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经昆仑仙本
1. 十二金仙实力排名是怎么样的
十二金仙实力排名:玉鼎真人,清虚道德真君,惧留孙,太乙真人,慈航道人,文殊广法天尊,普贤真人,广成子,赤精子,道行天尊,灵宝大法师,黄龙真人。
玉鼎真人是原始天尊的第十个徒弟,徒弟杨戬。其师必有其徒,从杨戬的能力来看就可以见识到其师父的法力,所以玉鼎真人是十二金仙中能力最强的一个。黄龙真人虽然是元始天尊第三个弟子,但是其能力甚至是不如自己的师侄杨戬,是实力最差的一个。清虚道德真君是杨任与黄天化的师父,惧留孙徒弟是土行孙,太乙真人是哪吒的师父。
(1)道德经昆仑仙本扩展阅读
十二金仙在破黄河阵的时候都失去了千年的道行,需要重新的修炼,所以在武王伐纣成功后都回到自己的仙山重新去修炼了,也有的放弃了自己所在的道教成为了佛家的弟子,比如夹龙山飞云洞惧留孙成为了惧留孙佛,五龙山云霄洞文殊广法天尊成为了文殊菩萨,九宫山白鹤洞普贤真人成为了普贤菩萨,普陀山珞珈洞慈航道人成为了观世音菩萨。
《封神演义》重新创作了元始天尊门下的诸神,已经跟其原型分开。阐教十二弟子与其原型不再是同一批人物。后期影响民间单独供奉这些封神体系的神灵。如成都道教祖庭青羊宫,奉祀阐教十二弟子为道教仙人。
2. 求道教经典语录!
1、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
2、仙道贵生,无量度人;
3、上顺天时,下养万物,草木昆虫不失斯所,獭未祭鱼不施网罟,豺未祭兽不修田猎,鹰隼未击不张尉罗,霜露未沾不伐草木;
4、我有三宝,持而保之:一曰慈,二曰俭,三曰不敢为天下先
5、天地好生,征物同一躯命,故人惟兼物性,方为全尽吾性。体此意者,樽节爱养,戒杀放生,自有所不能已也。
6、凡天下均同是性,天性既善,悉生万物,无不置也。地性既善,养生万物,无不置也。圣人悉乐理天下而实法天地,故万物皆受其功大善。神仙真人助天地而不敢轻,尊之,重之,受之,佑之。
也可参考《度人经》、《老子》、《吕氏春秋・贵生》、《云笈七签》卷十六《九天生神章经》、《阴骘文图说》 、《白话劝戒录》、《感应篇图说》。《太平经》主张的“乐生”、“重生”,以及其它的道书如《老子想尔注》、《老子河上公章句》、《周易参同契》、《抱朴子内篇》、《西升经》、《度人经》、《悟真篇》
3. 历代解《道德经》的版本中,哪个更趋客观性
何为道?道乃天生,故天生道,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
4. 八仙昆仑十二仙
所谓昆仑十二仙是小说封神榜的杜撰,不能否认其中有些人的确是道教先天尊神或者后天真仙,但没有任何道教经书说过他们全都是元始天尊的徒弟。
而八仙,全部都是道教中的后天真仙,道藏中也有记载,但也不全是太上老君的徒弟,比如吕洞宾就是汉钟离的徒弟而不是太上老君的徒弟。
而二郎神,道教中一般认为是李冰,虽然也有提及杨二郎,但并未说他是老君的徒孙。
至于哪吒,则属于佛教的护法天王,为佛祖的护法之一。
正统的道教中所说的先天尊神大多数都比宇宙的年龄久远,所以说起来三清中任何一个年龄都比那个《封神榜》中的所谓鸿钧老祖久远。(注:不要以为老子就是太上老君,道教经书中说李耳只是太上老君第十八化的分身)
