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法学百科 » 法学投稿须知

法学投稿须知

发布时间: 2022-01-11 01:22:12

❶ 请问《河北法学》杂志的投稿方式

这一投稿方式有一定的优越性,作者可以当面向编辑说明论文的研究目的、国内专、外研究现状,属本研究的创新之处及其理论及实践意义,使编辑对该文有初步了解,加深印象。

有时可适当地、实事求是地向编辑人员介绍一下自己的研究工作及在相关领域取得的成就。直接送稿到编辑部有时可以获得一些有价值的信息。

❷ 中外法学的投稿须知

1.注释为脚注,编号连排。文中及页下脚注均用阿拉伯数字外加六角括号,文中标注于标点符号外。
2.注文中的信息顺序为:作者、文献名称、卷次(如有)、出版者及版次、页码。
3.定期出版物的注释顺序:作者、文章篇名、出版物名称年份及卷次、页码。
4.引文作者为外国人者,注释顺序为:国籍,外加括号;作者、文献名称、译者、出版者及版次,页码。
5.页码径用“页N”或“页N -N”字样。
6.引用之作品,书、刊物、报纸及法律文件,用书名号;文章篇名用引号。
7.同一文献两次或两次以上引用者,第二次引用时,若紧接第一次,则直接“同上注,页N”即可;若两次引用之间有间隔,则注释顺序为:作者姓名、见前注N、页码。作者如为多人,第二次引用只需注明第一作者,但其名后应加“等”字。
8.正文中引文超过150字者,应缩排并变换字体排版。
9.非引用原文者,注释前加“参见”;非引自原始出处者,注释前加“转引白”。
10.引文出自杂志的,不要“载”、“载于”字样。
11.引用古籍的,参照有关专业部门发布之规范;引用外文的,遵循该语种的通常注释习惯。
12.原则上不引用未公开出版物及网上资料。
13.引用中国台湾、香港、澳门地区出版或发行的文献,可在出版或发行机构前加注地区名。

❸ 法学论坛的投稿须知

一、投稿者须写明联系方式(通信地址、电话和电子邮箱),以便于编辑部尽快与作者联系;
二、稿件须有200字以内的内容摘要,3-5个关键词;
三、全文字数一般在8000字以内为宜;

❹ 清华法学的投稿须知

1、本刊坚持学术上的形式规范与实质规范的统一,特别重视问题意识强烈、文献综述扎实、观点论述充分、资料引证得当、语言表达精准的论文;要求来搞遵守本刊注释体力,注意以必要和合理为原则,不使用伪注,文中标点符号、数字使用,遵守国家有关规定。
2、本刊对来稿的篇幅原则上不做限定,但对于全文低于八千字或超过三千字万字(含注释部分文字)的论文稿件,适用更为谨慎的编审程序。
3、本刊接受国际学术界的中文投稿,并适当发表中文译稿,但对中文译稿必须是全球首发的优质论文,或是多国家学术界(法学学科内部二级学科)同行中享有一定学术声誉的学者的力作、或具有重大学术价值、又或可能产生重大学术影响的作品;本刊特别提倡作者独立署名,凡是合作撰写的文章,均须在论文标题上加上特别注释、写作提纲要有作者提供、初稿写作 以及最终定稿是由作者完成等事项。
4、本刊尊重知识产权。凡本刊首发文章,自发表之日起一年内,本刊拥有专有版权和使用权,未经本刊编辑部书面授权或同意,任何个人或机构不得全文转载本刊文章。

行政法学研究的投稿须知

1.1 实行双向匿名评审制,投送本刊的稿件将由国内外知名专家审稿,作者投稿时请一律将作者简介(姓名、出生年月、性别、职称、职务、学位、所在单位等)、联系方式(地址、邮编、电话、电子信箱等)以及论文是否为某项课题成果等信息,另附纸张载明,正文中不得出现以上信息。
1.2 投送的稿件,包括正文和脚注字数在内,篇幅10000字左右为宜。国内投稿作者应提交以简化汉字撰写的论文,但其内容摘要、关键词须为中英文对照。中文内容摘要不超过200字,且应全面概括论文的主要内容,明确反映作者的主要观点,不能仅笼统地介绍论文的思路和结构,不可使用“本文主张”、“笔者认为”等评价方式。文章关键词为3-5个(案例分析类、外国行政法制类、综述类、书评类稿件除外),关键词应为反映论文核心内容的专业术语,关键词之间用分号相隔。国外投稿作者的文章内容、关键词、内容摘要以及脚注均应为英文。

