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法学百科 » 加强企业社会责任立法

加强企业社会责任立法

发布时间: 2022-01-12 07:03:05

A. 法律法规怎么做,企业社会责任法律法规

在法律法规中所规定的企业所应履行义务,就是企业的社会责任。这种责任一般体现在劳动法系、社会法系及行政规章中。

链接:《社会责任相关适用法律法规一览表》

网页链接

B. 如何加强企业的社会责任

企业社会责任是指企业在创造利润、对股东承担法律责任的同时,还要承担对员工、消费者、社区和环境的责任,企业的社会责任要求企业必须超越把利润作为唯一目标的传统理念,强调要在生产过程中对人的价值的关注,强调对环境、消费者、对社会的贡献。

企业如何履行社会责任?
首先,企业应该承担并履行好经济责任,为极大丰富人民的物质生活,为国民经济的快速稳定发展发挥自己应有的作用。最直接地说就是盈利,尽可能扩大销售,降低成本,正确决策,保证利益相关者的合法权益。
其次,企业在遵纪守法方面作出表率,遵守所有的法律、法规,包括环境保护法、消费者权益法和劳动保护法。完成所有的合同义务,带头诚信经营,合法经营,承兑保修允诺。带动企业的雇员、企业所在的社区等共同遵纪守法,共建法治社会。
第三,伦理责任是社会对企业的期望,企业应努力使社会不遭受自己的运营活动、产品及服务的消极影响。加速产业技术升级和产业结构的优化,大力发展绿色企业,增大企业吸纳就业的能力,为环境保护和社会安定尽职尽责。
最后,是企业的慈善责任。现阶段构建和谐社会的一个重要任务是要大力发展社会事业,教育、医疗卫生、社会保障等事业的发展直接关系人民的最直接利益,也直接决定着社会安定与否,和谐与否。很多地方在发展社会事业上投资不足或无力投资,这就需要调动一切可以调动的资本,企业应充分发挥资本优势,为发展社会事业,为成为一个好的企业公民而对外捐助。支援社区教育、支持健康、人文关怀、文化与艺术、城市建设等项目的发展,帮助社区改善公共环境,自愿为社区工作。

C. 企业参与社会责任建设具有法律强制性,对吗

企业社会责抄任的理念超脱狭隘的股东至袭上主义,是对传统企业理论个人本位的修正和补充,企业社会责任更加关注的是企业对社会利益的增进和维护,社会本位应当是企业社会责任的理论基础。
对于法律并没有强制性要求的行为和义务相关的企业社会责任,无法通过国家强制力来保障实现,但仍然可以通过道德色彩浓厚的软法来对其进行规制。
在坚持个人本位与社会本位相结合的原则下,应建立以企业社会责任为导向的自律机制,完善以政府为主导的企业社会责任他律机制。

D. 企业如何增强社会责任意识

首先,要加强教育,注重引导。目前,我国民营企业家队伍总体上是好的,但也存在一些必须引起高度重视和亟待解决的问题。民营企业家内部构成复杂,素质参差不齐,在少数人中还存在着某些缺点、错误、甚至严重的不法行为。如偷税漏税、制假贩假、克扣员工工资、腐蚀领导干部、败坏社会风气等。还有少部分人对我国的政治制度和发展道路存在着模糊、甚至错误认识。所以,对民营企业家加强教育、注重引导,很有现实意义。为此,第一,要加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教育,坚定信念、武装头脑,鼓励和引导他们争做优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第二,要加强党和国家关于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一系列方针政策教育,积极引导他们开展致富思源、富而思进主题活动,深刻认识和体会自身发展进步的时代背景和政策源泉。第三,要加强以爱国、敬业、诚信、守法、贡献为内容的合格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教育,帮助他们树立良好的公众形象,推动他们自觉履行义利兼顾、扶贫济困的社会责任。

E. 如何推动企业履行社会责任

企业增强社会责任意识,最主要的,是增强自觉遵守法律的意识。包括依法纳税、依法排污治污、保障职工资等等。
依法纳税,是企业的首要社会责任。企业通过依法纳税,不偷税漏税,就是增强社会责任的重要方面。通过按时足额纳税,增加社会财宝,确保社会财富的再分配,是企业应尽的社会责任。
依法排污治污,也是企业重要的社会责任。确保环境不恶化,关系到国家每一个人的健康和正常生活。因此,依法治污排污,不仅是企业的社会责任,也是企业的社会良心。
依法保障职工的正常待遇,包括工资、福利、劳保用品、养老保险、身体健康,等等。这是企业对员工应尽的责任,也是分担社会就业的责任。
总之,做到依法守法,增强依法守法的意识,也就真正增强了社会责任意识。
社会责任:社会责任是指一个组织对社会应负的责任。一个组织应以一种有利于社会的方式进行经营和管理。社会责任通常是指组织承担的高于组织自己目标的社会义务。

