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法学百科 » 法治与人权

法治与人权

发布时间: 2020-12-20 10:27:11

1. 社会主义法制与人权的关系

社会主义法制对人权的作用

第一,社会主义立法直接确认和保障人权。{我们已知人权是道德权利与法律权利、应然权利与实然权利的结合。

第二,社会主义法的实施直接维护和保障人权。

第三,社会主义法制对人权得以实现的环境发生作用,由此而间接保障人权。

第四,参加国际人权条约,维护和保障人权。

2、社会主义法的实施对人权的直接维护和保障主要表现在:

司法机关通过依法审理侵犯人权的案件维护和保障人权。

②司法机关在办案中通过坚持一系列原则,履行一系列程序,来维护和保障人权。

③国家专门机关对犯罪一方面加以处罚,另一方面实行改造,再一方面仍然保障他们所保留的人权,如健康权、人格权、合法财产不受侵犯权以及控告权、申诉权、检举权等。

④行政机关在执法中也注意对人权的保障,禁止在执法中出现侵犯人权的行为。

⑤实行人权救济制度,使人权被侵犯者得到应有补偿。通过这五方面,就能从法律制度上有效地将法所确认和保障的人权在法的实施过程中加以维护和保障。

3、人权对社会主义法制的作用人权问题不仅是个需要法制确认、维护和保障的问题,也是对法制发展有重大促进作用的问题。在我国,重视人权,确认、维护和保障人权,必然会促进法制的发展。

首先,发展人权就要求发展社会主义法制。

其次,在社会主义制度下,实现人权,就意味着实现人民当家做主,意味着实现公民的生存权、发展权、人身权、政治权、经济权、文化教育权、社会权等等,而这些人权的实现,无疑会有力地促进社会主义法制的发展。

此外,人权的状况,也是衡量法制状况的一个价值尺度。

2. 如何从法治角度捍卫人权

你好,如果你受到了侵犯,你就可以用法律来十武器那捍卫你自身的利益,谢谢!

3. 法治在保障人权方面的特殊作用

1.尊重复和保障人尊重和保障人权是制现代法治国家立法活动的基本要求,我国宪法规定了公民享有广泛的基本权利,法律进一步明确了公民享有的各项具体权利,规定了侵害权利的法律责任
2.监察机关依照法律规定独立行使监察权,加强对所有行使监察机关依照法律规定独立行使监察权,加强对所有行使公权力的公职人员的监督,保护公民的各项合法权益。
3.审判机光,检查机光,要依照宪法和法律的规定独立行使审判权,检查权保护公民的各项合法权益。
4.国家加强法治宣传教育,弘扬社会主义法治精神,建设社会主义法治文化,增强全民法治观念,形成全民守法的氛围和习惯,努力将人权理想变成现实。

4. 怎样理解宪政与民主、法治、人权的关系

法治与人权
狭义的法治认为法治本身并不提供“公正”,但为人们提供了一个寻求公正的法律框架和程序;而实质的法治扩展了狭义的概念,包括某些与此相关的个人的实质性权利。这个扩展则在法理上承认天赋人权,也为宪政国家的宪法最终包括了人权法案建立了法理依据。也因此,只有在有法治的国家,人权才能获得保障。就人权保障而言,法治则使普世价值的人权和各国宪法或基本法上的基本权利不受来自他人或政府的非法侵犯。目前,狭义法治比实质法治获得更广泛的认可。
法治与宪政
宪政是西方政治思想史上一种主张以宪法体系约束国家权力、规定公民权利的学说、理念和政治实践。这种理念要求政府所有权力的行使都纳入宪法的轨道,并受宪法的制约,使政治运作进入法律化理想状态。宪政是民主制度的基础和保障,同时也是对民主政治的制衡,在宪政国家,政府和公民的行为都是有边界的,不能互相僭越,政府所代表的行为世界是公共部门,相对来说公民的行为世界称作公民社会。宪政的根本作用在于防止政府(包括民主政府)权力的滥用(即有限政府),维护公民普遍的自由和权利;传统上,宪政本身并不直接涉及到政府是否通过民主选举产生,但现代宪政理论往往与民主的概念密不可分。
宪法强调法律具有凌驾于包括政府在内的一切的法治的必要性。没有法治也就没有宪政。
法治与民主
法治原则要求法律对政府权力与对人民具有普遍拘束力,要求政府权力与人民共同尊重和遵守法律。因为如果不是透过民主机制所制定的法律,往往沦为政府权力对人民的统治工具,不能有效拘束政府权力,这并不符合完整、正确的法治。因此民主也可说是法治的必要前提和实质内涵之一。
民主制度的具体表现之一是在人民能直接或间接(透过民选的议员、代表)制定各种法律,如果法律不被尊重或遵守(特别是不被政府所尊重或遵守),民主制度也形同虚设。因此民主制度的内涵也包含了落实法治原则。
法治对民主的保障与人权一样是通过实质法治体现的。狭义法治并不包括民主内涵。
就民主制度而言,法治是使民主制度能发生实际效力的方法。

