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法学百科 » 以法治企业

以法治企业

发布时间: 2022-01-14 10:49:18

① 如何处理企业法治与人治的关系

人治与法治最大的区别在与是不是具有民主性,人治是建立在专制的基础上的,特点是君主专制,体现版的原则是个人主义.法治是建立在民主的基础上的,具有民主的特权点,体现的是大众意志,少数服从多数!
法治也是人类社会文明进步的标志,从人治走向法治。

② 浅谈如何建设企业法治文化

(一)在树立法治文化理念上取得新进展
一是要坚持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是社会主义法治文化的核心内容。牢固确立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是法治文化建设的基础。在深入开展普法工作及法治文化建设中,要加强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教育,牢固树立依法治国、执法为民、公平正义、服务大局和党的领导的社会主义法治理念,自觉用它来指导法治文化建设实践。
二是要强化服务群众的理念。坚持以人为本是一种对人在社会历史发展中的主体作用和地位的充分肯定。法治文化建设实质上就是以法治精神塑造人,以法治信仰引导人,以法治实践提高人,以法治文化熏陶人,最终达到提高人的法律素质,确立法治精神意识。
(二)在法治文化培育阵地上要有新进展
一是要发挥电视专栏的普及作用。电视等大众媒体是面向百姓进行宣传最有效、最节约社会成本的方式,可快捷地传播法律知识,提供法律服务。群众接受信息最快的方式和渠道更多的不是在课堂里,而是在网络上、电视里、报纸杂志上。
二是发挥法制书刊的引导作用。法治文化具有先导作用,唯有能够满足领导干部依法决策的需求、公务员依法行政的需求、青少年学生提高人文素质的需求、企业经营管理人员防范法律风险的需求、农民群众参与基层自治的需求及流动人口依法维权的需求,才能有效增强亲和力、吸引力、感染力和渗透力。
(三)在法治文化建设长效机制上取得新进展
一是要完善组织领导责任机制。推进法治文化建设离不开强有力的组织领导。依托法治建设领导小组,进一步加强对法治文化建设的组织领导,要尽早研究制订关于进一步加强法治文化建设的相关实施意见,以构建推进法治文化建设的制度化、规范化框架。
二是要建立经费保障机制。推进法治文化建设必须有必要的经费保障。在政府加大经费投入的基础上,还应采用财政支持与社会化、市场化运作相结合的方式保障法治文化建设所需费用。要积极鼓励运用社会化、市场化办法筹集法治文化活动经费,将法治文化宣传过程自然生成的各种产业化资源充分开发利用起来。

③ 如何树立法治思维意识,建设全员守法,全面覆盖,全程管控的法治企业

众贼听了,一齐磕头跪拜。拜罢起来,将叉袋照旧驮到钟守净房里交割了,又带那个道人出来回话。林澹然又道:“汝众人轮流背这两个打伤的人,俺自押送到城门边,以免拦阻,保全汝等去罢。”众贼不胜感激。苗龙等抹去脸上煤黑,两个酒生扶了庄客,两个扛了李秀,苗龙背了皮匣,一齐都出山门,林澹然押后。幸得一路无人知觉,直送到城外。众贼倒身拜谢,悄悄都去了。