所以,你说的辈分比较在道教总是不成立的,哪有把小说人物(虽然不全是)和道教的神比较的,除非是现在的网络YY小说。
不过硬要比,我们可以拿太乙救苦天尊(为小说中的昆仑十二仙中成员)和道教的吕祖(为八仙之一)相比较一下。
太乙救苦天尊为先天尊神,虽然比三清、四御、五老的地位都要低一点,但也是是十大天尊之一,所以我们可以认为其是元始天尊的弟子。
而吕岩刚说过,是汉钟离的弟子,而汉钟离又是道德天尊的弟子,所以可以认为吕岩的辈分比太乙小一辈。
但是,佛教的观音(封神榜中叫慈航道人),按照小说也是元始大天尊的弟子。
而吕祖和观音在本人翻阅诸多典籍后认为应该为一辈,所以这个说法就跟前面的说法产生了矛盾。
所以,可以认为,《封神榜》只是一部小说,其辈分设置跟宗教没有丝毫关系。
5. 自己能修练什么道教的基础东西,还有如何修炼,像筑基等等。(我是一学生)
道就在我们身边,不要以为可以的去学什么才是修道。
你现在是学生就应该好好学习,好好修好学校这个环境的道理。如果你有空隙时间,可以看看《道德经》,但是道德经 看看就可以了,不要去深入研究,首先你研究不出,再者,你没有入门没人带你,你是在自寻烦恼。
至于道教基础 在于培养道性,道心。修道不是好玩,也不是一时的冲动。修道是一辈子的事情,你是否能耐下心学道,修道? 我推荐你可以这样培养道心,道性。 平时用空可以去道观走走,拜拜神,看看道教基础经典 例如 三官经 北斗经 清静经 玉皇心印妙经。
至于修炼,未入门者,不要谈什么修炼不修炼的。道教的传承是很严格的,没有找到师父前,你所说的修炼都是空的,千万别被网上那些所谓的修炼方法迷惑,切忌切忌。
6. 道德经 指玄篇
《指玄篇》诗注吕 洞 宾
白玉蟾注自序余精儒业,应试,路逢正阳仙翁,悯岩,指修大道,遂弃功名。始生疑惑,后蒙指出,余方省悟。再访圣师,登山涉水,游至终南,稽首讯问根由。不责前愆,授余《太上无量度人妙经》,及《丹房秘诀》,反复丁宁告诫,命余珍藏,密修大道,采炼还丹,以逃生死,入希夷门,游长生境。余既得闻,喜而敬之,叩头谢恩,别圣师,云游尘境,誓度百人成道,皈奉真风。不料世之迷徒,只知恶死,不肯求生;不悟玄机,殊昧妙理,反生谤毁。或有执著而怀邪妄者,或服金石草者,种种痴愚,入于迷境,及至老死,犹不知悔,深可惜也。吾固怜之,无能拔济,特作《指玄篇》一册,留于青城石室之中,稽首告天,拂袖而去。倘后之君子,得遇此书,乃三生有缘。收吾秘诀,务必严整衣冠,具香火灯水,于静夜面朝北斗,致谢高真;日逐虔诚,感格仙圣。自有明师剖决简奥细微、水火进退、药物斤两,明后,下手隐身、锻炼龙虎大丹,脱胎入口,接命延年。驱魔剪怪,修得三千行满,倏诏飞升,逍遥物外,与天齐年,与吾无异也。是为序。指玄三灿上篇其一叹世凡夫不悟空,迷花恋酒送英雄。春宵漏永欢娱促,岁月长时死限攻。弄巧常如猫捕鼠,光阴犹似箭离弓。不知使得精神尽,愿把身尸葬土中。玉蟾曰:纯阳仙师慈悲,大开接引。故叹世人险曲迷昧,自丧其身。后览书者,当见仙翁之言,的无虚也。正好回头悟道,切莫错过光阴。非大慈悲,谁肯苦口劝人?其二昔年我亦赴科场,偶遇仙师古道旁。一阵香风飘羽袖,千条云带绕霓裳。开言句句谈玄理,劝世声声唱洞章。我贵我荣都不羡,重重再教炼黄房。