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法学297
① 请问知不知道广东2A学校的排名啊我想读新闻传媒或者法律的。哪个学校这两个专业比较好另外,参加哪...
深圳大学
法学院
学院简介:
法学院正式成立于1997年,其前身法律系始建于1983年。法学院现有法学、社会工作2个本科专业。深圳大学于1998年获得国际法专业硕士学位授予权,经教育部批准,现为法学一级硕士点授权单位;设有国际法学、经济法学、刑法学、宪法行政法学等4个法学硕士学位点;2007年获准招收在职法律硕士(J.M)和法律硕士(非法学)研究生;2009年经教育部批准成为全国首批招收法律硕士(法学)研究生的学校。学院现拥有全国重点研究基地“深圳大学港澳基本法研究中心”;6个校级研究所(中心);民法学、刑法学等4门校级精品课程。其中,法学专业是广东省高等学校特色专业建设点,国际法学科是广东省重点扶持学科。
法学院对外交流与合作活跃。学院每年有外籍教师长期应聘执教,还定期派遣教师和学生出国(境)讲学、研究、访问或交换。学院与美国、德国、英国、澳大利亚、日本、韩国及台港澳等国家和地区的一些著名学府建立了交流与合作关系。另外,学院每年都有大批毕业生到港澳地区及美、英、法、德、澳、日等国知名学府继续深造和攻读博士、硕士学位。
学院师资力量雄厚,现有教职工78人,其中专职教师66人,包括教授19人,副教授34人,外籍教师1人。高级职称教师占82%,青年教师全部具有博士学位。
学院主页:http://law.szu.e.cn
咨询电话:0755-26536147
咨询邮箱:[email protected]
专业介绍:
1.法学(广东省高等学校特色专业建设点)
培养目标:培养具有坚实的法学基础理论,系统掌握法学基本知识和基本原理,了解国内外法学理论发展及国内立法动态,具有较强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综合能力,能较熟练地运用有关法律知识和法律规定从事各类法律工作的专业人才。
主要课程:法理学、宪法学、民法学、刑法学、行政法学和行政诉讼法学、经济法学、商法学、知识产权法学、民事诉讼法学、刑事诉讼法学、中国法制史、国际公法学、国际私法学、国际经济法学等。
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专门开设《司法实务技能提升课程》,同时在深圳市各级公检法系统、政府机关法务与公共管理部门、企事业单位法务部门、律师事务所等机构进行为期12周的法律专业实习。
授予学位:法学学士。
2.社会工作
培养目标:培养具有基本社会工作理论和知识,熟练的社会工作技能和很强的社会工作实践能力,能在政府机关、社会团体、企事业单位以及社区和其他社会福利、服务和公益团体等机构从事社会政策研究、社会行政管理、社区发展与管理、社会服务、法律咨询和调解、心理咨询等工作的中、高级专门人才。
主要课程:社会学概论、西方社会学理论、社会调查研究方法、社会心理学、社会统计学、社会问题、社会工作概论、社会政策、社会福利与保障、犯罪社会学、法律社会学、心理咨询与治疗、社会工作价值与理念、个案工作、社区工作、青少年社会工作、老年社会工作、残疾人社会工作、学校社会工作、企业社会工作等。
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在深圳、香港等地的社会工作机构进行为期16周的专业实习。
授予学位:法学学士。
传播学院
学院简介:
深圳大学于20世纪80年代中期在国内高校中率先创办新闻传播学专业。现开设有新闻学、传播学和广告学等3个本科专业,其中包括新闻学、广播电视、网络与新媒体、广告策略、广告设计等专业方向。目前,在校全日制本科生1100余人,研究生70余人。学院现拥有新闻传播学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予权,并与暨南大学合作,培养传播学博士研究生。学院目前在国内高校中享有很高声誉,是教育部新闻学科教学指导委员单位、中国高等教育学会新闻学与传播学专业委员会理事单位,中国广告教育研究会、中国广告教育专业委员会发起创建单位和副会长单位、中国传播学研究会、中国网络传播学会等常务理事单位。
