征道德观
❶ 行政道德价值观的基本内涵包括哪些方面
行政道德价值观的基本内涵包括( )方面。
A. 廉政
B. 勤政
C. 行政人格
D. 政治态度版
正确答案是(权ABC)
行政道德是指国家公务员在行使公共权力、管理公共事务的活动中,处理自身与工作对象之间、上下级之间、同事之间以及公私、得失等关系时,所应当遵循的原则和规范。又称公务员道德或公职道德。国家公务人员在行政活动中应遵循的、体现行政职业特征的、调节管理主体与客体以及各管理主体之间关系的道德准则和规范。
❷ 征文道德观的碰撞四百字
因为家里穷,年近60岁的他,离开偏僻的农村,到县城一家私人厂子打工贴补家用。厂子生产的是人造板,需要大量的木材进行加工,因此他还得相应干些卸车工作。可是有一天,由于不小心,他在卸木材时,发生了意外,头部被木头碰撞,受了重伤。虽然经过了治疗,但他还是不幸变成了植物人。
他进厂子打工还不到一个月,但他的家人还是顺利获得了用工方近20万元的各项费用补偿。
春节前,他被家人从医院接回了家里照顾。虽说是照顾,他不过就是一天到晚终日躺在床上,无奈地熬过每一个白天黑夜。因为他完全失去了自理能力,不会说,不会讲,不会表达自己的想法,吃喝拉撒全由妻子照顾。屈指一算,妻子这样照顾他,从去年到今年,已有半年多时间。而这半年多以来,妻子不是觉得太短,而是觉得太长又太长。可以想象,妻子既要照顾他,又要为儿子照看留守在家的孙子,艰辛肯定不一般。也可以想象,在这样的情况下,如果他要想得到妻子的悉心照料,是非常困难的,这就更不用说,妻子能有什么高标准严格按照医院的要求,完成规范的照料他的程序了。
那是三月里一个阴雨绵绵的日子,曾经为他做过开颅手术的医生与有关人员到他家去看望他。那天他的妻子很是被感动,她背着孙子不厌其烦地在给医生和来人介绍他半年多来的情况。从妻子的语言和脸上表情,不管是医生,还是大家,都读懂了妻子的忧虑、失望和无奈。妻子虽然当着县、乡、村干部,一个劲地感谢着大家来看望她的丈夫,感谢医生救了丈夫的命,但当她单独与医生在一起交流时,却判若两人地大胆流露出了自己内心的想法。
“医生,要是你们莫救他该多好呀。他死了,我们一家人还会轻松点。”
这是妻子发自内心的大实话。但是,作为医生,根本不能同意她的观点,只能好言劝慰,希望妻子尽心照料伤者,使其早日得以康复。其实,医生也很清楚,要想让伤者康复,奇迹是十分渺茫的。
但是,作为一个与妻子一路相伴了几十年风雨的丈夫,如今遇到了不幸,妻子不但不是义无反顾地对其精心照顾,却选择了希望他早日离开人世,免得给家人增添精神和经济上的负担,这却是一个值得深思的道德问题。
俗话说:久病床前无孝子。由此看来,久病床前无贤妻,不但有一定的道理,更反应了现实社会中,人的价值观与传统的道德观,已发生了严重的矛盾冲撞。
这是一个值得反思的社会问题。
❸ 如何树立正确的性道德观念
1、要光明正大,堂堂正正做人。
正常的婴儿出生时具有明显的性特征,正常的儿童对性别差异有朦胧的好奇心,正常的少男少女会欣赏健美的异性、或早或晚地要寻觅一位从心心相印到亲密无间的伴侣。青少年在网上阅读和观看与性有关的文本和图片,有一定的合理性。
为什么要在“合理性”前加上“一定的”三个字作定语呢?是为了强调两点:一是要有一种健康的心态。上网寻求的是科学的知识,而不是感官的刺激。二是要注意时间、地点和人际关系。在家里,无论父母是否在电脑旁,子女都可以查看这类信息;在高中或大学宿舍里,学生查看这类信息也不必偷偷摸摸。但在社会上的网吧里、在学校的多媒体教室中(生理卫生和性教育课除外)或在单位的办公室里都不宜查看这类资料。
2、要明确真假,提高认识水平。
