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法学百科 » 法学专业教育

法学专业教育

发布时间: 2022-01-12 18:25:56

法学专业与小学教育专业如何选择

小学教育是一门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属教育学类专业,基本修业年限为四年,授予教育学学位。

该专业培养具有良好思想道德品质、扎实的学科知识和较强的教育教学能力,能在小学从事教育、教学和管理等方面工作的复合型人才。

就业方向

小学教育专业从事基础教育教学、科研、学校管理等工作;教育科研机构的理论研究工作;教育行政机构的教育管理工作; 各种业余学校的教师及管理工作;企业、事业单位担任培训教师或从事文秘、文化宣传等其他工作。同时具有可继续深造学术能力,平均考研率达28%。

这是这两个专业的整体情况,如何选择还要看自身的发展。

㈡ 法学专业有几门课程

法学专业主要课程简介 1B10565 预修课程:无 内容简介: 《宪法学》是法学专业的基础教学课程之一,主要研究宪法的产生与发 展、宪法的基本规范及其在实际中的运用,同时研究外国的宪法与宪政制度。主要 内容包括宪法概述、我国的基本制度、我国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我国国家机构 的组织体系。 推荐教材: 《宪法》 ,许崇德主编,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主要参考书: 《宪法》 ,周叶中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北京大学出版社 《宪法学原理》 (上、下册) ,徐秀义、韩大元主编,中国人民公安大学 出版社 《比较宪法》 ,王世杰、钱端升主编,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 《宪法学》 ,蒋碧昆主编,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 《宪法学基本理论》 (上、下册) ,张庆福主编,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中国宪法》 ,许崇德主编,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1B10095,1B10113 预修课程:无 内容简介: 《法理学》是法学专业的一门重要的专业基础课。法理学从哲学的角度 研究法与法这一社会现象在社会领域中的作用,教学目的是使学生了解和掌握法的 基本理论,为以后的部分法学的学习及进一步的法学理论研习打下基础。法理学主 要包括五个部分的内容:法的本体理论、法的价值理论、法的运行理论、法的机构 理论及法与其他社会范畴的关系理论。 推荐教材: 《法理学》 (第二版) ,张文显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 主要参考书: 《法理学》 ,张文显主编,法律出版社 《法理学》 ,公丕祥主编,复旦大学出版社 1B11315,1B11325 民法学 1,2 1B11335,1B11345 民法学 3,4 General Statement of Civil Law 预修课程:法理学、宪法学 内容简介:民法是我国法律体系中的一个重要基础法律部门。 《民法学》是法学专 1 宪法学 Constitution Jurisprudence 学分:3.0 法理学(上) (下) Jurisprudence 学分:2.0,1.0 学分:3.0,3.0 学分:3.0,2.0 业的主要核心课程之一,分为民法总论、物权法、债权法、人身权法、继承法以及 侵权的民事责任等内容。其中本计划中的《民法学 1》主要讲民法总论,以民法的 一般理论及一般法律规定为主线,具体讲述民法的概念和调整对象、民法的历史发 展、民法的渊源、民法的适用范围、民事法律关系基本理论、民事主体民事法律行 为和代理、时效与期间、民法解释学等内容; 《民法学 2》主要讲物权法,内容包括 物权的一般理论、所有权、用益物权、担保物权等; 《民法学 3》主要讲债权法,内 容包括债权总论、合同法的主要内容,以及不当得利之债和无因管理之债等; 《民 法学 4》主要讲人身权法、继承法和侵权行为法等内容。 推荐教材: 《民法学》 ,魏振赢主编,北京大学出版社、高等教育出版社 主要参考书: 《民法总论》 ,史尚宽著,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 《民法总论》 ,梁彗星著,法律出版社 《民法》 ,王利明主编,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民法学》 ,江平主编,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 1B10585、1B10575 刑法总论、刑法分论 Science 预修课程:法理学、宪法学 内容简介: 《刑法学》是法学核心课程,它包括刑法总论和刑法分论两个部分。