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道德举例子
A. 家庭美德的案例
中国有句古语:“百善孝为先”。意思是说,孝敬父母是各种美德中占第一位的。一个人如果都不知道孝敬父母,就很难想象他会热爱祖国和人民。
古人说:“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我们不仅要孝敬自己的父母,还应该尊敬别的老人,爱护年幼的孩子,在全社会造成尊老爱幼的淳厚民风,这是我们新时代学生的责任。
子路,春秋末鲁国人。在孔子的弟子中以政事著称。尤其以勇敢闻名。但子路小的时候家里很穷,长年靠吃粗粮野菜等度日。
有一次,年老的父母想吃米饭,可是家里一点米也没有,怎么办?子路想到要是翻过几道山到亲戚家借点米,不就可以满足父母的这点要求了吗?
于是,小小的子路翻山越岭走了十几里路,从亲戚家背回了一小袋米,看到父母吃上了香喷喷的米饭,子路忘记了疲劳。邻居们都夸子路是一个勇敢孝顺的好孩子。
中华传统美德故事 陆陇其 孝行感少年
陆陇其,原名龙其,字稼书,清浙江平湖人;曾担任过嘉定、灵寿的知县。
陆陇其素以孝闻名。据说,他父亲去世的时候,他正在京城考试,一听说父亲去世了,立刻赤足步行往家赶。到了家里,日夜哭泣,每天也不入内室,只是席地而卧。
他在灵寿当知县的时候,为政清简,深得人民爱戴。有一天,一位老妇人来告她的儿子不孝,那是一个20岁左右的青年。陆陇其对老妇人说:“我还没有小仆人,你的儿子可以暂时来帮忙,如果我找到合适人选了,我就给他施用杖刑然后遣送回家。”从此以后,这位青年每天侍奉在陆陇其左右。每天早晨,陆陇其都恭候在自己老母的门外,等母亲起来了,就照应着母亲洗漱、吃早饭。午饭的时候,他在旁边服侍着,时常逗母亲开心;母亲吃完了,他才吃剩下的东西。晚饭也是这样。如果有点空余时间,就陪母亲说笑,讲些故事让母亲高兴。母亲稍有不适之感,立刻找医生,买药煎药,几夜不睡也不知道累。这样过了几个月,这个青年跪在陆陇其面前,请求回家看望母亲,陆陇其问:“你不是和母亲不和,为什么还要看她呢?”这位年轻人哭着说:“过去我不懂事,对母亲不好,现在好后悔啊!”于是陆陇其让他们母子相见,两人抱头痛哭。青年和母亲回家后,与以前判若两人,后来因为孝顺在乡里闻名。
B. 道德细节的举例。
有这样一个小故事,春天到了,家门前的草坪露出了红红绿绿的生机。一位新搬来的中年人回家不忍心践踏那片草坪,便绕了点路。没想到刚上楼时,邻居的老太太微笑着迎上来,一番话让中年人颇感意外:“我整天在想,很有点担心,新搬来的邻居是个怎样的人呢?”顿了一下,老太太又说:“当你刚刚绕过那片草坪时,我算是了解你了,知道我没有什么好担心的,因为你是一个有道德的人。”
就像上述故事所讲述的一样,生活常常就是这样,偶尔发生的一个细节,一个举动,却代表了一个人的道德品质。
当今社会,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有些人甚至将道德抛之脑后。
在繁华的都市,有一种不文明的“景观”——街头乞丐到处可见,严重影响了城市形象。每当你走在大街上或者过天桥,或者驶车在路上时,都会遇到一些令人讨厌的“乞丐”,或许你会认为给他们一点施舍也是积一点德,但是你是否想过这些乞丐竟然是一些身体强壮,故弄玄虚的年轻人。这种人不值得我们伸出援助之手,因为像这种道德低下的人会被人们永远的唾弃。
康德曾经说过这样一段话:这个世界唯有两种东西能让我们的心灵感到深深的震撼,一是我们头顶上灿烂的天空,二是我们内心崇高的道德法则。正是因为道德可以润饰人的所有其他美德而使之光彩夺目,为美德的拥有者赢得周围人的尊重。没有道德的人就会变得狂傲,自负愚蠢。