目前在因特网上,国内的性网站层出不穷、各大门户网站传播的性信息汗牛充栋,国外的性网站更是难计其数。但要想查找科学的性知识,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比如国内有家搜索引擎网站在“青少年性教育”栏目下列出的一个性网站就根本不适合让青春期少年进入,其中的一些文章对18岁以上的成年人都有误导作用。有的性网站标榜自己是属于“中国性教育基地”,却展示大量错误的或对青少年身心健康有害的性信息。
人的认识有先入为主的规律,选择一两个较好的性网站有利于获得科学的知识。对于较好网站提供的图文也要用辩证的眼光去审视。
比如对手淫问题的认识,有些医学专家认为手淫对青少年有百害而无一利;有些专家则认为手淫有一定的积极意义,并用“自慰”一词来代替“手淫”一词。没有这种习惯的青少年当然不必关心这类争论,而有这种习惯的青少年应该辩证地看待这些观点:一是不要有过多的心理负担,二是要把精力集中在学习和工作上。
3、要分清美丑,增强审美能力。
美与健康相伴。健康的基本涵义是生理和心理处于正常状态。令人遗憾的是家长和老师很少直接了当地告诉孩子和学生什么是正常的性行为,似乎这种事情可以无师自通。然而,人间与性有关的各种悲剧的主要根源恰恰在于缺乏科学的性教育。进入青春期的孩子理应知道这些最基本的性知识,懂得两性之间诚挚的爱情和婚后和谐的性生活能够使男女双方获得美的享受。
丑与病态相随。人类的性行为是受法律和道德制约的,违背法律和道德的性行为是丑陋的,包括婚外恋以及一些网站展示的乱交(一女对多男或一男对多女等等)。不正当的性行为是感染性病的主要途径。性病给患者本人及其家庭带来巨大的痛苦。同时必须注意,性病也可以通过非性行为进行传播,比如在输血或理发时损伤皮肤都可能使病毒或细菌侵入体内。适度地浏览这类图片并阅读防病知识,有利于青少年摈弃丑陋的性行为,增强卫生意识。
4、要辨别善恶,承担道德责任。
世界上之所存在着很多丑陋的和病态的现象,一个重要根源是某些人恶意传播不健康的东西。有些网站兜售“催情药”,纵容青少年用非法手段占有异性;有些网站连篇累牍地登载“风流韵事”和“泡妞技巧”,煽动青少年过早地、轻率地发生性关系。
人类性教育不仅仅是性生理和性心理的教育,理应包括性道德教育以及与性有关的法律(婚姻法、未成年人保护法等等)教育。
到了一定年龄要恋爱结婚是人类的一种正常现象,但这种正常现象需要接受科学的指导、道德的规范和法律的约束。在性问题上违法犯罪的青少年是极少数,但在道德上失足的青少年并不罕见。他或她给在给对方造成伤害的同时,也给自己带来了悔恨、给父母带来了烦恼。
风华正茂的青少年理应尊纪守法并承担道德责任,在恋爱婚姻方面至少要注意三点:一是不要轻易地对同学说“我爱你”。首先需要适当的年龄,高中生不该谈情说爱,不少大学也劝导低年级学生别谈恋爱;再则需要合适的对象,世界上没有十全十美的人,爱一个人意味着要容忍其难以改变的方面。二是不能过早地和恋人亲热。“偷吃禁果”往往感受的是苦涩,“瓜熟蒂落”才能享受人生的喜悦。三是对配偶要忠贞不渝。珍惜如花似玉的好年华、携手风风雨雨的人生路,才能共赏白头谐老的夕阳红。
5、要适可而止,追求崇高事业。
在目前国内外网站的性信息杂乱无章的情况下,青少年要依靠自己的自制力。首先,不要浏览那些宣扬色情的网站,这类网站以少量免费的照片为诱饵,让人们掏钱购买其宣扬色情和暴力的音像制品。另外,要注意有些网站是销售性用具的,这些商品包括充气人体模型、用塑胶等材料制成的人体性器官模型等等。绝大多数的成年人在生活中是不需要这类物品的,青少年不要进入这类网站。再则,进入比较好的性教育网站也不该占用太多的时间,有些性知识要到适当的年龄段才有了解的必要,接触大量的性信息不利于青少年的身心健康。