刑 法总论是刑法学的基础理论和基本原理部分,其主要内容为刑法适用的基本原则、 刑法的效力范围、犯罪的构成要件、犯罪的形态、刑罚的体系和种类、刑罚裁量制 度、刑罚执行和消灭。学习和把握刑法总论是学好刑法分论的前提;刑法分论是刑 法学的主要实体部分,它主要依照现行刑法规定介绍和研究各种类型犯罪,即危害 国家安全罪、 危害公共安全罪、 破坏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罪、 侵犯公民人身权利、 民主权利罪、侵犯财产罪、妨害社会管理秩序罪、危害国防利益罪、贪污贿赂罪、 渎职罪、军人违反职责罪及其中主要各罪的概念、特征、认定和处罚。通过刑法总 论和刑法分论的学习,使学生基本把握如何认定犯罪,区分罪与非罪、此罪与彼罪 及其量刑的知识,以适应走入社会参与工作的需要。 推荐教材: 《刑法》 ,高铭暄、马克昌主编,北京大学出版社、高等教育出版社 主要参考书: 《刑法学》 ,苏惠渔主编,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 《刑法学》 (上、下册) ,张明楷著,法律出版社 《刑法新教程》 ,赵秉志主编,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新编中国刑法学》 ,高铭暄主编,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Of Criminal Law 学分:4.0,3.0 2 1B10615 刑事诉讼法 Criminal Proceral Law 学分:3.0 预修课程:法理学、宪法学、刑法学 内容简介: 《刑事诉讼法》是法学主干课程之一。其研究对象包括刑事诉讼法律规 范、刑事诉讼实践和刑事诉讼基本理论。主要内容包括刑事诉讼法的概念、历史发 展、任务、基本理论、基本原则、专门机关、当事人与其他诉讼参与人、管辖制度、 证据制度、强制措施制度、回避制度、辩护与代理制度、期间制度和送达制度等, 以及刑事诉讼立案、侦查、起诉、审判、执行、审判监督、未成年人案件等诉讼程 序。 推荐教材: 《刑事诉讼法》 ,陈光中主编,北京大学出版社、高等教育出版社 主要参考书: 《刑事诉讼法》 ,程荣斌主编,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刑事诉讼法》 ,王国枢主编,北京大学出版社 《刑事诉讼法学》 (上、下册) ,徐静村主编,法律出版社 《刑事诉讼法分解适用集成》 ,刘家琛主编,人民法院出版社 《刑事诉讼法比较》 ,柯葛壮著,福建人民出版社 1B10455 民事诉讼法 Civil Procere Law 预修课程:法理学、宪法学、民法学 内容简介:本课程主要阐述了民事诉讼法的基本理论问题和民事诉讼法所规定的各 种程序。具体包括民事诉讼与民事诉讼法、民事诉讼法律关系、诉权与诉、民事诉 讼法的基本原则和基本制度、主管和管辖、诉讼参加人、民事诉讼证据、诉讼保障 制度、诉讼费用、诉讼程序、非讼程序、执行程序以及涉外民事诉讼程序等。 推荐教材: 《民事诉讼法》 ,江伟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 主要参考书: 《民事诉讼法学》 ,江伟主编,复旦大学出版社 《民事诉讼原理》 ,杨荣馨主编,法律出版社 《诉讼原理》 ,樊崇义主编,法律出版社 《民事证据制度研究》 ,张卫平主编,清华大学出版社

㈢ 网络教育的法律本科都有什么学校

教育部批准了68所高等学校开展现代远程教育试点,对这所高校培养的达到本、专科毕业要求的网络教育学生,由学校按照国家有关规定颁发高等教育学历证书,学历证书电子注册后,国家予以承认。这68所现代远程教育试点高校名单如下: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清华大学、北京交通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北京理工大学、北京科技大学、北京邮电大学、中国农业大学、北京中医药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北京外国语大学、北京语言大学、中国传媒大学、对外经济贸易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中央音乐学院、南开大学、天津大学、大连理工大学、中国医科大学、东北大学、东北财经大学、吉林大学、东北师范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东北农业大学、复旦大学、同济大学、上海交通大学、上海第二医科大学、华东理工大学、东华大学、华东师范大学、上海外国语大学、南京大学、东南大学、江南大学、浙江大学、厦门大学、福建师范大学、山东大学、中国石油大学、郑州大学、武汉大学、华中科技大学、中国地质大学、武汉理工大学、华中师范大学、湖南大学、中南大学、中山大学、华南理工大学、华南师范大学、四川大学、重庆大学、西南交通大学、电子科技大学、西南科技大学、四川农业大学、西南大学、西南财经大学、西安交通大学、西北工业大学、西安电子科技大学、陕西师范大学、兰州大学、中央广播电视大学。
学院设有法学本科专业,可以到报名点现场了解。