F. 企业如何提高社会责任

谈到企业社会责任的时候人们的理解早已超出了法律约束下的责任,而更多是关注着企业家个人的价值判断和智慧。此时,责任感可定义为在涉及环境和相关利益者的情境下所表现出来的约束企业行为的一些关键信念和道德情感。

在这个前提下我们把责任感话题归为三个角度:法律责任;道德责任;战略责任。

法律责任,是指法律对企业法人的约束。它包括企业经营与生产活动中必须承担的环保、纳税、控制合法经营范围的责任,以及支付工资、劳动保护、合同责任等等。

道德责任,是指遵守社会道德规范的主动性,以及出自个人境界所形成的价值原则对其行为的影响。道德责任并非总是有着严格的标准,在此,舆论和良心经常充当标准。

第三是战略责任,是指来自股东利益驱动的责任感。这既是与社会责任爆发冲突的来源之一,也可能是与社会责任相辅相成的力量。这取决于企业家的经营哲学。

人们通常所说的企业社会责任其实主要是指与企业家个人素养相关的部分,人们关注的是企业家个人道德水准和企业哲学。

谈到道德水准,人们已经超越了单纯对行为的考察。人们籍此是在洞察着行为人的动机和情感。面对同样的规范可能导致不同的行为,同样的行为可能出于不同的动机。合乎道德的行为可能是出于规避某些规范的约束,也可能是出于真挚的情感和内在价值的驱动。

比如就说“道歉”,萨朗.斯通既迅速又反反复复的表现只能说明她在舆论面前的胆怯,这不过是一种危机管理的策略行为,行为目标是拯救就她个人的公众形象,挽救她的形象资产;再说王石的道歉,那应该是真心而彻底。王石是一个真诚、职业、明智但有点迂阔的人物。

有些企业每年都预算有一些对社会的捐助,而且它的内部还有着精密的评估管理。这是企业形象营销,属于品牌部门的业务。

道德价值观指引着人们在各种情境下如何作出判断、决断。

真诚、关怀、血性、道德价值底线,都已构成了社会对企业家个人的审美标准。

我们再看看经营哲学。经营哲学首先回答的是企业成功的理由。杜拉克的观点是:企业能够存在是由于它给所有利益相关者带来利益;企业成功是由于它能够有效率地经营;它在以创新和营销的方式为自己“制造”需要他的人。至于企业利润,杜拉克认为这不过是做正确的事情得到的自然奖赏。其实这也就是企业可持续经营的最高哲学。但也有很多企业认为企业的目的就是利润,企业进步的动机就是利润最大化。

追求利润并没有法律障碍,也不一定涉及道德问题。但是这个目标却是短视的。因为利润的受益者只有企业自己,这是一个自我为中心的狭隘思维。这样的企业主不明白利润不是你个人创造的,你存在于社会经济系统之中,利润来自客户的认可。

“你的企业在哪里?”回答都是注册地或者经营地。其实“你的企业所在地在市场!在顾客心中。”因为一旦失去了这个地盘,企业就彻底输了。因此企业经营哲学的底线是顾客价值。

所以在杜拉克哲学看来,质量管理是成本而不是费用;创新、营销是投资而非成本、费用。这些简单的观念会带来经营态度的巨大不同。比如有些企业家以为压缩质量管理开销就是效益来源,有些企业家会认为质量管理是成功的基础;有些企业家认为只有创新才是更好发现和满足顾客潜在需求的机会,是竞争优势的来源,有些企业主认为包装策划是成功之道。

企业的社会责任综合起来就是企业家在经营、做事、生活中对他人利益、情感的关注。它虽然来自不同的方面,但终究是承担起了作为社会角色的自律、利他以及更高精神境界的所能做到的无私善举。我们无法用目的去解释这一切,在这里我们脑海里出现的是“意义”。企业作为社会公民是人格化了的,而企业家就是这个代表。这背后可能是对人生意义的答案。

“好人有好报”这句话人们理解得太过于急功近利了,实际上这句话还有一个解释:那就是企业的责任哲学与高尚道德价值在一个高级层面上与它的商业利益是一致的。

最后,必须得说明的是:企业最大的功德不是以上这些,而是他在守法经营过程中的经营业绩。是所谓“上德不德”,企业只要经营得好就已经为社会做出了最大贡献。他养活了社会。在此之上的一切美德都是企业家个人自我实现的法门,是美好社会的和风,使企业家自我超度和度人的善缘。企业家做好事不必有心,方便就是法门。

希望上述回答对您有所帮助!