无论是婚前的谈恋爱还是婚后的性生活都不是人生中最重要的事情。人生的真正意义在于创造,向社会奉献物质或精神财富从而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青春是美好的,但真正的青春属于那些奋发向上、积极进取的人。
参考文献:
高金华.网上性知识的是与非[N].健康报,2002-08-20(7)
高金华.帮助青少年正确认识网上性信息[J].中国健康教育,2004(4):371-372.(编辑:刘雁飞)
(回答完毕,若有价值,请予采纳)
❹ 道德观的简介
先解释一下什么是道德?道德,是以意识形态为基础的人们在共同生活中的行为准则和规范。它不是铁的教条,而且没有成文的条律来规范它。它一般是通过社会舆论或者某种阶级性的意识形态宣传来对人们的生活构成某种秩序,起约束作用。简单的说,就是社会群体的不成文的规则。
那么,道德观就是你对这种意识形态规则的认识和立场。举例来说明,婚前性生活是不道德的,这就表明了他对性持有的道德观;而有人认为婚前性生活并非不道德,那么他就与前者的道德观不同。
总的来说,道德是社会群体的共识,道德观在一定时期和一定范围内是稳定的,“主流道德观”是社会秩序的一个基础。
传统道德指其精华和糟粕并存,天下为公的道德理想,忠恕之道的道德原则,中庸之道的道德规范。中国社会主义荣辱观是对马克思主义道德观的精辟概社会主义荣辱观以“八荣八耻”为内涵,把握其历史性与时代性、民族性与世界性、思想性与实践性的特征,体现新世纪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内容和标准。在不同的领域,会产生相关的下位道德观,如,人口道德观,生态道德观 ,金融职业道德观 ,“英雄”道德观等。
❺ 道德观是儒家的重要内容,谈谈你对道德观的认识
家文化是中国文化最重要的组成部分。要了解中国的历史与现实,构建具有中国风格的社会主义新文化,就必须对儒家文化的基本精神及现代价值有一个客观的认识和把握。儒家文化中的和谐意识、人本意识、忧患意识、道德意识和力行意识对中国社会的民族性格和民族精神的形成有深远的影响。
在春秋战国时代,孔子创立的儒学即被称之为“显学”。汉以后,儒学取得“国家意识”的合法身份。在漫长的历史发展中,儒学对中国社会之民族性格和民族精神的形成产生了巨大而深远的影响。可以说,儒家文化构成中国文化最重要的组成部分。我们要了解中国的历史与现实,要构建具有中国风格和中国气派的社会主义新文化,就必须对儒家文化的基本精神及其现代价值有一个客观的认识和总体的把握。
儒家文化中的和谐意识包涵天人关系的和谐与人际关系的和谐两层意思。关于天人关系的和谐,儒家提倡“天人合一”。孔子主张寓天道于人道之中,要在人道的统一性中见出天道的统一性。因此,他既讲“天知人”,把天拟人化、道德化;又讲“人知天”,强调人在天命面前不是被动的。孟子把天和人的心性联系起来,主张“尽心”而“知性”,“知性”而“知天”,以人性为中介将天和人沟通和统一起来。关于人际关系的和谐,儒家提倡“中庸”。“中庸”也称“中和”、“中行”、“中道”,都是同样的意思,即“和而不同”与“过犹不及”。所谓“和而不同”,说的是对一件事情有否有可,该肯定的肯定,该否定的否定。这是合乎辩证法的和同观的。所谓“过犹不及”,说的是凡事都有一个界限和尺度,达不到或超过这个界限和尺度都不可取。“和而不同”与“过犹不及”的实质乃是强调矛盾的统一与均衡,强调通过事物之度的把握以获得人际关系的和谐,避免和克服人与人、人与社会乃至国家、民族之间的对立和冲突。