❻ 法学杂志的投稿须知

一、来投稿者须写明联自系方式(通信地址、工作单位、邮编、电话和电子邮箱)、作者简介(姓名、性别、民族、籍贯、工作单位及职称、职务)和身份证号码,以便于编辑部尽快与作者联系;
二、稿件须有200字以内的内容摘要,3-5个关键词;
三、全文字数一般在8000字以内为宜,确有理论新意或者具有独到见解的论文的字数控制在15000字以内;
四、本刊注释一律采用脚注,全文连续注码;非引用原文者,注释前加“参见”;引用资料非原始出处者,注明“转引自”;数个注释引自同一资料者,同一页内可合并。

❼ 中国法学的投稿须知

1.为了体现办刊理念,形成本刊风格与特色,特设置“本期聚焦”“学术专论”,“立法司法研究”、“批评与争鸣”、“研究述评”、“书评等栏目,欢迎作者针对栏目进行投稿。
2.来稿请以书面形式寄本刊总编室,不要直接寄给责任编辑;文章如被采用,本刊会联系作者发送相应的电子稿。
3.来稿请注明是否专投本刊,有关作者姓名、学位、职称(职务)、单位及详细联系方式等个人资料请另附一页标明,不要书写于正文中,以便本刊进行专家匿名审稿。
4.来稿请在正文前加列“内容提要”与“关键词”。内容提要为文章主要观点之提炼,字数一般控制在300字以内;关键词一般为3至6个。
5.提倡一稿专投、反对一文多用,凡已在公开出版物、互联网上发表的文章,一律不予以采用。凡于三个月内未收到“稿件录用通知”者,请自行处理。在收到采用通知前,凡文章已在其他公开出版物或互联网上发表的,请作者务必及时通知本刊。
6.对所发表的文章享有两年专有使用权,包括以文集、繁体文、电子文等出版发行,其期限从稿件正式发表之日起算。作者如不同意该约定,请在投稿时予以明示。
7.对所发表的文章享有专有出版权,且直至法定版权保护期满。一切形式的复印、照排、节选、电子刊物选用以及其它一切以营利为目的的复制,须事先征得本刊的书面许可。
8.所发文章的作者,以投稿时指明的为限;任何文章的负责人,在接到本刊的“稿件录用通知”后,不可要求“增加”或“减少”作者个数。

❽ 法学研究的注意事项

《法学研究》稿约或征稿信息,以该刊官方网站或者主办单位官方网站所载信息为准。作者可直接登录该刊网上投稿系统,或者寄送纸质稿件到该刊编辑部。该刊不收取任何版面费、审理费或审稿费等费用。不要听信任何有偿用稿的消息,以免上当受骗。

