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的道德
① 古人对诚信的道德要求
还是特别高的,还是特别,就是刻意的,我觉得反正我觉得很是这个车型要求还是必须厉害的
② 了古人的什么道德思想
1. 德者事业之基。《菜根谭》
译:道德是事业的基础。
2.积善之家必有余庆,积不善之家必有余殃。《周易·坤》
译:做好事的家庭必给后代留下幸福,贯做恶事的家庭必给后代留下祸殃。
3.德不孤,必有邻。《论语·里仁》
译:有道德的人是不会孤单的,一定有志同道合的人来和他相伴。
4.作德,心逸日休;作伪,心劳日拙。《尚书·周官》
译 :讲道德,心安理得;做坏事,心劳日拙。
③ 古人关于道德修养的名言
1、才者,德之资也;德者,才之帅也。——《资治通鉴》
2、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孔子
3、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诸葛亮
4、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惟贤惟德,能服行人。——刘备
5、志士不饮盗泉之水,廉者不受嗟来之食。——后《汉书》
6、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孟子
7、疾风知劲草,板荡识诚臣。——唐太宗
8、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三国·曹植
9、不愤不启,不悱不发。——《论语》
10、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论语》
11、黄钟毁弃,瓦釜雷鸣。——《楚辞》
12、 防民之口,甚于防川。——《国语》
13、盛年不重来,一日难再晨。——东晋·陶渊明
14、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三国·诸葛亮
15、大道之行,天下为公。——《礼记》
16、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论语》
17、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三国·曹操
18、粉骨碎身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明·于谦
19、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三国·诸葛亮
20、流水不腐,户枢不蠹。——《吕氏春秋》
21、知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论语》
22、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宋·陆游
23、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老子》
24、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清·龚自珍
25、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而毁于随。——唐·韩愈
现代道德修养的名言警句的精选
1、如果没有德行,人类就是一种忙碌、有害和可怜的生物,不会比任何一种渺小的害虫更优越。——培根
2、使自己快乐也使他人快乐,别伤害自己也别伤害他人,我以为这就是伦理学的全部意义。——尚福尔
3、德行的实际是由行为,不是由文字。——夸美纽斯
4、道德首先被要求的是支配自己——康德
5、道德的基础是人类精神的自律。——马克思
6、如果你的道德观念令你消沉,那它们就一定是错误的道德观念。——史蒂文生
