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学刘灵
⑴ 法学类(研究生方向)专业主要有哪些
理论上讲法学就是一个专业。研究生方向的主要专业包括:法律硕士,诉讼法学,经济法学,法学理论,法律史,宪法学与行政法学,刑法学,民商法学,国际法学。
⑵ 同时收到格拉斯哥法学院和伯明翰大学法学院的offer,正在纠结应该去哪一个,求助大神哪个学校好一些
首先,了解留学目标国院校的基本情况,包括:入学条件、费用、院系设置、专业优势、住宿、服务等。清楚地了解这些信息以后,对照自己的情况就基本可以有选择的依据了。需要注意的是,互联网上有大量的院校信息,有的介绍并不全面,有的是过时的信息。我们曾经发现,好几家留学中介机构网站关于一些院校的介绍还是从留学监理网的创始人胡本未老师在10年前编译出版的书上照搬过来的,这样的院校介绍显然不适合作为选择留学院校时作为参考。有的学生和家长由于语言能力的限制或者缺乏自己获取信息的意识,没有直接从院校网站上获得第一手的信息,这是颇为遗憾的
⑶ 什么样的人适合学法律
法律的学习是很枯燥的,更多是以背书和背诵各种法律条陈为主。所以,良好的记忆力内和理解能力,是学习法容律必备的条件。良好的分析能力和细心与耐心则是学好法律的重要条件。
学习法律的过程中需要背诵各种法律条陈,而且背诵这些法律条文需要精准,不能只背出大概意思,必须要一字不差才可以。所以,学法律需要有很强的记忆力。
但学法律不仅仅是只会背法律条陈就可以的,还要学会灵活运用,遇到案例的时候要知道适用于哪部法律。这就需要学习法律的人理解领悟能力也不能差。
另外,很多人学习法律是为了以后成为律师,为别人伸张正义。所以,学习法律的人最好还可以能言善辩,语言表达能力出众,比较细心,这样以后就业会更有优势。
分析能力也是学习法律的人身上不能少的条件,有优秀的分析能力才能在最短的时间内理清案例中的各个主体及其关系,并能正确判断出各方的权利义务和责任。
对于学习法律的人来说,还要不怕麻烦,有耐心,因为有的时候一个案件需要查很多资料,找各种法律条陈,如果怕麻烦或是没有耐心,是很难学好的。
学习法律的人还需要细心,因为很多时候一些信息不是很明显,但往往非常有价值,这些非常可能是重要的证据,所以细心也很重要。
⑷ 三大法学学派及其主要观点是什么
三大法学流派指的是新自然法学派,分析实证主义法学派和社会学法学派这三个在现代西方影响较大、占传统地位的法学流派。他们的法学理论,是西方人在探索真理过程中留下的足迹,这对我们认识人类法的发展历程、规律及本质,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对于中国的法制现代化和法治建设,亦具有重要的借鉴价值。 一、新自然法学的启示意义 在西方法律思想史上,新自然法学是西方自然法思想传统的继承和发展。自然法思想的意识可以追朔到西方文明的起源并在几千年的历史长河中被人们在不同的时期为不同的目的而使用,它的形式不断翻新,内容不断完善。产生于20世纪特殊社会环境的新自然法学派,主要代表人物有马里旦、富勒、罗尔斯和德沃金等等。他们的新自然法学说(或价值论学说)各有侧重点,各不相同,然而却共同的体现出自然法观念的思维形式。他们不约而同地认为,法律应当关注某种应然性,法律的发展应当遵循一定的价值原则并体现一定的价值要求。无论是马里旦的神学自然法、富勒的"程序自然法"、还罗尔斯的正义论或德沃金的权利论,无不"注重研究法产生和存在的根源或基础,法的目的和意义以及法应追求的理想境界"③ 他们的手中都有一份"价值表",为应然的法律之制定和评价提供了所依据的标准。新自然法学派强调法本身是一个价值系统,必然反映一定的价值关系,极为重视法的合理性和道德性。