G. 建筑企业如何加强对员工的社会责任

随着企业社会责任越来越引起国人的关注,企业对于员工的社会责任也越来越清晰地步入人们的视野。员工是构成企业组织的细胞,是企业发展的重要支撑力量,是企业宝贵的资源,积极倡导对员工履行社会责任,坚持以人为本,关注员工的权益与成长,是企业紧跟社会发展、实现与时具进的必然要求。然而,现实社会中,拖欠员工工资、延长员工工作时间、增加员工劳动强度等事件仍时有发生,探讨和反思企业如何履行对员工的社会责任则显得尤为迫切。
一、企业社会责任的基本概念
企业社会责任(Corporate Social Responsibility,简称CSR)一词是于20世纪初由Oliver Sheldon提出的,随之便引起了诸多学科领域的广泛关注。学术界至今尚未对企业社会责任的概念进行定论,国际上关于企业社会责任的标准很多,这些标准尽管侧重点不尽一致,但总体上看,都要求企业在创造利润、对股东利益负责的同时,还要承担起企业在员工人权、劳工权益、工作条件、环境保护等方面的责任,尤其强调企业在生产过程中对于员工价值的关注,重视实现对于员工的社会责任是企业的首要任务。
二、企业员工社会责任带给企业的挑战
1.管理层理念需要进一步贴近员工需求。管理层的理念对于实现企业履行对于员工的社会责任起着关键的指导和支撑作用。企业管理者要不断提升履行员工社会责任的意识,并且还需要将其转化为切实可行的策略与战略。只有当企业最高管理层有了“人本管理”的意识,企业的人力资源部门才会从企业社会责任的战略角度来对劳资作出准确的反应和决策。
2.短期绩效下降对企业产生阶段性冲击。要保证企业管理中员工社会责任的履行,必然会在短时期内导致企业成本的上升。但是,长远来看,企业主动承担员工社会责任,可以提高员工的满意度和忠诚度,进而带动员工的工作效率提升,同时,企业的这种做法还将会获得公众的认可度以及品牌形象,有利于企业绩效的长久发展。
3.人才管理模式面临更新的阵痛。我国大多数企业是劳动密集型企业,长期以来主要依靠较低的劳动力成本来获取竞争力。虽然将“人事部门”改名称为“人力资源部”,但是不少企业的人力资源还仅仅停留在工资分配、档案管理、考核查勤等低层次人事管理阶段,在建立基于员工胜任力的绩效评估体系和激励体制方面还有不少缺失。这些都需要企业不断改进人力资源管理工作,推动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逐步走向规范化、职业化和国际化。
三、企业履行员工社会责任的对策
1.从企业角度讲,应依据企业发展进步现状分类分层次逐步满足员工需求。要求企业对员工的社会责任一步履行到位是不现实的,管理者要依据不同员工的需求,有效地采取措施。根据理论家、心理学家亚伯拉罕・马斯洛提出的“需求层次理论”,人的需求是由低到高的层级结构,人们首先追求低层次需求,当低层次的需求满足之后,更高层次的需求就会显现出来。层级结构由低到高共有5个层次:生理需求、安全需求、社会需求、尊重需求和自我实现需求。企业应当结合员工的需求层级来有层次地履行企业员工社会责任:
(1)要为员工提供合理的薪酬。员工为企业工作首要是为了获得报酬来保障生活来源,企业必须确保其薪酬福利方案符合法律的要求,为员工提供与其价值相吻合的收入,同时如实、足额、按时缴纳各种社会保险,并在力所能及的情况下,为员工制定满足不同需求的福利计划,构思员工援助方案,不断提高员工的生活质量。(2)要确保安全、卫生、健康的工作环境。企业应为员工提供符合国家职业卫生标准和卫生要求的工作环境和条件,并经常对员工进行避免工业危害的健康和安全培训,适时做好安全检查工作,防止和预防员工在工作场受到职业伤害,保证员工身心健康。(3)要倡导企业内外部社会关系的建立。人力资源部门可以通过积极有效的宣传,在企业的内部建设员工之间沟通的有利渠道,促进团队建设,营造和谐的企业氛围;在企业的外部主动与社会机构建立良好的伙伴关系,扩大员工接触社会的参与面,这样由内到外都维持良好而稳定的关系。(4)要树立“以人为本”的价值观。企业要把“以人为本”的理念落实到各项具体工作中去,切实体现出对员工持久不变的尊重。为员工提供民主参与企业管理的渠道,鼓励员工发表见解,使员工意识到自己就是企业的主人,其在企业中享有一定权利,拥有一定的地位。(5)要建立良好的培训和开发机制。在满足了员工生理、安全、社会、尊重需要的基础上,优秀的企业还需要加强对员工的技能培训,营造学习型企业的氛围,挖掘员工潜在能力。同时,员工的个人成长和职业生涯规划也要得到应有的重视,根据员工自身特点和发展意愿为其铺设合适的发展进步道路,引导员工朝着与企业共同方向的愿景进步。
2.从政府角度讲,应对国际大环境下的市场变化,需要提高作为能力。我国近年出台了多部有关企业社会责任的法律,如《职业病防治法》、《劳动法》、《工会法》、《安全生产法》等,其中对企业的员工社会责任的具体事项做了详尽的规定,但是在明确地把践行社会责任规定为企业目的方面没有作出硬性要求。政府需要积极启动企业员工社会责任的立法程序,完善立法,尽可能地使我国的员工保障立法在内容乃至具体行为标准上与国际劳工标准保持同步。只有政府的积极参与,才能让工人权益的保护最终回归到国家政策、依法裁决的轨道上来。
图 企业实现对员工的社会责任三角模型
3.企业和政府要共同努力,二者结合形成合力,保障员工社会责任的实现。要最终达到切实履行企业对员工社会责任的实现,不能仅仅靠某一方面的努力,需要把全方面措施都有力结合在一起,实现企业和政府的有效沟通,合理互动,共同为企业员工社会责任建立起一个稳固的三角模型(图),最终在和谐的社会大环境下,实现员工与企业的共同成长,真正构建一个长久的和谐共生的劳动关系和社会发展形态。