7、德行啊,你是纯朴的灵魂的崇高科学。——卢梭
8、美德有如名香,经燃烧或压榨而其香愈烈,盖幸运最能显露恶德而厄运最能显露美德也。——培根
9、我愿证明,凡是行为善良与高尚的人,定能因之而担当患难。——贝多芬
10、讲话气势汹汹,未必就是言之有理。——萨迪
11、不会宽容人的人,是不配受到别人的宽容的。——贝尔奈
12、脾气暴躁是人类较为卑劣的天性之一,人要是发脾气就等于在人类进步的阶梯上倒退了一步。——达尔文
13、作为一个人,对父母要尊敬,对子女要慈爱,对穷亲戚要慷慨,对一切人要有礼貌。——罗素
14、应该热心地致力于照道德行事,而不要空谈道德。——德谟克里特
15、智慧和德行,有如一辆车的两个轮子。——日本
16、好脾气是一个人在社交中所能穿着的最佳服饰。——都德
17、无论你怎样地表示愤怒,都不要做出任何无法挽回的事来。——培根
18、有谦和、愉快、诚恳的态度,而同时又加上忍耐精神的人,是非常幸运的'。——塞涅卡
19、如烟往事俱忘却,心底无私天地宽。——陶铸
20、道德常常填补智慧的缺陷,而智慧却永远填补不了道德的缺陷。——意大利
21、以为智慧比美德更重要的人,会失去自己的智慧。——犹太人
22、道德是永存的,而财富是每天都在更换主人的。——希腊
23、凡是有良好教养的人有一禁诫:勿发脾气。——爱默生
24、在一个人民的国家中还要有一种推动的枢纽,这就是美德。——孟德斯鸠
25、本性流露永远胜过豪言壮语。——莱辛
④ 中国古人道德就很高尚吗
我们所说的传统美德是指:
孝以顺敬双亲,劬劳报恩,人子事亲,顺承意命版,克尽天良
悌以手足权情深,恭兄友弟,兄友弟恭,穆穆棣棣,和气相亲
忠以尽责力行,事持坚贞,谒诚尽责,献身国族,正直无私
信以履约崇实,言出必行,一诺千金,言重九鼎,诚实毋疑
礼以伦常宗守,蹈矩循规,分别尊卑,谦恭逊让,言行安份
义以公道合理,贯彻初衷,患难相扶,荣辱与共,无分贵贱
廉以俭朴不苟,清白毋贪,知足常乐,操守高洁,俭朴节约
耻以私欲有戒,心身知辱,不贪财色,知足常乐,明所羞惭
仁以天道博爱,毋轻伤残,爱已及人,体恤天物,博遵人道
智以聪明悉辨,力学求知,广求见识,审察是非,奋发自励
不欺:恶臭以慎独 不伪:虔衷以诚意
不贪:戒争以崇义 不妄:正心以格欲
不骄:虚怀以纳善 不怠:奋力以为功
不怨:恕人以消恨 不恶:去憎以通情
并不是说每一个古人都有这样的美德,这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千百年积累下的品德,跟个人素质的关系不大,不能以个人代表民族。
坦白说,我觉得古代的的道德修养要比现代人高,至少在尊老上高很多。而且古人有君子一说,在现代称得上君子的有几个?而且中国的传统美德是每一代人都要继承与发扬的,何来恢复一说?
⑤ 古人道德 今人道德
提倡道德的目的是什么?是为了这个社会更好。
中国古代的许多道德大都是儒家观点,当然儒家思想的目的是为了这个社会更好,但任何学说都会有有瑕疵。儒家过于追求思想上的禁锢,比如对于孝中的守孝三年就过于苛刻,父母大恩固然当尽心报答,但人死不能复生,守孝三年把自己弄得皮包骨头(守孝一般住草屋,只能吃素。),弄得半死不活,对自己、对父母、对整个社会又有什么意义?但如果在古代,在儒家主导的道德下,还能够作为一个楷模被别世人称道,成为国人尽孝效仿的榜样,让大家对父母等长辈好一些。若在今天,父母去世后你“不正常”三年,或者包拯那样延长到十年,那你肯定不会是楷模,也许某个精神卫生中心的大门会热诚为你打开。我们应该提倡尽孝,但我觉得不应当是儒家那样过于扭曲的孝,我觉得更多的是在父母有生之年,我们能够力所能及地多为父母考虑,多多地报答他们的养育之恩。
这是我的想法,如有不同的观点,欢迎讨论。
⑥ 有什么道德高尚的古人
1.赵广汉
西汉时期涿郡蠡吾县人。曾任守京兆尹、颍川郡太守、京兆尹。在颍川郡任太守期间,是赵广汉前期治理的最佳阶段,他不畏强权,精明强干,刚到任的几个月时间,就做了两件大事:一是打击豪门大族的势力,缓和社会矛盾;二是加强地方管理,转变当地的不良风气。