他们通过总结、抽象和思考,为法律的建构铸造了理想的框架和模型。 二、分析实证主义法学的启示意义 分析法学在现代主要以凯尔森和哈特为代表,它基本上继承了传统的分析法学的理论,严格地区分"实际上是这样的法律"和"应当是这样的法律",着重对实在法进行逻辑分析而不作有关的价值判断,否认价值和道德的必然联系。 凯尔森指出,价值判断在性质上是主观的,因而只能是相对的;人们不能用理性认识来回答有关法的普遍和最高价值这一命题;对于自然法学中的绝对正义,他认为这"是一种自欺或者等于一种意识形态"。④ 既然对正义持道德怀疑论和不可知论的态度,⑤ 于是凯尔森认为,正义只能是一种"合法性",应当建立与价值无关的纯粹研究法律结构的法律科学(即所谓"纯粹法学"),"就其对象实际上是什么来加以叙述,而不是以某些特定的价值判断的观点来规定它应该如何或不应该如何"。⑥ 哈特给法下的定义是"法律是 一种特殊的规则",这是他的"语义分析法学"的基本原理,他以奥斯丁的分析实证法学作为重要的理论渊源,主张法律与道德有联系但"并无必然联系",法律应当采用"广义的概念",即将法律的效力和法律的非道德性区分开来,以体现除了道德之外法律的所有其它复杂的特征。分析实证主义法学把我们从自然法学家法律的"理想国"中拉回到实证的 现实世界,在对法律形式的逻辑分析上运用了更多的新的方法,继承了传统分析法学对实定法的重视和研究,也吸收采纳了其它法学流派的合理成分,内容丰富,颇具影响。 三、社会学法学的启示意义 社会学法学诞生于19世纪末20世纪初。是在社会学的基础上产生的一种实证主义的法学思潮,"它用社会学的理论和方法来认识和研究法律问题"⑦ 社会法学的主要代表人物有狄骥、埃利希和庞德。狄骥提出了"社会连带主义"学说,体现出社会本位的价值观,关注社会的整体利益,强调社会义务。埃利希则以提出"活的法律"的观点而闻名于世。他认为,这种"支配社会本身的法律",尽管并不曾被制定成法律条文,但"即可预防纠纷的出现,在纠纷出现后,也可以籍以解决而毋需求助于国家的法律机构"。⑧ 他让人们注意到国家制定法之外的其他行为准则(如习惯、职业道德、行业规定等等)对于社会秩序的意义,摆脱了"纯粹"法律规范分析僵化的法学研究视角和方法,将法律分析的重点引向了更广阔的社会生活和社会环境。庞德的社会学法学理论被认为是一种典型的功能主义和实用主义理论。他提出"法律是一种'社会功能'或'社会控制'",用法律的功能性概念来取代逻辑性概念,主张"有用即是真理"。他还提出了法律社会学的基本纲领,启示人们关注法律制度和法律学说的实际效果,强调以社会学的观点和方法来研究法律,关注法律的作用而不是抽象内容;并且注重法律与社会生活之间的联系。总之,社会法学"从其诞生之日起就担负起了打破'法律关门主义'禁锢的历史重任",⑨ 它社会本位的立场,法律社会化的研究方法和视角,对于法律的发展和一定社会的变革,其重大的启示意义是显而易见的。 四、综述三大法学流派的意义 如上所述,论及现代西方三大法学流派的意义,无庸置疑,其最大的意义正是他们本身--众多的法学家们通过对前人的承继和自身敏锐的思考,开创出一片浩瀚的法理学思想的海洋,它们虽然不是真理,但却是人们永恒探索真理之路的台阶。无论是宏观的构筑还是微观的探索,都给后人的研究提供了珍贵的宝藏和无穷无尽的启示。具体来看,三大法学流派的意义如下: (一)让我们从多个角度窥探到法律的本质、目的和研究方法。 正如博登海默所言,真理是人们在任何特定时间的经验的总和。法律仿佛是一座有许多厅堂的大厦,用一盏灯很难同时照到每个角落。而一个法学流派,就如照亮法律大厦的一盏灯,"横看成岭侧成峰",他们从不同的视角,勾勒出了法律的形象。三大法学流派被美国法学家霍尔(Jerome Hall) 总结为法律中三个不可分的因素,他们分别代表着法律的价值、概念和事实。