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法学著作
㈠ 徐向华的主要著作
主要著作
《地方性法规法律责任的设定-上海市地方性法规的解析》(著作,上海市人大常委会课题)
主编,执笔约15万字,法律出版社2007年2月版
《新时期中国立法反思》 主编,执笔约2万字, 学林出版社2004年11月版
《观念与行为-宪政意识与普法宣传教育研究》(著作,上海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课题)
主编,执笔约10万字,中国社会出版社2003年6月版
《中国立法关系论》(著作) 独著,浙江人民出版社1999年11月版
《立法学原理》(著作) 副主编,执笔约10万字,上海社科院出版社1992年2月版
《国家监督论》(著作) 合著,执笔约12万字,浙江人民出版社1991年5月版
论文文章
《倍率式罚款的特定基数与乘数倍率之实证研究》 《中国法学》07年第10期
《践行教育改革探索 培养一流法律人才》 《解放日报》2007年9月27日第15版
《立法应“宜粗不宜细”吗》 《解放日报》2007年7月23日第13版
《行政处罚中罚款数额的设定方式- 以上海市地方性法规为例》 《法学研究》2006年第6期
《执法视角下的法律责任设定-上海市地方性法规法律责任执法情况实证研究》《法学》2006年第12期
《论立法多数决制-一个公共选择理论的视角》 《法学》2005年第12期
《预算法律制度》(序) 《中国民主法制出版社》2005年8月版
《我国法制宣传教育的重构与创新-以宪政教育为核心》 《上海法学研究》2005年第2期
《我国行政人员依法行政意识培育机制实证研究》 《上海行政学院学报》2004年第2期
《重构依法行政意识的培育机制》 《党政论坛》2004年第3期
《浅论宪政教育与法治精神的培育》 《上海法治报》2003年12月3日
《论我国立法程序的完善》 《中国法学》2003年第4期
《美国国会的游说及其规制》 《国外社会科学前沿》上海社科院出版社2003年2月版
《论立法委托表决》 《法学》2002年第11期
(人民大学报刊复印资料《宪法学、行政法学》全文转载)
《论立法公开表决制度的完善》 《宪治征程》中国法制出版社2002年11月版
《坚定而理性地推进法治》 《法苑》2002年第4期
《透明度原则和立法记录的公开》 《上海法治报》2002年1月28日
《论我国立法多数决制度的完善》 《上海人大》2002年第1期
《离婚损害赔偿应重视可实现性》 《上海法治报》2001年2月12日
《我国<立法法>的成功和不足》 《法学》2000年第6期
(人民大学报刊复印资料《法理学、法史学》2000年第9期全文转载)
《实质性启动违宪、违法立法审查和纠正制度》 《上海法治报》2000年6月23日
《立法民主和法制统一的实现》 《上海法治报》2000年6月2日
《推进过程的公开性,保障人民直接参与立法》 《上海法治报》2000年5月19日
《最高权力机关立法权限明晰化》 《上海法治报》2000年4月28日
《中国立法权限的法制化》 《上海法治报》2000年4月14日
《论初级阶段立法效率和公正价值之间的关系》 《上海人大》1999年第6期
《论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立法的效率和公正价值之间的关系》
《民主法制与人大制度》复旦大学出版社1999年2月版
《论立法的效率和公正的价值取向》 《华东政法学院学报》1999年第1期
《超市防范应有章可循》 《文汇报》1999年1月21日
《论法律和道德的作用关系》 《政治和法律》1997年第5期
《论中央和地方的立法权力关系》 《中国法学》1997年第4期
(人民大学报刊复印资料《法理学、法史学》1997年第12期全文转载)
《走切合中国实际的法治之路》 《法制日报》1997年10月25日
(人民大学报刊复印资料《法理学、法史学》1997年第11期全文转载)
《非行政在编科研机构在法学高等教育中的作用》 《政法高教研究》1996年第2—3期合刊
《立法技术研究的新台阶》 《政治与法律》1995年第5期
(人民大学报刊复印资料《出版工作图书评介》1995年第12期全文转载)
《论我国期货市场的理性培育和发展》 《财经研究》1994年第5期
(《新华文摘》总第187期/1994年第7期摘要)
《论我国市场经济中的立法》 《法学》1994年第4期
《论我国规范性法律文件条标的增设》 《政治与法律》1994年第4期
《中美法学教育比较有感》 《法学杂志》1994年第2期
《美国期货市场法律监管的最高权力机关》 《当代法学》1994年第2期
《论我国市场经济体制建立与立法观念转变》 《司法研究》1994年第2期
