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法学百科 » 公民道德课件

公民道德课件

发布时间: 2022-01-15 11:18:09

『壹』 中学生文明礼仪课件

文明礼仪就是律己、敬人的一种行为规范,是表现对他人尊重和理解的过程和手段。文明礼仪,对一个社会来说,是一种文化,是一个国家社会程度、道德风尚和生活习惯的集中反映;对一个人来说,是一个人的个性气质、道德水平、文化修养、审美情趣和交际能力等的外在表现,是人际交往的通行证,也可以说礼仪是一个人的最基本素质之一。

一、研究背景

《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中明确指出:“开展必要的礼仪、礼节、礼貌活动,对规范人们的言行举止,有着重要的作用。”

我国作为有5000多年文明史的“礼仪之帮”,讲文明、用礼仪,是弘扬民族文化、展示民族精神的重要途径。但随着社会的发展,我们在否定传统弊端的同时,也丢掉了一些传统的美德。作为祖国未来支柱的学前期幼儿,具备了会思考、会学习、接受信息快等素质,但受到社会大环境中不文明行为的熏染及接受文明礼仪教育的不够,幼儿对文明礼仪知识知之甚少,礼仪认知与行为相脱节,滋长了一些作为独生子女而引发的不良习气,例如不懂尊重父母、长辈,与人交往不懂谦让、不讲礼貌,公共场所不守秩序等,以自我为中心,不关心别人,养成了唯我独尊的品性。

“少若成天性,习惯成自然”。国内外诸多科学研究都证明:幼儿期是一个人道德品质、行为习惯和个性开始形成的重要时期,也是接受品德教育的最佳时期。因此从小对幼儿进行文明礼仪教育,有助于促进幼儿社会化进程,是幼儿完善自我形象的需要,对其今后的学习和整个人生的发展将产生积极的影响。

针对幼儿文明礼仪行为存在的现状,我园将结合幼儿的年龄特点进行幼儿文明礼仪教育的课题研究。将文明礼仪教育融入幼儿园的环境创设、融入幼儿的一日生活环节、融入课程安排及家园互动中,进一步优化教育环境,营造文明礼貌的良好氛围,进一步丰富幼儿的文明礼仪知识,促进幼儿文明行为习惯的养成。

二、研究目标

1、让幼儿了解基本的礼节常识,养成良好的文明礼仪习惯。

2、提高幼儿的道德认知水平,培养幼儿的礼仪行为,改善礼仪风貌,促进讲文明、懂礼貌的园风的形成。

3、探索幼儿道德教育的有效途径,提高幼儿园德育的实效性。

三、研究对象

幼儿园在园全体幼儿。

四、礼仪教育主要内容

共分为四大部分。

(一)生活礼仪:1、进餐礼仪 2、仪表仪态礼仪 3、行走礼仪

(二)交往礼仪:1、称谓礼仪 2、问候礼仪 3、交谈礼仪 4、做客待客礼仪 5、接打电话礼仪 6、同伴礼仪

(三)公共场所礼仪:1、升旗礼仪 2、集会礼仪 3、购物礼仪 4、公共场合礼仪

(四)学习礼仪:1、课堂礼仪 2、活动礼仪

五、操作要点与主要措施

(一)创设幼儿讲礼仪的优质环境。幼儿天生善于观察和模仿,环境的教育功能不可低估,因此,我园将通过两条途径来优化教育环境。

1、美化生活环境。良好的文明礼貌环境可以潜移默化地促进幼儿文明行为习惯的形成。围绕“开展文明礼仪教育”这一主题来创设园内环境,在楼梯、过道、活动室外墙等醒目处张贴文明礼仪宣传语,布置一些相关的画面和语言提示。这样幼儿可以通过看一看、说一说、学一学,加深对文明行为的认识,促进他们在潜移默化中掌握文明礼仪。

2、树立礼仪榜样。广大教师注重言传身教,利用各种教育手段为幼儿树立正确的榜样。在幼儿园里,教师就是幼儿的镜子。在日常生活中要求幼儿做到的,教师必须首先做到。我们将在开展幼儿礼仪教育之前,首先组织全体教师学习相关的礼仪内容,在幼儿园广泛开展职业道德教育,规范教职工文明礼仪行为,努力形成具有良好修养的教师群体,塑造良好师德师表形象。