㈣ 法学专业和法律专业有什么不一样吗

1、本科阶段没有法律专业。法学专业和法律专业是研究生阶段才有的划分。

2、它们的报考限制是法学院学历的本科生只能考法学专业,非法律专业的本科生则可以任选上述两种。

3、具体的考试科目不同。法学专业是各大院校或法律系自己命题出两门专业课,法律硕士为全国联考,基础科目政治英语是一样的。

4、具体到考试内容要求来看,法律硕士联考有些类似于司法考试,对法律这门学科的知识掌握情况进行考察;法学考察理论上的研究动态以及学科中的一些深层次问题,局限于一些基本上的要求,没有选择题。比如善意取得制度,法律硕士拿来考可能更多的会考察这个制度有什么具体内容,何时适用;而法学硕士则要求对这个制度的产生以及其利弊都有个初步了解,且回答时是以问答题的形式。

5、两者学习课程的设置上也有相当大差别。法律硕士相当于一个加强型的法学本科,目前有批量化生产的趋势,基本视作是对你本科阶段所学的再造和强化。法学硕士因为专业性强是分科的,法律硕士则是所谓的通才教育。

6、除了法学本科毕业的别无选择只能考法学硕士外,对于以上各类人等,读法律硕士是不错的选择,可以考虑从事本科专业的相关领域,比如对于学外语的人来说,选择考国际法的法学硕士就不失为一种相当明智的选择。

(4)法学专业教育扩展阅读

1、法律硕士(Juris Master简称JM)是专业型硕士学位之一,我国自1996年试办法律硕士按照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第十四次会议审议通过的《专业学位设置审批暂行办法》规定设置。法律硕士学位是具有特定法律职业背景的职业性学位,主要培养面向立法、司法、律师、公证、审判、检察、监察及经济管理、金融、行政执法与监督等部门、行业的高层次法律专业人才与管理人才。

法律硕士区别于法学硕士,法学硕士的培养目标是以教学、学术等方面为指向,而法律硕士则是以致用、实务为指向。

法律硕士共分为两个方向,分别是法律硕士(法学)和法律硕士(非法学);其中法律硕士(法学)只能由法学类专业本科生就读,法律硕士(非法学)只能由其他专业的本科生就读。

2、法学硕士(Master of Laws),是法学学科门类学位教育中位于法学学士和法学博士之间的一个层次,供拥有国民教育序列大学本科学历的考生报考,学习侧重坚实的理论研究,旨在为国家培养全方位的学术、实务型人才。

法学硕士的招生主要由招生院校自主命题招生或者联考招生,被录取后,获得硕士研究生学籍。毕业时,若课程学习和论文答辩均符合学位条例的规定,可获毕业证书和学位证书。区别于法律硕士专业学位。