❾ 法学研究的投稿指南

投稿须知
一、所投稿件或其主要内容必须是未在其他公开出版物以及互联网上使用过。二、所投稿件必须是署名作者本人实际完成,不存在任何违学术规范情形,不存在任何知识产权争议。三、同意《法学研究》编辑部在不改变稿件基本观点和实质性内容的前提下,在刊发前对稿件进行加工修改。四、授予《法学研究》对刊用稿件自刊发之日起一年的专有使用权。作者承诺在此期间内未经《法学研究》编辑部书面许可不结集出版或在互联网上发表。经本刊编辑部许可或者超出专有使用权期限,在其他出版物上发表、转载的,须特别注明“本文首发于《法学研究》”。五、授权《法学研究》在所投稿件刊发后将该文的电子版提交学术期刊光盘版和数据库使用,并许可《法学研究》结集出版(稿酬中已含使用费)。六、所投稿件如获采用,同意《法学研究》在支付稿酬时代扣代缴国家规定的个人所得税。所投稿件如系项目成果,同意《法学研究》不支付稿酬。编辑部赠送样刊6册。七、本刊不收取审理费、审稿费、版面费等任何费用。八、中英文注释体例及违反学术规范处理办法,请参照“注释体例”、“英文注释体例”及“违规处理办法”。
违规处理办法
第一条为抵制违反学术规范的行为,端正学术风气、净化学术环境,制定本处理办法。 第二条作者向本刊投稿应遵守基本的学术规范,不得有下列情形: (一)剽窃他人的学术观点或成果。 (二)抄袭他人已发表或未发表的作品。 (三)重复发表本人在其他公开出版物(包括互联网)上已发表的作品或其主要内容。 (四)篡改或伪造调查数据。 (五)伪造注释。 (六)在对学术成果未作实质性贡献的情况下署名,或盗用他人名义署名。 (七)其他违反学术界公认的学术规范的情形。 一经发现投稿有上列情形的,本刊将在五年之内不再受理该作者的任何稿件。 第三条对于本刊拟采用的稿件,作者应在与本刊签订的《稿件使用合同》中慎重承诺该稿件不存在违反学术规范的情形。 在签订《稿件使用合同》后、实际发稿前发生可能影响稿件采用的新的情况的,作者应该及时通知本刊。 第四条作者采用欺骗手段致使本刊刊发的稿件存在剽窃、抄袭、重复发表、在他人作品上署名、盗用他人名义署名等严重违反学术规范的情形的,作者应当赔偿由此给本刊造成的一切损失。本刊还将视具体情况作以下处理: (一)根据情节轻重在五至十年甚至更长时间内不再受理该作者的任何稿件。 (二)在本刊上对作者提出公开批评,向全国各法学期刊通报,并建议作者工作单位、资助机构、经费来源机构、合作机构、评奖机构等取消因该稿件的发表所带来的一切荣誉与利益。
匿名及专家审稿制度
第一条 为避免人情稿、关系稿,避免稿件审读工作受到不当干扰,进一步提高刊物稿件质量,本刊实行主编负责制下的匿名审稿制度。
第二条 匿名审稿制度是本刊审稿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专家对稿件的审读意见是本刊最终决定是否采用特定稿件的重要参考。
第三条 设立匿名审稿专家库。专家库由法学各学科著名专家组成。
第四条 下列稿件采用匿名审稿制度:
(一)境外作者的投稿。
(二)著名学者的投稿。
(三)本院学者的投稿。
(四)与编辑存在师生、亲属等特殊关系的作者的投稿。
(五)编辑部认为需要匿名审稿的其他情况。
第五条 采用匿名审稿的稿件,在隐去作者姓名、工作单位及其他有关信息后,由编辑部从专家库中随机抽取两名稿件所涉学科的专家对稿件进行审读。
第六条 采用匿名审稿的稿件,专家审读意见不公开。
第七条 涉及特殊学科、研究对象或研究方法的稿件,编辑部认为有必要聘请特定领域专家审读的,采用专家审稿制度。
第八条 专家审稿比照匿名审稿的程序进行。

❿ 法学期刊投稿

要找正规的,你可以上中国知网>期刊大全>社会科学类>自已学科的杂志项>然后找具本的杂志,找到杂志后点封面图片,会转到该杂志的主页,再看杂志简介是否核心,看中杂志后,里边有投稿须知,里边基本都有投稿邮箱.想知道一本杂志是否正规可上中华人民共和国新闻出版总署查询.因为不懂法学分类,就不给你推荐了.

热点内容
不道德礼 发布:2025-04-29 12:22:22 浏览:622
承运法律咨询 发布:2025-04-29 12:21:39 浏览:177
司法会计检验 发布:2025-04-29 12:21:38 浏览:121
房租涨价条例 发布:2025-04-29 12:15:23 浏览:227
法院诉讼平台 发布:2025-04-29 12:11:12 浏览:195
婚姻法乙肝能不能结婚 发布:2025-04-29 12:00:20 浏览:963
司法改革的核心 发布:2025-04-29 11:38:34 浏览:328
法硕司法考试 发布:2025-04-29 11:25:18 浏览:936
铁路运输第一法院 发布:2025-04-29 11:23:34 浏览:110
废止深圳计划生育条例 发布:2025-04-29 11:23:33 浏览:2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