传播学院坚持办学质量第一。创建了国家级精品课程、国家级传媒类实验教学示范中心。新闻传播学科是广东省重点学科。广告学专业是全国高校中创办最早的三所之一,是国内外高度认可的名列A+的专业。2009年被评为广东省特色专业。学院创办的传媒与文化发展研究中心是广东省高校唯一的新闻传播学科重点研究基地。传播学院的各个专业方向贴近广东深圳地区蓬勃兴旺的传媒和文化产业,报考和就业十分畅旺。大学生进校后可以根据个人兴趣和专长自由选择合适的专业方向。历届毕业生就业率均在90%以上。26年来,传播学院培养了大批新闻、传播、广告、设计、广播、电影、电视、网络、新媒体、营销、公共关系等专业优秀人才,其中有获得国家级和国际大奖的著名影视导演、制片、新闻记者、策划人、广告营销和创意总监等。每年还有数十位毕业生考取美国、英国、香港等高校以及国内著名高校研究生。
传播学院建立了高素质的实力雄厚的师资队伍,有教授12人,副教授16人,讲师12人,博士23人。其中有教育部教学指导委员、博士生导师、多位硕士生导师、海外留学博士、特聘教授、跨世纪优秀人才和深圳市优秀教师等多人,聘任外籍著名学者担任客座教授,一批富有传媒业界经验的专家在校任教。
传播学院建立了良好的办学条件。传媒实验教学中心是目前本校唯一的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现有实验场地2704平方米,累计投入实验设备超过2900万元,建立了系统的实验教学体系,为学生自主从事新闻采编、摄影、电视摄像、广播播音录音、广告设计、传媒研究、网络新媒体设计、电话调查等教学实践提供了优良的设备基础和专业指导。学院培育了将近30个学生创意工作室,多个专业社团、校园报刊杂志、网站等。历届大学生获得了教育部、广东省及国内外各类专业竞赛奖励600多项,显示了很强的专业竞争力。
学院大力推动行业合作交流。先后在国内大型媒体集团(如深圳报业集团、深圳广电集团、南方报业集团等),国际4A广告公司(如日本电通北京公司等)、著名文化产业示范企业等建立了60多个专业实习基地或大学生创意孵化园,与英、美、日、新等国家及港台等地区著名高校建立了紧密的合作交流关系。先后向英国威尔士大学、威斯敏斯特大学、韩国东义大学、香港浸会大学、中文大学等派遣了多名交流学生,并与美国密苏里新闻学院建立了交流协议,将从2011年起,按照学分互认及双学位模式,选派优秀本科生赴美攻读学士和硕士学位。在校优秀本科生经选拔可获推荐免试进入中国传媒大学等名校攻读硕士研究生。
学院主页:http://cmc.szu.e.cn
咨询电话:0755-26534913,26534402
咨询邮箱:[email protected]
专业介绍:
1.新闻学
培养目标: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有较高政治思想素质、较高道德修养、新闻专业意识和敬业精神,全面的人文素质和复合型社会科学知识结构的新闻记者、新闻编辑、媒体经营管理骨干人才。本专业要求学生具备鲜明的专业新闻人才特点,在校学生在修读新闻专业的同时,可选择修读另外辅修专业,如经济、管理、法律、外语、中文等,取得双专业或双学位资格,从而形成扎实的复合型专业知识能力结构,具有从事专业化新闻工作的核心竞争力。
主要课程:媒体与社会、社会科学研究方法、新闻学概论、传播学理论、新闻摄影、中外新闻史、新闻采访、全球传播、新闻编辑、媒体经营与管理、新闻写作、新媒体概论、广播电视新闻、新闻评论、传播伦理与法规等。
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图文信息处理、摄影基础、新闻摄影、电视摄像、广播电视节目制作、多媒体节目制作、新闻采访、新闻专题报道、广播电视新闻节目制作、电视新闻专题片制作、网络新闻编辑等。
授予学位:文学学士。
2.传播学
培养目标: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有全面的人文素质和复合型社会科学知识结构、具有优良的思想政治和道德品质、职业道德,较强的创新能力,系统掌握现代传播理论和媒介技术及创意艺术,具备优良的中外文表达和多媒体综合应用能力,策划协调和组织沟通能力,胜任新闻报刊、编辑出版、广播电视、网络和新媒体、游戏运营管理领域的专业骨干和创新人才。
(1)广播电视方向:培养广播电视业的记者、编导、策划、摄制与管理人员。
(2)网络与新媒体方向:培养网络及新媒体编辑、策划、设计、运营、管理、开发人员。
主要课程:摄影基础、图文信息处理、媒体与社会、社会科学研究方法、传播学理论、人际传播、人类传播史、广播电视概论、传播伦理与法规、文化产业概论、全球传播、广播节目制作、广播电视节目策划、节目制片管理、新媒体概论、网络传播等。
