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哈佛法学院
Ⅰ 我去年刚从哈佛大学法学院毕业,获得哈佛法学院博士学位,现在在麻省理工学院念哲学,准备毕业后回国发展
看成果!如果你做的很垃圾,不一定比国内院校更有竞争力,就是这样!
Ⅱ 美国哈佛法学院华裔博士陈尸宿舍是什么情况
中国侨网3月25日电 据美国《侨报》报道,当地时间 3月23日,美国哈佛大学法学院向该学院群发了一封悼念信,信中缅怀了23日在宿舍内去世的法学院中国留学生威尔 张(Will Zhang, 音译),并表示他的逝世并不涉及公共安全问题。
Ⅲ 哈佛大学法学院的介绍
哈佛法学院创立于1817年,虽然比大学部(Harvard College)建校(一六三六)晚几近两百年,仍是美国最古老的法学院。传承着常春藤盟校的盛名,哈佛大学前后曾经栽培过八任美国总统,逾四十位教授或校友曾获诺贝尔奖,大学部及法学院向来皆列全美排行前三名。
Ⅳ 哈佛法学院好吗
哈佛法学院(英语:Harvard Law School,缩写:HLS),是美国哈佛大学的专业研究生院。位于马萨诸塞州的剑桥。其是美国历史最悠久的一所法学院,也拥有目前世界上最大的法学研究图书馆[2][3]。现任院长是于2017年7月1日就任的John F. Manning。该院有246位教授[4],大多都是卓越的法学学者。法律博士学期三年。而在美国最高法院中,有四分之一的法官助理都是该校学生。在过去5届,有超过120位毕业生已经获得大学教师资格。
Ⅳ 在哈佛大学法学院就读是怎样一番体验
美国法学院排名是全美大学排名中的一个独立分支,通常称名列前14位的法学院为Top14,简称T14。哈佛版是T14之一。
哈佛法学院权创立于1817年,迄今已经有两百年的历史,可以说是全美最古老的法学院。哈佛法学院的LLM项目一共有将近两百名学生,其中百分之九十九都是国际生。与耶鲁大学院不同,哈佛法学院比较重视职业化教育,而且招生数量比较大,其入学人数约为500名,而耶鲁大学和斯坦福大学的学生为200人左右。所以很多优秀的申请者会希望通过申请哈佛法学院而进入T3。
哈佛法学院比较倾向于招收有工作经验的申请者,其中百分之七十多的申请者是有两年以上的工作经验的,而且如果实习的地方是一些国际知名的律所,会有比较大的加分。此外,很多哈佛毕业生比其他法学院的毕业生在最高法院担任的职位都要高,这些都增加了机构的声誉和声誉。需要说明的一点是,哈佛法学院已经明确在官网上写明可以接受GRE成绩申请JD。
Ⅵ 美国哈佛大学法学院学费一年需要多少
单学费在3万美金左右(根据进入的哈佛具体学院也有不同,另外国际学生也会有不同)。 大致的哈佛会要求国际学生每学年的费用至少要在4.3-4.5W美金。 如果是上HBS, 或法学院,会更高些。
Ⅶ 哈佛大学法学院的基本概述
历史悠久 富夙盛誉
哈佛大学法学院
历史悠久,富夙盛誉三大学程,人才济济
巍巍良师,惠我良多
焚膏继晷,孜孜不倦
莘莘学子,文化交流
哈佛主要校区位于郊的剑桥( Cambridge )查理士河( Charles River)河畔,大学部集中于绿荫蔽天的Harvard Yard:典雅的十二所Houses建构了大学部的多彩生活,充满名人的传奇轶事;最古老的建筑—Massachusetts Hall(一七二○),从在美国独立战争中充当美军军营,到现在的校长、副校长办公室;游客最爱哈佛捐赠者 John Harvard 的「三个谎言」雕像,也总穿梭于雕梁画栋、刻满历次战争中牺牲的哈佛人名字的 Memorial Church 与 Memorial Hall 。相形之下,位于Harvard Yard 以北的法学院建筑素朴而多元,形貌迥异的 Austin、Areeda、 Langdell、 Hauser、 Pound、 Griswold Hall、 Lewis Center,以设计者现代主义大师Gropius 为名的系列宿舍及活动中心 Harkness Commons ,象征不同世代的不同风格。
Ⅷ 美国法学院最新排名
前一百名
1 Yale University (CT)
2 Stanford University (CA)
3 Harvard University (MA)
4 Columbia University (NY)
5 New York University
6 University of Chicago
7 University of Michigan–Ann Arbor
University of Pennsylvania
9 University of Virginia
10 Cornell University (NY)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Berkeley
12 Duke University (NC)
Northwestern University (IL)
14 Georgetown University (DC)
15 University of Texas–Austin
16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Los Angeles
17 Vanderbilt University (TN)
18 University of Southern California
19 University of Minnesota–Twin Cities
Washington and Lee University (VA)
21 University of Iowa
22 Boston College
George Washington University (DC)
University of Notre Dame (IN)