玉蟾曰:此诗自叹遇钟离老祖,讲道劝化之意也。羽袖云裳,乃仙家所穿之服;玄理洞章,乃仙家所修之业。黄房者,非世之黄房,乃中央属土,黄帝所居之位也。其三玄篇种种说阴阳,二字名为万法王。一粒粟中藏世界,半升铛里煮山江。青龙驾火游莲室,白虎兴波出洞房。此个功夫真是巧,得来平步上天堂。玉蟾曰:阴阳二字,极有妙理。若欲见形,龙虎是也。一粒者,乃混沌之初,先天之炁。故能包罗天地,养育群生。半升铛者,乃是炼药鼎器,非铁鼎之铛也。青龙在东,东方属木,木能生火,故谓之驾火。非凡之水火也。若求大药,有足能行,是个活物。莲室乃丹房之所。白虎在西,西方属金,金能生水,故曰兴波。波非海水,金非凡金,若求金水,有手能拈,亦是活物。近世多执凡水火,锻炼金石草木,以修诸身者,深可惜也。洞房者,乃出丹之所。噫!观此书者,当知神仙称赞大丹。若能得之,升天入地,不可测也。其四寻天撅地见天光,种得金花果是强。那怕世间诸饿鬼,何愁地下老阎王。正心收住黄龙髓,张口擒吞白虎浆。不是圣师当日诀,谁人做得者文章。玉蟾曰:老子云:先天地生。若欲见之,必寻天掘地。寻之得手,何畏鬼神?龙髓虎浆,乃是药名。纯阳得钟离之传,能知玄妙,方作大丹诗歌,以留于世。读者参究,信受玄言。其五一三五数总皆春,后地先天见老君。花发西川铺锦绣,月明北海庆风云。好抛生计于斯觅,莫逞浮华向外营。念念不忘尘境灭,静中更有别乾坤。玉蟾曰:一三五,乃阳数;二四八,乃阴数。修仙之士,能知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便有还丹至宝,不可错过。后地先天者,得地中一阳之气,上升于天;天有一阴之气,下降于地;二气相交,发生万物,则为泰卦;二气不交,则为否卦。真阴真阳,隐于天地之中无影无形,视之不见,听之不闻;若能擒得,便是花发月明,总一意也。花发于春,月明十五,修丹炼药,要识其时。不遇真师,纸上难得。若得师指,将家业抛去,趁其时而急修,不可迟延。苟或迟延,药物过矣,即无用也。炼药之时,念念不忘,道心如铁,莫被尘境所牵、色欲所蔽,动中得静,便是幽微。所谓有动工,有静工。噫!妙哉,意也!学道本无先与后,新笋生同旧竹高。其六世间无物可开怀,奉劝世人莫自埋,好趁风云真际会,须求鸾凤暗和谐。两重天地谁能配,四个阴阳我会排。会得此玄玄内事,不愁当道有狼豺。玉蟾曰:世间荣华富贵,都是漫天之网。众生被他罩住,故不开怀。只有上圣高真,有大智慧,将浮华扫退,炼就还丹,以超三界永无忧矣。故真仙劝世,莫自沉埋。噫!未遇真师。何人识得天地阴阳?其意玄微,惟有神仙,能穷本,得返还之理,何愁虎狼当道。蛇虫遍地?自在逍遥,与天间寿。噫!神仙都是凡夫做,只是凡夫不信心。 其七前弦之后后弦前,圆缺中间气象全。急捉虎龙场上战,忙将水火鼎中煎。依时便见黄金佛。过后难逢碧玉仙。悟得圣师真口诀,解教屋下有青天。玉蟾曰:修丹之士,莫问弦前弦后,止看月缺月圆。月圆玉蕊生,月缺金花卸。生时好用工。卸即无用也。龙东虎西,间隔甚远。学者趁圆缺之时,捉之相战。水火,盖龙虎中之元气。取于金鼎,仔细烹煎。水冷须进火,水滚须抽火。进退之理,方保成也。仙师再说依时二字,反复丁宁,指示后来慕道贤士,能趁月圆之时,正好行工,非寻常也。黄金佛者,乃释氏之大觉金仙。真身丈六。同大丹理。至于《周易》数,深有幽微。