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法学百科 » 书写的道德经

书写的道德经

发布时间: 2022-01-16 08:15:38

Ⅰ 请写出《道德经》全文

道德经其实就是《老子》,它分道经和德经两部分,内容太多,这里发不完,给你网址去看吧。
http://guoxue..com/page/c0cfd7d3/0.html

Ⅱ 道德经写的是什么

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故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此两者同出而异名,同谓之玄。玄之又玄,众妙之门。
对于这一段,历代的人们都把这个“道”解释为宇宙之道、天地之道、自然之道等等,却没有与“德”联系起来。事实上,《道德经》论述的只是两个问题:“道”与“德”,“道”并不是宇宙之道、自然之道,而是个体修行也即修道的方法;“德”不是我们通常以为的道德或德行,而是修道者所应必备的特殊的世界观、方法论以及为人处世之方法。现代人把佛学和道家思想当成神秘文化,是由于他们修道的方法十分特别,并且需要修道者具备特殊的“德”。历代人们修道的多,知道修道需要先修特殊的“德”,而最终明了“道”为何物的人极少。《道德经》总论部分提出了修道的方法,后面极大部分却是论述修道之“德”的,所以只修道不知“德”者难于理解它,不实修只从文字上理解道为宇宙之道者更难于理解它。唯有修道能明了究竟者,方知“道”与“德”合二为一,道德经三字,提纲挈领,实已把全文的内容都概括无遗。
故前人有把经文分为道经和德经两个部分,实是很有见地。对于没有实修过或尚未修持到练虚合道的人来说,道经的内容很难理解,或者是只可意会不可言传,往往只是从字意上理解为某种规律的东西,但具体这个规律是什么,谁都说不上来,所以千百年来,《道德经》的译本越来越多,但是经中说些什么人们却越来越争执不下。
同样,德经的内容就被人们说成是为人处世的方法、治家的方法、治国的方法等等,这倒是没有很大出入的,老子的本意,是要教给人一整套个体修道的方法,德是基础,道是德的升华。一个人如果没有德的基础,为人处世,小者治家,大者安邦治国,很可能都失败,那他也就不可能再有能力去修道。所以修“德”一者是为修道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这可能也是人所共需的;另一方面,修道者更需要拥有宁静的心境、超脱的人生,这也缺“德”不可。噫!老子之苦心几人能解也,竟被人认为甘守柔弱、与世无争、甘居人下,是空谈之唯心大道。殊不知被现代唯我的人们看得一文不值的“德”,却是修道者不可或缺,少了就修不成道的东西。这一些,如果不是自己亲身去修道体验过,根本是不可能理解的东西。
网络:http://ke..com/view/16516.htm#3
希望可以帮到你!

Ⅲ 《道德经》是谁写的

《道德经》,抄又名《老子》,由战国时期道家学派整理而成,记录了春秋晚期思想家老子的学说。是中国古代先秦诸子分家前的一部著作,为其时诸子所共仰,是道家哲学思想的重要来源。道德经分上下两篇,原文上篇《德经》、下篇《道经》,不分章,后改为《道经》在前,《德经》在后,并分为81章。是中国历史上首部完整的哲学著作。 《德经》在前是谓先修自身心意,后《道经》是谓以身心精进,在体悟道之所传。
老子,又称老聃、李耳,字伯阳,是我国古代伟大的哲学家和思想家、道家学派创始人。被唐朝帝王追认为李姓始祖,老子故里苦县亦因老子先后更名为真源县、卫真县、鹿邑县,并在鹿邑留下许多与老子相关的珍贵文物。老子乃世界文化名人,世界百位历史名人之一,存世有《道德经》(又称《老子》),其作品的精华是朴素的辨证法,主张无为而治,其学说对中国哲学发展具有深刻影响。在道教中老子被尊为道祖。

Ⅳ 老子的《道德经》是用什么字体书写的

不会是蝌蚪文,那是传说中大禹刻石时所用的字体,也不会是金文,那是个在青铜器上的内,不是用来手写的,我容觉得应为
理由:
石鼓文处於承前启后的时期,承秦国书风,为小篆先声。石鼓文比金文规范、严正,但仍在一定程度上保留了金文的特征,它是从金文向小篆发展的一种过渡性书体。传说在石鼓文之前,周宣王太史籀曾经对金文进行改造和整理,著有大篆十五篇,故大篆又称“籀文”。起于西周晚年

注意其与西周晚年,时间上大致一样,有为太史所创,且老子作过王官,应用官方字体。

Ⅳ 老子的《道德经》在哪儿写的

老子的《道德经》是在函谷关写的,据记载,老子出函谷关时,关令伊喜强留之。不得已,留书5000余字。书言“德”、“道”。后将此书名为《道德经》。大概如此。

Ⅵ 《道德经》是怎么写出的

我觉得《道德经》是这样写出来的

据文献记载,老子静思好学,知识渊博。他的老师商容教授知识过程中,老子总是寻根问底,对知识非常的渴望。为了解开自己的疑惑,他经常仰头观日月星辰,思考天上之天为何物,以至于经常睡不着觉。后来,商容老师“实乃老夫之学有尽。”推荐老子入周都深造。文献记载:”老子入周,拜见博士,入太学,天文、地理、人伦,无所不学,《诗》《书》《易》《历》《礼》《乐》无所不览,文物、典章、史书无所不习,学业大有长进。博士又荐其入守藏室为吏。守藏室是周朝典籍收藏之所,集天下之文,收天下之书,汗牛充栋,无所不有。”通过这段经历,老子积累了丰富的学识,也使他远近闻名。