25 University of Illinois–Urbana-Champaign
Washington University in St. Louis
27 Emory University (GA)
28 Boston University
College of William and Mary (VA)
University of North Carolina–Chapel Hill
31 Brigham Young University (J. Reuben Clark) (UT)
Fordham University (NY)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Davis
University of Georgia
University of Wisconsin–Madison
36 Wake Forest University (NC)
37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Hastings)
38 Indiana University–Bloomington
Ohio State University (Moritz)
40 George Mason University (VA)
University of Colorado–Boulder
University of Connecticut
University of Utah (S.J. Quinney)
44 University of Arizona (Rogers)
45 Tulane University (LA)
University of Alabama
University of Florida (Levin)
University of Maryland
University of Washington
50 Southern Methodist University (TX)
51 Baylor University (TX)
University of Cincinnati
University of Kentucky
University of Pittsburgh
55 American University (Washington College of Law) (DC)
University of Tennessee–Knoxville
57 Cardozo-Yeshiva University (NY)
Case Western Reserve University (OH)
59 Arizona State University
Brooklyn Law School (NY)
University of Missouri–Columbia
University of Oklahoma
University of San Diego
64 Florida State University
Indiana University–Indianapolis
Temple University (Beasley) (PA)
University of Kansas
University of Nebraska–Lincoln
69 Illinois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Chicago-Kent)
Lewis and Clark College (Northwestern) (OR)
Loyola Law School (CA)
Loyola University Chicago
St. John's University (NY)
University of Houston
University of Louisville (Brandeis) (KY)
University of New Mexico
Villanova University (PA)
78 Rutgers State University–Camden (NJ)
Rutgers State University–Newark (NJ)
University of Denver
University of Oregon
University of Richmond (VA)
University of South Carolina
84 Catholic University of America (DC)
University of Miami (FL)
86 Seton Hall University (NJ)
University at Buffalo (NY)
University of Hawaii
89 Northeastern University (MA)
University of Mississippi
91 Georgia State University
Marquette University (WI)
Mercer University (GA)
Santa Clara University (CA)
Seattle University
University of Arkansas–Fayetteville
97 Louisiana State University–Baton Rouge
Syracuse University (NY)
University of San Francisco
Wayne State University (MI)
法学院申请分析:
1.GPA:对一般的申请者而言,本科GPA需达3.0以上,而对于前10名的法学院,GPA3.3是必不可少的。99年排名第一的耶鲁大学本科录取者GPA平均分为3.80—3.95分;排名第二的斯坦福大学本科录取者GPA平均分为3.65—3.90分。
