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道德和社会公德
1. 教师职业道德与社会公德的区别与联系
教师职业道德与社会公德的区别是:前者更具有针对性和范围的要求,后者的针对性是宽泛的。联系是:都是一种道理与品德的要求。
2. 职业道德和社会公德有什么关系
社会公德是人们在社会公共生活中应该遵守的共同规则和准则。它具有全版民性、群众性等特权点。我国的社会公德主要准则有:遵守社会公共纪律、爱护公有设施和集体财产、注意公共卫生、礼貌待人等。
职业道德是从事一定职业的人们在其特定工作或劳动中的道德行为规范的总和,它与各种职业要求和职业生活紧密结合在一起,比较具体。职业道德的种类很多,如医学道德,教师道德等。
两者是并列的,两者之间不具有相互包含关系。
3. 教师职业道德与社会公德有什么区别
1、社会公德:文明礼貌、助人为乐、爱护公物、保护环境、遵纪守法。
社会公德是人们在公共生活中应当遵守的行为规范。例如,乘客在上公交时自觉排队就属于社会公德。
2、职业道德:爱岗敬业、诚实守信、办事公道、服务群众、奉献社会。
职业道德是人们在职业活动中应当遵循的道德规范。例如,司机或售票员及时提醒乘客把“爱心专座”让给要需要的人就属于职业道德。
(回答完毕,若有价值,请予采纳)
4. 如果遇到社会公德和职业道德冲突的境地时,你如何选择
我会选择社会公德。相对职业道德来说,虽然它也是底线。但在面临两难因牺牲小我,大局为重。
5. 职业道德与社会公德有什么不同
职业道德一般是指企事业单位的员工必须要遵守的有关规章制度;而社会公德是指公民在社会环境需要遵守的公共场所的规章制度
6. 社会公德和职业道德有什么区别
区别:
社会公德是指公民在社会环境需要遵守的公共场所的规章制度;
职业道德一般是指企事业单位的员工必须要遵守的有关规章制度。
7. 谈谈社会公德 可以和职业道德相结合吗
可以。
1、社会公德和职业道德有相通之处
社会公德:文明礼貌、助人为乐、爱护公物、保护环境、遵纪守法。
职业道德:爱岗敬业、诚实守信、办事公道、服务群众、奉献社会。
例如,助人为乐和服务群众是一致的。
2、在进行职业道德教育的同时要兼顾社会公德教育
人们一般是在学校接受社会公德教育的。参加工作之后,社会公德教育的责任就转移到机关和企事业单位。机关和企事业单位在进行职业道德教育时,要强化其成员的社会责任感,具有自觉的社会公德,维护单位的社会形象。
8. 职业道德与社会公德有什么不同表现,举例
职业道德,就是同人们的职业活动紧密联系的符合职业特点所要求的道德准则、道德情操与道德品质的总和,它既是对本职人员在职业活动中的行为标准和要求,同时又是职业对社会所负的道德责任与义务。职业道德是指人们在职业生活中应遵循的基本道德,即一般社会道德在职业生活中的具体体现。是职业品德、职业纪律、专业胜任能力及职业责任等的总称,属于自律范围,它通过公约、守则等对职业生活中的某些方面加以规范。职业道德既是本行业人员在职业活动中的行为规范,又是行业对社会所负的道德责任和义务。
社会公德有广义和狭义的理解。广义的社会公德是指反映阶级、民族或社会共同利益的道德。它 包括一定社会、一定国家特别提倡和实行的道德要求,甚至还以法律规定的形式,使之得以重视和 执行。狭义的社会公德则是指人们在社会生活中必须共同遵守的最一般的道德规范。
9. 个人品德与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是什么样的关系
第一,社会公德。社会公德主要包括文明礼貌、助人为乐、爱护公物、保护环境、遵纪守法等。公德是指与国家、民族、社会、组织、集体等有关的道德。社会公德是社会道德体系的社会层面,是维护社会公共生活正常进行的最基本的道德要求。遵守社会公德是对社会生活中每个人的最基本的道德要求。
第二,职业道德。职业道德主要包括诚实守信、爱岗敬业,办事公道、热心服务、奉献社会等。职业道德是指人们在职业生活中应遵循的基本道德,是职业品德、职业纪律、专业胜任能力及职业责任等的总称,通过公约、守则等对职业生活中的某些方面加以规范。职业道德既是本行业人员在职亚活动中的行为规范、也是行业对社会所担负的道德责任和义务。