魏伯阳老仙,得丹之后作《参同契》,流传于世。其言似解《周易》,其实大丹之诀。顽石中藏宝,时人眼未明。卞和若一见,怎肯不相亲。过后难逢者,乃月缺之时,有何用也。屋下有天者,非虚浮之事,以世理譬喻。天之在天,屋下岂能藏之?神仙之道,多般颠倒。火里栽莲,水中捉虎,死处逢生,故有登天之灵梯。其八(三韵并用)修仙善士莫痴迷,于此宜当早见机。花发拈花须仔细,月圆赏月莫延迟。得来合口勤烹炼,既济休工默守持。从此不须心懊恼,管教平步宴瑶池。玉蟾曰:花发月明,前已漏泄。花不在山,月不在天。要知著(音着)实,家家有之,人人可修。水火不合,卦爻未济;水火一合,道得既济。休工默守,然后修炼,以复其初也。日满工完,皆同众仙,游宴瑶池圣境,其实不虚也。噫!洞宾一得真铅后,弃却瓢囊碎却琴;传与后学牢把念,六根有耳不闻音。其九要知大药妙通神,不是凡砂及水银。世间药材俱是假,人烧水火总非真。有形有质何须炼?无象无名自可亲。一得便超三界外,乘鸾跨鹤谒枫宸。玉蟾曰:大丹妙药,至灵至神,非世间金石草木,黑铅水银,亦非炉釜水火,俱是有形有质可见之物。盖灵丹妙药,乃是生天生地之祖炁,无形无影,难执难见,隐于空洞玄牝之中。唯有神仙参透阴阳造化,旋斗历箕,暗合天度,攒簇五行,和合四象,龙吟虎啸,天地动静,方得元始祖炁,化为黍米,降见浮空,采而服之,还元接命,以作长生之客,升入无形,故有无穷变化,自在逍遥。后之学者,切莫听信邪师惑误性命,必仔细参求,投明弃暗。噫!迷者自迷,各宜穷理,覆鸡用卵。其十天机不泄世难知,漏泄天机写作诗,同类铸成驱鬼剑,共床作起上天梯,人须人度超尘世,龙要龙交出污泥。莫怪真情都实说,只缘要度众群迷。玉蟾曰:同类者,天以地为类,日以月为类,女以男为类,阳以阴为类。契云:勾陈腾蛇。青龙白虎相呼相唤,相扶相舞,颠倒修之,离取坎补。纯阳此诗,真实泄露天机。蟾复解此,惟愿后来万万人,学同长生之域,各当及早修持,莫待今生错过。十一返本还源已到乾,能升能降作(一作“号”)飞仙。一阳发(一作“生”)是兴工日,九转周为得道年。炼药但寻朱里汞(一作“金里水”),安炉先立地中天。此中就(一作“便”)是还丹理,不是真(一作“奇”)人莫浪(一作“誓莫”)传。玉蟾曰:返本还源,须要天地相合,龙虎相交,方得木火下降,金水上升。要识一阳生时,安炉立鼎,掘地寻天,采丹接命。知之者,切莫乱传。若非道心坚固者,虽金玉丛中,视若浮云;任是父子骨肉,道心不坚,敢轻亡传,天必殃报,九祖沉沦。还丹秘宝《度人经》云:四万动一传。故纯阳告戒。十二天生一物变三才,交感阴阳结圣胎。龙虎顺行阴鬼出(一作“去”),龟蛇逆往火神(一作“龙”)来。婴儿日食(一作“吃”)黄婆髓,姹女时餐白玉杯。功满自然居物外,人间寒暑任轮回。玉蟾曰:一物,是真铅也。盖真铅生于天地之先,号为元始一炁,能生天生地生万物。今者返而求之,须用阴阳交感,逆施造化,故能成仙成佛。上圣已知汞性好飞,遇铅乃结。炼真铅伏制真汞,如母伏子,不致逃失,方结圣胎,以为长生不老神仙。十三先天一炁号虚无,运转能教骨不枯。要识汞根寻蒂子,方求铅本问仙姑。人人会饮长生洒,个个能成不死夫。色即是空空即色,朗然飞过洞庭湖。玉蟾曰:先天炁为铅,无形而能制汞。离虚坎实,采而补之,汞精不致飞走,故能结胎神化。妙在心如太虚,色境两忘,忘无可忘,方可求之。