(二)将礼仪教育融入幼儿一日生活中。从晨间接待开始,一日环节包括入园、进餐、睡眠、学习、游戏、户外活动、盥洗入厕、离园等,在各个生活、学习过程中,如果文明礼仪教育跟不上,幼儿可持续性的良好习惯的养成将会受到影响。因此,我们应注重幼儿在一日生活的各个环节中的养成教育,包括生活卫生习惯、行为规范及文明礼貌。具体措施有:结合本园实际,继续扎实开展“文明礼仪伴我行”争星活动,把幼儿的仪容仪表、活动(上课、排队、庆祝活动、升旗仪式等)礼仪、尊师重长礼仪、语言礼仪、园内公共场所礼仪等五项做为评比内容。通过班级设文明礼仪争星表、幼儿园设星级班的形式,设立“文明小天使”示范岗,每天早上迎接小朋友、家长的到来,激发幼儿个个争当“文明小天使”的愿望。

(三)将礼仪教育列入教育课程。幼儿文明礼貌习惯的形成,并非一朝一夕的事,要从一点一滴、一招一式的细节抓起。运用多种主题活动,生动活泼地对对幼儿实施有目的、有计划的教育活动,使幼儿时刻受良好习惯的熏陶,促进幼儿文明习惯的养成。形式有:

1、游戏竞赛,促使幼儿初步形成正确的礼仪观。

2、阅读一些礼仪小故事,使幼儿从礼仪故事中获得相应情感,产生情感共鸣,自觉接受故事中的内容,认识文明礼仪用语,认识文明礼仪的重要性。

3、观看礼仪情景示范表演,帮助幼儿获得礼仪相关知识和强化情感的体验。

4、抓住节日活动的教育契机,创设体验情境,帮助幼儿巩固文明习惯的行为。

(四)家园共育。对幼儿进行文明礼仪教育,必须要家园合力。我园将通过以下方式达到家园共育的目的。

1、通过家长会、家长学校宣传文明礼仪教育的重要性,帮助家长树立正确的礼仪教育观,使家庭教育与幼儿园教育同步。

2、利用家园联系册、幼儿成长档案、家园专栏、幼儿园博客及网站等多途径,让家长了解幼儿园及班级开展的礼仪活动和自己的孩子的文明礼仪情况,要求家长以身作则,言行一致,给予孩子一个文明礼貌的生活环境。

3、引导家长在平时的社交活动中,有意识地培养孩子热情大方、文明礼貌的良好习惯,规范孩子的行为,促进幼儿个性品质的良好发展。

六、组织与保障

1、成立幼儿园课题研究工作领导小组。

课题组长:陈海平

副组长:蒙上霞

研究组成员:李清燕、梁虹、李佩锦、陈茹、范彩明、翁瑜、柯俐霞

实验组成员:幼儿园全体教师

2、保证课题实施所需要的经费投入。

3、做好教师开展课题的指导工作。

4、设立奖励机制,对在实验工作中涌现出来的先进集体和个人及时进行表彰和奖励。

七、预期成果及表达形式

1、形成“人人讲文明、讲礼貌”的良好园风。

2、通过研究,形成我园大、中、小班文明礼仪教育课程。

3、教师人人撰写1-2篇论文、反思或经验总结,帮助教师获得专业化成长。

4、鼓励家长撰写开展文明礼仪后的经验、感悟、总结等。

『贰』 公民道德包括哪些内容

一、“爱国守法”,强调公民应培养高尚的爱国主义精神,自觉地学法、懂法专、用法、属守法和护法。 二、“明礼诚信”,强调公民应文明礼貌、诚实守信、诚恳待人。 三、“团结友善”,强调公民之间应和睦友好、互相帮助、与人友善。 四、“勤俭自强”,强调公民应努力工作、勤俭节约、积极进取。 五、“敬业奉献”,强调公民应忠于职守、克己为公、服务社会。

『叁』 公民道德基本知识是什么

我国公民道德基本规范的内涵
《纲要》在公民道德建设的指导思想中,以广大人民群众耳熟能详的语言,将我国公民应遵守、需要在全社会大力倡导的基本道德规范概括为20个字,即:爱国守法、明理诚信、团结友善、勤俭自强、敬业奉献。这些规范是第一次系统地、集中地作为我国公民地基本道德规范被提出来,应当引起全社会地高度重视。在学习、宣传、贯彻、落实《纲要》地过程中,需要把这20个字当作一个重点,使这些基本道德规范真正深入到每一个公民地内心,并落实在具体的道德行为上。

《纲要》提出地20个字可以再细分为这样10个道德规范即: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善、勤俭、自强、敬业、奉献。