当今的时代是和平与发展的时代。和平与发展既离不开人与自然的和谐,也离不开人际关系的和谐。小至家庭,大至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乃至整个人类的发展,都是同样的道理。可以想象,如果片面照搬西方的“戡天”思想而对自然进行掠夺性开发,其结果只会破坏自然生态的平衡,并最终招致大自然的惩罚和报复。
所谓人本意识,也就是尊重人和推崇人,宏扬人的生命存在的意义和主体独立自觉的价值。而这也正是儒家所津津乐道和汲汲追求的东西。无疑,儒家不像西方文艺复兴时代的思想家那样,突出人的个性自由与解放和个体的独立与发展。但这只是相对而言,第一,儒家并没有完全抹煞人的个体主体的作用与价值,抹煞人的个体主体的独立性与主动性。孔子说“为仁由己”,仁的境界的实现要靠自己的努力;又说“己欲立立人,己欲达达人”,认为“立人”、“达人”要以“己立”、“己达”为前提。孟子说“道惟在自得”,求道没有别的途径,全靠自身的修行和体悟。这都是对人的个体主体的独立性和主动性的肯定。第二,主体理应包括个体主体和类主体,主体意识应包括个体主体意识和类主体意识。就类主体和类主体意识来说,儒家不仅不曾忽略,相反却是十分看重的。一方面,儒家从人性的普遍性出发,把人看成是一种社会性的类存在,作为类存在,人在自然、宇宙中居于特殊的位置。另一方面,儒家立足于人的家庭血缘关系,以人伦世界、人伦社会为人的生存发展的根本依托,故而人的社会价值或类主体价值较之人的自我价值或个体价值更重要。正是在这样的意义上,儒家强调“人贵物贱”,认为人类有着不同于其他事物的高明高贵之处,具有其他事物无法比拟的价值;强调“民为邦本”,认为人民构成国家政治的基础,只有基础牢固,国家的安宁才有保障,国家的发展才有可能;强调“民贵君轻”,认为人民、国家、君主的重要性,人民是第一位的,天下之得失取决于民心之向背。
❻ 孔子的主要道德观是什么
仁,是孔来子道德观的核心。源孔子其思想以“仁”核心,以为“仁”即“爱人”。
历史背景:
面对春秋时期诸侯争战不休、人民困苦不堪的现实,孔子不是像宗教家那样创造出一个外在的超越的全知全能的救世主——通过天启和神谕来规范人们的思想和行为。孔子重视民生疾苦,呼唤仁政,希望统治者以仁义之心待民,他说“苛政猛于虎”,他还强调无论什么法令法规,统治者都要首先以身作则,“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行”。在人际交往中,孔子强调的是忠和恕。
而是回首历史,到上古“圣王”那里去寻找智慧。孔子自谓 “述而不作”,实际是以“述”为“作”,通过对历史传统作当代诠释,来实现价值的叠加和转换。他正直、乐观向上、积极进取,一生都在追求真、善、美,一生都在追求理想的社会。他的成功与失败,无不与他的品格相关。他品格中的优点与缺点,几千年来影响着中国人,特别是影响着中国的知识份子。
以上,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❼ 道德特征有哪些
我们看到新时代法治发展有一个重要的特征,就是道德规则法律化、规范化、可实施化。也就是所谓的小事儿,不起眼的事儿,或者说人性中内生的一些事儿,过去都不受法管,现在越来越要规范化和可实施化,背后反映了时代的本质,就是党中央提出的要坚持法治与德治相结合的治国方略,我们坚守这个方略来做可能就会很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