若人欲横流,终不能成。十四大道玄机颠倒颠,掀翻地府要寻天。龟蝇共穴谁能见,龙虎同宫孰敢言?九夏高山生白雪,三冬奋火种金莲。丁宁学道诸君子,好把无毛猛虎牵。玉蟾曰:颠倒之机,前篇已露。纯阳复作此诗,惟恐后人信心不坚。知牵无毛猛虎,道不远矣!十五地上灵芝天上安,时中采得结纯乾。无根自有阳春至,有本多因气脉缠。姹女戏时神力壮,婴儿舞处道心坚。可怜世上无知识,我得长生寿万年。玉蟾曰:花果非在天地,不离人身,婴儿姹女,无媒不合。有缘能悟,便可得仙。噫!只待地母花开日,便是黄河彻底清。十六劝君保重一分阴,悟此仙机在用心。只是人身常运转,何劳物外苦搜寻。忙求北海初潮水,灌济东山老树根。此玄机重漏泄,弹琴须要遇知音。玉蟾曰:以上诗十六首,以为二八一斤之数。古仙尝惜分阴,今人反有休息,将身至死犹不知悔,须将精气顾惜,莫听邪师妄惑,服炼草木药石皆是胡为,去道远矣。有等愚夫俗子,又不知出世间法,不知还丹至理,妄生议论;皆言修道炼丹,必居深山穷谷,必须抛妻弃子。此辈真可惜也!蟾今直指,各宜究参。深山所有者,草木禽兽,皆是非类,岂能修炼还丹?《悟真》云:未炼还丹莫入山,山中内外尽非铅。此般至宝家家有,只有愚夫识不全。又云:汞是我家原有物,铅是他家不死方。若将金石草木任猜量,到底枉猜量,必入轮回去。今纯阳云:北海初潮,即是丹井中新出之甘泉,实为难得之宝耳。盖初潮二字,便是先天一炁,真铅之炁,故谓之至宝。无价之宝,可为大丹之母。东山枯木,北泉注之,枝叶重荣,根本永固。歌云:北方正气为河车,东方甲乙为丹砂。两情合养为一体,朱雀调运生金花。《契》云:丹砂木精,得金乃。太阳流珠,常欲去人。卒得金花,转而相因。盖此意也。以上丹经万卷,天机不泄,蟾今又注释之。指下琴音,世无知者。此书在处,当有神祗拥护。学仙者有缘得遇,信受奉行,立跻天仙也。指玄三灿下篇其一(三韵并用) 世人宜假不宜真,难度长生上品经。不免天机重漏泄,灵丹只是气和精。和曰:纯阳仙圣得全真,慈度重宣上品经。后学殷勤加爱敬,只宜修炼气和精。其二道在人为日用常,逆修入口遍身香。便须默养天胎就,稳跨翔鸾谒玉皇。 和曰:无中生有得非常,西海金生丽水香。取得归来铛内煮。待炉丹熟礼虚皇。其三西北东南在两厢,长房缩地合中央。后人好学神仙法,一样丹砂补败场。 和曰:雄虎雌龙各一厢。凭媒牵引入中央。炼时匹休轻视,顷刻终成大道场。 其四(第二句借韵) 此法真中妙更真,无头无尾又无形。窈冥恍惚能相见,便是超凡出世人。和曰:真中无假假中真,听不闻声视没形。学道知机能著力,得之凡骨变仙人。其五东华姓木老仙翁,独坐长房未有功;忽遇西王金圣母,灵丹一粒便腾空。和曰:家家有过主人翁,只为贪迷昧圣功。若解转头颠倒做,守真志总归空。其六一法通时万法通,休分南北与西东。朝朝只在君家舍,要见须知掘土中。和曰:玄牝之门若会通,百川万派总归东。时人若识真消息,子正阳生月正中。其七黄鹤楼中吹笛时,白苹红蓼满江湄。衷情欲诉无人识,只有清风明月知。和曰:铁笛横吹正子时,一轮明月见江湄。此中便是真端的,试问诸君知不知?其八(二韵并用) 法是先天一点炁,将来锻炼作元神。法官存想驱雷使,炼此方能上玉京。和曰:太乙含住先天炁,灵阳藏固养精神。两般若得相和合,指日飞升朝玉京。其九二八佳人体似酥,腰间仗剑斩愚夫。分明不见人头落,暗里教君骨髓枯。