、文学、艺术;他代表奇异幻想的世界,有着一种天然的浪漫思想。老子的道是宇宙的神智,万物的根源,是赋予生命的原理,给这物质世界带来少有的统一和灵性。

② 左手孔子,右手老子

1、《左手孔子,右手老子》读后感
在中国五千年悠久的文化历史积淀中,孔子和老子的影响无疑是空前的,他们的思想是中华五千年灿烂文化的精髓。历朝历代都有着无数专家学者倾其一生来汲取儒、道思想,留下了不少评注,在这次郑州市教育局开展的读书活动中,有幸在学校党支部的推荐下读了林语堂先生的《左手孔子,右手老子》,有了新的感悟。在这本书中,林语堂先生主要向我们阐述了孔子的仁义思想以及老子的“道”。

作为儒家的开山鼻祖,孔子的思想志在重新树立一个理性化的封建社会,主张阶级分明,这与当时周朝的封建社会正在趋于崩溃的时代背景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所以,孔子的思想是代表一个理性的社会秩序,以伦理为法,以个人修养为本,以道德为施政之基础,以个人正心修身为政治修明之根蒂。孔子与同时代其他各派的很大差异还在于他相信道德的力量,相信教育的力量,相信艺术的力量,相信文化历史的传统,相信国际间某种程度的道德行为。

人们每提及道家,就必说老子。老子作为中国文化主流之一的道家宗师,道教教主,他早已在中国文化思想上留下了深深的烙印。老子主张重返自然,不可抗拒地嘲笑孔教文化;他崇拜原始的淳朴,主张田野风光的生活、文学、艺术;他代表奇异幻想的世界,有着一种天然的浪漫思想。老子的道是宇宙的神智,万物的根源,是赋予生命的原理,给这物质世界带来少有的统一和灵性。

喜欢抗拒外物的人似乎总是站在高处,较易于接受外界事物的一方则更能吸引人。代表这两种典型的人便是尊崇礼教的孔子和浪漫的自然主义者老子,这也注定了儒家崇理性,尚修身,道家偏好自然与直觉。

或许正是儒家和道家的各有所长才会有林语堂先生的这本《左手孔子,右手老子》的出世。我们并不需刻意评判孔、老的孰优孰劣,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但可以肯定的是孔子和老子毕竟都是中国文化的左膀右臂,缺一不可。

2、《左手孔子,右手老子》书评
国学大师林语堂先生全面揭示中国传统文化的根基——儒家思想和道家思想的真正内涵。

孔子的思想代表一个理性的社会秩序,以伦理为法,以个人修养为本,以道德为施政之基础,以个人正心修身为政治修明之根柢。更精确的说,儒家的思想志在重新树立一个理性化的封建社会。
老子觉察了人类智巧的危机,故尽力鼓吹“无知”以为人类之最大福音。他又觉察了人类劳役的徒然,故又教人以无为之道,所以节省精力而延寿养生。由于这一意识使积极的人生观变成消极的人生观。它的流风所被染遍了全部东方文化色彩。
儒家崇理性,尚修身;道家却抱持反面的观点,偏好自然与直觉。喜欢抗拒外物的人,似乎总站在高处,较易于接受外界事物的一方更能吸引人。代表这两种类型思想的人,便是尊崇礼教的孔子和喜欢抗拒外物的自然主义者——老子。