2.TOEFL:对中国的申请者而言,需参加TOEFL和LSAT考试,TOEFL成绩至少100分以上。实际上已被美国前10名法学院录取的中国学生,TOEFL成绩大多在105分以上。
3.LSAT:LSAT成绩是录取的关键,因为法学院不需要工作经验,所以辨别申请者的能力只能看GPA和LSAT成绩。由于本科GPA各国及各学校标准有所不同,LSAT作为一项统一考试成绩尤其重要。法学院LSAT分数要求的基本底线是150分,对于前10名的法学院平均分数达到165分以上。而中国成功进入TOP 10法学院的申请者而言,大多在170分以上。法学院的录取既不需要法律专业知识背景,也不需要法律或其他方面的工作经验。
假如你的LSAT成绩并非十分理想,那么你必须将你的energy,ambition,sound judgement和high ideals 完美地展现在你的申请短文中。但LSAT是一个极其重要的硬性指标。以YALE法学院为例,1996年的录取者为一名北大91级技术物理系应届毕业生。当然有工作经验也是有一定作用的。2000年YALE法学院录取的一名中国学生曾在银行工作多年。
4.学历:对于学历的要求,学士学位是最基本的,更高的学位不是必需的,但有时可以起到一定作用。1997年HARVARD法学院录取了许多有高级学位的申请者,其中包括一位YALE社会系的Ph.D.。
5.推荐信:两篇(能够评论你的学术能力和职业工作能力,即你的教授和公司上级都可)。
6.财政资助:大多数无全奖,并且没有因成绩优秀而设立的奖学金,奖学金都是以需要为标准(need- based)。中国学生普遍可以申请到此类奖学金,但金额远不足以cover所有的花费,不过可以申请贷款。例如YALE法学院发放奖学金最多 10,000美金,不足可以申请贷款。
7.面试:大多数学校不需要中国学生面试,但如果有条件,这是一个属于你自己的好机会。少数学校开始派人在中国北京、上海进行面试,有些学校要求电话面试,也有些学校并不要求,如Berkley。
8.工作经验:不要求,有工作经验也不会有坏的影响。Berkley对工作经验所使用的语言为:We do not penalize such applicants(意为我们并不惩罚那样的申请者)。
9.录取通知日期:大多数在2月到5月初。
10.推迟入学:大多数法学院不鼓励,但特殊情况下有充足理由可以被允许。
11.Joint Degree:大部分学院有,但需分别申请,最常见的联合学位有MBA/JD,MS/JD。并且你可以同时申请同一城市另一学校的JD,例如MIT的Computer Master也可同时申请读HARVARD法学院的JD。
Ⅸ 申请哈佛法学院的研究生需要什么条件
哈佛法学院录取的基本条件跟耶鲁是一样的,申请者要有法律博士(指JD)或者法律学士学位。2封推荐信和600分的托福成绩。
招生委员会主要从以下这些方面考察申请者:分数,写作能力,提交的推荐信,职业前景以及专业和个人2个方面的成就。哈佛法学院申请所要求的比较注重申请者的观点,法律方面的专业知识以及分析能力,至少要占整篇文章一半以上的篇幅,而对于个人陈述这部分要求不是那么多。
题目是要求申请者描述自己感兴趣的领域中所发生的一件大事或者最近在某个地区或者国家甚至整个世界的法律界中所发生的大事,然后构建一个理论框架或者从法律的角度去分析一下如何解决这个问题。哈佛法学院每年大约招收150个学生。
哈佛的法学院更注重学生的多样性,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选择将来从事法律教育,或者到律师事务所,企业,或者政府机构工作都可以。
(9)美国哈佛法学院扩展阅读:
哈佛大学法学院创立于1817年,虽然比大学部(Harvard College)建校(一六三六)晚几近两百年,但仍是美国最古老的法学院。传承着常春藤盟校的盛名,哈佛大学前后曾经栽培过八任美国总统,逾四十位教授或校友曾获诺贝尔奖,大学部及法学院向来皆列全美排行前三名。
哈佛法学院必修的课程包括 :
至少修习一门美国法课程,其中一门必须是以 JD 学生为主的基本课程,比如宪法、行政法、公司法、税法、契约法、侵权行为法、刑法、民事诉讼法、财产法等。
但如果有意考纽约州律师的话,依照纽约律师考试的规定,必须修至少两门以上的基础课程,其中一门可以是针对外国学生开设的美国法导读,此课程在过去曾为 LL.M. 的必修课,但在二000一年学生强烈抗议该课程太浅之后,已于二00二年改为选修。
参考资料:
网络--哈佛大学法学院
Ⅹ 入学哈佛法学院条件
报考哈佛法学院的经历
http://bbs.chuguo.cn/showforum-14.html
从耶鲁大学毕业后,利用到德国波茨坦大学任教的机会,在欧洲晃了一年,又回到美国。与我一起毕业的同学,有的已经在名字当当响的大公司任职,踏上了锦绣前程的正轨;有的即将进招牌闪闪亮的研究生院、医学院读书;有的本事更大,在做这一切的同时,还没耽误了结婚生孩子。我对自己的未来盘算一番,盯住了读法学院。
读本科时就听学哥学姐说过,很多文科毕业生在难以确定自己未来究竟该干什么的情况下,常常选择去读法学院。看来我就属于这种情况了!仔细想想,障碍倒也不少,最重要的恐怕就是那不菲的开销。一年学费就是三四万美元,还得加上生活费。拿奖学金?难于上青天,顶尖的法学院甚至根本不设奖学金,最多是帮你贷款。 3年下来,不少法学院毕业生身负10万到20万美元债务,于是不得不违背追求社会正义的初衷,给大律师事务所卖命,拼命赚钱还债。
“法律博士”实际上是“法学学士”
看了有关介绍才知道,原来一般人说的“法律博士”,并不是真正的“博士”,尽管它叫作“Juris Doctor”,简称“J.D.”,其实是一个学士学位,拿到这个“法学学士”学位之后,还可以再接着拿硕士(英语中叫L.L.M),甚至是博士----那才是真正的“法学博士”!