㈤ 有法学专业和教育

你想问什么呢,一、法律专业教育与素质教育的内涵??素质教育的提出,是针对“应试教育”中存在的弊端而言的。1999年6月13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中指出:实施素质教育,就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以提高国民素质为根本宗旨,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造就“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目前,高教学术界有些论者在探讨论述素质教育方面的问题时,一般将素质教育概括为四个大的方面:即思想道德素质、文化素质、专业素质和身体心理素质。在高等学校教育中,法律专业教育是指以培养法律专业人才为目标,法律专业的课程设置、教材选择、活动内容,都要直接或间接围绕法律专业的培养目标来进行法律专业教育。随着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发展以及世界经济全球化、法律全球化和高等教育国际化的发展趋势,社会法律行业对我国的法律专业人才的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高水平、高质量的法律专业人才必须具备良好的综合素质,才能胜任法律职业工作,公正地执法,实现法律的价值并维护好法律的尊严。因此,法律专业教育教学活动的开展要以培养高水平、高质量的法律专业人才为主要或首要目的来进行。素质教育中的思想道德素质、文化素质、专业素质、身体心理素质四个方面正是一个优秀的高级法律专业人才所应具有的综合素质。其中,思想道德素质是方向;文化素质是基础;业务素质是核心;身体心理素质是保障。由此我们可以得出以下结论:法律专业教育与素质教育具有内在的统一性,法律专业教育对法律人才培养的基本要求蕴涵在素质教育的本质之中,素质教育的本质要求正是高等教育中各种层次教育及各类专业教育对人才培养要求及标准的总纲。

㈥ 法学教育是什么类型教育

在英国和美国,其法学教育从一开始就与法律职业关系密切,而不是单独脱离法律职业、与其不相关的一种法学教育。在西方,不论是在欧陆还是在英美,大学的法律教育除了中世纪罗马法教育暂时脱离法律职业外,一般情况下都是与法律职业相联系,法学教育是为法律职业服务的。

中国目前的法学教育基本上是为法律职业服务的,但是存在着两个比较大的缺憾:一是法学教育存在一种倾向,即法学教育成为法学理论的教育,这些法学理论往往脱离中国的社会现实,对实在法及其存在的问题关注不够;二是法学教育过于偏重知识的灌输,缺少对能力的培养,不能满足法律职业的需要。
相比之下,由于我国目前国家所属的法律院校和法律研究机构的职位有限,对理论型法律职业的人才需求十分有限。因此,如果我们的法学院培养出过多的、超出法律职业市场所需要的理论型法律职业的人才,就会导致某些多余的人找不到工作,除非他自愿地不隶属于任何机构而自己从事法律理论研究。
就从事理论型法律职业的人而言,也有不同类型。有些人只懂法学理论而没有法律实践,他们止步于理论而不愿或因其它原因不去进行法律实践,这样的人很难算作理论型法律职业中的真正人才。而另外一种类型的人能够做到法律理论联系实际,法律理论不脱离法律实践。这种人才的成长过程在现实中基本上可以分为两种路径。一种路径是先掌握一些法学理论,然后进行法律实践并在法律实践中进一步完善自己的法学理论。这就像是我下水游泳之前先看了一本如何学会游泳的书,然后跳到水里学习游泳,然后再回到岸上听游泳教练讲课。中国很多自本科开始就学习法学的法学院学生在饱读了大量的法律书籍后进入到社会从事各种法律职业,走的就是这样一条路径。这种路径使得法律学生先从理论上认识了法律,然后才去接触法律实践,然后再回到法学领域进行学术研究。

另一种路径是,有些人开始不是学法律的,例如本科是学英语专业或经济学的,本科毕业后可能还工作了一段时间,对社会有了一些了解,然后因某种原因转向法律专业,进入法学院学习,例如攻读美国的J.D.学位的课程或进入中国的法学院攻读法律硕士学位或法律双学位。这些人是因为在一定的社会实践后逐渐对法律产生了兴趣,这种兴趣往往是很坚固的,进入法学院接受J.D.或法律硕士学位的学习往往是经过深思熟虑后做出的决定。和那些高中毕业考大学时选择法律本科专业学习的大学生比,这些人会对法律的理解更深,对法律学习的兴趣也可能更强烈,因此其学习的毅力也会更强。在接受了J.D.或法律硕士学位的学习后,有一些人进入律师界,从事法律执业;而其中一些醉心于法学研究的人则在短暂的律师生涯结束后回到法学领域,从事学术研究,成为一种具有法律实践经验的理论型法律职业人才。另外,具有法律实践经验的理论型法律职业人才还包括那些在大学里讲授法律、进行法律研究而同时在律所里兼职律师的人。