3、破译“语堂体”的文化密码
——读林语堂《左手孔子,右手老子》

我最早知道林语堂的厉害,是听说他就是将英文humor翻成了中文“幽默”的人,以后还看到他居然能将李清照《声声慢》里的 “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翻译成“So dim, so dark, So dense, so ll, So damp, so dank, So dead!”,其水平之高,让人叹为观止!
那么,林语堂的译功为什么如此了得?“语堂体”脍炙人口的文化密码又到底何在?为此,我们翻开林语堂的这本《左手孔子,右手老子》,或许会有不少别样的收获。该书由两部分组成,上篇“孔子”,共三章,再加一篇《想象中的空老会谈》;下篇“老子”,共四十三章,再加个绪论。
我估计上篇应出自1938出版的英文本《孔子的智慧》,据说,《论语》有许多英译本,但林语堂的做法与众不同。他不是从“学而时习之”开始逐字逐句翻译,而是将其分门别类的重编一下,小题目有:孔子的感情生活;孔子的谈话风格;孔子论君子和小人;孔子论政治、教育等等,另有几篇介绍孔子的身世,摘译《礼记》的《中庸》、《大学》和《孟子》的有关篇章,就成为一本合乎逻辑、有头有尾、可读性强的书,使西方读者得到一个概念,知道孔子是个有血有肉的人物,儒家的学说是怎样几千年来深入中国人的心的。
而下篇则显然出自1949年出版的英文本《老子的智慧》,即林语堂英译的《道德经》。由于林氏学识渊博、国学底子深厚,以及对道家哲学的颇有研究,使他能够透彻准确地理解原文,这就为其忠实地传递原文奠定了基础。另一方面,他地道的英文与其坚持的“传神”的翻译标准使他的译文能够行云流水、明白晓畅。因此,尽管《道德经》于19世纪就已经开始被译成多种语言,而且其在西方译本种类之多仅次于《圣经》,林语堂运用自由诗体所译的版本仍是相当成功的,较其之前的版本在内容气势与风格上更为忠实,文字表达上更为凝练准确,读起来让人觉得是一种享受。
总之,林氏这本书是他的翻译理论的一次成功实践。虽然,此书现在是将英文翻回成中文,已经有“回锅肉”之嫌,但其实践的光辉还是遮掩不住的。比如,在“老子”篇第二十章“天与我”里,他把“唯之与阿”翻译成“愤怒的应声‘是’,愤怒的应声‘哼’”;在“老子”篇第二十四章“余食赘行里”里,他把“企者不立”翻译成“凡翘起脚尖想要出人头地的人,反站立不稳”;在“老子”篇第二十九章“戒干涉”里把“故物或行或随,或嘘或吹”翻译成“有前行的,有后随的,有嘘寒的,有吹暖的”。这种译法建立在对语言的深切体味和对心理的细致把握的基础上的,所以,读书起来相当的传神、有美感,而且有一种身体的敏感部位被触碰的感觉。难怪译界普遍认为,林语堂是在中国译学史上第一个最明确地将现代语言学和心理学作为翻译立论的“学理剖析”的基础的人,诚哉斯言!
此外,林氏这两本书是为西方读者写的,它在美国出版后,之所以能大受欢迎,除了林氏的翻译水平高外,还有一个原因就是,在海外的这个时期,林语堂本人就象征了“翻译”。他的一言一语,一举一动都是翻译的化身。比如他在“老子”篇《绪论》中说,中国的思想中,孔子思想-——儒家,就是都市哲学,事业成功的人,喜欢孔子思想,而老子思想——道家是田野哲学,生活失意的人喜欢老子思想,因为孔子思想重要是仁、礼,处处限制人的言行举止,必须按照固定的一套礼法所行事,君君臣臣,父父子子,不得有为违礼法之事情,那些生性自由,不喜欢限制的人,在主流社会得不到认同,便看透功名,心随道家,隐居山林,过着闲云野鹤的日子,时而散发弄扁舟,时而对月轻弹琴,自给自足,自得其乐,炼丹制药,追求永生,鄙视那些为了功名利禄而营营苟苟的所谓都市人。
其实这话又何尝不是林语堂的夫子自道,从《吾国与吾民》到《苏东坡》,再到《京华烟云》,他瞄准的始终是中国人的最本真的生活。如果说,先秦儒家是想以规范信条回应农耕社会的秩序问题,先秦道家是想以生命感受回应农耕社会的心灵问题,那么,“语堂体”的的实践和风靡,则是对中国思想“儒道互补”命题的文学演绎和现代阐释。

③ 左手孔子 右手老子是什么意思

孔子哲学,学而优则仕,尚入世参与。
老子哲学,以弱胜强,尚智慧。
人生需要这两手。

④ 左手孔子右手老子的读后感

两手不能共融,双手相杀,最后当然就不用写作业了

⑤ 左手韩非子右手道德经这本书怎么样

春秋战国时期的“诸子百家”中,最有代表性的有道家与法家等。其中尤其以《韩非子》和《道德经》,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韩非和老子通过他们的文字,展现了无穷无尽的智慧,启迪人们深思。
韩非著《韩非子》一书,集法家之大成,他提出“法、术、势,皆帝王之具也”。韩非是战国末期韩国公子,他曾与李斯同拜大思想家荀子为师。韩非口吃,不擅辞令,但思想敏锐,文才出众,长于著书。战国末期,群雄并争,韩国日渐削弱,他忧心忡忡,数次上书韩王,历呈韩国之弊,提出改变之良方,皆不被韩王所纳。他愤而闭门著书,写出了《孤愤》、《说难》等十余万言。韩非以犀利的目光,冷静理智的态度,对现实社会、政治和人生进行了洞烛幽微的审视和入木三分的剖析,他的文字至今读来仍震人心魄、发人深省。他的政

⑥ 左手老子右手孔子的内容提要

《左手老子 右手孔子——感悟中国式智慧》是以老子和孔子为代表的传统文化的精髓所倡导的为人处事之道,通过成就大事的人物的故事,深入浅出地讲述了如何以老子的深邃智慧和孔子的积极入世的人生态度,从容庆对机遇与挑战,屈辱和幸福,从而走向民功!

