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法学百科 » 立法模式选择

立法模式选择

发布时间: 2022-01-14 03:26:40

⑴ 生物安全立法模式的种类和特点

.我国转基因生物安全立法模式选择 转基因生物安全问题首先是一个环版境问题,环境问题的权解决过程强调“协调”,即经济、社会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协调。正如有学者所言“没有发展的环境保护是没有意义的,没有环境保护的发展也是不可取的” ,作为贯彻实施环境政策的环境法则是经济、社会发展与环境保护相协调的产物。一个国家的转基因生物安全立法模式总的说来取决于三个方面的因素:一是该国对转基因生物技术和转基因生物安全性的理解;二是该国在高科技领域的发展政策;最后还与国家在农产品国际贸易中地位密切相关。目前国际上对转基因生物安全的立法模式分为两大类:一类是基于产品的(Proct-based)管理模式,以美国、加拿大等国为代表,其管理原则是转基因生物安全的管理应对转基因生物技术产品,而不是该技术本身;另一类则是以欧盟为代表的基于技术的(Technology-based)管理模式,认为转基因技术本身具有潜在危险性,因此只要与转基因技术相关的活动,都要进行安全性评价并接受管理 。

⑵ 如何理解竞争法的概念与竞争法的立法模式

竞争法是由国家制定或者认可的、维护市场秩序、调整经营者之间的竞争关系专及相关的市场竞争管理关系属的法律规范的总称。
世界各国竞争立法模式大致可以分为三种:一是分立式立法模式。即将反垄断和反不正当竞争分别单独立法。竞争立法模式具有共同点。主要表现在:对垄断与不正当竞争均持反对态度;实体法与程序法相结合;专门立法与相关立法相结合;民事责任、行政责任、刑事责任并用;普遍禁止、限制与适用中的除规定相结合。竞争立法模式具有差异点。主要表现在:竞争立法的形式灵活、各具特色;竞争立法重心不同;竞争立法内容不同。

⑶ 论述国际私法的几种立法模式,并论述我国国际私法立法的模式选择

1,联大大主席团立法
2各国提交候选草案,参以修改
3常任理事国,公决
4立法生效

⑷ 我国发不正当竞争法采用的立法模式是什么

我国支持合并立法和分别立法模式。

从我国竞争立法的过程来看,最初起草的思路是合并立法模式,但是由于在反垄断条款方面争议太大、无法统一,而于1993年先行出台了主要是为了解决市场竞争无序问题、解决微观竞争秩序问题的《反不正当竞争法》。至于涉及宏观竞争秩序的反垄断条款,大多被拿掉,仅保留了现实中亟待规范的若干限制竞争行为,有关反垄断法的原则性规定及企业合并控制、卡特尔控制等基本制度未有涉及。由此来看,我国《反不正当竞争法》是一部主要调整不正当竞争行为、兼及部分限制竞争行为的法律,可以称之为综合的或混合的立法模式。至于反垄断问题,按照当时有关人士的看法,应“单独研究完善,争取在三四年中也能立法”。[2此后,反垄断法被列入全国人大常委会的立法规划,有关国家机关一直在进行起草、论证工作。显然,从近期的立法实践来看,我国选择了分别立法的竞争立法模式。这是符合中国国情的,是现实、合理的选择。

⑸ 列举式的立法模式

也就是一法典的方式,将要规定的内容列举下来,就是列举式立法模式。
它是与判例法立法模式向区别的!
这是属于大陆法系与英美法系之间的一个比较显著的区别!
比如我国就是列举式的立法模式。但是“列举即限制”!