H. 《决定》提出要加强哪些重点领域立法工作

《决定》提出要加强哪些重点领域的立法?

答:要回加快完善体现权利公平答、机会公平、规则公平的法律制度。

健全以公平为核心原则的产权保护制度。

加强企业社会责任立法。

完善激励创新的产权制度、知识产权保护制度。

加强市场法律制度建设,编纂民法典。

加强军民融合深度发展法治保障。

加强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制度建设。

加快推进反腐败国家立法。

建立健全保障人民基本文化权益的文化法律制度,制定公共文化服务保障法,制定文化产业促进法。

制定国家勋章和国家荣誉称号法。

加强互联网领域立法。

加快保障和改善民生、推进社会治理体制创新法律制度建设。

依法加强和规范公共服务方面的法律法规。

加强社会组织立法。制定社区矫正法。

加快国家安全法治建设,抓紧出台反恐怖等一批急需法律。

建立健全自然资源产权法律制度,完善国土空间开发保护方面的法律制度。

I. 如何加强国有企业社会责任建设

国有企业是我国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承担着重要的经济责任、政治责任和社会责任。近年来,面对复杂多变的国内外经济形势,国有企业努力将社会责任理念与企业战略与日常经营相结合,建立健全社会责任管理体系,推动各项实践工作,取得了显著的成效和进展。

  1. 实现国有资产保值增值。这些年来,国有企业的营业收入、净利润、上缴税收不断增长,为全社会创造了财富。

  2. 为国计民生作出重大贡献。作为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的国有企业近年来在应对国内外复杂经济形势时充分发挥了“稳定器”作用,有力落实国家宏观调控政策,保障经济社会平稳发展。

  3. 加强资源环境保护,建设美丽中国。2012年,中央企业万元产值综合能耗(可比价)比上年下降4.2%,为完成国家节能减排目标作出了积极贡献。

  4. 积极吸纳就业,维护职工合法权益。在国际金融危机中,中央企业坚持稳定就业岗位,起到了就业“稳定器”的作用。

  5. 积极参加社会公益事业,积极参与扶贫助教、慈善捐助等社会公益活动。

  6. 在“走出去”过程中模范履行社会责任,为当地经济社会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树立了负责任的良好形象。

热点内容
合同法多少年 发布:2025-02-14 03:59:49 浏览:683
人力资源和经济法 发布:2025-02-14 03:54:40 浏览:8
行政法有侵权必有救济 发布:2025-02-14 03:46:04 浏览:677
行政与行政诉讼法学 发布:2025-02-14 03:23:43 浏览:9
深圳华旭司法考试 发布:2025-02-14 02:45:41 浏览:739
北海司法学校 发布:2025-02-14 02:08:12 浏览:574
修改工作时间违反劳动法吗 发布:2025-02-14 02:01:28 浏览:288
立法动力 发布:2025-02-14 00:37:34 浏览:699
弃婴道德 发布:2025-02-14 00:29:07 浏览:668
劳动法一年工龄一个月工资 发布:2025-02-13 23:02:38 浏览:8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