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法学百科 » 道德的概念

道德的概念

发布时间: 2020-12-20 09:22:31

『壹』 “道德”的定义是什么

道德,是由思想行为所表现的,有一定标准的,社会、风俗,习惯。美德,美就是美的事物;德,古称之为得;合起来解释就是,美的事物可以吸引和得到社会中的一切。丑德不称其为德,所以,道德仅仅是一种表现形式,属于中性。

(1)道德的概念扩展阅读

在历史和生活里,迫于道德压力而“自杀”者并不少见。道德虽不是生活必需品,可它对人的修养和身心健康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因此,文明的人类是靠道德的建立来作保障的。道德的传承也同样离不开家庭、学校、社会、劳动和创造,以致分门别类地产生各自的要求和水准。——选自叶千华《心灵夜语》第348页“浅说道德法律爱情”。

“道德”离开了人类的群体性“公共”活动,也就不成其为“道德”。 “道德”是针对“人类整体”而言的; “道德”是针对各个国家和民族而言的;“道德”是针对各个国家内部的政府、政党、行业、企业、家庭等各层级组织和其人民等的“人群集聚体”而言的。

耿阁认为:“若能较为全方位系统的彻悟老子的思想理论的话其结论大慨(这里只能用“大概”一词)就是这样的,即:“说到永恒的这个“道”它常常是以与同时无间的德无间结合的方式表现为“有大行大为”的这个大德的道德之功能的同时而既所本然又所必然的所能达到的无所不能为无所不可为的那种地步或之境界的。”

这一句话的意思说的是:“道”和“德”之间的关系的问题。”“道”和“德”之间是一体的。“道”和“德”之间是不可分割的。“道”和“德”之间是整体无间的。无道是无德的。有道是有德的。无德是无道的。有德是有道的。“道”和“德”之间是“无间整体”“整体无间”之一体的。

『贰』 道德的定义

辞海上的定义是:道德是社会意识形态之一,是一定社会或借机通过各种形式的版教育和社会舆论权的力量使人们逐渐形成一定的信念习惯传统而调整人们之间的相互关系的行为规范的总和。我认为道德首先是一种社会意识形态,它通过各种形式的教育和社会舆论的力量,使人们具有善和恶,荣誉和耻辱,正义和非正义并逐渐形成一定的意识和传统,以指导或控制自己的行为。

『叁』 道德的道德概念

“道”是万物万法之源,创造一切的力量;德是为顺应自然、社会和人类客观需要去做事的行为,不违背自然发展规律,去发展自然、发展社会,提升自己的践行方式。
道是在承载一切;德是在昭示道的一切。大道无言无形、看不见听不到摸不着,只有通过我们的思维意识去认识和感知它;而德是道的具体实例,也是道的体现,我们能看到的心行,我们通过感知后所进行的行为。如果没有德,我们就不能如此形象地了解道的理念。这就是德与道的关系。
道德是人本能的东西,更是后天养成的合乎行为规范和准则的东西。它是社会生活环境中的意识形态之一,它是做人做事和成人成事的底线。它要求我们且帮助我们,并在生活中自觉自我地约束着我们。假如没有道德或失去道德,人类就很难是美好的,甚至就是一个动物世界,人们也就无理性无智慧可言。我们应该清楚地认识到,道德的驱使才建立了人类的和谐社会;道德的要求才有了社会群众团体组织;道德的体现,使人们自尊自重自爱;是道德的鞭策,营造人与人的生活空间。一个不懂得道德和没有道德的人是可怕的。道德不像刀枪伤人肢体,它也能要人性命。在历史和生活里,迫于道德压力而“自杀”者并不少见。道德虽不是生活必需品,可它对人的修养和身心健康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因此,文明的人类是靠道德的建立来作保障的。道德的传承也同样离不开家庭、学校、社会、劳动和创造,以致分门别类地产生各自的要求和水准。——选自叶千华《心灵夜语》第348页“浅说道德法律爱情”。

『肆』 道德是什么意思

道德,是由思想行为所表现的,有一定标准的,社会、风俗,习惯。道德是版道和德的合成词,道是方向、方法权、技术的总称;德是素养、品性、品质。道德双修是人生的哲学。

道德是一种社会意识形态,是人们共同生活及其行为的准则与规范。道德往往代表着社会的正面价值取向,起判断行为正当与否的作用。道德是指以善恶为标准,通过社会舆论、内心信念和传统习惯来评价人的行为,调整人与人之间以及个人与社会之间相互关系的行动规范的总和。

(4)道德的概念扩展阅读

“道德”一词出自老子《道德经》。

《道德经》主要论述“道”与“德”:“道”不仅是宇宙之道、自然之道,也是个体修行即修道的方法;“德”不是通常以为的道德或德行,而是修道者所应必备的特殊的世界观、方法论以及为人处世之方法。

