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法学百科 » 道德扶起

道德扶起

发布时间: 2022-01-11 09:03:10

『壹』 扶起跌倒老人是道德问题还是法律问题(要详细一点的)

扶起跌倒的老人属于道德问题,法律上目前还没有明文规定扶起跌倒的老人,这是一个道德范畴。

『贰』 解决"扶不扶"困境,须先用法律靠法律扶起道德

同学,你不能苛抄求法律。民袭法与刑法不同,民法倾向于让受害者得到足额的赔偿。以这个原则为出发点,法院作出那样的判决也是能够理解的。如果,仅仅为了一两个道德个案就修改现行的法律原则,会导致大量的民间纠纷得不到合理的解决。道德问题还是需要从物质层面去解决。我国目前的看病贵是造成这一现象的本质原因。

『叁』 跌倒的道德该怎样扶起

那么老人摔倒我们该不该扶?在我看来,答案是肯定的,必须扶。
首先,你扶起老人,对得住的,是自己的道德,是自己的良知,至于老人及家属怎样去诬陷你,那是他们的道德良知,需要受到谴责。看见了,不去扶、不去救,自己的良心不安,有些人怕给自己找麻烦、赔钱、打官司,其实,做人,只要行得端坐得正,不怕别人怎样诬陷你。至少,对自己是问心无愧的,即使在这个年代,没有人肯出来为你作证,但是,你的一言一举,衬托的是整个社会的良知,让社会看到,道德是存在的,并不是因为个别讹诈的案例而去毁灭了社会道德。这是扶老人的一点价值所在。
其次,助人为乐、见义勇为仍然是我们这个社会推崇的美德。我们所追求的和谐社会,不仅仅是社会对公平正义秩序的制度期待,而且还是人们对美好安宁生活理想的伦理期待。如果没有了良好的社会道德,人与人之间没有了关爱,没有了理解,互不信任、相互仇视,那么我们是无法建设成一个公平正义的社会,一个充满道义关切和共享和谐的社会。如何正确看待和解决这个问题,需要大家的共同努力。糊涂的老人毕竟是少数,她只是社会上的一个缩影。见义勇为,做了好事不留名的也大有人在。也为大家做出了典范。
最后,老人讹诈扶人者的现象毕竟是个别的,不是普遍的,我们的国家正在进入老龄社会,以后我们身边的老人会越来越多。每人家中都有老人,我们每个人都会变老,谁不希望在自己需要的时候,有人能帮一把?我们不能因为一两起事情便对社会产生悲观情绪。如果我们每个人都消极待,社会的温度真的就会变凉。如果是这样事不关己,高高挂起,和谐社会从何谈起,但如果大家一起去扶老,讹人者的心里也不会好过,随着普遍道德的提升,这种讹诈诬陷的现象也会慢慢消失的,随之而来的就是社会公平正义的实现。
我希望人与人之间能相互尊重、相互理解、相互关爱,尽可能的减少因为扶摔倒老人而被讹诈的事件发生。希望健全养老机制,老人生活医疗有了保障,就不会因为缺钱而去“讹诈”人,还希望政府和司法部门尽快健全和完善法律法规,为助人为乐,为见义勇为,为构建更加和谐的社会道德“护航”。唯有此,才能让社会道德尽快重新回归正轨,化信任危机于无形!

『肆』 “扶不扶”现象背后的社会道德困境

时间已经过了这么久,这已经恐怕不是简单的道德问题了吧,为什么每次这样专的事情,媒体啊属,都要把这样的事情归为道德问题,那么我请问你小悦悦事件,是道德问题吗?路人见着当作没看见他一定要承受道德的考量吗?这不公平,非常的不公平、
而且这个话题批判性太强,不是扶起跌倒的道德,是扶起社会的责任,到了现在这个时间,应该有人可以意识到,老人扶了被讹诈不是个案,撞了老人不承认也不是新鲜事,有人被讹自杀了,有人被长期的压力整的生活昏暗,有人花钱了事。那么谁又为那些为此付出了巨大代价的人买单,谁?那三个小学生,后来平反了,可是那三个家庭是搬家的搬家,后来发了5000元的好人奖,有用吗?损失的仅仅是金钱吗?孩子那么小就面对这样的阴影,仅仅是一句道德就能帮助他们了吗?我觉得很不公平、
先说老人为啥要讹人,是道德问题吗?这是社会责任问题,他要是不努力讹诈你,他家可能就完了,高额的医药费承担不起啊,这个时候既然事情都曝光出来了,是不是政府,这个社会也要尽一些应尽的责任,这么多年缴税,福利呢?看不到,养老金,拿不着,住房公积金,在哪里,这个时候政府不管,谁管、