不仅在实质性的内容上,更宝贵的,三大法学流派为后人认识、研究和发展法律,提供了丰富的途径和方法。新自然法学 提示人们注重的法的价值支柱和道德性,在法制建构时必以某种准则为依据,从而避免了法律丧失实质的正义,也避免了法学堕落为纯技术性的学科。分析实证主义法学注重对"实定法"的研究,对于法律规范、法律结构、法律秩序及法律体系内部各要素的统一等等命题均有深入的探讨和卓越的贡献。他们所采用的逻辑分析和实证主义的方法,更是后人研习法律的必要工具。社会法学派则倡导"社会本位"的理念,注重法律的实际效果,重视法律与社会生活及其它学科之间的联系,不仅如此,他们所采用的法社会学的研究方法及实用主义的态度,更是深远地影响了西方乃至全世界法学的发展趋势。当然,无论三大法学流派的贡献有多么卓绝,他们都不可能是大写的真理,都只是局部的、相对的。然而,站在历史的尾页,以"事后诸葛"的口吻批评他们的局限,是没有任何意义的。真正有意义的是谦恭的弄清他们给了些什么?我们得到些什么?应当怎样利用?除此之外,再没有更大的价值了。 (二)三大法学流派适应了特定时期特定社会状况的要求,具有历史现实意义 任何事物的产生总是由于某种需要;而它产生之后,也必然首先服务于这种需要。西方三大法学流派正是应特定历史时期社会经济政治的需求而产生的;而论及它们的意义,首当其冲也正是满足了当时社会生活的需要。19世纪中叶,随着资产阶级政权的稳固,古典自然法学"自由、平等、权利"的抽象口号已不能满足他们巩固既得利益、加强社会控制的要求,因此,历史法学和分析实证主义法学应运而生,他们带来了具体明确的法律观念、严谨的逻辑体系从而维持了现实的法律秩序。二次大战中,法西斯势力给世界人民造成了巨大灾难,这唤醒了人们法律不能没有正义的标准和相对普遍的价值准则,⑩ "无论善恶"的法律只会助纣为虐,戕害人民。在这背景之下,新自然法学得以出现,重新正视和评价法律的道德性、正义、权利这些"古老的话题",确保了法的价值依托。而社会法学派的历史背景则是19世纪末20世纪初期,西方资本主义发展陷入了"瓶颈",经济危机连续爆发,百业萧条,人心浮动,传统的自由主义、经济放任主义和"法律关门主义"均受到社会现实的质疑和轰击,国家对社会经济生活的干预、打破"法律系统独立论"的束缚成为必然的趋势。法社会学"对症下药",倡导社会本位,注重法与社会生活与其他学科的联系,主张充分发挥司法的能动性,因而出现伊始便受到变革者们的热切欢迎。在"需求"最为迫切的美国,更是成为长期主导法学界的学派。由此可见,思想领域的任何发展和运动均产生于一个时代的社会经济结构,同时也为这个时期提供了一种"自持之势"⑾ ,也就是产生着历史的现实意义。 (三)三大法学流派继承并发展了西方法哲学的传统学说,使这些思想以更合理的形式得以流传 三大法学流派除了法社会学派产生较晚,无所谓"新"、"旧"之分外,其余二者都可以冠以"新"的名号。新自然法学派自不必说,凯尔森、哈特的分析法学也是在奥斯丁"旧"分析法学的基础上进一步发展而成的。当代西方的法学流派,既继承了各自"祖传"的学说,又互相吸收对方的某些合理因素,呈现出相互靠拢的趋势。如新自然法学较古典自然法学,少了一些"形而上"而多了一些"操作性",迎合了社会实证主义潮流的要求;而新分析法学则批判奥斯丁的"法律命令说",并在一定程度上承认法的价值即"自然法最低限度的内容"之存在,显现出对自然法学说的吸纳。正是这种"修补"和相互的借鉴,使得西方的传统法律学说没有因为历史的发展和自身的缺陷而遭受淘汰的厄运。而是以一种相对当代社会经济生活来说更合理的新形式得以传承。西方法学,正是在这种否定之否定的循环中发展至今,它们对传统--也就是民族文化的内在秩序承继与遵从,同时又紧扣发展中的社会状况而自我更新,因而产生和完备出一套与西方社会相适配的法律体系。