不过,一般的美国律师,拿个“法学学士”就够了,很少有人去接着攻硕士博士的,就算得到硕士、博士学位,对于挂牌开律师楼的事业似乎也没什么太大帮助。连哈佛、耶鲁法学院的教授们,大半也只有“法学学士”的学位。
那么,是谁在读这些法学硕士和博士的学位呢?我不禁好奇地去查询了一番。原来,大部分是国际学生,他们先在本国大学拿到了“法学学士”学位,然后考进美国的法学院来拿法学硕士甚至法学博士,再回本国去,或者教书,或者当律师或法官。
不过,尽管J.D.只是美国法学界起码的学位,但它的含金量比一般学士学位高出不知多少。
这个J.D.学位之难拿也是众所周知的。在申请这一关时就得经过筛选----被“美国律师协会”(American Bar Association,是美国最具权威性的专科协会。律师申请执照之类的事都由它管)认可的法学院只有187所,每所的名额有限,每年都有大批学生申请了多所法学院,最后却两手空空。尽管学习只有3年,但压力很大,说得邪唬一点,得死去活来脱几层皮。在次一点的法学院,成绩好坏直接关系到毕业后是否能端得上一个饭碗。所以在法学院,同窗之间刀光血影,恶性竞争一个高潮接一个高潮。正上法学院的朋友给我讲了不少勾心斗角、尔虞我诈的恐怖故事,什么在交论文前夕图书馆的必读参考书被人故意藏起来啦,自己收得好好的笔记忽然不翼而飞啦之类的事,让我汗毛直竖。
我看过的不少书还正色提醒:法学院是专科学院,教学内容相当偏,法学院的学位对跨进法律界的人不可或缺,对于别的职业来说一点用都没有,甚至还可能起副作用:雇人的企业、机构看到你花了大钱拿到了法律学位却不去当律师、法官时,会对你这个人的常识、判断力大打问号。
申请?不申请?着实让我踌躇了一番。最后,我安慰自己,先申请吧,看看哪所学校愿意录取我。并不一定真去嘛!
千军万马都得过独木桥
光申请本身,就让我焦头烂额。除了填写申请表,还要两封教授的推荐信,要提交简历、本科成绩单……这都好办,最头痛的,是得考一个名为“法学院入学考试”(LSAT)的全美统考,让我每天晚上都花了好几个小时。
考LSAT为时4个小时,主要考察学生的阅读能力和逻辑思维。LSAT最低可能得分是120分,满分是180分,如果能得到165分以上就算是不错的成绩----不过,要想上全美前十名的法学院,一般要考至少170分。
对于申请法学院的千军万马来说,LSAT就是那根“独木桥”:除了本科的成绩平均分之外,法学院就看你在这一考试中得分高低。许多法学院的招生办公室都有自己的公式,把这两个分数乘以不同的系数,加在一起,得出一个“总分”。申请者中总分高于一定标准,就自动录取;总分低于一定标准,就自动拒收。总分处在这两个标准之间的申请者,则由招生办公室的工作人员逐个审查。许多顶尖的法学院,像斯坦福、柏克莱、哥伦比亚等,都用这种方式来决定申请者的命运。
LSAT难在考题量太大
考LSAT比GRE要难得多,主要倒不是题目的难度,而是考题的量太大而时间不够。我的一个耶鲁同窗考了两次,都是因为题没做完,两次都没超过165分。
看来,做题速度是打开法学院大门的钥匙。关于申请法学院的网站也谆谆告诫:LSAT没有巧,反复练习是法宝。专家还说,尽量不要做模拟考试,最好做真正的考题。我这时已是骑虎难下,顾不得去分辨专家的教诲是否有“促销”嫌疑,赶快找到负责提供LSAT考试机构的网上商店,一下买了20套过去考试的试题。
在考试演习中,我阅读和分析部分的得分都还行,就是逻辑题又长又复杂,比“吃葡萄不吐葡萄皮,不吃葡萄倒吐葡萄皮”之类绕口令更能把人绕进迷魂阵。比如,一道典型的题目是这样的:
某大学图书馆经费紧张,必须从G,L,M,N,P,R,S和W8个领域中选择5个削减经费。选择从哪个领域削减,有以下条件:
如果G和S经费被削减,W就也得被削减;
如果N经费被削减,R和S都可以保住;
如果P经费被削减,L的经费就不会被削减;
在L,M和R中,肯定将会有两种经费被裁。
问:一、以下哪种排列可能是这所大学决定削减的领域?
a)G L M N W
)G L M P W
c)G M N R W
d)G M P R S
e)L M R S W
二、如果W的经费被削减,以下哪四个方面也可能削减经费?
a)G M P S
)L M N R
c)L M P S
d)M N P S
e)M P R S
三、……
等等,等等。说起来也不算难,若没有时间限制,大学生大概都能做得出来;可并不是一道,两道,而是几十道,时间又限制在35分钟之内,就让人头大如斗了!