公民道德这10个基本规范,在调整整个公民个人与社会、与国家,与他人的关系中,各有不尽相同的功能,大致说来可以对这些功能作这样的认识和划分:“爱国”主要是规范公民与国家的关系;“守法”是“爱国”规范的延伸,规范的也主要是公民与国家的关系,即把“守法” 作为公民对国家的道德责任的“底线”;“明礼”主要是规范公共场合的公共道德行为,文明礼貌是公民在公共场合应当遵守的最基础的道德准则;“诚信”主要也是规范公共关系中的道德行为,是对“明礼”规范的进一步深化和“升华”,即古人所说的“礼于外,诚于内”;“团结”主要是规范公民与公民之间的道德关系,强调公民之间的亲和力;“友善”与“团结”是同一层次的道德规范,功能也是相类似的,但更加注重公民个人之间的道德关系;“勤俭”主要是对公民个人提出来的道德要求,勤俭的道德素质更多地在公民个人的行为中表现出来;“自强”主要也是对公民个人的道德素质提出要求,与“勤俭”是同一层次的道德准则;“敬业”主要是规范公民与职业的道德关系;“奉献”主要是规范公民与社会的道德关系,并引申出公民对待他人的道德责任。

需要指出的是,这样来认识和划分上述公民道德10个基本规范的功能,只是从基本的方面着眼的,在实际的公民社会的道德实践中,各个公民道德规范的功能往往是互相渗透、交叉并行的,例如,调节公民与国家相互关系的道德规范,也总是调节公民个人相互之间关系的道德规范,而调节公民个人之间相互关系的道德规范,也具有调节公民个人与社会;与国家的相互关系的功能。因此,对公民道德规范的具体功能不应作绝对化的认识和划分,而是要在明确它们各自主要的功能的同时,结合实际情况对它们的其他功能进行具体分析。

『肆』 公民道德有哪些

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

『伍』 公民道德有哪些介绍

加强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是发展先进文化的重要内容和中心环节。在新的历史内条件下,从公民道德建设容入手,继承中华民族几千年形成的传统美德,发扬党领导人民在长期革命斗争与建设实践中形成的优良传统道德,借鉴世界各国道德建设的成功经验和先进文明成果,努力建立与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社会主义道德体系,对形成追求高尚、激励先进的良好社会风气,保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健康发展,促进整个民族素质的不断提高,全面推进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我们公务员一定要全面贯彻落实党的重要思想,充分认识加强公民道德建设的重要性、艰巨性、长期性和紧迫性,把公民道德建设放在突出位置来抓,促进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的紧密结合,推动经济和社会的全面发展。要依据《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结合实际,研究制订贯彻意见和具体措施,并认真组织实施。

『陆』 公民道德的内涵和意义

公民基本道德规范的内容: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善、勤俭自强、敬业奉献以“爱国守法版、明礼诚信、权团结友善、勤俭自强、敬业奉献”为主要内容的公民道德建设工程,是建设和谐社会的重要精神基础,公民的道德素养、文明水准是整个民族素质的体现,不仅是一个国家软实力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且是提高公民道德素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培养现代公民的基本纲领和基本方式。加强公民道德素质建设,为构建文明法治、稳定和谐、谅解宽容的和谐社会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加强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是发展先进文化的重要内容和中心环节。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从公民道德建设入手,继承中华民族几千年形成的传统美德,发扬党领导人民在长期革命斗争与建设实践中形成的优良传统道德,借鉴世界各国道德建设的成功经验和先进文明成果,努力建立与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社会主义道德体系,对形成追求高尚、激励先进的良好社会风气,保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健康发展,促进整个民族素质的不断提高,全面推进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如果对你有所帮助 请好评 谢谢

热点内容
郑幸福律师 发布:2025-02-13 01:59:09 浏览:844
哈市乡村台法律援助热线 发布:2025-02-13 01:30:42 浏览:409
新劳动法试用期工资 发布:2025-02-13 00:53:20 浏览:703
宁波新劳动法实务培训 发布:2025-02-13 00:48:24 浏览:645
动画片刑法 发布:2025-02-13 00:35:00 浏览:552
民事诉讼法146条6 发布:2025-02-12 23:28:42 浏览:865
巴州司法所 发布:2025-02-12 23:00:17 浏览:158
道德经库恩 发布:2025-02-12 22:45:04 浏览:344
行政诉讼法八十二 发布:2025-02-12 22:07:11 浏览:890
重庆京师律师 发布:2025-02-12 19:52:51 浏览:8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