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法学百科 » 法治突发事件

法治突发事件

发布时间: 2022-01-11 10:41:34

1. 突发事件应对法哪个部门对在应急救援工作中伤亡的人员依法

突发事件(emergency)可被广义地理解为突然发生的事情:第一层的含义是事件发生、发展的速度很快,出乎意料;第二层的含义是事件难以应对,必须采取非常规方法来处理。 从流行病学的角度来看,突发事件又常被称为突发性公共卫生事件、突发卫生事件和公共卫生突发事件,可定义为:在某一短促时间内出乎意料地发生,能造成众多伤亡或对人群的生命和身心健康构成威胁,可产生一定强度或广度的公共卫生影响,需要卫生机构联合多方面力量,立即采取行动紧急救援和处理,由各种自然或人为原因所引起的事件。 根据我国2007年11月1日起施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的规定,突发事件,是指突然发生,造成或者可能造成严重社会危害,需要采取应急处置措施予以应对的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公共卫生事件和社会安全事件。 按照社会危害程度、影响范围等因素,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公共卫生事件分为特别重大、重大、较大和一般四级。法律、行政法规或者国务院另有规定的,从其规定。 突发事件的分级标准由国务院或者国务院确定的部门制定。

2. 突发事件发生时,发生下列哪些行为的,由公安机关或者工商行政管理部门依法给予行政处罚;构成犯罪的,依法

C阻碍应急处理工作人员执行职务D故意破坏公共设施的行为,均由公安机关管辖,工商行政管理部门不能做出行政处罚决定。

3. 3.在突发事件发生时,国家可以依法征收个人、法人和组织的财产和劳务吗

法律允许国家这样子的。

4. 突发事件信息报告主要包括哪些内容

应包括以下要素:

事件发生的时间、地点、信息来源、事件起因、造成后果(伤亡人数、财产损失)、事件性质、影响范围、基本过程、发展趋势、领导到现场情况、处置情况、已采取的措施、下步工作建议及事发地现场处置负责人及联系方式等。

报告范围包括:

1、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公共卫生事件、社会安全事件四类突发事件信息;

2、发生在敏感时间、敏感地区、敏感人群或事件本身比较敏感的突发事件信息(此类突发事件信息,不受分级标准限制)。

(4)法治突发事件扩展阅读:

突发事件信息报告分为初报、续报、终报。初报在时间紧急情况下可先采用电话报告,之后再补报书面初报。

初报信息包括信息来源、接报时间、发生时间、伤亡人数、财产损失、造成后果、事件过程等基本内容;

续报信息包括核实数据、危害程度、影响范围、处置措施、保障情况、事件处置进展情况等基本内容;

终报信息包括在初报和续报的基础上汇总事件基本情况、处置情况、目前情况、下步工作(包括善后、重建及评估)等内容。

5. 突发事件应急管理的原则是什么

突发高致病性禽流感疫情应急工作要坚持加强领导、密切配合,依靠科学、依法防治,群防群控、果断处置的方针,及时发现,快速反应,严格处理,减少损失。

以人为本原则;预防为主原则;预防与应急相结合原则。

参考资料来源:

应急预案:总体预案是全国应急预案体系的总纲,明确了各类突发公共事件分级分类和预案框架体系,规定了国务院应对特别重大突发公共事件的组织体系、工作机制等内容,是指导预防和处置各类突发公共事件的规范性文件。

四类四级,在总体预案所称的突发公共事件,是指突然发生,造成或者可能造成重大人员伤亡、财产损失、生态环境破坏和严重社会危害,危及公共安全的紧急事件。

总体预案将突发公共事件主要分成4类:自然灾害——主要包括水旱灾害、气象灾害、地震灾害、地质灾害、海洋灾害、生物灾害和森林草原火灾等;事故灾难——主要包括工矿商贸等企业的各类安全事故、交通运输事故、公共设施和设备事故、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事件等。

公共卫生事件——主要包括传染病疫情、群体性不明原因疾病、食品安全和职业危害、动物疫情以及其他严重影响公众健康和生命安全的事件。

社会安全事件——主要包括恐怖袭击事件、经济安全事件、涉外突发事件等,按照各类突发公共事件的性质、严重程度、可控性和影响范围等因素,总体预案将突发公共事件分为四级,即Ⅰ级(特别重大)、Ⅱ级(重大)、Ⅲ级(较大)和Ⅳ级(一般)。