⑦ 左手道德经右手鬼谷子 怎么样

有德有才,谓之圣人。

⑧ 《左手孔子右手老子》《左手老子右手孔子》《左手孔子右手庄子》

《左手老子子右手孙子》更值得一睹

⑨ 左手孔子右手老子怎么样

对于像我这样一个在才子城学术论文网打杂的小编辑来说,接触到很多有关先哲方面的学术研究论文。看多了,难免有一些想法。只是有一些想法,而不是评论哦。因为本人学识不够,不适合使用评论一词,只是对孔子和老子的学术有一些想法吧了。 众所周知,孔子和老子,是并峙于中国思想史上的两座奇峰。 孔子的《论语》和老子的《道德经》篇幅都不长,却分别奠定了儒教、道教的思想体系。 孔子务实,老子空灵。若以文学术语比喻:一个属于现实主义,一个属于浪漫主义。 无论后人肯定还是否定,推崇还是批判,接受还是排斥,都无损于孔子和老子的巍峨挺拔。而那些自以为惊世骇俗的贬抑,恰似大风吹动的随坡乱滚的碎石,陡然发出几声震耳欲聋的轰响。响声过后,碎石不知去向,大山依然伟岸坦荡。 正因为孔子务实,故此孔子创建的儒家学说,就紧贴着社会现实,从君臣关系、父子关系,到人的服饰礼仪,几乎全方位地渗人人的意识形态;正因为老子空灵,故此老子创建的道家学说,就极力回避人间烟火,倡导顺其自然、返璞归真,以神秘玄妙的醒世孔子像箴言,融人人的精神和灵魂。最终,务实的,成了圣人;空灵的,成了神仙。 圣人和神仙,恐怕都有悖于孔子和老子的初衷。老子生前一味逃避现实,恨不能雁过无声、踏雪无痕。战乱时借道函谷关,却被关令尹喜强行扣留,只得留下一部《道德经》,尔后骑着青牛远遁他乡;孔子生前一味渴求君主重视,以便实现匡扶社稷、拯救万民的政治抱负。他率领弟子周游列国,倾力推销精心研制的儒术,却处处碰壁、屡遭白眼。不是被围于匡,就是被吓于宋,再就是奔逃于郑,“累累若丧家之犬”,“厄于陈蔡之间”…… 是孔子的学说不合时宜,还是遇到的买主都不识“货”?倘是前者,为何汉武帝会“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倘是后者,为何秦始皇要“焚书坑儒”——焚和坑,恰从另一侧面证实了儒学的货真价实!(来源:www.caizicheng.com)

⑩ 《左手孔子右手老子》pdf下载在线阅读,求百度网盘云资源

《左手孔子右手老子》(林语堂)电子书网盘下载免费在线阅读

链接:https://pan..com/s/1N_Q1s2E2T96qqj-K0xQ3Zg 提取码:x7jg

书名:左手孔子右手老子

作者:林语堂

豆瓣评分:7.7

出版社: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出版年份:2007-7

页数:232

内容简介:

儒家崇理性,尚修身;道家却抱持反面的观点,偏好自然与直觉。喜欢抗拒外物的人,似乎总站在高处,较易于接受外界事物的一方更能吸引人。代表这两种类型思想的人,便是尊崇礼教的孔子和喜欢抗拒外物的自然主义者——老子。在本书中,国学大师林语堂先生全面揭了示中国传统文化的根基——儒家思想和道家思想的真正内涵!

作者简介:

林语堂(1895.10.3-1976.3.26)福建龙溪人。原名和乐,后改玉堂,又改语堂。1912年入上海圣约翰大学,毕业后在清华大学任教。1919年秋赴美哈佛大学文学系。1922年获文学硕士学位。同年转赴德国入莱比锡大学,专攻语言学。1923年获博士学位后回国,任北京大学教授、北京女子师范大学教务长和英文系主任。1924年后为《语丝》主要撰稿人之一。1926年到厦门大学任文学院长。1927年任外交部秘书。1932年主编《论语》半月刊。1934年创办《人间世》,1935年创办《宇宙风》,提倡“以自我为中心,以闲适为格凋”的小品文。1935年后,在美国用英文写《吾国与吾民》、《京华烟云》、《风声鹤唳》等文化著作和长篇小说。1944年曾一度回国到重庆讲学。1945年赴新加坡筹建南洋大学,任校长。1952年在美国与人创办《天风》杂志。1966年定居台湾。1967年受聘为香港中文大学研究教授。1975年被推举为国际笔会副会长。1976年在香港逝世。


热点内容
镜魔法学院 发布:2025-04-29 08:29:50 浏览:780
孙大午非法集资案经济法和刑法 发布:2025-04-29 08:29:48 浏览:49
离婚后两个人写的协议有无法律效力 发布:2025-04-29 08:19:46 浏览:60
撤销公司设立登记的法律后果 发布:2025-04-29 08:14:44 浏览:316
对法治有 发布:2025-04-29 08:05:24 浏览:68
宁夏公路条例 发布:2025-04-29 07:51:50 浏览:369
劳动合同法的宗旨 发布:2025-04-29 07:47:09 浏览:3
17年中级经济法笔记 发布:2025-04-29 07:46:17 浏览:965
法能涵盖社会生活的所有方面吗 发布:2025-04-29 07:44:54 浏览:580
2017二建法规目录 发布:2025-04-29 07:44:00 浏览:8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