和曰:无情何怕体如酥,空色两忘是丈夫。识得刚柔相济法。一阳春气为虚枯。其十曾读仙经万卷多,篇篇只教运黄河。此中有盏长生酒,问道时人能吃么?和曰:一句通玄不用多,大家著力挽银河。三花灌上昆仑顶,不是神仙是什么?十一朝游北海(一作北越,又作百越,又作岳鄂。)暮苍梧,袖里青蛇胆气粗。三醉岳阳人不识,朗然(一作吟)飞过洞庭湖。和曰:一对鸾凤戏碧梧,性情相契要精粗。有人识得玄中理,何必登山及泛湖。十二我命从来本自然,果然由我不由天。金丹一服身通圣,可作蓬莱阆苑仙。和曰:道本无言只自然,真铅要识地中天。河车运上昆仑顶,作圣超凡便是仙。十三修仙不问男和女,炼药无拘富与贫。一念不差皆可作,我知不是世间人。和曰:王母本是凡人女,葛洪家道十分贫。二仙有样皆当学,苦口良言不惧人。十四神仙歌诀泄天机,方便慈悲指世迷。见者莫生颠倒见,大家都好学妆痴。和曰:篇篇字字有真机,悟者回头莫执迷。大药丹方难得遇,遇之不炼是愚痴。十五不死金丹种土砂,诸人会得早离家。一心只望长生路,切莫如蜂苦恋花。和曰;非金非木亦非砂,此个原来本在家。释氏初生全漏泄,因何末后又拈花。十六真铅大药本无形,只在人心暗与明。老子怀胎十个月,功行圆满自通灵。和曰:哑子得梦醒无形,有口难言只自明。浓血皮包无价宝,若还人得便通灵。十七鼎炉安立守其心,八两朱砂八两金。和合天平兑定了,便须仔细定浮沉。和曰:昨夜进心要坚心,煅炼顽铜化赤金。赫赫光明侵碧嶂,丹成妙诀定浮沉。十八奉真修道守中和,铁杵成针要琢磨。此事本然无大巧,只争日逐用功多。和曰:人人天赋此元和,好把真常各打磨。今古上仙成道者,皆缘掘地采铅多。十九一阳气发用功夫,日月精华照玉壶。到此紧关休妄动,恐防堕落洞庭湖。和曰:达摩当日用功夫,独坐长芦用酒壶。得了一杯倾灌顶,摘芦脚踏过东湖。二十曲江月现水澄清,沐浴须当定主宾。若得水温身暖处,便当牢固办前程。和曰:采药须知浊与清,饶他为说我为宾。若非猛火汤烹处,端坐休教再进程。二十一龙虎相逢上战场,霎时半刻定兴亡。诸君逄恶当行善,若要争强必损伤。和曰:五炁朝元作道场,三华聚顶万邪亡。嗜美景时须谨慎,切防危险莫被伤。二十二道本无言法本空,强名指作虎和龙。天然一物真元始,隐在阎浮同类中。和曰:须信金丹本不空,成功须用虎和龙。子时运入昆仑顶,午循环沧海中。二十三人言我道是虚浮,我笑世人太没谋。一粒金丹长命药,暗中失了不知愁。和曰:炼丹须要识沉浮,未炼还丹用意谋。指教后人能得手,不须日夜用心愁。二十四龙虎金丹妙合天,风云际会泄甘泉。白头老子能知此,返老还童寿万年。和曰:金丹妙道本先天,隐在坤维化玉泉。松柏因他滋本固,经霜耐没穷年。二十五两口相逄是吕岩,诸人识得莫胡谭。离中力量人难敌,能把乾坤一担担。和曰:伏虎须教入虎岩,吞声忍气绝言谭。得李虎子牢擒捉,配个龙儿一担担。二十六降龙须要志如天,伏虎心雄气似烟。痴蠢愚人能会得,管教立地作神仙。和曰:亏心亏理即欺天,四物相遮黑似烟。此辈即同禽兽类,如何见得玉天仙。二十七一本梅花十月开,预先待得早春来。木微尚且知时景,人不回头只得呆。和曰:枯木逢春花再开,皆因天地一阳来。诸人年老难重少,只是贪痴呆上呆。二十八方方游化唱仙歌,反被时人笑是魔。不识真金如粪土,老龙把作毒蛇蹉。和曰:颠倒修行唱道歌,篇篇剪怪又驱魔。人人要上蓬莱路,会用工夫心莫蹉。二十九昔年游戏岳阳楼,好个莺花鹦鹉洲。