那怎样才能做个有道德的人呢?首先有道德的人懂礼貌,有礼貌。只有礼节仪表同质朴的道德结合,才算得上是一个有道德的人。其次,有道德的人懂得尊重他人。尊重他人才能使他人尊重你。有道德的人才能够将人类的各种品质,如真诚,勇敢,勤奋等,转化为自身的内在品质。当然,金无足赤,人无完人。面对自己的不足,我们也没有必要去刻意伪装,道貌岸然,表里不一,要坦然面对。
有道德的人不是天生的。我们中学生只有通过学习才能提升自己的内在品质和外在形象,才能成为一个有道德的人。
====================
有一幅照片却无法忘却,它永远定格在脑海中:一个蹒跚学步的幼儿,在母亲的引领下,跌跌撞撞地将吃剩的香蕉皮扔进路边的果皮箱里。
由这张照片联想到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这一重大的课题。“天下大事,必作于细;天下难事,必成于易。”培养未成年人良好的道德品质要从小开始,在细节上做文章。因为道德体现在细节里,细节是我们生活中的点滴行为。当这种行为慢慢成为一种自觉化的行为时,就是我们常说的习惯。习惯与品德之间的关系也是相辅相成的。有了好的道德品质,自然会有良好的道德行为;反之,如果一个人具有了良好的道德习惯,那么,他的道德品质也会稳定下来。
家庭是未成年人社会化最初的场所,父母是未成年人的第一任老师。每一位做父母的都应重视对子女特别是学龄前儿童的思想启蒙和在细小环节上的教育,让传统美德在潜移默化中植根于孩子幼小的心灵。
===========================
爱岗敬业是要求人们树立职业责任感。我国素有“敬业”、“乐业”之说,敬业就是职守,乐就是热爱职业。敬业是弘扬职业道德的前提和核心,只有敬业才能爱岗,才能中心于职守,乐于奉献。
有这样一个例子:我国古时候的老中医,在弟子满师时,要送两件礼物——一把雨伞和一盏灯笼给弟子,意在教育弟子看病要风雨无阻,昼夜不分。这是我国古代职业人员爱岗敬业的一个典型事例。
雨伞:方便在下雨时出诊。含义是无时无刻要为病人着想。体现了医生救死扶伤的职业道德。也是对自己的一种保护。
灯笼:方便在夜晚出诊。含义是相同的。体现了医生一切以病人为中心的职业道德。灯笼能照亮自己也能照亮别人。
C. 家庭道德,有哪些方面
到居委会问问什么叫五好家庭,她们会给你讲明白你的问题的。
D. 家庭生活中要遵循的道德有哪些
仅供参:首先要忠诚,对对方的忠诚,当然这是相互的,其次是信任,也是相互的,当怀疑的种子埋下,意外着烦恼的开始,再次是坦率,有问题说开了比闷在心里强,最后是相互的尊重。这是自己的体会,见笑了。
E. 结合自身实际,谈谈你在家庭道德好的方面有哪些
待人有礼,家庭和睦做事情都比较顺心,不要斤斤计较,家务一起完成,人多力量大,团结就是力量,如果只是一个人单独包揽家务会很累,大家一起分担没有烦恼
F. 家庭道德有哪些
父慈子孝,夫妇有义,兄友弟恭,妯娌和顺
父母对子女要慈爱,子女对父母要孝顺
夫妇之间要有情意和道义
哥哥对弟弟要有爱,弟弟对哥哥要恭敬。
妯娌之间要和睦相处。
G. 举例说明生活中有哪些美德
增补
增补,是对缺陷的弥补,是对不足的增加。问题是要增得有益,补得到位。
全方位地关注在教育领域中的热点问题,带给我们无限的思考空间。由“增补”符号使我联想到目前的美德教育,令我有了豁然开朗的感觉。
暑假快结束的一天早上,我的孩子很认真地问我:“妈妈,你相信在这世界上还有很多孩子没学上,没饭吃的事吗?”
我张口就说:“有啊!怎么了?你怎么突然问这事?”
她非常严肃地回答道:“我昨晚看报纸了,报纸上说,快开学了,西部地区有很多孩子因为各种原因上不起学。”
我想这是一次“增补”美德教育的好机会,因为她一直生活在无忧无虑的世界里,而平时,我们又一直为了学习而忽略了和自己的孩子情感的交流,逐渐地使孩子在错综多变的交往环境中变得适应能力差。于是,我放下手里的事,问她:“那你是怎样看待这件事?”