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图文信息处理、摄影基础、新闻摄影、电视摄像、电视后期制作、广播电视后期编辑、广播电视节目制作、多媒体节目制作、电视专题片制作、网页设计、媒体收视率调查统计、创意媒体设计、公关策划、媒体经营策划、综合毕业设计等。
授予学位:文学学士。
3.广告学(广东省高等学校特色专业建设点)
培养目标: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有全面的人文素质和复合型社会科学知识结构、具有优良的思想和道德品质、职业道德,创新能力,系统掌握整合营销传播、广告策划创意的理论与方法,掌握市场调研、数据统计分析、创意设计、文案写作等基本技能,具备优秀的沟通交际、协调组织能力,足以胜任各类媒体广告经营、市场营销和广告管理、广告策划与设计的创新人才。
(1)广告策略方向:培养各类广告企业市场营销、市场调研、客户服务、广告策划、广告创意文案、媒体规划、政府广告监管以及各类企业的品牌管理等骨干人才。
(2)广告设计方向:培养各种类型的广告设计、电子商务设计、品牌形象设计、图像传播、互动艺术等创新人才。
主要课程:媒体与社会、社会科学研究方法、传播学理论、市场营销学、广告学概论、中外广告史、广告策划、广告创意、广告写作、广告法规与管理、广告心理学、消费者行为研究、整合营销传播、品牌研究、媒体计划与广告效果评估、品牌整合设计等。
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图文信息处理、摄影基础、视觉传达基础、电视广告制作、广告摄影、市场调查与统计分析、设计基础、图形创意、印刷与图文编辑、商业插图与手绘广告、多媒体广告设计、综合毕业设计等。
授予学位:文学学士。
② 11年南开大学翻硕录取比例
2011年硕士研究生报考录取人数统计
院(系、所) 专业 报考人数 录取人数
数学学院(代组合中心招生) 应用数学 15 3
陈省身数学研究所 概率论与数理统计 0 2
陈省身数学研究所 基础数学 16 4
陈省身数学研究所 理论物理 2 0
陈省身数学研究所 应用数学 7 0
数学科学学院 ★生物信息学 3 0
数学科学学院 概率论与数理统计 56 7
数学科学学院 基础数学 29 5
数学科学学院 计算数学 9 2
数学科学学院 应用数学 87 9
数学科学学院 应用统计硕士 6 4
物理科学学院 ★光子学与光子技术 14 2
物理科学学院 ★生命信息物理学 13 3
物理科学学院 材料物理与化学 12 5
物理科学学院 测试计量技术及仪器 6 3
物理科学学院 光学 67 26
物理科学学院 理论物理 30 5
物理科学学院 粒子物理与原子核物理 1 0
物理科学学院 凝聚态物理 48 19
泰达应用物理学院 ★光子学与光子技术 1 0
泰达应用物理学院 材料物理与化学 5 4
泰达应用物理学院 测试计量技术及仪器 2 1
泰达应用物理学院 光学 1 1
泰达应用物理学院 凝聚态物理 1 0
泰达生物技术学院 ★生物信息学 3 0
泰达生物技术学院 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 4 0
泰达生物技术学院 微生物学 12 4
信息技术科学学院 电磁场与微波技术 2 3
信息技术科学学院 电路与系统 29 7
信息技术科学学院 电子与通信工程 10 8
信息技术科学学院 光学 4 1
信息技术科学学院 光学工程 79 27
信息技术科学学院 光学工程(专业学位) 5
信息技术科学学院 计算机技术 10 7
信息技术科学学院 计算机软件与理论 81 12
信息技术科学学院 计算机系统结构 48 10
信息技术科学学院 计算机应用技术 214 29
信息技术科学学院 检测技术与自动化装置 1 2
信息技术科学学院 控制工程 3 4
信息技术科学学院 控制理论与控制工程 45 10
信息技术科学学院 模式识别与智能系统 8 4
信息技术科学学院 通信与信息系统 93 25
信息技术科学学院 微电子学与固体电子学 65 12
信息技术科学学院 物理电子学 14 2
信息技术科学学院 系统工程 4 2
信息技术科学学院 信号与信息处理 30 6
信息技术科学学院 运筹学与控制论 12 4
软件学院 计算机软件与理论 49 7
软件学院 计算机应用技术 41 2
软件学院 软件工程 6 1
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 ★环境管理与经济 86 9