『伍』 扶起摔到的老人,做好事还被罚,人的道德何在

哎,这就是法不容情呀!假如你扶起的是一个通情达理的老人,没的说!相反,如果他或她不说你好,还和家人一起说是你害他摔倒的,那就麻烦了!什么事情都要讲究证据,有时候真的无奈!

『陆』 以道德为话题的作文800字 到底扶不扶

到底扶不扶

前不久,我在食堂吃中午饭,身边的过道来来往往,一个手里拿着饭盒的女生“哎呀”一声滑倒在地上。周围的人都放慢了脚步,却无人上前伸出手拉她一把,那女生也很快的收拾起饭盒低着头跑掉了,食堂又恢复了嘈杂。原本只要有人伸出一只手便会有温馨友好的画面,最终却是女生的狼狈收场。究竟是什么原因造成了今天的这种局面?
我们高喊着“和谐社会”、“友善待人”的口号,却发生了“某公司白领在深圳地铁摔倒无人敢扶而猝死”、“公交司机马爱平扶起老太送医院反被讹”的事件,这分明是矛盾的。“人之初,性本善”,人心非本恶,可以说,待人不友善是人为造成的。要不是有人恶意敲诈,要不是电视新闻频频报道路人的坑蒙拐骗,我们看人又怎么会永远带着戒备,失去了人之间最基本的信任?
即使是现在一位摔得站不起身的老人就在众人面前,也未必有人敢扶,并且,越是摔得严重越不敢“轻举妄动”,大家都忙着犹疑,猜测最怕的就是吃亏和惹麻烦。这种念头在人们的内心潜滋暗长,更何况还有报纸新闻,还有家长教育孩子,就算大家都知道怎样做是对的,帮助别人之前都总要观查好状况再行动。
避免这种现象出现的根本措施,应是控制社会上恶意欺诈事件的发生,最理想的,人人都不应动些坏念头,通过利用人之间的信任去谋取利益,“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罪魁祸首便是这些动了歪念的人做了这些丧失道德的事,降低了人之间的信任度。我们需要做的,便是诚信友善,从我做起,相互之间相互搀扶,共建文明和谐社会。

『柒』 如何从如何扶起跌倒的老人谈扶起跌倒的道德19

这个话题批判性复太强制,不是扶起跌倒的道德,是扶起社会的责任,到了现在这个时间,应该有人可以意识到,老人扶了被讹诈不是个案,撞了老人不承认也不是新鲜事,有人被讹自杀了,有人被长期的压力整的生活昏暗,有人花钱了事。
先说老人为啥要讹人,是道德问题吗?这是社会责任问题,他要是不努力讹诈你,他家可能就完了,高额的医药费承担不起啊,这个时候既然事情都曝光出来了,是不是政府,这个社会也要尽一些应尽的责任,这么多年缴税,福利呢?看不到,养老金,拿不着,这个时候政府不管,谁管、