犹豫了许久,她低声说道:“我从来没想到过现在还会有不能上学的孩子,也从没想到过这些孩子们还要去挣钱贴补家用。昨晚我想了很久,我发现以前得我只关心自己,从不关心周围的人和事,我现在长大了,应该尽自己的能力去帮助和关心别人。”
听了她的话,我很高兴,也很感慨,因为这则新闻带给我女儿的美德教育要远胜于我们平时不停地说教。
现在很多城市里的孩子从刚懂事到上学再到踏上社会,家庭、学校、社会就一直对孩子进行着道德教育,但是目前在青少年中一直存在着这样一种不良现象,不懂人情世故,不知孝敬父母,不懂谦让,不能公平竞争,不会情感沟通,不善人际交往。
反思这一现象,我认为:美德教育应该是一个情感体验的美好过程,应该让温情的美德故事走进孩子们的心灵世界,让孩子们参与各种情感的体验。因为,任何一个人或许会反感以讲道理为主的规范美德教育,但却无法拒绝美德故事对心灵的关照和沐浴。
前几天的又一则新闻再次让我和我的孩子获得了心灵的震撼。
那天晚上,我和女儿坐在电视机前看新闻,新闻里正在讲述某所大学拍摄了新生第一天到大学报到的场景:前面走着的是昂首挺胸的新大学生,而后面跟着的是提行李的父母,有些父母年事已高,有些父母来自很远的山区,这些父母缓缓地走入大学的校门,然而可悲的是很多报到的新生们却对汗流浃背、气喘吁吁,扛着大包小包行李的父母无动于衷。随后学校将新生们聚集在大礼堂,观看了学校拍摄的录像,其中有很多学生在录像里看到了自己和父母,当场泪流满面,羞愧难当,泣不成声。
当我们看到这里时,我女儿突然转头看着我,很认真地说:“妈妈,我以后一定不会让你替我背这么重的东西,我决定了,明天开始我自己背书包上学,再也不会喊书包太重了!”
听了我女儿的一番话让我想起了古人所讲的“仁爱孝悌”, “仁”的核心是“爱人”,即重视人,尊重人,同情人。只有在家庭孝敬父母,尊重长辈;在学校尊敬师长,尊重同学;在社会尊老爱幼,助人为乐,好的社会风尚才会蔚然成风。学校的这次美德教育在我看来要比以往任何一次都要成功,无须言语但更能打动学生们的心,因为它教会了学生们如何学会思考、如何学会感恩、如何学会回报社会。而我的女儿也从这件事中学会了怎样尊重父母,因为从这一天开始,我女儿上学、放学再也不要我替她背书包,反而当我满手都是东西时,她还会主动要求分担一些。
我想通过“增补”这个符号,通过这一件件感人的故事,在关注学业的同时,我们更应该适时地给她们“增补”一些美丽温情的美德故事,让我们教会孩子们走出温室,去触摸、感受这个世界的美丽、快乐,温情,从而学会如何感恩,感恩父母、感恩老师、感恩学校、感恩亲情、感恩社会……
“增补”在教学中是一个必要的,不可或缺的符号。有了它,就可以改变一味地为了教育而教育的问题,使教育变得多姿多彩、深入人心,更能随着社会的进步不断纠正教育的方向。
H. 你认为家庭美德涵盖了哪三种关系呢,试举例说明
家庭美德涵盖了哪三个关系?我觉得应该第一个是要对家庭负责,第二个就要双方相处和睦,第三个就是要双方彼此理解
I. 怎么写道德模范家庭
我幸福的家
道德是一种美德,是一个的品质的一种表现,而一个具有崇高品质的人必定也同样具备良好的道德,助人为乐,诚实守信,敬业奉献,尊老爱幼,见义勇为等等,这些都是道德的一种体现。
家庭美德也是我们公民道德模范的重要组成部份,加强家庭道德建设,创建亿万文明和谐的美德家庭是国家发展,社会和谐人民幸福的重要因素。
我们家是一个普通而又平凡的家庭,在争创道德模范中也没做出什么惊天动地的“丰功伟绩”,但爸爸妈妈都经常教育我做好事要从自我做起,从小事做起我们中华民族历来就有“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的观念,它的意思就是不要认为坏事小就去做,也不要以为好事小而不去做!这句话讲的说是做人的道理。
记得有一次我从电视上看到我们国家西部的一些贫穷地区的小朋友上不起学,有的家庭有好几个孩子,只能抽签决定谁能上学,看着那一双渴望读书睥眼神,再想想我们现在坐明亮宽敞的教室里……,我不由得对爸爸妈妈说,要是我们能帮助他们就好了,本以为我随便这么说一句的,没想到几天后爸爸下班回来郑重地对我说:“王雨宁同学,你的愿望就要实现啦!”原来爸爸通过大伯的单位联系到了陕西汉中市宁强县的一对贫困小姐妹她们的家庭条件很差,每到新学期开学她们的父母就会为学费发愁,在了解到这个情况后爸爸决定今后由我们家资助这对小姐妹上学,每个学期开学前将学费寄给她们,就在前几天我还和妈妈一起到邮局给这对小姐妹寄了一大包学习用品书籍之类的,我觉得这虽然只是一件普通的助人的小事,但我却总觉得有一种力量在推动我们去做,这是一种来自道德的力量。
古人云:“百行以德为首”,道德是心灵的自律,道德是人的尊严。道德是荣辱的尺戒,我还能清楚的记得一件事,那次是我们一家和舅舅一家去饭店吃饭,人很拥挤,我们坐在门口的包厢里,吃完后大家一齐走到门口才发觉没付钱,原来爸爸以为舅舅付了,而舅舅以为爸爸付了,服务员也由于客人多而没顾上收,这时我们大可开车就走,但就在这时爸爸说:“你们等一下,我上去把钱付了我们再走!“说完转身就向饭店柜台奔去,过了一会儿爸爸满头大汗地从里面出来了,脸上是一种坦然从容的表情,我知道爸爸这么做不仅仅是来源于他的诚实守信,爸爸也在给我树立一个道德榜样,因为对于我们青少年来说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
所以说平凡的生活和工作虽然是社会的常态,但却也是产生道德榜样的丰厚沃土,我们每一个都要以道德模范为榜样,学习他们爱岗敬业,尊老爱幼的良好风貌,并在具体实践中身体力行,以实际行动弘扬社会正气。
J. 简要论述家庭生活中的道德规范
第一框 家庭生活需要道德规范
1、 什么是家庭道德规范?