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 安全技术及工程 43 5
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 环境工程 140 23
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 环境工程(专业学位) 8 23
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 环境科学 162 34
化学学院 ★化学生物学 12 2
化学学院 ★精细化学品化学 2 0
化学学院 材料工程 0 12
化学学院 材料物理与化学 39 12
化学学院 分析化学 114 16
化学学院 高分子化学与物理 102 21
化学学院 化学工程 0 19
化学学院 农药学 24 7
化学学院 无机化学 88 24
化学学院 物理化学 41 14
化学学院 应用化学 20 3
化学学院 有机化学 354 73
生命科学学院 ★生物信息学 9 2
生命科学学院 动物学 21 13
生命科学学院 高分子化学与物理 7 4
生命科学学院 生态学 19 6
生命科学学院 生物工程 3 15
生命科学学院 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 311 81
生命科学学院 微生物学 235 24
生命科学学院 细胞生物学 156 20
生命科学学院 遗传学 57 4
生命科学学院 植物学 66 10
药学院 微生物学 96 5
药学院 药物化学 142 43
医学院 儿科学 1 0
医学院 耳鼻咽喉科学 3 1
医学院 妇产科学 3 0
医学院 妇产科学(专业学位) 0 1
医学院 急诊医学 1 0
医学院 口腔临床医学 9 2
医学院 临床检验诊断学 4 1
医学院 麻醉学 7 0
医学院 免疫学 2 0
医学院 内科学 28 2
医学院 内科学(专业学位) 14 3
医学院 生理学 13 21
医学院 外科学 20 5
医学院 外科学(专业学位) 11 6
医学院 眼科学 1 0
医学院 影像医学与核医学 6 1
医学院 影像医学与核医学(专业学位) 2 3
医学院 肿瘤学 3 1
医学院 肿瘤学(专业学位) 2 1
汉语言文化学院 汉语国际教育硕士 45 19
汉语言文化学院 汉语言文字学 9 1
汉语言文化学院 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 165 15
文学院 ★比较语言学 5 0
文学院 ★高级应用语言文学 7 2
文学院 ★文艺评论与创作 12 2
文学院 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 84 7
文学院 传播学 116 9
文学院 汉语言文字学 90 2
文学院 美术学 54 5
文学院 设计艺术学 98 8
文学院 文艺学 34 5
文学院 新闻学 103 6
文学院 艺术设计 3 0
文学院 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 171 6
文学院 中国古代文学 213 13
文学院 中国古典文献学 6 0
文学院 中国少数民族语言文学 1 0
文学院 中国现当代文学 152 11
历史学院 ★环境史 5 1
历史学院 考古学及博物馆学 47 4
历史学院 历史文献学 14 6
历史学院 史学理论及史学史 5 3
历史学院 世界史 83 14
历史学院 中国古代史 117 12
历史学院 中国近现代史 55 7
历史学院 专门史 18 4
哲学院 科学技术哲学 9 3
哲学院 伦理学 3 2
哲学院 逻辑学 35 9
哲学院 马克思主义哲学 38 4
哲学院 美学 5 3
哲学院 外国哲学 19 4
哲学院 中国哲学 41 6
哲学院 宗教学 9 1
外国语学院 俄语语言文学 13 4
外国语学院 日语语言文学 42 1
外国语学院 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 71 5
外国语学院 英语笔译 152 30
外国语学院 英语口译 101 18
外国语学院 英语语言文学 445 26
法学院 法律(法学) 30 12
法学院 法律(非法学) 395 35
法学院 法律史 11 5
法学院 法学理论 72 6
法学院 国际法学 30 9