⑹ 中国国际私法的立法模式选择

文章摘要: 无论从各国国际私法立法的历史发展来看,还是从我国目前国际私法立法的现状来看,我国国际私法的立法都应该选择法典形式。对其体系结构的选择应该采取总分结构,总则主要是关于国际私法基本原则的规定,分则不仅包括法律适用规则,也应包括国际民事程序方面的规则。
文章关键词: 国际私法 立法模式 立法结构
文章快照: 要术语的解释、引用和涉及具体的法律条文附录、因生效而被废除的相同或相似立法的具体条文、国际条约的保留、时效的适用等内容。根据以上的分析,笔者认为设计我国未来国际私法法典可采取总分的结构形式。但是,我们对于总则部分必须区别统领整个国际私法制度的总则和统领法律适用的总则,分别进行规定;对于分则采用两个部分并行规定的方式,即先规定法律适用的内容,然后再规定国际民事诉讼的内容,不采取我国《示范法》将管辖权和司法协助分开规定的结构。应该说,《示范法》的结构在我国没有理论的支撑。在我国国际私法的学理上,从来就没有将管辖权的内容置于法律适用的前面,况且将诉讼部分分为两处规定,即前面规定管辖权,后面规定司法协助,这样规定会将诉讼中的例如外国人的民事诉讼地位、期间和诉讼保全等内容遗漏。我们将管辖权和司法协助等程序内容合并规定在法律适用之后,不仅可以解决立法的遗漏问题,而且这种做法具有理论上的支撑,从我国目前的国际私法经典教科书来看,也都是将它们放在一起论述的。例如,韩德培主编的《国际私法新论》(武汉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第4编规定了国际民事诉讼法,包括概述、管辖权、送达、取证、期间、保全、判决的承认与执行、国际司法协助等内容,第5编规定了国际商事仲裁;】29李双元等著的《中国国际私法通论》(法律出版社2003年第2版)第5编规定了国际民事程序法,包括国际民事诉讼和国际商事仲裁两个部分的内容,在国际民事诉讼中又包括概述、外国人民事诉讼地位、国家豁免、外交豁免和国际组织豁免、国际民事管辖权、平行诉讼与不方便法院原则、期间与诉讼时效、财产保全、海事强制令与证据、国际司法协助、外国法院判决的承认与执行等内容;黄进主编的《国际私法》(法律出版社1999年版)却将所有解决争议方法放在一编中,即第4编国际民商事争议的解决;肖永平在其《国际私法原理》(法律出版社2003年版)中将程序问题放在全书的最后几章,即第18章国际民事管辖权、第19章国际民事司法协助、第20章外国法院判决的承认与执行、第21章国际商事仲裁协议、第22章国际商事仲裁的法律适用、第23章仲裁裁决的承认与执行,最后,增加国际商事关系和国际海事关系的法律适用的内容,其中,国际商事关系包括国际代理关系、国际投资关系、国际金融关系、国际票据关系、国际破产关系、国际运输关系、国际保理关系、国际服务贸易关系、国际信托关系等内容;海事关系包括船舶国籍的确定、船舶所有权、船舶优先权、船舶抵押权、海事责任赔偿限制、海事契约、船舶碰撞、海难救助、共同海损等内容。综合上述分析,笔者对我国未来国际私法法典的结构作出了如下设计:④序言(主要规定国际私法立法目的和宗旨等内容)。第1编,法律适用。包括第1章,法律适用的一般规定。第2章,民事关系的法律适用,包括第1节,民事主体;第2节,物权;第3节,知识产权;第4节,债权(包括第1分节,合同,第2分节,侵权,第3分节,不当得利和无因管理);第5节,婚姻家庭;第6节,继承。第3章,商事关系的法律适用,包括第1节,国际代理;第2节,国际保理;第3节,国际破产;第4节,国际信托;第5节,国际服务贸易;第6节,国际运输;第7节,国际投资;第8节,国际票据;第9节,国际金融。第4章,海事关系的法律适用。第2编,国际民商事程序。包括第l章,一般规定;第2章,管辖权;第3章,司法协助;第4章,国际仲裁。附则。④这只是笔者对我国国际私法未来的法典结构作的粗线条设计,对每一部分条文的具体安排以及所涉及的内容,另撰文进行具体说明。参见徐伟功:《中国国际私法典体系结构初探》,《法商研究》2005年第2期。130

相关文章:
[1] 论弱者权益保护之冲突法视野 《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06期
[2] 论当代国际关系对国际私法的影响与作用 《天津市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8年04期
[3] 柔性宪法下国际私法的重大变革——英国国际私法之宪法解读及启示 《福建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8年02期
[4] 欧洲公共秩序的独立 《华东政法大学学报》2009年01期
[5] 从比较法的角度论欧洲法律选择方法的新发展 《江淮法治》2009年04期
[6] 试论我国国际私法的健全与完善 《四川警察学院学报》2009年01期
[7] 比较法视野下的国际私法渊源——兼论一般国际惯例不是国际私法的渊源 《时代法学》2009年02期
[8] 传统国际私法与现代国际私法论略 《河南省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9年03期
[9] 论“直接适用的法”——以立法与司法实践为视角 《辽宁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3期
[10] 我国国际私法领域采用判例制度可行性探究 《贵州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04期

⑺ 中国的立法模式

宪政视野下的中国立法模式变迁—从“变个性立法”走向“自治性立法”