没有天时地利的考试
一般申请法学院,截止期在2月1号左右。
时间逼近,我只有几个星期准备。糟糕的是,离我最近的耶鲁考场已经满员;而最近一个还有空额的考场,竟在百里之外纽约市布鲁克林地区一所偏僻的中学。没办法,只好在那个考场预订座位。
这期间我已经找到一份全职工作,每天从早上9点到下午6点要上班。下班后吃了晚餐我就开始作题,几乎每隔一天晚上,就去耶鲁的图书馆心无旁骛地做一套为时三个半小时的考题,每天都是过了半夜才精疲力尽地上床。
渐渐地,我抓到了逻辑题的窍门,信心大增。
考试是在上午。
在报到处出示身份证,办事人员给了我一个教室的号码。环视教室四周,不禁暗暗叫苦。桌子、椅子都似乎年代久远,有几把椅子简直像要散架,桌面上被不知多少代上课无聊的学生用小刀或钢笔刻得坑坑洼洼,写字时一不小心就会把纸戳破。
那天天气不巧碰上了“秋老虎”,10月初了,却像初夏一样热。教室里当然没有空调,大家叫苦不迭,监考人就把窗户打开。这下可好,外面嘈杂的汽车声和人声马上涌了进来。
有学生马上抗议,监考人叉着腰,不快地对大家说:“要凉快还是要安静,你们看着办吧。”最后决定,舍安静而取凉快,可是窗外的声音让人怎么静得下心来思索考题?
我不禁忙里偷闲地感慨:美国尽管号称是“平等的国家”,但是真正做到处处平等又谈何容易?就像这项考试,尽管考试内容相同但是在这个桌面坑坑洼洼、屋外人声鼎沸的考场,和耶鲁宽大锃亮的桌面,舒适清洁、绝对安静的考场,考出来的结果能一样吗?
因为种种干扰,我在考试中无法集中精神,有几道逻辑题题型从来没见过,使我方寸大乱,几乎是强忍着眼泪才做完的。
劳民伤财重考一次
我沮丧至极,只想赶快找个没人地方大哭一场。惟一的安慰是,考完之后48小时可以把考分注销,让它不在自己成绩单上出现。我决定先睡一觉,让情绪平稳一点,再决定是否注销考分。
晚上,给正在法学院上学的好友打电话哭诉。他很有经验地安慰我:“先别伤心,你觉得考得最糟的那些逻辑题,很可能是不计分的试验题。可以在法学院考生的网上论坛上看看,他们能猜得很准……我现在就帮你查查。”
过了一会儿,他很有把握地告诉我:“第二段落的逻辑题是试验题。”
“啊!这就是我考砸了的段落!”
“我敢肯定你的考分一定比你想像的要高。”
是吗?尽管半信半疑,我还是决定不注销考分。不过,为预防万一,我只好再次交费报名在12月份重考一次LSAT,这次因为报名早,可以选择在耶鲁的考场。
成绩终于来了:172分。唉,不像我最初以为的那么差。不过,反正重考报名费交了,就再考一次吧,大多数法学院是算两次考试的平均分,我有信心考得比第一次好。
12月,我跨进了耶鲁的考场,这一次感觉比头一次不知好多少倍,不但将所有的逻辑题都做完了,还腾出时间来检查了好几道题。
成绩单来了:179分。与上回的分数一平均,我的LSAT成绩是175.5分。
我从美国法学院的前十名中,挑了7所申请。这时我又深深体会到申请法学院不仅“劳民”而且“伤财”。考LSAT每次108美元,每所大学的申请费都在50~70美元之间,还得加上邮寄费……所有这一切加在一起,竟一共花费1000多美元!
初春时节,纽约大学和加州柏克莱大学很快来了答复,录取了我。斯坦福也很快来了答复,拒收了我。耶鲁、哥伦比亚和芝加哥大学等几家法学院则在4月上旬先后通知我,将我放在“候补名单”上----就是说,如果他们录取的考生有人变卦不来了,我或许还能撞上好运。唯独一直在法学院排行榜上名列第二的哈佛法学院,迟迟没有消息。
4月中旬的一天,我正在美国中部出差,突然手机响了。“你好,我是哈佛法学院招生办公室的负责人,”电话里的声音说,“恭喜你,你被我们录取了!”到底这几个月的心血和金钱没有白花,赶快打电话向父母报喜。
接下来,还得面对那个比LSAT所有逻辑题更让人挠头的难题:我真的想读法学院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