法学院 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学 45 5
法学院 经济法学 83 5
法学院 民商法学 82 5
法学院 诉讼法学 45 4
法学院 宪法学与行政法学 63 8
法学院 刑法学 88 5
周恩来政府管理学院 公共管理硕士 252 53
周恩来政府管理学院 国际关系 36 6
周恩来政府管理学院 国际政治 11 1
周恩来政府管理学院 基础心理学 18 2
周恩来政府管理学院 民族学 7 3
周恩来政府管理学院 人口学 5 1
周恩来政府管理学院 人类学 16 2
周恩来政府管理学院 社会保障 86 7
周恩来政府管理学院 社会工作硕士 63 14
周恩来政府管理学院 社会学 96 9
周恩来政府管理学院 外交学 8 2
周恩来政府管理学院 行政管理 247 19
周恩来政府管理学院 应用心理硕士 46 20
周恩来政府管理学院 应用心理学 188 7
周恩来政府管理学院 政治学理论 66 6
周恩来政府管理学院 中外政治制度 4 1
马克思主义教育学院 国外马克思主义研究 7 3
马克思主义教育学院 军事思想 39 5
马克思主义教育学院 科学社会主义与国际共产主义运动 2 1
马克思主义教育学院 马克思主义发展史 8 3
马克思主义教育学院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 16 3
马克思主义教育学院 马克思主义哲学 3 1
马克思主义教育学院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 27 3
马克思主义教育学院 思想政治教育 75 9
马克思主义教育学院 中共党史 27 5
马克思主义教育学院 中国近现代史基本问题研究 23 3
经济学院 ★保险学 94 5
经济学院 ★金融工程 127 2
经济学院 ★精算学 258 21
经济学院 保险硕士 49 24
经济学院 财政学 114 11
经济学院 产业经济学 190 10
经济学院 国际贸易学 177 8
经济学院 国际商务硕士 55 40
经济学院 金融硕士 72 55
经济学院 金融学 981 49
经济学院 经济史 10 3
经济学院 经济思想史 2 0
经济学院 劳动经济学 52 5
经济学院 区域经济学 202 18
经济学院 人口、资源与环境经济学 14 2
经济学院 世界经济 651 66
经济学院 数量经济学 91 8
经济学院 统计学 42 4
经济学院 西方经济学 119 11
经济学院 政治经济学 52 6
商学院 ★公司治理 106 12
商学院 ★人力资源管理 129 2
商学院 档案学 40 4
商学院 工程管理硕士 53 31
商学院 工商管理硕士 1153 363
商学院 管理科学与工程 133 10
商学院 会计硕士 70 12
商学院 会计学 330 13
商学院 技术经济及管理 32 3
商学院 企业管理 542 27
商学院 情报学 50 2
商学院 图书馆学 32 3
商学院 图书情报硕士 92 22
商学院 项目管理 6 0
商学院 资产评估硕士 34 12
旅游与服务学院 旅游管理 74 7
旅游与服务学院 旅游管理硕士 82 25
高等教育研究所 比较教育学 3 0
高等教育研究所 高等教育学 21 4
高等教育研究所 教育经济与管理 24 5
高等教育研究所 教育史 3 0
高等教育研究所 教育学原理 14 3
高等教育研究所 职业技术教育学 1 0
经济与社会发展研究院 ★物流学 38 4
经济与社会发展研究院 产业经济学 94 11
经济与社会发展研究院 区域经济学 40 2
经济与社会发展研究院 物流工程 0 6
金融发展研究院 ★金融工程 62 6
金融发展研究院 金融学 204 16
日本研究院 国际政治 16 2
日本研究院 世界经济 15 3
日本研究院 世界史 30 4
注:
1、统计人数只包含统考类考生人数,不含推荐免试生数
2、个别专业录取人数大于报考人数是调剂的原因
③ 2013法硕非法学 总分297 政治60 英语46 基础101 综合90 ,有调剂的希望吗
基本上没有,我今年也考了法硕,比你还惨,还是放弃吧,要么重新准备,要么就提前找工作吧。
④ 我想考中国政法大学法学的研究生,民商法专业的,想知道中国政法大学历年报考人数,分数线及录取比例
1.1996年
录取人数:全日制 86人。
其中:男生:54 人; 女生:32 人。
2. 1997年
录取人数:全日制 79人,其中:男生: 48 人; 女生:31 人。