5. 社会主义法制对人权的作用

可答如下4点:
一、社会主义法制保障基本人权
二、社会主义法制限制人权被滥用
三、提供了反对一些势力利用人权干预中国事务的有力手段
四、社会主义法制建设为人权发展奠定了基础

6. 我国在法治实施的过程中,如何尊重和保障人权这一基本要求

我国债实施法制的过程中要做到尊重和保护人权就应该更多的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

7. 人权与法治的关系是什么

法治又称“法律的统治”,是指以法律为准则统治或治理国家。它与“人治”相对,即治理国家依靠确定的、公开的、具有普遍约束力的法律规则,而不是依靠统治者个人的意志。法治与法制不同,法制是指法律制度,不涉及治国原则和法律的价值与权威。不同国家对法治的理解是不同的。一般来说,法治有三层含义:第一,依照法律治理国家,建立和维护社会秩序;第二,宪法和法律拥有至高无上的权威,必须严格依法办事;第三,保障民主、平等和自由。

法治思想最早是由古希腊哲学家提出来的,亚里士多德曾对法治政府优于人治政府进行了论证。我国古代的《管子》一书中就含有“依法治国”的思想,并且法治学说一直在传统社会中发展延续。进入20世纪后,我国传统的法治概念与民主、自由、人权相结合,成为社会改良和革命的口号。新中国成立后,党和政府不断探索人民当家作主、依法保障人权的道路。1997年,党的十五大将“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确立为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1999年通过的《宪法修正案》将其确立为宪法原则。2004年,“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被载入宪法,这成为我国依法治国、保障人权在制度发展上的新的里程碑。

法治与人权有着密切的关系。首先,法治是保障人权的前提条件。没有法治,就不能充分尊重和保障民主、平等、自由等基本人权。在国际上,人权也必须通过公正的国际法律秩序来保护和促进。正因为如此,《世界人权宣言》将法治确立为一项重要原则。其次,权利是制定宪法和法律的根据。人权作为一个权利体系,会随着实践的发展而不断发展完善,这对创设和发展法律权利和义务关系有很大的影响。第三,人权作为一种“应然”的道德权利,可以为法律权利和相应的法律原则、制度提供道德基础,从而解决法的道德性问题,并在某种程度上补救法律形式的不足。

8. 实施依法治国,国家如何尊重和保障人权

1.尊重和保障人尊重和保障人权是现代法治国家立法活动的基本要求,我国宪法规定了公民享有广泛的基本权利,法律进一步明确了公民享有的各项具体权利,规定了侵害权利的法律责任。
2.监察机关依照法律规定独立行使监察权,加强对所有行使监察机关依照法律规定独立行使监察权,加强对所有行使公权力的公职人员的监督,保护公民的各项合法权益。
3.审判机光,检查机光,要依照宪法和法律的规定独立行使审判权,检查权保护公民的各项合法权益。
4.国家加强法治宣传教育,弘扬社会主义法治精神,建设社会主义法治文化,增强全民法治观念,形成全民守法的氛围和习惯,努力将人权理想变成现实。
人权,是指在一定的社会历史条件下每个人按其本质和尊严享有或应该享有的基本权利,包括经济权利、政治权利、文化权利和社会权利。在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进程中,依法尊重和保障人权成为中国法制建设的核心内容。因为法制建设归根结蒂要促进人的发展,保障人的合法权利。笔者在对我国依法尊重和保障人权取得的成就和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的基础上,对如何进一步依法尊重和保障人权进行了思考。