今日重来沽美酒,故人多半丧荒丘。和曰:茅庵静坐胜高楼,耐守功完上十洲。堪叹玉堂诸学士,文章绵绣葬荒丘。三十遨游大地十余秋,劝化时人不肯修。留此一篇真奥妙,飘然直上凤麟洲。和曰:暑往寒来春复秋,人生如梦早宜修。仙家岂有浮空语,悟透玄风上十洲。三十一苦劝人修不肯修,却将恩德反为仇(音求)。如今回首朝天去,不管人间得自由。和曰:世人宜早发心修,夫妇恩深总是仇。不信吾言当自省,眼昏背曲为何由。三十二浮名浮利事如风,飘来飘去有何功?诸人各自宜三省,莫把仙方当脱空。
和曰:纯阳袖大惹春风,归去来兮甚有功。留下玄机无价宝,玉蟾解和亦谈空。
7. 金庸群侠传怎么的那十四本天书
四天书
飞狐外传 苗人凤居→药王庄(摘蓝花才进得去)先杀阎基拿到七心海棠程灵素才会给解药(
带胡斐) →胡斐单挑苗人凤→赢可取得飞狐外传
雪山飞狐 胡斐加入(得到闯王军刀)→(拿到闯王宝藏地图)→闯王宝藏(以闯王军刀开锁)
→取 得雪山飞狐
连城诀 (大轮寺救狄云)→江南山洞(离主角家不算远)拿唐诗选辑→北丑棚将选辑泡水→
天宁 寺打一场(敌人不强)→佛像背后取得连城诀(这是最好拿的一本)
天龙八部 (燕子坞,段誉会离开)→绝情谷拿传国玉玺→(燕子坞)→铁掌峰拿大燕世族紫
→燕子 坞(若接受慕容复,是逼乔峰退位吧)→丐帮单挑乔峰→赢可取得天龙八部(先拿到
两样 东西,等能打败乔峰再去燕子坞,便可多训练段誉一阵子)
射雕英雄传 黑龙潭(带程瑛,但瑛姑等见过周伯通后才会在黑龙潭出现)→一灯居→黑龙潭
→百花谷 →黑龙潭→桃花岛,品德可能要九十(要不就要打倒郭靖),便可取得射雕英雄传
白马啸西风 杨过加入(绝情谷拔断肠草治他)→沙漠废墟地下高昌迷宫(玄铁剑加上要有一
定武力或 内力才能打开隔世石)→取得白马啸西风
鹿鼎记 神龙岛→五毒教打一场→神龙岛大打一场→取得鹿鼎记
笑傲江湖 分别和梅庄四友单挑(福威镖局打败林平之拿溪山行旅图、嵩山拿率意帖、燕子坞
玉玺拿 呕血谱、破庙用蝴蝶谷得来的铁铲挖墓拿广陵散)→出庄再回来和黑白子对话→梅庄
地牢 →得到吸星大法及黑木令→上黑木崖打东方不败(难关,先练练功吧!)→取得笑傲江
湖 (出来还要和五岳剑派的人马打一场)。(这是最难拿的一本)
书剑恩仇录 回族部落→金轮寺打金轮法王拿到可兰经→回族部落,取得书剑恩仇录
神雕侠侣 花谷送玉蜂浆给周伯通,看有刻字的玉蜂→绝情谷后山找到小龙女(当然要带杨过)
→古 墓的石棺→取得神雕侠侣。(这本也很好拿)
侠客行 凌霄城打败白万剑→取得赏善罚恶令→侠客岛(要带石破天)→取得侠客行
倚天屠龙记 (冰火岛拿谢逊金毛→昆仑仙境找张无忌→拜访六大派)→明教分舵打败杨逍→
明教地道 →光明顶大战六大派,拿铁焰令→冰火岛→成昆居杀成昆→冰火岛→光明顶→灵蛇
岛找紫衫龙王(要在蝴蝶谷王难姑说出金花婆婆就是紫衫龙王她才会承认)→光明顶破光明圣
火阵→取得倚天屠龙记
碧血剑 (勃泥岛)→华山旁金蛇秘洞取金蛇剑→勃泥岛→品德够可取得碧血剑
鸳鸯刀 田伯光居拿鸳刀→闯王宝藏拿鸯刀→东海无名岛→取得鸳鸯刀
其实说实话,你自己应该去摆度的贴吧去看看功略海了,还有很多你不知道的
8. 以《道德经》的观点来看,个人的努力有什么意义
《道德经》是真正的天书,如源头活水孵育人类,数千年如一日的陪伴。