现实社会中,大部分学习法律的学生都是在毕业后进入法律实务界,成为实务型法律职业的人才(如律师、企业的法律顾问甚至包括与法律工作相关的国家公务员)。这些实务型法律职业人才构成法律人的主体,因为一个社会的法律制度所需要的更多是实务型法律职业人才,即使在中国这样一个还没有实现法治理想的社会也不例外。律师队伍可以说是我们法律界的大部队或大军团。律师职业是为培养法官或法律教授甚至政治家输送高级法律人才的蓄水池。

考虑到现实对不同职业的法律人才的需要,我们的法学院应以培养何种职业类型法律人才为主呢?笔者认为,中国的法学院应该以培养实务型职业法律人才为主,以其作为法学教育的基础和出发点。我之所以这样说有两个原因:首先,我国法律职业市场所需要的人才大部分是实务型的职业法律人才,即法学院毕业生大部分是做律师和其它实务型法律职业,而不是法律学者和法哲学家。其次,即使那些将来有志从事法学研究的人,最好也是先接受以实务型职业法学教育为基础的法学教育后有一些法律实践,然后再回到法律理论研究工作中去。

㈦ 二本教育专业好,还是法学专业好

二本教育专业和法学专业,这是看你本人的爱情和信号,爱好。正常情况下,按现在市场情况下,二本教育专业还是比较适宜和实用的。

㈧ 法学专业的课程

主要课程:抄法理学、中国法制史、宪法、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民法、商法、知识产权法、经济法、刑法、民事诉讼法、刑事诉讼法、国际法、国际私法、国际经济法。

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包括见习、法律咨询、社会调查、专题辩论、模拟审判、疑案辩论、实习等。

(8)法学专业教育扩展阅读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系统掌握法学知识,熟悉我国法律和党的相关政策,能在国家机关、企事业单位和社会团体、特别是能在立法机关、行政机关、检察机关、审判机关、仲裁机构和法律服务机构从事法律工作的高级专门人才。

㈨ 法学一级学科包括哪些专业 教育部

根据教育部相关规定,“法学类”一级学科(代码0301)包括7个专业:法学、知识产权学、监狱学、信用风险管理与法律防控、国际经贸规则、司法警察学、社区矫正。

根据《国家统一法律职业资格考试实施办法》报名条件相关规定,对于2018年4月28日以后取得学籍(考籍)的报名人员,设置相应的学历条件限制,即“新人新办法”的适用情形,主要分为以下四类:

一是允许具有全日制普通高等学校法学类本科学历(包括专升本)并获得学士学位的2022年应届本科毕业生报名考试。

取得全日制普通高等学校非法学类专业本科学历及学位后,再取得法学类专业第二学士学历学位的,学信网可查询,符合报考条件;取得法学及其他专业双学位的人员,如法学类专业为主修专业,学信网可查询,则符合报考要求;如法学类专业为辅修专业,学信网无法查询,则不符合报考要求。

二是允许具有军队院校全日制本科学历(包括专升本)并获得学士学位的2022年应届本科毕业生报名考试,专业不限。

三是允许以同等学力报考的普通高等学校、军队院校2022年应届硕士毕业生报名考试,专业不限。

四是允许户籍地在放宽地区的普通高等学校2022年全日制应届本科毕业生(包括专升本)申请享受放宽政策报名考试,专业不限,需具有高等学校本科学历,无需提供学位证书。

热点内容
立法动力 发布:2025-02-14 00:37:34 浏览:699
弃婴道德 发布:2025-02-14 00:29:07 浏览:668
劳动法一年工龄一个月工资 发布:2025-02-13 23:02:38 浏览:889
课余体育竞赛的法规性文件 发布:2025-02-13 22:00:24 浏览:66
法官黄松 发布:2025-02-13 21:23:32 浏览:167
司法考试真题分科 发布:2025-02-13 21:17:32 浏览:288
正阳法院电话 发布:2025-02-13 20:35:55 浏览:228
大学期末经济法总结2000 发布:2025-02-13 20:12:21 浏览:86
测试准则和条例 发布:2025-02-13 19:40:35 浏览:815
法院检察院公安局 发布:2025-02-13 19:40:32 浏览:6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