老子的本意,是要教给人修道的方法,德是基础,道是德的升华。没有德的基础,为人处世、治家、治国,很可能都失败,就没有能力去“修道”。

所以修“德”是为修道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这可能也是人所共需的;修道者更需要拥有宁静的心境、超脱的人生,这也缺“德”不可。《道德经》德经部分,在经文中占了很大部分,这是修道的基础。

『伍』 什么是道德的含义道德的含义及其特征是什么

道德的含义:

道德是一种社会意识形态,它是人们共同生活及其行为的准则与规范。顺理则为善,违理则为恶,以善恶为判断标准,不以个人的意志为转移。

道德往往代表着社会的正面价值取向,起判断行为正当与否的作用。 道德是指以善恶为标准,通过社会舆论、内心信念和传统习惯来评价人的行为,调整人与人之间以及个人与社会之间相互关系的行动规范的总和。道德作用的发挥有待于道德功能的全面实施。道德具有调节、认识、教育、导向等功能,与政治、法律、艺术等意识形式有密切的关系。

道德的特征:

1、共同性

道德有一定的共同性,指同一社会的不同阶级,甚至不同社会的不同阶级的道德之间,由于类似或相同的经济条件、文化背景和民族心理而存在着某类相似或相同的特性。

2、民族性

民族性是一个民族区别于其他民族的个性特征,包括民族的精神、气质、心理、感情、性格、语言、风俗、习惯、趣味、理想、传统,以及生活方式和理解事物的方式等诸多方面。不同民族间道德的原则标准亦有所不同。

3、阶级性

它指阶级社会的各种道德都是为特定的阶级利益服务的,因而都具有特定的阶级属性和特征,可也要以和谐为目的。

4、历史继承性

道德与其它观念一样,既有发展的一面,又有继承的一面。

5、自律性

道德主体借助于对客观世界的认识,借助于对现实生活条件的认识,自愿地认同社会道德规范,并结合个人的实际情况践行道德规范,从而把被动的服从变为主动的律己,把外部的道德要求变为自己内在良好的自主行动。

『陆』 怎么理解道德的概念

怎么理解道德的概念?

什么是诚信?"诚"和"信"分别是古代两个重要的哲学伦理范畴,诚、信虽可以互训,但还是有不同∶"诚"也被作为本体论范畴使用,"信"却始终是一个伦理学概念。 现在我们把它们放到一起组成一个词,不仅因为古人也这样使用,①还有我们自己特别的一些界定的意思。
这界定从"诚"的方面说起来就是∶我们的探讨将不涉本体之诚、天道之诚,或者天人合一之诚,而只涉及道德之诚、伦理之诚, 作为个人的内在德性的"诚",这也就是诚实,而这诚实又显然要在人与人的交往中体现,在伦理关系中体现,即在一种使人信任的关系中体现, 这是"诚"所受到的限制; 而这界定从"信"的方面说就是∶我们的探讨也主要不是谈客观的信、客观的真实、真理、或社会如何建立普遍的信任关系等等,而是从个人的、内在的角度谈论信,从正心诚意的角度谈论信。总之,我们所论的诚是信之诚,我们所论的信是诚之信,"信"给"诚"加上了外在的,关系的限制义;而"诚"又给"信"加上了个人的、内在的限制义。我们不仅要在人与人的交往中努力做到说话信实, 还要努力从内心去体会诚信的道德意义,体会诚信是我们作为人的一种基本道德义务,这样才能保证我们良心的始终正直和平安,不欺己更不欺人,也就是说,我们要使我们的信立于内心之诚的基础上。同时,我们也要使我们的诚不脱离客观之信,也就是说,不脱离道德正当的范畴。

我们还可以再从另一面申说一下"诚信"的限制意义,这可以通过"真实--真诚--诚信"这一组概念的比较来进行。②

"真实"也就是事实、真理,它可以用于一切事物∶ 自然、社会、个人;它的反面是虚假, 是不真。"真诚"也是真,但只是主观意识领域里的真,它仅涉及到人,而且是个人、主体,它着重的是自己与自己的关系,是要求忠实于自己,是不欺己,不欺心,这种不欺己, 不欺心就好象心里有一个法官在检查所有在意识中出现的念头,看它们是否真的自内心而发,还是仅仅是一些浮在表层的托辞和借口,彻底的真诚要求一个人在内心要鉴别和杜绝一切不是出自本心而是有意无意哄骗自己的念头,而在外部则要言其真心所欲言,行其真心所欲行。在"从心所欲不逾矩"的道德圣贤那里,这种真诚无疑是最高的道德境界。③