④ 守法对企业经营的重要性

市场经济是法制经济,只有在法制的框架下市场才能有序运行。在法制的有效保障下,企业才能安全、高效的发展。因此,守法经营是对企业自身的最有效的保护。将企业的经营管理以及处理对内对外的各种关系完全纳入法制轨道,是企业安全、有序发展的可靠保证。
一、从企业主体的设立开始,就应该考虑合法、有效,防止无序和各种风险。
我国现阶段企业的形式有多种,比如,公司企业、合伙企业、私营企业等等,但最基本的企业形式还是公司制。公司制是现代企业制度,是比较符合市场规律的企业形式。我国的公司法最近又作了较大程度的修订,新修订的公司法内容更加符合现代企业特点,有利于企业的有效运作,更具有可操作性。
二、企业的内部管理、运作必须严格依法进行。
企业内部的关系一是股东之间的关系。如果不是一人公司---即一名股东的有限责任公司,就需要处理股东之间的关系。处理股东之间的关系主要是根据公司法的规定,来协调公司各股东之间的利益关系、管理关系等等。根据公司法的规定,公司的内部事务管理一般由公司章程来规定,公司章程是企业内部管理的基本规章,是企业的小宪法。在不违反法律强制性规定、不损害公共利益的前提下,法律一般不干涉公司的内部事务,放手让公司自己去决定自己的事务。因此,公司的内部管理、利益分配等事项,完全可以自己研究决定,并把它写进公司章程。
三、企业与外部的关系,需要法律保驾护航。
企业经营必须与外界交往接触,企业与外部的关系大致分为以下几种:
一是企业与客户、合作伙伴的关系。主要是合同关系,根据企业的性质形成不同的合同关系。比如,生产企业要将产品销售出去,要购买原材料,就和购买方、材料提供方形成买卖合同关系;开发产品与科研单位合作就形成了技术合同关系,等等;如果是房地产开发企业,就要涉及到土地开发合同、建筑施工合同以及商品房买卖合同等等。要处理好企业与客户的关系主要是要签订好合同,认真履行合同,做好履约管理。遵守法律,严格履约是对自己最好的保护。
二是行政法律关系。企业经营必须依法纳税,接受行政机关的管理。这就要和税务机关、工商管理机关、环保部门以及行业管理机关等行政机关接触,接受管理。这样就形成了行政管理法律关系。如果企业违反了有关行政法规就可能要受到行政处罚。所以,企业的法务人员和法律顾问应该认真研究行政法规,使企业严格遵守法律,依法纳税,治理污染,保护环境。经常和自己的法律顾问律师沟通,以避免造成不必要的法律风险等被动局面。
三是刑事法律关系。自然人会犯罪,单位也会犯罪。我国刑法就规定了单位犯罪的情况。比如单位贿赂罪,就是一款单位犯罪的罪名。单位犯罪,一般对单位主要负责人和主要参与人员处以刑罚,对单位处以罚款。刑罚是个高压线,必须谨慎防范避免触及。个人和单位都应该十分谨慎的,严格依法办事,尤其不能触犯刑法。要不犯法,前提条件是应该懂法,否则,你不知道什么是违法,难免不违反法律。
总之,公司的经营管理需要依法进行,才能更加规范,更有效益,也更有利于对自身权益的保护。争议产生诉讼,在诉讼中当然应该是违约、违法者承担责任,守约、守法者受到法律的保护。所以,企业在日常的运作当中,必须重合同、守信用,必须严格遵守国家法律,使企业事务始终在法制的轨道上高效运行,才能做到既有效率又确保财产安全,法律为企业运行的优质高效提供了一个有力的保障。

⑤ 如何依法管理企业

你是国企还是私企?
如果是国企的话,那管理的法律就太多了,建议建立企业内控体系(可参照coso)。如果是私企,规模小的话,就多学学税法和公司法。如果规模大的话,也建议建立企业内控体系(可参照coso)。
内控体系如果运行的好,就能保证企业是依法管理。注意:是如果。中国的企业基本都是一言堂,所以内控体系很难建立;同时中国的税收条目过多,如果不通过研究税法合理避税的话,企业成本很重。所以,你所说的依法管理企业,恐怕有个限度。即在一定的范围内实施,比如对外宣传的时候。