3. 1998年
3.1 报考人数:报考全日制法硕 885 人,报考在职法硕 196 人,
共计 1,081 人;
3.2 录取人数:全日制103 人,在职87人;共计:190 人;
3.3 录取比例:全日制11.6 %, 在职 44.3 %;
3.4 入学人数:
(1)在职学生人数: 87 人; 其中:男生:59 人; 女生:28 人;
(2)全日制学生人数: 103 人; 其中:男生:61 人; 女生:42 人;
4. 1999年
4.1 报考人数:报考全日制法硕 1,240人,报考在职法硕 175 人,共计
1,415 人;
4.2 录取人数:全日制 87 人,在职 87 人;共计:189 人;
4.3 录取比例:全日制 8.1 %, 在职 49.7 %;
4.4 入学人数:
(1)在职学生人数: 87 人; 其中:男生:53 人; 女生: 34 人;
(2)全日制学生人数: 101 人; 其中:男生:65 人; 女生:36 人;
(3)本年度获得学位人数:79人(全日制法硕);
4.5 本年度毕业人数:83人
5. 2000年
5.1 报考人数:报考全日制法硕 1,596 人,报考在职法硕 197 人,
共计 1,793 人;
5.2 录取人数:全日制 174 人,在职 123 人;共计:297 人;
5.3 录取比例:全日制 10.9 %, 在职 62.4 %;
5.4 入学人数:
(1)在职学生人数: 120 人; 其中:男生:70 人; 女生:50 人;
(2)全日制学生人数: 174 人; 其中:男生:117 人; 女生:57 人;
5.5 本年度毕业人数:76人;
本年度获得学位人数:70人(全日制法硕)
6. 2001年
6.1 报考人数:报考全日制法硕1,601人,报考在职法硕253人,
共计1,854人;
6.2 录取人数:全日制124人,在职118人;共计:242人;
6.3 录取比例:全日制7.7%, 在职47%;
6.4 入学人数:
(1)在职学生人数: 124 人; 其中:男生:73 人; 女生:51 人;
(2)全日制学生人数: 118 人; 其中:男生:69 人; 女生: 49 人;
(3)本年度获得学位人数:102人(全日制法硕),86人(在职法硕),共计:188人。
6.5 本年度毕业人数:102人;
7. 2002年
(1) 报考人数:报考全日制法硕1,384人,报考在职法硕379人,
共计1,763人;
(2)录取人数:全日制179人,在职136人;共计:315人;
(3)录取比例:全日制12%, 在职36%;
(4)入学人数:
在职学生人数: 124 人; 其中:男生:73 人; 女生:51 人;
全日制学生人数: 179 人; 其中:男生:95 人; 女生:84 人;
(5)本年度获得学位人数:106人( 全日制法硕 ),75人(在职法硕),共计:181人;本年度毕业人数102人;
8. 2003年
8.1 报考人数:报考全日制法硕2,102人,报考在职法硕274人,
共计2,376人;
8.2 录取人数:全日制184人,在职122人;共计:306人;
8.3 录取比例:全日制8.7%, 在职44%;
8.4 入学人数:
(1)在职学生人数: 122 人; 其中:男生:63 人; 女生: 59 人;
(2)全日制学生人数: 174 人; 其中:男生:86 人; 女生:88 人;
(3)本年度获得学位人数:170人(全日制法硕),115人(在职法硕),共计:285人;本年度毕业人数:171人;
9. 2004年
9.1 报考人数:报考全日制法硕1,903人,报考在职法硕443人,共计2,346人;
9.2 录取人数:全日制208人,在职159人;共计:367人;
9.3 录取比例:全日制11%, 在职36%;
9.4 入学人数:
(1)在职学生人数:159 人; 其中:男生:87 人; 女生: 72 人;
(2)全日制学生人数: 208 人; 其中:男生:107 人; 女生:101 人;
(3)本年度获得学位人数:119人(全日制法硕),113人(在职法硕),共计:232人;本年度毕业人数:124人;
10. 2005年
10.1 报考人数:报考全日制法硕2,640人,报考在职法硕 人(暂缺); 人;
10.2 录取人数:全日制216人, 在职 人; 共计: 人;
10.3 录取比例:全日制8% 在职:
政法大学录取比例大约在1:10左右,各专业稍有差入,但录取率不会相差很多,也就意味着如果有10个人报考中国政法大学,只能一个人能最后被录取,不过好好加油,我相信你能行的!