但"真诚"也可能用来为前后不一, 为不道德的行为辩护,例如, 一个不履行自己的允诺的人可能会为自己的背约行为如此辩解说∶"这就是我现在心里真正所想做的,就是我真正的意愿,我不想再欺骗自己了"云云。 但是,他却不可能以"诚信"为理由进行辩解,因为"诚信"意味着你的言行要使人相信,使人信任,这样,"诚信"就主要不是不欺己,而是不欺人了,简单说来,诚信最基本、最起码的意思就是不说谎,不许假诺言,不作假见证等等,前面所说的那个背约者在缔约时也许并不是存心说谎,但在别人眼里,他不履行他的诺言,他以前所许的诺言就是假诺,就是谎言,所以诚信也要求一个人必须使他的诺言客观上不成为谎言,要求他必须对他所说的话负责,必须履行他所说的,那怕他的想法又有了变化。当然,这是一种特殊情形,诚信更普遍的情况是要求我们在出言或许诺的时候就不说谎, 不说我们清楚知道是与事实相反的东西。言语必涉及到他人,这样,诚信就在这种关系中获得了一种道德的含义,它永远是一种基本的道德规范,道德要求,而"真诚"则只在上述"从心所欲不逾矩"的道德圣贤的意义上属于道德的范畴。而且,即使在此时,它也没有抛开诚信的要求,而是把它包含在其中而成为自然而然的了。

"真实""真诚""诚信"这三个概念当然是有联系,有共同之处的,这一共同之处就是它们都包含着真,在某种意义上,前者也可以说包含后两者,但严格说来,这三种真是有分别的∶一是指所有事实之真,一是指自身意识之真,一是指涉人言行之真。它们之间也会有冲突,例如一个人真实存在的意识可能并没有反映事实之真,而且也妨碍了他的言行之真,而事实意味着真理、信实意味着善良,对于真实的自我来说,三者完全合一可以说一直是古往今来人们苦苦追求的一个理想。

这里我们还要再说一下"诚"和"信"的差别。我们知道∶《中庸》中的"诚"这一概念受到宋、明儒的高度重视和大力阐发,"诚"被视为客观的,但却是精神性的本体、本原,同时也被视为主观的,但却是与客观本体合一的境界、圣域。"诚"和"信"是有相通的一面的,因为儒学本身主要是一种道德学问,儒家的形上学和本体论本身就是道德的形上学、道德的本体论,而非宇宙或认识的形上学、本体论。 儒家的"诚"就其进路和依归来说,基本还是一种"道德之诚",但是,"诚"又不是一个纯道德概念, 而是一个形上学的概念,"诚"与日常语言中的"真诚"也有一种联系,"诚"在日常语言的使用中也可以用来表示坦率、说真话、说出自己心里当时真正想说的话,不掩饰、不说违心的话等等。

『柒』 “道德”的含义是什么

“道德”的含义:社会意识形态之 一。以善恶评价的方式调整人与人之间及个人同社会之间关系的行为规范的总和。主要通过教育和社会 舆论的力量,使人们逐渐形成一定的信念、习惯、传统而发生作用。由一定社会的经济基础所决定并为 之服务。

道德

【拼音】dào dé

【出处】巴金《家》三三:“他又一次夸张地感觉到自己的道德力量超过了这个快要崩溃的大家庭。”

【例子】那些在自然灾害发生的时候,趁火打劫哄抬物价的人是不道德的行为,为遭到大家的谴责和唾骂。

【近义词】品格、品质、人格、品行、品德、德行、人品

(7)道德的概念扩展阅读

道德近义词

1、品德

【拼音】pǐn dé

【解释】即道德品质,也称德性或品性,是个体依据一定的道德行为准则行动时所表现出来的稳固的倾向与特征。品德就其实质来说,是道德价值和道德规范在个体身上内化的产物。

【出处】明·释今无《寿江若海》:“名誉高缙绅,品德洁清修。

名声好的官宦,注重修养和品质道德。

【例子】乔治·华盛顿总统在1796年的告别演说中宣称,一个共和国的公民如果没有品德就无法管理自身和充分行使他们的自由权。

2、品格

【拼音】pǐn gé

【解释】品性;性格。也指文学、艺术作品的质量和风格。物品的质量、规格等。

【出处】唐韩愈《画记》:“至河阳 ,与二三客论画品格,因出而观之。

到了河阳,与几位客人一起讨论画作的质量和风格,因为出色大家都喜欢看。

【例子】公道正派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是社会公认的一个人处人、处事应当秉持的基本立场,是国家公职人员一切优秀品格的起点和终点。

热点内容
劳务关系和劳动关系都适用劳动法调整 发布:2025-01-13 13:40:31 浏览:716
2011年司法考试刑法题 发布:2025-01-13 13:03:40 浏览:156
民事诉讼法143条规定 发布:2025-01-13 12:44:07 浏览:843
民法典删除的法律 发布:2025-01-13 12:44:02 浏览:711
刑法人员 发布:2025-01-13 12:36:07 浏览:865
法院没给票据 发布:2025-01-13 12:33:17 浏览:995
什么是职业道德含义 发布:2025-01-13 12:32:26 浏览:147
江西省司法鉴定管理条例 发布:2025-01-13 12:31:05 浏览:978
上海达尧律师事务所 发布:2025-01-13 11:48:29 浏览:506
法学会如何 发布:2025-01-13 11:35:25 浏览: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