⑥ 请简要分析企业如何既要做到以人为本又要坚持以法治厂

以人为本发展经济是不断满足和丰富群众物质生活的基础和前提,以民为本发展经济是将仁义道德放在物质利益之上;以人为本是要充分发挥广大群众的创造性和体现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以民为本是中国传统讲述统治者治国利益需要的术略。
1重视人的需要;
2鼓励员工为主;
3培养员工;
4组织设计以人为中心。
5减少员工对于被解雇的惧怕
6谨慎的雇佣(先树立企业文化)
7建立自我管理机制
8依据表现给与报酬
9大量的培训
10建立集体观
11树立信任以人为本的管理
以人为本不仅是治国方略也是管理者的一种领导方式或理念。
“以人为本”的管理,指在管理过程中以人为出发点和中心,围绕着激发和调动人的主动性、积极性、创造性展开的,以实现人与企业共同发展的一系列管理活动。其具有下列几个特点:
(1)以人为本的管理主要是指在企业管理过程中以人为出发点和中心的指导思想。
(2)以人为本的管理活动围绕着激发和调动人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来展开。
(3)以人为本的管理致力于个人与团队的共同发展。以人为本管理的重要性在于它是提高企业知识生产力的重要条件。企业的知识生产力指企业利用其知识资源创造财富的能力,是适应企业国际化经营的基本管理方式,是建立企业中人与其他要素良好关系的必要条件,是企业持续发展的基石。
以人为本的文化管理;
“以人为本”的文化管理,是以高素质的员工为中心,把员工自我价值的实现,与企业的发展目标相融合,把管理制度的强制性实施,改变为员工自觉遵守和执行,这是对严格规范管理的升华。
尊重理解员工,与员工全面沟通
以人为本的管理机制
以人为本的管理主要包括如下一些机制:
1.激励机制。包括物质激励和精神激励。管理者应能找准员工的真正需要,并将满足员工需要的措施与组织目标的实现有效的结合起来。
2.压力机制。包括竞争压力和目标责任压力。竞争经常使人面临挑战,使人有一种危机感;正是这种危机感和挑战,会使人产生一种拼搏向前的力量。目标责任制在于使人有明确的奋斗方向和责任,迫使人去努力履行自己的职责。
3.约束机制。包括制度规范和伦理道德规范。制度是一种有形的约束,伦理道德是一种无形的约束;制度指企业的法规使人的行为有所遵循,使人知道应当做什么,如何去做并怎样做对。是一种强制约束。伦理道德是自我约束和社会舆论约束。
4.保证机制。包括法律保证和社会保障体系的保证。法律保证主要是指通过法律保证人的基本权利、利益、名誉、人格等不受侵害。社会保障体系主要是保证员工在病、老、伤、残及失业等情况下的正常生活。在社会保障体系之外的企业福利制度,则是作为一种激励和增强企业凝聚力的手段。
5.构建竞争机制。主要指员工有自由选择职业的权力,有应聘和辞职、选择新职业的权力,以促进人才的合理流动;与此同时,企业也有选择和解聘的权力。
6.环境机制。主要指人际关系和工作本身的条件和环境。和谐、友善、融洽的人际关系,会使人心情舒畅,在友好合作、互相关怀中愉快地进行工作。创造良好的人际关系环境和工作条件环境,让所有员工在欢畅、快乐的心境中工作和生活,不仅会促进工作效率的提高,也会促进人们文明程度的提高。
依法治厂;
加强人生观、世界观及价值观的改造,加强学习是解决问题的主要途径。加强行政执法队伍法治教育,不断增强依法行政观念,加强为人民服务典型事迹的学习,树立“守纪律、讲奉献、顾大局”的观念,树立“执政、创业、为民”的思想理念,做廉洁的公务员。
加大监督力度
监督应是多方面的,监督抓好了就能做到“抓苗头,堵源头”,达到防微杜渐的目的。

⑦ 企业怎么创建法治企业

上面遵法下面遵法了 查看更多答案>>

⑧ 依法治国企业该怎么做

第一,依法治企可以改善企业的经营环境。一方面,目前政府对国有企业自主权干预内过多,通过依法治企还权容于企业;另一方面,当前整个市场经济秩序不太好,特别是社会信誉度低,通过依法规范市场经济秩序,将会改善经济运行大环境。
第二,企业的依法经营、守法经营,有利于企业承担社会责任,树立良好形象,培育消费者和社会信得过的品牌,有利于企业持续发展。
第三,依法治企有利于企业的科学决策。过去的一些“拍脑袋决策”等人为的因素也会大大减少,企业将会更加民主、科学的依法决策。
第四,依法治企有利于建立企业正常的激励约束机制。通过法治来规定方方面面的权利与义务,调动企业这一市场主体、企业经营管理者和广大员工的积极性。
第五,依法治企有利于反腐倡廉。通过法律制度约束权力,可以限制权力寻租的腐败。

⑨ 法治对企业发展的意义何在

法制对企业发展来意义.其实就是在反腐自败.也是法制治国的一部分,企业利润就对权利的利益腐败的交易,有利润就有权利交易.没有利润可图,权利只是一个过客.没有交易价值.因为私有企业通过项目中间环节,把一半资金流入私有口袋,比腐败更厉害,法制意义重大

⑩ 依法经营企业

不同行业的企业有不同的必备条件与要遵循的法律法规。通用的有《企业法》《产品质量法》《工商法》《合同法》《税法》《企业法》等。建立企业,首先到工商部门办理企业名称预审;如果涉及行政许可的,要办理行政许可证;涉及环保的,还要办理环保许可;下来就是企业法人营业执照;再就是税务登记,企业组织机构编码。

热点内容
司法体制的问题 发布:2025-02-13 10:50:19 浏览:296
小区对着法院 发布:2025-02-13 09:40:24 浏览:1
调解书一经签收即产生法律效力 发布:2025-02-13 09:06:57 浏览:493
河北省乡镇人民代表大会工作条例 发布:2025-02-13 08:11:46 浏览:121
行政法简答题题库 发布:2025-02-13 07:43:47 浏览:24
江苏自考行政法学 发布:2025-02-13 07:15:33 浏览:231
农田纠纷法律咨询 发布:2025-02-13 07:07:30 浏览:815
日常法律顾问服务合同 发布:2025-02-13 06:25:57 浏览:108
合同法的解除 发布:2025-02-13 06:21:39 浏览:45
员工加班劳动法怎么规定的 发布:2025-02-13 06:10:03 浏览:2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