主要提专要:
立法作为一种发现和创制规则属的活动,按照其价值衡量的不同,可分为以适合性价值为核心的“变革性立法”模式,和以安定性价值为基础的“自治性立法”模式。考察建国后50多年(尤其是80年代后)的立法实践,我国基本遵循着“变革性立法”的模式,此乃特有国情下的合理选择。但步入21世纪后,随着各方面情势的变化,“变革性立法”的适应性功效呈现递衰的趋势,且其带来的混乱、风险等负效应日趋明显,因此我国当下应在立法模式上进行果断的调整,及逐步缩小和限制“变革性立法”的范围,并向“自治性立法”过渡。

由於不能复制,我可是一个字一个字打下来的啊啊啊啊,快来谢谢我吧,哦哦哦哦哦哦哦~~~~~~

⑻ 中国的立法模式是什么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制

⑼ 我国商事立法采用的什么模式,为什么要采用这种立法模式

实质商法主来义的民商合源一。
只制定一部民法典来规范民商事法律关系的基本内容和原则、原理,没有形式意义上的商法典,只存在实质意义上的商法,即对于传统和现代具体的商事法律关系另行制定商事单行法加以规制,是一种非完全意义上的民商合一。我国大陆与台湾地区采用了这种立法模式。此种立法模式通常被学者们视为民商合一的模式,并被归纳到民商合一的体例之中,

⑽ 什么叫立法模式 最好详细点 谢谢最好详细点 谢谢

准确的说应该是立法体制
一、立法体制的含义
(一)、两种理解
1、广义
2、狭义
二、决定和影响立法体制的因素
(一)、一国采取什么样的立法体制,受该国的国体、政体、国家结构形式、民族状况、历史传统等一系列客观因素的决定和影响
(二)、从法律方面说,一个国家的立法体制是直接由该国的国家形式决定的。国家本在实质上决定了立法权属于哪个阶级;国家形式则在形式上决定了立法权属于国家机构中哪些机关。国家形式包括国家管理形式和国家结构形式
1、国家管理形式,即政体,指的是国家政权的组织形式。
政体由国体所决定,同时又是国体的表现形式。就立法体制而言,政体在形式上直接决定将立法权限划分给国家机构体系中的哪些机关。也就是说,政体决定横向立法权限划分,即决定立法权限在立法、行政、司法三机关之间如何划分。
2、国家结构形式,指的是国家的整体和其组成部分之间的相互关系以及划分行政区划问题。就立法体制而言,国家结构形式直接决定哪些立法权限属于中央,哪些立法权限属于地方。也就是说,国家结构形式决定纵向立法权限的划分,即决定在中央政权和政权
三、立法体制与立法体系、立法权的归属、立法事项
(一)、立法体制
1、核心问题:立法权限如何划分,并就立法权及立法事项等问题作出说明
2、分类
(1)、君主或贵族主权论
(2)、人民主权论
(二)、立法体系
1、核心问题:法律规范的表现形式,侧重的是规范性法律文件本身及其效力等级

第二节 立法体制的分类

一、从国家管理形式的角度
(一)、按照国家立法权的划分是否以民主的原则和制度为基础,可以分为专制的立法体制和民主的立法体制
(二)、按照国家立法权是否只由同一类别的国家机关行使,可以分为单一的立法体制和复合的立法体制
(三)、按照国家立法权的行使是否受到其他国家机关的制约,可以分为独立的立法体制和制衡的立法体制
二、从国家结构形式的角度
(一)、按照中央政权和地方政权行使国家立法权的情况,可以分为一级立法体制和二级立法体制
(二)、按照中央政权和地方政权行使国家立法权的情况,还可以分为中央集权的立法体制和复合的立法体制
(三)、几点说明
1、以上对立法体制的分类,是从国家形式的角度,根据各国行使国家立法权的情况来进行划分的
2、一个国家之所以采取某种立法体制,是由多方面的因素决定的
2、 立法体制的分类是相对的,许多国家的立法体制只要能有条件地大致划归于同一类型的各国立法体制,彼此之间也存在许多差异

热点内容
法考过了cpa免考经济法吗 发布:2025-02-13 14:19:22 浏览:662
临海法律服务所 发布:2025-02-13 13:42:37 浏览:211
合同法江平 发布:2025-02-13 13:31:01 浏览:241
电信服务不适用合同法 发布:2025-02-13 13:23:11 浏览:336
法律顾问让调解更高效 发布:2025-02-13 13:12:53 浏览:651
人民法院最高审 发布:2025-02-13 12:58:04 浏览:491
沈阳市供暖条例 发布:2025-02-13 12:55:11 浏览:816
民法典河边 发布:2025-02-13 12:26:49 浏览:46
公司不发底薪符合劳动法吗 发布:2025-02-13 12:22:41 浏览:594
济南市铁路法院 发布:2025-02-13 11:17:20 浏览:5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