『捌』 面试题:如何扶起跌倒的善良

指南区分了跌倒老人的具体情况,提出施救指引。如“意识不清,立即拨打急救电话”;“有呕吐,将头偏向一侧,并清理口、鼻腔呕吐物,保证呼吸通畅”;“询问是否有剧烈头痛或口角歪斜、言语不利、手脚无力等提示脑卒中的情况,如有,立即扶起老年人可能加重脑出血或脑缺血,使病情加重,应立即拨打急救电话”…… 指南中这些操作性很强的要点被新闻摘发后,有人认为指南的发布不合时宜:“一本技术指导,只能解决‘怎么扶’。而眼下,‘该不该扶’才是讨论的核心。较之跌倒的老人,失衡的道德更需要被扶起”;也有人说:“卫生部确实是在做好事。这个指南与道德问题无关,人家只是在给大众普及救助常识”…… 面试预测题:卫生部出台《老年人跌倒干预技术指南》提出:路人发现老年人跌倒时,不要急于扶起,要分情况进行处理。对此,有人认为,在社会正呼唤见义勇为精神、提倡伦理道德的今天,这个指南的发布为见死不救的“冷漠”提供了新的借口。对此,你怎么看? 【参考解析】 从题中,我们可以看出卫生部出台的这项指南纯粹是救济老年人跌倒的一种技术性指导,对老人在跌倒时能否获得正确、有效的救助,有着十分必要的作用,不涉及搀扶摔倒老人的道德问题。之所以有人质疑该指南有可能为见死不救的“冷漠”提供新的借口,我认为这是人们因为近期发生的多起搀扶摔倒老人反被“冤枉”事件,产生了“救人有风险”的恐惧感,从而怀疑政府部门在此当口出台的关于救助摔倒老人指南的正义性。我想,这些人的质疑是可以理解的,但我们要理性分析,区别对待,更重要的是国家机关要帮助人们走出有关道德风险的误区。 人们对是否扶起摔倒的老人这一最基本的道德问题心存疑虑,正反映出我们国家制度、政策在对见义勇为或者是良知、善行的保护上尚有缺位或不足之处。如果对此不加以重视并采取有效措施,改变人们焦虑的现状,社会道德势必会继续滑坡,人们之间的信任、关怀会越来越少,建设和谐社会的目标就会成为空谈。因此,我认为可以从以下几方面促进人们之间的信任,保护善良,维护公平。 首先,国家在制度上要给予见义勇为的人更多的保护,更多的政策要向行善者倾向。 其次,司法机关在办案过程中要以维护公序良俗为原则,在没有充分的有罪证据的情况下,做出对行善者有利的判决。 再次,严厉惩处那些极少数作恶欺诈者,以保护更多好善乐施的人和更多真正需要帮助的人。 最后,除了公共卫生部门应积极开展健康教育,并给予急救技术指导外,其他政府部门也应各司其职并协同配合,为预防老年人跌倒和减少伤害积极行动起来。同时,全社会也要大力弘扬诚信精神和助人美德,使更多的人关爱老人,帮助老人。 综上所述,扶危济困、助人为乐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只要制度上对行善的人加以保护,用心呵护人们的爱心,“该不该扶起摔倒的老人”就不会成为一个难以回答的良知拷问,“该如何扶起摔倒的老人”就会成为人们更加关心的问题。

『玖』 跌倒的道德能被扶起吗

扶起跌倒的老人,是一件极其容易的事,大家都可以做到。但是进几回年来,新闻多次报答道出好心扶起老人却反遭到诬陷还赔了款,使得更多人不敢去做,这可以看出社会上的人不仅是缺乏爱心,如若一个人的立场坚定那么他就不会因外界原因而轻易动摇了。...

『拾』 作为一个大学生 我们有没有一种扶老人起来的道德义务

尊老爱幼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扶助老人也是一种道德,美德。

热点内容
公务员辞职当律师 发布:2025-04-29 01:16:10 浏览:976
幼儿园举办者应该承担哪些法律责任 发布:2025-04-29 00:50:43 浏览:701
法治部分 发布:2025-04-29 00:28:13 浏览:496
合同法105 发布:2025-04-29 00:21:28 浏览:171
2015年会计财经法规 发布:2025-04-29 00:17:17 浏览:471
关于水法规 发布:2025-04-29 00:11:21 浏览:873
中级经济法票据法期间 发布:2025-04-29 00:11:13 浏览:895
没有法律法规授权的组织 发布:2025-04-29 00:04:45 浏览:404
国外法官袍 发布:2025-04-28 23:59:35 浏览:9
汽车的法律法规 发布:2025-04-28 23:58:00 浏览:5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