一、我国在依法尊重和保障人权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城乡的差距反映农民权利法律保障的缺失与不足
我国有九亿农民。要使我国人权得到切实的保障,九亿农民的经济、文化、政治、社会权利必须得到有效的保障。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实际上要解决城市发展和农村发展差距扩大而导致的城乡不和谐的问题。农村经济落后,农民自身不发达的原因在经济上非常明显,而这种物质外化的表现其本质上是由于经济政治权利的不平等构成的。因为我国的农民在政治生活中没有像城市人一样获得同等的国民待

9. 试论述社会主义法制与人权的关系

新中国成立后,党和政府不断探索人民当家作主、依法保障人权的道路。1997年,党的十五大将“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确立为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1999年通过的《宪法修正案》将其确立为宪法原则。2004年“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被载入宪法,这成为我国依法治国、保障人权在制度发展上的新的里程碑。
法治与人权有着密切的关系。
1、法治是保障人权的前提条件。没有法治,就不能充分尊重和保障民主、平等、自由等基本人权。在国际上,人权也必须通过公正的国际法律秩序来保护和促进。正因为如此,《世界人权宣言》将法治确立为一项重要原则。
2、权利是制定宪法和法律的根据。人权作为一个权利体系,会随着实践的发展而不断发展完善,这对创设和发展法律权利和义务关系有很大的影响。
3、人权作为一种“应然”的道德权利,可以为法律权利和相应的法律原则、制度提供道德基础,从而解决法的道德性问题,并在某种程度上补救法律形式的不足。

10. 人权与法治读后感

由刘志强教授编辑的罗隆基《人权法治民主》一书,近日出版。法学家郭回道晖教授在本书序言中答说:“中国有一个不良传统:‘因人废言’。当某人一旦被视为异己者、敌对者、麻烦制造者,被权力者所诟病,受到排斥、打压而沦落后,即使这之前或之后他的言行是正确的,有益的,都被一概封杀,落得和其人一样被废。而其人之所以被‘废’,往往也是由于其言遭忌,‘因言废人’。中国现代史上著名民主人士罗隆基先生多少处于这种境遇。自从1957年那场狠整知识分子的运动中他中计落马,成为至今也不蒙‘改正’的‘大右派’之后,他在民主革命时期的进步活动和有关人权、自由、民主、法治的理论贡献,从此被人们遗忘、禁谈、消失。现今的一些中青年人、乃至七十来岁的老人,大都不知道这个新中国时期被千夫所指的名士,在20世纪30年代曾经是一位为伸张人权正义而被国民党政府一度关进监牢的民主斗士。”

热点内容
中级会计师经济法目录6 发布:2024-11-17 22:37:33 浏览:943
农村分单的法律效力 发布:2024-11-17 22:04:46 浏览:941
交大经济法第四次作业 发布:2024-11-17 21:12:11 浏览:748
实体法学派 发布:2024-11-17 20:45:53 浏览:462
安徽律师培训 发布:2024-11-17 18:53:19 浏览:779
鞍山法院在哪里 发布:2024-11-17 17:58:50 浏览:25
国际经济法的关系 发布:2024-11-17 17:41:28 浏览:580
泗县司法局法律援助中心联系方式 发布:2024-11-17 17:29:13 浏览:726
数理法学 发布:2024-11-17 17:24:24 浏览:43
知名合同法的案例 发布:2024-11-17 17:05:49 浏览:8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