在市场经济的现代社会,具有某种普适性而为其他民族所竞相学习和借鉴。 (五)现代西方三大法学流派对中国法治建设的启示意义 斗转星移,时光飞逝。人类社会步入"现代"的殿堂已五百年有余。上世纪初叶,随着西风东渐,中国社会开始由"古代的、传统的社会体制向近现代文明过渡"⑿ 尽管中西法律文化的底蕴和发展的路径大相径庭;尽管"外国的经验不可能代替中国的经验"⒀ 但谁也无法否认人类社会和法律科学发展规律的客观性,无法否认市场经济社会关系的共同性,也无法否认西方法律文化发展至现代的先进性和一定程度的普适性。建立健全的、符合现代精神的法律文明体系已成为当今社会的共识。而在借鉴的过程中,我们必需首先关注西方的法哲学思想,因为它是法律文化首要的组成部分,思想代表着"知",而制度代表着"行",不知者,无以为行。⒁ 现代西方三大法学流派的法律思想,正是对几千年来西方法学理论的承继和发展,蕴涵着诸多西方法哲学思想的精髓。在我们虚心"求道"于西方,几从"虚无"建设社会主义法治的今天,研究现代西方法学流派绝不是奢侈的娱乐;它"实体性"的思想、它对法学的研究方法乃至学术的精神,都当为我们所重视和学习。对待西方法律,盲目的排外自大或者"只求其用,不问其体"的盲目移植,都是不可取的。尽心研究西方法律文化及法哲学的"本真",以及这些法哲学思想与社会历史条件的相互关系,从而发掘出西方法律"活的灵魂"为我所用,才是我们应当做的事情。
⑸ 一个法学系女生看了之前张的案子,说去他吗的法律,心如止水。这女孩什么性格
性格直爽,并且,是一个敢说真话,直面现实,同时,也是一个能拿得起放得下的看的开的姑娘,
⑹ 法学研究生考试有几个分类(或说是方向)
一般来说有以下几个方面:民商法学,经济法学,诉讼法学(刑法),国际法学,海商法学(小众化),法律史,法学理论(小众化),宪法学与行政法学。各个院校还会根据自己的特长开设特色方向,具体的需要到各个院校的招生简章里查看。法学研究生和法硕没有区别。研究生就是硕士
民商法学
民商法学可进一步分为民法学和商法学两个部分。民法学主要从事传统民法学的研究,商法学主要从事商法学各学科的教学和科研工作。有的学校还将劳动和社会保障法方向纳入民商法专业,也有的学校将该方向纳入经济法专业。民商法学专业的报考十分火爆,是目前法学专业门类中竞争最为激烈的一个,其录取比例一般在
推荐院校:中国人民大学、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经济法学
该专业的主要研究方向有经济法总论、财政税收法、金融法、企业和公司法等。作为传统的优势专业,经济法专业一直是备受广大考生喜欢的专业,其招生录取比例一般都在
由于与现实经济生活联系紧密,经济法专业毕业生的就业前景较其他专业要好。同时,由于是应用型专业,学生在毕业后能够迅速进入工作状态,这也符合用人单位的要求,一般毕业后去大型国企或者外企的人居多。也正因如此,该专业一直是广大考生报考的热门专业。
推荐院校:北京大学、西南政法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南京大学诉讼法学
该学科主要包括刑事诉讼法、民事诉讼法、刑事侦查和物证技术等研究方向。随着我国的法院系统日益重视程序正义的价值,诉讼法专业的就业前景较好,因此不少诉讼法专业的学生毕业后法院系统争相聘用。另外,如果考生日后想从事律师行业,有诉讼法专业背景的毕业在就业竞争中将更具优势。相较而言,诉讼法中的刑事诉讼法方向的就业难度比民事诉讼法方向要大一些,录取比例一般也在
推荐院校:中国政法大学、中国人民大学、西南政法大学国际法学
该专业的报考热度非常高。一般报考该专业需要有良好的外语能力。国际法学专业的就业十分灵活,一般公务员、高校教师、律师、国企或者外企法务等均是毕业生就业的主要方向。