军队处置突发事件总体应急预案——既与国家应急预案相互衔接又自成一体;是国家应急总体预案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参考资料来源:网络-突发事件应急管理



6. 《突发事件应对法》依法限制公民权利的原则是什么

在应急处置期间,为了维护公共利益和社会秩序,需要对公民个人的某些权利加以限制,或者增加公民的义务。但是,这种限制应当要有一个“度”,以保护公民的权利。因此,《突发事件应对法》确立了
比例原则,公民的财产被征用有获得补偿的权利,预警期间的措施主要是防范性、保护性措施等。

7. 违反《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规定,构成犯罪的,追究什么责任

1、涉事单位未按规定采取防护措施、未及时消除隐患、未做好应急设备维护检测、不及时组织开展应急救援工作的,责令停产停业,暂扣或者吊销许可证或者营业执照并处罚款。

2、其他应配合突发事件应对的单位或个人,不福或不配合其依法采取的措施的,由公安机关依法给予处罚;造成损害的,需承担民事赔偿责任;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3、【法律规定】

(1)第六十五条 违反本法规定,编造并传播有关突发事件事态发展或者应急处置工作的虚假信息,或者明知是有关突发事件事态发展或者应急处置工作的虚假信息而进行传播的,责令改正,给予警告;造成严重后果的,依法暂停其业务活动或者吊销其执业许可证;负有直接责任的人员是国家工作人员的,还应当对其依法给予处分;构成违反治安管理行为的,由公安机关依法给予处罚。

(2)第六十六条 单位或者个人违反本法规定,不服从所在地人民政府及其有关部门发布的决定、命令或者不配合其依法采取的措施,构成违反治安管理行为的,由公安机关依法给予处罚。

(3)第六十七条 单位或者个人违反本法规定,导致突发事件发生或者危害扩大,给他人人身、财产造成损害的,应当依法承担民事责任。

8. 法治在线的法治热点

法治在线》栏目,它是中国法治热点的晴雨表。从节目版块上看,《法治在线》给自己设置了难题。“第一现场”的理念应该是直播新闻或动态消息等节目类型所追求的,作为日播的专题节目,要达到这样的理念谈何容易,尤其是法治新闻事件,并不是每天都有重大和热点题材可供挖掘。因此,这就给选题提出了很高的要求。
在选题上,选题是不可预测的,它尽量追求突发事件,让观众看到社会法治的过程,体会法理和法治精神的存在,甚至感受到节目中蕴涵着的人文关怀。设置这样的难题其实是在追求一种节目的标高,也是营造品牌节目的策略。从2003年5月1日开播至今,人们逐渐熟悉了《法治在线》的节目定位,以至于形成相当程度的信赖感,就是有关于法治的重大热点事件,观众首先锁定《法治在线》栏目,它提供了比新闻报道更为深广的新闻背景,也提供了现场感很强的画面。该栏目曾经第一时间独家专题报道的“贪官王怀忠”案、“刘涌再审案”、“马家爵”案、“杨新海案”、“西安宝马彩票案”、“余振东外逃案”等重大法治案件对于人们形成收视心理定势起了重要的作用,通过这些重大的热点法治案件的专题报道,该栏目无形中给观众“偷渡”了这样一个潜意识——但凡社会重大热点法治事件,《法治在线》必播无疑。因此,在节目的播出与收视之间形成了一种张力,构成了某种期待,观众的收视兴趣往往会较为持久地停留在该栏目。

热点内容
军人的婚姻法2016 发布:2025-04-29 03:42:36 浏览:251
刑法二百二十六条 发布:2025-04-29 03:42:01 浏览:872
扬州法院网 发布:2025-04-29 03:36:56 浏览:668
民法总则第164 发布:2025-04-29 03:36:34 浏览:770
根据证据理论和民事诉讼法 发布:2025-04-29 03:33:55 浏览:435
写合同法论文 发布:2025-04-29 03:33:14 浏览:561
新劳动法又出三招 发布:2025-04-29 03:33:08 浏览:117
行政诉讼法地域管辖 发布:2025-04-29 03:30:13 浏览:897
湖北法官助理办法薪酬 发布:2025-04-29 03:22:33 浏览:384
刑事诉讼法指定管辖的名词解释 发布:2025-04-29 03:21:52 浏览:5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