老子释迦说法时人心已难度化,如果说这个末法时期还有一普度众生最方便之门,那就是《圣经》,她同儒释道医武一样,都是最窄的门,能上道的人几近绝迹,圣经里简称“窄门”。
“你们要走窄门,因为引到灭亡,那门是宽的,路是大的,去的人也多。引到永生,那门是窄的,路是小的,找着的人也少。”
能进入这个天道窄门的人凤毛麟角,多进入了狭义“窄门”,唯我独大坐井说天阔。本篇和《道德经和金刚经的秘密》都属于知识的窄门。人类演化的无量知识,轮回百世未必能穷尽。一玹氏是平凡人中的平凡人、生老病死的血肉臭皮囊,没有创造任何知识,一切知识从来不增不减恒常恒在。
佛道儒医武乃至上帝真主,传递的真相只有一个,不是多个。老子传承的是神州文明,故老子直指众妙之门,站在无极界解说真相,非上上等根器不能解其意、证其道,所以古往今来翻译解读道德经者,无非俗文。耶稣传道时人心已坏,只能借、演、说道的“用”,所宣的博爱即为道之用。
阐明本体所展现出来的“用”,道以“博爱”驻世无我无私普爱一切众,引导老百姓体会大天大地大自然——大我,从而体证道、上帝的伟大,然后回归上帝、回归伊斯兰谓之“主”的世界。
9. 元始天尊门下的“昆仑十二仙”是指
昆仑十二仙
其实这并不是封神演义原著中的说法,而是藤崎龙在封神演义漫画中所提出来的,相当于原著中的十二代弟子,大体是以下几位:
玉泉山金霞洞玉鼎真人: 镇山之宝为斩仙剑。
五龙山云霄洞文殊广法天尊镇山之宝为遁龙桩。
九宫山白鹤洞普贤真人:镇山之宝为吴钩剑。
乾元山金光洞太乙真人:镇山之宝为九龙神火罩。
青峰山紫阳洞清虚道德真君:镇山之宝为七禽扇。
太华山云霄洞赤精子:镇山之宝为阴阳镜。
九仙山桃源洞广成子:镇山之宝为番天印。
夹龙山飞云洞惧留孙:,镇山之宝为捆仙绳。
普陀山落伽洞慈航道人:镇山之宝为玉净瓶。
金庭山玉屋洞道行天尊:不清楚。
崆峒山元阳洞灵宝大法师(老子座下大弟子):也没找到。
二仙山麻姑洞黄龙真人:坐骑为仙鹤,没有出现。
其中有争议的是,有的书上认为燃灯道人是十二上仙之首,而在漫画中似乎云中子也是十二仙之一。
下面的图中,最前面的是普贤和太公望,没有燃灯,在漫画中,燃灯是前任十二仙之首,后来和元始大战,掉下悬崖,所以就把普贤提升为昆仑十二仙之首了,而燃灯掉下悬崖的真相是隐藏实力,准备对付女娲。
昆仑十二仙 (元始天尊门下):
玉泉山金霞洞玉鼎真人: 徒弟杨戬,镇山之宝为斩仙剑.
五龙山云霄洞文殊广法天尊:徒弟金吒,镇山之宝为遁龙桩。
九宫山白鹤洞普贤真人:徒弟木吒,镇山之宝为吴钩剑
乾元山金光洞太乙真人:徒弟哪吒,镇山之宝为九龙神火罩
青峰山紫阳洞清虚道德真君:徒弟黄天化、杨任,镇山之宝为七禽扇
太华山云霄洞赤精子:徒弟殷洪,镇山之宝为阴阳镜
九仙山桃源洞广成子:徒弟殷郊,镇山之宝为番天印
夹龙山飞云洞惧留孙:徒弟土行孙,镇山之宝为捆仙绳
普陀山落伽洞慈航道人:无徒弟,镇山之宝为玉净瓶
金庭山玉屋洞道行天尊:徒弟韩毒龙、薛恶虎、韦护
崆峒山元阳洞灵宝大法师(老子座下大弟子):无徒弟
二仙山麻姑洞黄龙真人:坐骑为仙鹤,无徒弟
10. 如何理解和分析老子道德经第八十章
我也喜读道德经,在网上看一本”昆仑仙本”感觉易懂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