海商法学(小众化)
海商法学报考相对小众化,但是海商法依托我国当前的国家化进程,在未来必然有很广阔的前景,一般而言他的就业方向主要集中在公务员、涉外律师、船舶公司法务岗等。海商法是以实务为基础的法律学科,海商法的众多基础理论都源于航运实践中的经验和惯例,因此,研究海商法一定要从实务入手,光是一味去谈所谓理论在海商法这种特殊领域是行不通的。因此,国内海商法比较好的学校是大连海事大学和上海海事大学。
宪法学与行政法学
宪法和行政法学比较偏向冷门化的一门学科,这针对钟情于理论研究的学生不失为一个良策。宪法与行政法专业的就业走向一般集中在公务员、律师。
推荐院校: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浙江大学、武汉大学法律史
法律史是法学方向中的理论学科,实务性不强,所以对就业有要求的同学需要慎重考虑,但是对于法律史爱好者来说,千金难买你喜欢。
推荐院校:华东政法大学、中国政法大学、中南财经政法大学、西南政法大学法学理论(小众化)
作为偏重理论研究的基础性学科,法学理论没有实务那样的丰富多彩,但理论来源于实务,法学理论的深造对于法学学子来说是一个很好的选择。并且,整体来看法学的就业前景还是可观的,可以在检察机关、审判机关、行政机关、企业事业单位和社会团体、仲裁机构和法律服务机构从事法律服务工作。
⑺ 中国大学法律系排名
中国人民大学 95 、 中国政法大学 92 、北京大学 90 、 武汉大学、 86华东政回法大 学 84
西南政法大学、清华大答学 82 吉林大学 80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 厦门大学 79
上海交通大学 77 南京大学 复旦大学 76 南京师范大学山东大学 四川大学
以上16所大学是法学最好.
⑻ 刘作翔的法理学定位读后感
法理学是一门独立的法学学科,它有其自己的知识体系及其独立存在的价值。但多少年来,法理学被赋予了同它的学科性质不太相符的学科定位,使它遭到很多误解与责难。本文试从以下几层关系来看看法理学应该如何准确定位。
一法理学与部门法学的关系
多少年来,在法理学的研究以及法理学教科书中,我们给法理学这门学科赋予了一个不恰当的定位,总是认为法理学与部门法学是指导与被指导的关系。这样的定位使我们陷入了一个认识误区,也是法理学者自己给自己下了一个“套”,使中国的法理学研究一直受到部门法学的责难,成为部门法学经常“攻击”的口实。其中一个最大的且经常性的责难是“法理学无用论”,认为法理学对部门法学乃至法律实践提供不了什么可指导性的理论和学说。其实,这样一种责难根源于对法理学学科性质和学科特点的认识上。
法理学究竟是一个什么性质的学科?它有哪些研究特点?在这些问题上至今仍有争议。在总体上,国家教育部学科目录表上将法学学科定位为“应用学科”,也可叫实践性学科。这样的定位应该是没有问题的。因为法学的研究对象是法律及其法律现象,而法律及其法律现象是实践性极强的社会规范和制度体系。但具体到法学学科体系内部,它又有不同的属性和特点,宏观上可以分为“理论法学”和“应用法学”(当然,也有人不同意这一分类)。法理学则属于“理论法学”中的牵头性学科。理论法学属于思想性、思维性学科,它相对区别于法学中的直接以具体法律制度为研究对象的部门法学。当然,这样讲并不意味着部门法学不需要理论性,而是就其主要特点和功能而言。法理学中的“理”字,本身就标明了这门学科是一门理论性学科。这里的“理论性”,主要是指它的“思维性”,说明它是一门思维性学科。正是在这一层意义上,它具有哲学的特点。法理学可能回答的不是法律实践中的具体问题,比如案件如何审理,程序如何进行,引用何种法律,适用何种制裁等等,它所关心的是法律的原理性问题,而对这些原理性问题的分析说明,则必然是理论性的和思维性的。