⑤ 征文格式要求
征文格式要求
一、论文题目
题目用方正小标宋简体2号字,居中;副标题用楷体3号字,居中。
二、单位及作者
楷体,3号字,居中。作者单位在前,姓名在后,中间空两字距离。在论文末页注明详细联系方式(包括联系人、联系电话、通讯地址、邮编、电子信箱等)。
三、各级标题及正文
1、各级标题依次表示为:
一级标题:黑体,3号字,单独列行;
二级标题:楷体,3号字。
2、文章正文用仿宋体3号字。
四、版面要求
A4版面排版,行距为28磅。
征文格式要求
1、纸张大小:纸的尺寸为标准A4复印纸(210mm×297mm),不分栏。
2、页边距:上3cm,下3cm,左3cm,右3cm。
3、行间距设为单倍行距,字符间距设为标准。
4、标题(“小二”“黑体”“加粗”居中),建议标题长度不超过20个字。
5、单位及作者名称(“四号”“仿宋体”“居中”,单位与作者名称之间空两格)。
6、正文内容(“四号”“宋体”)。
7、论文注释采用脚注形式,范例如下:
中文:
刘宁主编: 俄国文学批评史[M],上海译文出版社,1999。
论文:
孙凌齐,《普京政治体制的特征:“可控民主”—“主权民主”》,《当代世界与社会主义》,2006年第2期。
外文:
Морозов А.Конец утопии[M],М.:ГАЛАРТ,1995.
8、计量单位一律采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定计量单位,并以国际符号表示。
⑥ 上海财经大学 2010研究生复试分数线
会计380, 我不清楚你说的录取比例是实考比例还是复试比例。
今年会计招30个,实考人数是600。
复试比例的话基本上是1:1.2,就是说大概会让35,6个人进复试
⑦ 深圳大学考研分数线多少哦
分数线还没出来呢,教育在线说的要到三月下旬才会出国家线,应该比去年的高不了哪里去,因为北大的分数线出来就和去年差不多。你这个成绩就放心吧!估计应该是初试前十名左右了,安心准备复试吧,复试弄得不差就肯定是免费了!
⑧ 法硕考研西南政法大学需要多少分
法硕考研西南政法大学需要348分。
西南政法大学(Southwest University of Political Science & Law),简称“西政”,位于重庆市,是教育部与重庆市人民政府共建高校,新中国最早建立的政法类高等学府,改革开放后首批全国重点大学,全国首批卓越法律人才教育培养计划基地,首批国家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基地。
学校馆藏纸本文献194万余册。馆藏文献涵盖古代、现代和当代各类政治、法律、经济等社会人文类图书和期刊,港台及美、英、法、德、日和前苏联等国家的重要法律、法规、法学专著等;有普通古籍线装书17505册,善本书53种、605册。
2019年11月,获得“‘七五’普法中期先进集体”称号。
2020年12月25日,被国家卫生健康委等授予“无偿献血促进奖”。
科研成果
截至2018年8月,近两年,学校共获得省部级以上纵向科研项目297项,其中,2017年获得国家级重大项目4项,实现历史性突破,位居重庆市高校榜首。国家社科基金立项61项,位居重庆第一,法学类国家社科基金31项,位居同类高校前列。
⑨ 2010年云南财经大学法律硕士调剂表(高分回报)
个人意见:今年不是专业硕士和学术性硕士的线不一样嘛,所以说你的分数是应该过了国家线的,C区有调剂名额的学校都可以去的,就看你想去哪儿,再就是顺便说一下,这段时间我国西南部严重干旱,云南很多地方都缺水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