2.文天祥
文天祥在被捕后曾收到女儿柳娘的来信,得知妻子和两个女儿都在宫中为奴,过着囚徒般的生活。文天祥明白:只要投降,家人即可团聚。
但文天祥不愿因妻子和女儿而丧失气节。他在写给自己妹妹的信中说:“收柳女信,痛割肠胃。人谁无妻儿骨肉之情?但今日事到这里,于义当死,乃是命也。奈何?奈何!……可令柳女、环女做好人,爹爹管不得。泪下哽咽哽咽。”
3.岳飞
岳飞是南宋杰出的统帅,他重视人民抗金力量,缔结了“联结河朔”之谋,主张黄河以北的民间抗金义军和宋军互相配合,以收复失地;治军赏罚分明,纪律严整,又能体恤部属,以身作则,率领的“岳家军”号称“冻死不拆屋,饿死不打掳”。
(6)古人的道德扩展阅读:
岳飞生平
1.北宋崇宁二年(1103年),岳飞出生于河北西路相州汤阴县(今河南汤阴县)的一个普通农家。传说岳飞出生时,有大禽若鹄,飞鸣室上,故父母给他取名飞,字鹏举。
2.宣和四年(1122年),童贯、蔡攸兵败于契丹,河北官员刘韐于真定府(河北正定县)招募“敢战士”以御辽(一说是为征辽)。岳飞应募,经过选拔,被任命为“敢战士”中的一名分队长。
3.靖康元年(1126年),宋钦宗赵桓反悔割地,两路金军于攻破太原后会合,二次南下围困开封。赵桓在求和的同时使人送蜡书命康王赵构为河北兵马大元帅,征召各路兵马以备勤王。从平定军突围回到家乡的岳飞目睹了金人入侵后人民惨遭杀戮、奴役的情形,心中愤慨,意欲投军,又担忧老母年迈,妻儿力弱,在兵乱中难保安全。
⑦ 中国古代道德的本位是什么
中国古代道德的本位应该是忠、孝、礼。和现在的道德底线来说,应该没有什么异同。如果要区分一个不同的地方,那就是道德是随着现代文明不断发展和进步的,人们对于道德的要求越来越趋于完美。
所以对于忠、孝、礼这事来说,社会不会遗弃,只有对人们更深层次的要求。应该说现在的道德观念很好的继承了中华民簇文化精髓,正是这种强大的继承才让我们的文明社会越来越和谐。
忠、孝、礼是我们的道德基础,我们也会继承和发扬这种优良品质。
⑧ 什么是古人对诚信的道德要求
1.是否具有讲诚信的美德,对公民自身的人格形象影响巨大。
公民讲不讲诚信是其在社会生活和日常交往中是否具有信誉度的体现,并进而影响公民自身的人格形象。
当一个公民被他人和社会视为无诚信或低诚信之人的时候,其道德品性上的负面形象会破坏他(她)在日常生活和公共生活中的交往关系,而无诚信或低诚信的社会评价也将对其一生的生活道路产生无可估量的损失。
2.是否具有诚信品性,是公民能否承担社会角色的道德基础。
每个公民都是社会的一个成员,不可能脱离与他人和社会之间的伦理关系而生存和发展,既享有着公民应有的各项权利,同样也必须履行公民应尽的各项义务。
因此,公民是否具有诚信品性不仅仅是公民个人的事情,也不是公民自己愿不愿意的问题,而是公民要接受作为社会成员这样的角色,并承担一个公民的社会责任,就必须讲诚信。
这是由公民赖以生存和发展的伦理关系所决定的。
3.是否做一个诚信的人,是公民职业素质水准高低的标志之一。
在社会生活交往中,公民的行为不仅仅代表个人,还代表着其所在的部门、单位或组织。
如果公民在履行职务行为时,不能诚实守信或是出尔反尔,那么在这个公民代表部门、单位或组织与社会其他成员打交道时,就不能得到他人的信任,当然也就无法与其他的个人、部门、单位或组织进行顺利的交往活动,也就不能实现其职业和职务所要求的结果。
从这个意义上说,诚实守信不仅是公民个人的道德品性,它还是公民职业道德的一种表现。
只有认识到诚信对个人道德品性养成的重要意义,才能自觉地践行诚信美德,而诚信本身所内含的“诚意”也是提高道德素质的一种修养方法。
中国古代思想家强调“正心诚意”和“反身而诚”在个人道德修养中的地位和作用,认为修德的关键是有一颗诚心和一份诚意,诚意所达到的程度决定了个人修德所能达到的高度。
这就进一步表明了诚信和道德修养的内在关系。
⑨ 古人道德修养的句子
见贤思齐,闻过则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