对于法理学的研究特点,我过去在一篇文章中,提出了“抽象性、概括性、一般性、普遍性,以及概而言之的理论性是这门学科的应有属性和特色”。[1]对于法理学的研究特点,国外一些著名的法理学家也有论述,如在美国法学家德沃金教授的法理学观点中,就用十分肯定的语气指出:“法律的一般理论肯定是抽象的,因为它们旨在阐释法律实践的主要特点和基本结构而不是法律实践的某一具体方面或具体部分。”[2]抽象性是“法律的一般理论”即法理学的显著特点,这种抽象性是同法律实践的具体性相对而言的。法律实践一般而言是具体的,它或者涉及某一法律制度、法律规范,或者涉及某类具体的案件或某一具体的个案。而法理学所关涉的则是对整个法律现象、法律实践的阐释,这种阐释也可能是对制度本身的抽象思考,也可能是对制度之外、制度背后因素的抽象思考。
对法理学抽象性特点的认识,有助于我们把握法理学这门法学基础学科的一些本质属性或规定性。这些年来,在实用功利主义学术思潮的影响下,加之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学以致用”的深厚积淀,一切都追求“有用性”,而将这种“有用性”又具体地阐释为对社会生活和社会实践的具体的实际的功效上面,有时甚至就等同于经济效用。这种思潮不加区别地要求一切学问、学术、学科都要为实践服务,要求产生一种“立竿见影”的直接效用,而忽略了各种学问、学术、学科性质间的差别。比如忽略了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之间的差别,在社会科学中又忽略了基础性理论科学和实用性应用科学之间的差别。并且,在“有用性”的追求上,也严重忽略了“直接有用”、“直接效用”和“间接有用”、“间接效用”的区别,用一把尺子来度量所有的学问和学术的价值,自然会导致对理论学科的非难和无端指责。所谓“理论无用论”、“法理学无用论”等正是这种学术思潮影响下的当然产物。似乎一切抽象的、不能为实践带来直接效用的学问、学术和学科都失去了它存在的价值。
法理学就其学科本性而言,是理论思维科学,而这种理论思维科学必定是抽象的而非具体的,是形而上的而非形而下的。它具有较浓厚的哲学色彩。正是在此种意义上,法理学有时也被称之为“法哲学”。但法理学的抽象性并非是空想性,它不是空灵之物,而是有其坚实的基础,这个坚实的基础便是丰富的法律实践;法理学正是在对大量丰富的法律实践和法律现象考察的基础上,抽象出其带有共同性和规律性的理论来。因此,任何对法理学的指责和非难,要么是对法理学抽象性特点的不甚了解,要么是从实用功利主义思潮角度对法理学的苛刻要求,而这种苛刻要求无助于发展这一具抽象性思维性特征的学科,同时也反映了对法理学学科性质认识上的盲区。
而法理学的另一个重要特点是它的概括性。法理学的概括性是指它将许许多多个别的、具体的法律现象作为研究对象,从中概括出一些带有共性的、普遍性的结论,这种结论对那些具体的、个别的法律现象具有普遍性的阐释作用。概括性在法理学学科和研究中处处体现出来。比如,关于权力学说,法律实践中所呈现的是一个个具体的、个别的权力形态,如立法权力、司法权力、行政权力、监督权力等等;而法理学则在这种多样性的具体的权力形态基础上,概括出、抽象出具有普遍性特征的一般权力理论,而对许多具体权力形态的研究则分属于具体法学。再比如关于权利学说,法律规范所规定的权利形态有许多种类,仅公民基本权利形态就自成为一个庞大的权利体系,如财产权利,选举权利和被选举权利,言论、出版、集会、结社、游行、示威等自由权利,宗教信仰自由权利,人身自由权利,人格尊严权利,住宅不受侵犯权利,通信自由权利,劳动权利,休息权利,受教育权利,科学研究和创作自由权利,男女平等权利,婚姻家庭自由权利,等等。再比如关于法律关系理论,在法律实践中有宪法法律关系、民法法律关系、刑法法律关系、行政法法律关系等等,而法理学范畴中的法律关系理论,既要建立在这些具体的法律关系理论基础之上,又要从其中抽象出带有共性的,能够说明、阐释各具体法律关系形态的一般法律关系理论,这才真正称得上是法理学的法律关系理论。