第三,家庭美德。家庭美德主要包括尊老爱幼、男女平等、夫妻和睦、勤俭持家、邻里团结。家庭美德属于家庭道德范畴,是指每个公民在家庭生活中应该遵循的基本行为准则。家庭美德的规范既是调节家庭成员之间,邻里之间,家庭与国家、社会、集体之间的行为准则,也是评价人们在恋爱、婚姻、家庭、邻里之间交往中的行为是非、善恶的标准。
第四,个人品德。个人品德是一定社会的道德原则和规范在个人思想和行为中的体现是一个人在其道德行为整体中所表现出来的比较稳定的、一贯的道德特点和倾向。个人品德中道德认识、道德情感、道德意志和道德行为等因素构成,主要包括友善互助,正直宽容明礼守信、热情诚恳、自强自立等。
10. 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的基本内容是什么
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的基本内容如下:
1、社会公德。主要包括文明礼貌、助人为乐、爱护公物、保护环境、遵纪守法等。公德是指与国家、组织、集体、民族、社会等有关的道德。社会公德是社会道德体系的社会层面,是维护社会公共生活的正常进行的最基本的道德要求。遵守社会公德,是对社会生活中每个人的最基本的道德要求。
2、职业道德。主要包括诚实守信、爱岗敬业、办事公道、热心服务、奉献社会等。职业道德是指人们在职业生活中应遵循的基本道德,是职业品德、职业纪律、专业胜任能力及职业责任等的总称,它通过公约、守则等对职业生活中的某些方面加以规范。职业道德既是本行业人员在职业活动中的行为规范,又是行业对社会所负的道德责任和义务。
3、家庭美德。主要包括尊老爱幼、男女平等、夫妻和睦、勤俭持家、邻里团结。家庭美德属于家庭道德范畴,是指每个公民在家庭生活中应该遵循的基本行为准则。家庭美德的规范是调节家庭成员之间,邻里之间,家庭与国家、社会、集体之间的行为准则,也是评价人们在恋爱、婚姻、家庭、邻里之间交往中的行为是非、善恶的标准。
4、个人品德。个人品德是一定社会的道德原则和规范在个人思想和行为中的体现,是一个人在其道德行为整体中所表现出来的比较稳定的、一贯的道德特点和倾向。个人品德由道德认识、道德情感、道德意志和道德行为等因素所构成,主要包括友善互助、正直宽容、明礼守信、热情诚恳、自强自立等。
【法律依据】
《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
第十五条
社会公德是全体公民在社会交往和公共生活中应该遵循的行为准则,涵盖了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在现代社会,公共生活领域不断扩大,人们相互交往日益频繁,社会公德在维护公众利益、公共秩序,保持社会稳定方面的作用更加突出,成为公民个人道德修养和社会文明程度的重要表现。要大力倡导以文明礼貌、助人为乐、爱护公物、保护环境、遵纪守法为主要内容的社会公德,鼓励人们在社会上做一个好公民。
第十六条
职业道德是所有从业人员在职业活动中应该遵循的行为准则,涵盖了从业人员与服务对象、职业与职工、职业与职业之间的关系。随着现代社会分工的发展和专业化程度的增强,市场竞争日趋激烈,整个社会对从业人员职业观念、职业态度、职业技能、职业纪律和职业作风的要求越来越高。要大力倡导以爱岗敬业、诚实守信、办事公道、服务群众、奉献社会为主要内容的职业道德,鼓励人们在工作中做一个好建设者。
第十七条
家庭美德是每个公民在家庭生活中应该遵循的行为准则,涵盖了夫妻、长幼、邻里之间的关系。家庭生活与社会生活有着密切的联系,正确对待和处理家庭问题,共同培养和发展夫妻爱情、长幼亲情、邻里友情,不仅关系到每个家庭的美满幸福,也有利于社会的安定和谐。要大力倡导以尊老爱幼、男女平等、夫妻和睦、勤俭持家、邻里团结为主要内容的家庭美德,鼓励人们在家庭里做一个好成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