答:调整家庭成员之间关系的道德准则,就是所说的家庭道德规范。
2、 我们为什么要遵守家庭生活中的道德规范?
答:(1)是维系家庭关系的重要条件
(2)遵守家庭道德规范有利于家庭生活协调、健康发展
(3)遵守家庭道道德规范有利于青少年身心健康成长
3、 家庭生活道德规范的主要内容?
答:孝敬父母,尊敬长辈,友爱兄弟姐妹,邻里和睦相处
4、子女有家庭责任感的表现是什么?
答:(1)子女有家庭责任感首先表现在主动承担家务上
(2)还表现在当家庭遇到困难时,尽力为家庭分忧解难
第二框 孝敬父母
1、 我们为什么要孝敬父母
答:(1)父母养育了我们,我们每个人的成长都离不开父母的养育,都浸透着父母的心血。
(2)孝敬父母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3)不仅是应该遵守的道德规范,也是社会主义法律的要求
2、 我们应该怎样孝敬父母?
答、孝敬父母,要理解父母的心意;接受父母的教导;关心父母的健康;不向父母提过分要求。
第三框 尊敬长辈
1、 为什么要尊敬长辈?
答:(1)我们的长辈不仅对社会做出了贡献,而且对家庭尽了责任
(2)尊敬长辈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并被不断的发扬光大
(3)尊敬长辈不仅是亲情上的表现,道德上的要求,也是社会主义法律的要求,是社会文明进步的表现,是每个人都应具有的品德
2、 怎样正确处理与长辈之间的矛盾?
答:(1)要尊敬长辈:首先要在人格上尊敬长辈;其次对长辈要有礼貌;要体贴、照顾长辈
(2)要学会处理与长辈之间的矛盾:要学会用平和的态度和正确的方法处理与长辈之间的矛盾;养成商量的习惯,在一些重大问题上,子女应该多听长辈的意见
第四框 友爱兄弟姐妹
1、 为什么我们把兄弟姐妹之间的感情称为“手足之情”、“同胞之谊”?
答:因为兄弟姐妹之间有着共同的血缘关系,又长期在父母的养育下共同生活,朝夕相处,彼此了解,感情深厚。
2、 我们为什么提倡兄弟姐妹知之间要互敬互爱?
答:(1)兄弟姐妹之间的团结友爱,和睦相处,对于创造良好的家庭气氛,建立幸福美好的家庭,是十分重要的。
(2)友爱兄弟姐妹也是我们必须遵守的家庭道德规范之一。
(3)总之兄弟姐妹之间是异常亲密的关系,是手足之情,我们应该友爱我们的兄弟姐妹,做到互敬互爱。
3、 怎样做到兄弟姐妹之间的互敬互爱?
答:(1)哥哥姐姐对弟弟妹妹要爱护;弟弟妹妹对哥哥姐姐要尊重;要学会正确处理兄弟姐妹之间的矛盾。
4、 怎样正确处理兄弟姐妹之间的矛盾?
答:(1)兄弟姐妹之间难免会产生一些矛盾,只要这些矛盾不是原则性的,就要学着用协商的方式解决,做到互谅互让
(2)兄姐要发扬风格,主动谦让;弟妹也要顾全大局,不要斤斤计较
(3)重大问题上要让父母知道,求得父母的帮助
第五框 邻里和睦相处
1、 什么是邻里关系?
答:家庭与家庭之间这种毗邻而居的关系就形成了邻里关系。
2、 为什么要邻里和睦相处?
答:(1)邻里关系是一种非常重要的社会关系,它的融洽与否,直接关系到社会的安定、家庭的幸福和青少年的健康成长
(2)邻里关系搞得好,对人们生活产生积极影响;搞得不好,则会产生消极影响
(3)邻里和睦相处自古以来就是一项重要的道德准则
3、 怎样做到邻里和睦相处?
答:(1)要互谅互让;(2)说话、做事要考虑左邻右舍的利益;(3)对邻居的困难要热情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