不仅仅上述一些具体的法理学问题具有概括性,法理学所使用的概念、命题均具有概括性。如法律、法律的起源、法律的本质、法律的作用、法律的价值、法律的发展规律等等,这些概念和命题都是一些概括性的概念和命题。比如,法理学在研究“法律的作用”时,并不具体地去阐释刑法的作用、民法的作用、宪法的作用等,而是研究作为整体的法律的作用。法理学在研究法律价值时,也并不研究具体的法律诸如刑法、民法、宪法、商法等法律价值,而是研究作为整体形态的法律价值。
⑼ 法学鬼才病逝 他为什么被人称为“鬼才”
如果说前两位都不算是鬼才的话,这人必须算是鬼才了 香港著名作曲家黄沾
你一说鬼才我就想到他了
主要作品《上海滩》。
少年时期的蒂姆·波顿在在加州艺术学院学习艺术,在得到迪斯尼公司赞助给年轻动画人的一笔奖学金后,他从此开始正式学习和从事动画工作,这个时候,蒂姆·伯顿的鬼马风格,这些给儿童看的片子被永远禁播。然而,他没有机会变坏,按照常理来解决。鬼才就是在解决问题时,能够找到非常理的解决方法,能力一旦爆发出来,相当巨大,而自成一派,他得到机会拍摄《大冒险》,在票房上取得极大成功,迪斯尼给他自由,别管他妈的什么艺术不艺术,拯救不拯救的了……要命的是,他太有天分,许许多多的好片子等着他去拍,他没空拍烂片,因为他对武侠赋予了一种诗意鬼才导演——蒂姆·波顿
在好莱坞有一个流行的说法,喜欢蒂姆·波顿(Tim Burton)的电影的人都是一群孤独的人。
八十年代早期,蒂姆·波顿先后做出两部短片——《文森特》和《弗兰肯维尼》,一个老人明显不是他叛逆的对手。理所当然的,蒂姆·波顿的世界被小人书和恐怖电影包围。和许多孤独的人一样,蒂姆·波顿的内心世界丰富多彩、天马行空的想象已经冒出苗头,但是我们就是喜欢看,一种新的意境,使得黄飞鸿当年的票房明显压过成龙的片子,迫使成龙到海外发展,以后的像蜀山传都是这种风格
徐克以他对武侠的独特见解独自开辟一种新风格的武侠片,这足其展现他的才华
天才就是那些解决问题时。
香港鬼才导演 徐克
这个我熟,我就不用官方语言了,呵呵
在九十年代,那是的香港动作片风格是以成龙为首的实战型风格,在现实中对打是不可能的,若是他们得到机遇,能翻江倒海,河水倒流、《沧海一声笑》《我的中国心》
他的作品没有仿照别人的曲调,所以他的每个主角都面无血色。因为童年时代的不如意,所以他一生追求怪异、前卫。
最初,蒂姆伯顿为迪斯尼公司的《狐狸与猎犬》之类的主流电视动画片工作,就好像当一个头破血流的小孩蘸着自己伤口上的血画出一朵玫瑰,玫瑰的色彩很美,可是也很恐怖,去拍色情片吧,去拍恐怖片吧。
蒂姆·波顿小时候常常被父母锁在屋子里,后来,又极度黑暗。因为个性太强烈,一部是对恐怖片演员文森特的致敬。那正是他顽劣的青春期的时候,但是能够比所有人解决的都好的人,又离开父母跟年迈的祖父一起居住,因为蒂姆·波顿就是一个生性孤僻的人,当他的出色的灵感被迪斯尼认可后,所以他才在内心深处渴望自己变得坏一点,再坏一点,一部是《弗兰肯斯坦》的儿童改编本。这种怪异而恐怖的风格追随了蒂姆·波顿一生、黑暗的境界,让他自由地创作,还有就是我最喜欢的醉拳2,而徐克独自开辟了飘逸型武侠风格,尤其是在黄飞鸿中李连杰在梯子上跟对手打,虽然我们知道这个场景吊着威亚,所以他爱死了坏小孩,代表作品有蛇形刁手,且效果比所有人解决的都好的人。鬼才平时表现的很平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