之后一千多年里《道德经》的注解本无数,目前公认流传最广的,是南北朝大儒王弼为《道德经》的注解,他的版本是最流行的版本。但近代公认最好的,是魏源的注解本。

Ⅶ 《道德经》是谁写的呢

《道德经》是老子写的。老子姓李名耳,字聃,一字伯阳,或曰谥伯阳。春秋末期人,生卒年不详,大约出生于公元前571年春秋晚期陈(后入楚)国苦县(古县名)。

后被道教尊为始祖,称“太上老君”。在唐朝,被追认为李姓始祖。老子是世界文化名人,世界百位历史名人之一。老子曾担任周朝守藏室之史,以博学而闻名,孔子曾入周向他问礼。春秋末年,天下大乱,老子欲弃官归隐,遂骑青牛西行。到灵宝函谷关时,受关令尹喜之请著《道德经》。

《道德经》其他情况简介。

道德经》文本以哲学意义之“道德”为纲宗,论述修身、治国、用兵、养生之道,而多以政治为旨归,乃所谓“内圣外王”之学,文意深奥,包涵广博,被誉为万经之王。

《道德经》是中国历史上最伟大的名著之一,对传统哲学、科学、政治、宗教等产生了深刻影响。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统计,《道德经》是除了《圣经》以外被译成外国文字发布量最多的文化名著。

Ⅷ 道家老子的<<道德经>>是怎么写出的

《道德经》是道家创始人李耳写的。李耳在东周时曾担任图书馆管理员。传说某天他突然辞职内,骑着一头青牛向容西而去。在经过大散关,也就是今天陕西宝鸡西南的时候,被镇守关隘的司令官尹喜挽留,劝说他写下举世闻名的《道德经》,将自己毕生的思想浓缩在这一篇五千字的短文中,然后出关而去,从此不知影踪。这是一段离奇的故事,和李耳其人的生事颇为相似,他所生的时代其实是没有定论的,就连他这个是否真的存在过,人们的说法也不尽相同。

Ⅸ 《道德经》是什么时候写的。当时是在什么情况下写的。

《道德经》是春秋时期老子(李耳)的哲学作品。
春秋战国时期,周朝势专微,各诸侯为了争夺属霸主地位,战争不断。严酷的动乱与变迁,让老子目睹到民间疾苦,作为周朝的守藏史,于是他提出了治国安民的一系列主张。
老子遂以自己的生活体验和以王朝兴衰成败、百姓安危祸福为鉴,溯其源,著上、下两篇,共五千言,即《道德经》。
《道德经》是春秋时期老子(李耳)的哲学作品,又称《道德真经》、《老子》、《五千言》、《老子五千文》,是中国古代先秦诸子分家前的一部著作,为其时诸子所共仰,是道家哲学思想的重要来源。道德经分上下两篇,原文上篇《德经》、下篇《道经》,不分章,后改为《道经》37章在前,第38章之后为《德经》,并分为81章。
《道德经》,文本以哲学意义之“道德”为纲宗,论述修身、治国、用兵、养生之道,而多以政治为旨归,乃所谓“内圣外王”之学,文意深奥,包涵广博,被誉为万经之王。
《道德经》是中国历史上最伟大的名著之一,对传统哲学、科学、政治、宗教等产生了深刻影响。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统计,《道德经》是除了《圣经》以外被译成外国文字发布量最多的文化名著。

Ⅹ 《道德经》是谁写的

《道德经》是老子写的。

《道德经》,春秋时期老子(李耳)的哲学作品,又称《道德真经》、《老子》、《五千言》、《老子五千文》,是中国古代先秦诸子分家前的一部著作,是道家哲学思想的重要来源。

道德经分上下两篇,原文上篇《德经》、下篇《道经》,不分章,后改为《道经》37章在前,第38章之后为《德经》,并分为81章。

影响:

《道德经》内容涵盖哲学、伦理学、政治学、军事学等诸多学科,被后人尊奉为治国、齐家、修身、为学的宝典。它对中国的哲学、科学、政治、宗教等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体现了古代中国人的一种世界观和人生观。先秦诸子、中国人的文化思想等没有不受老子影响的,被华夏先辈誉为万经之王。

热点内容
道德经库恩 发布:2025-02-12 22:45:04 浏览:344
行政诉讼法八十二 发布:2025-02-12 22:07:11 浏览:890
重庆京师律师 发布:2025-02-12 19:52:51 浏览:808
法律责任包括下列哪些 发布:2025-02-12 19:04:52 浏览:481
合同法中约定优先原则 发布:2025-02-12 18:55:24 浏览:690
合同法履行完毕 发布:2025-02-12 18:38:59 浏览:231
1993年民事诉讼法 发布:2025-02-12 18:13:01 浏览:645
八年级上册政治法律知识点人教版 发布:2025-02-12 17:47:00 浏览:314
人大刑法解释 发布:2025-02-12 17:39:28 浏览:635
法院是法律吗 发布:2025-02-12 17:16:04 浏览:6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