《一个致力于消除州际法律冲突的民间实体》 《中国法学》1993年第6期
《修宪-1993年中国热点》 《留学生杂志》1993年第6期
《哪个再来扮演上帝》 《法制瞭望》1993年第4期
《关于法律附则制作技术的几个问题》 《中国法学》1993年第3期
《简论法学教育的市场化走向》 《政法高教研究》1993年第1期
《论美国立法价值及方式的发展》 《华政复校十周年论文集》1992年版
《制衡天平的倾斜:联邦“优先”立法的急骤膨胀》 《法学》1992年第10期
《也谈“超前立法”》 《法学》1991年第5期
《我国地方立法十年评述》 《十年法制论丛》法律出版社1991年8月版
《我国地方立法及其研究十年评述》 《中国法学》1990年第4期
《国家监督的实行方式》 《政治与法律》1990年第4期
《优化地方立法的宪法监督》 《法制日报》1989年2月27日
《试论立法的现代化》 《法制建设》1988年第6期
《为外向型经济提供法律环境》 《上海法制报》1988年2月29日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宪法和宪法观》 《法学》1987年第12期
《对提高地方人大常委会议政能力的思考》 《法学》1987年第4期
《论消除地方人大常委会的行政痕迹》 《法学》1986年第10期
《对制订<地方性法规草案和行政规章制定程序的规定>的几点建议》《法学评论》1986年第6期
《市联席办基层组参与化解社会突出矛盾的成效分析和启示》(未公开发表) 2006年10月
《关于试行“信访终结制”的专题研究报告》(未公开发表) 2006年8月
㈡ 法学经典书籍
必看的经典法律书籍一、《洞穴奇案》
萨伯
五名洞穴探险人受困山洞,水尽粮绝;为了生存,大家约定抽签吃掉一人,牺牲一个以救活其余四人。威特摩尔是这一方案的提议人,不过抽签前又收回了意见,其它四人却执意坚持,结果恰好是威特摩尔被抽中。获救后,这四人以杀人罪被起诉……这是美国法理学大家富勒1949年提出的假想公案,富勒还进一步虚构了五位大法官对此案的判决书。这一公案后来成了西方法学院学生的必读文本。1998年,法学家萨伯延续了富勒的游戏,假设五十年后这个案子有机会翻案,另外九位大法官又针对这个案子各自写出了的判决意见……本书兼收了富勒和萨伯两人共十四个观点,借以形象地反映了20世纪各个流派的法哲学思想。
必看的经典法律书籍二、《论犯罪与刑罚》
贝卡里亚
由意大利刑事古典学派创始人贝卡里亚著写的这部著作,篇幅不大但影响却极为深远,该书初版于1764年,是人类历史上第一部对刑罪原则进行系统阐述的著作。全书洋谥着伟大的人道主义气息,对刑讯逼供和死刑进行了愤怒的谴责,鼓吹刑法改革,力介罪刑相适应的近代量刑原则。本书问世后立即给作者带来了巨大的声誉,被译为多种文字,它对地俄国、普鲁士以及奥地利等国的刑法改革具有重大的影响。该书被誉为刑法领域里的最重要的经典著作之一。
必看的经典法律书籍三、《别在异乡哭泣》
《别在异乡哭泣:一个律师的成长手记》内容的是2002年9月,下岗失业的作者在司法局拿到了《法律职业资格证书》,进入司法局直属的国办律师事务所实习,开始了律师生涯。2003年,作者满怀信心从老家来到深圳,希望这个年轻的城市有作者的一席之地,实现自己的律师梦想。但是,在这里作者处处碰壁,内心非常失落。突然爆发的非典疫情,更让作者心灰意冷。来到深圳一个月后,作者决定离开这个伤心的城市返回家乡。作者把这些成长的历程记录下来,希望对远离故土、追逐梦想的年轻朋友,特别是刚走上法律道路的朋友们,能有一些启发。
必看的经典法律书籍四、《寻找法律的印迹》
余定宇
法律是什么?这是本书作者一直在追问的问题。他循着法律的印迹,开始了一次伟大的精神之旅:通过尼罗河俾格米人对于自己发现的食物香蕉的一种先占观念,证实了人类法律最原始的足迹---"权利"的足迹;通过古希腊神话中雅典娜基于人性的审判,宣示了古希腊人天然的神学情怀和宗教感受;通过手持天平利剑、蒙眼闭目的正义女神,宣示了古罗马人对法律"成熟稳重"、"公平正义"的期求。
必看的经典法律书籍十五、《民法思维》
王泽鉴
本书旨在建构请求权基础的理论体系,期能为民法实务提供可资遵循的思维及论证方法,以增进法律适用的合理性及客观性。本书重视方法论上的运用,所设实例主要针对民法领域重要的基本问题,并多引用判例学说及德国法的理论,有助于读者理解相关法律的解释适用,对民法的学习应有助益,本书对于大陆和台湾地区民法的比较研究也应有所助益。
必看的经典法律书籍六、《法理学法律哲学与法律方法》
博登海默
《法理学:法律哲学与法律方法》是一本由博登海默编写的书籍。本书把散见于1940年《法理学》一书中的有关法理学思想发展的历史资料集中在第一部分。本书第二部分和第三部分中对一般法律理论的实质性问题所作的论述,乃是以某些蕴含在我研究法理学问题的进路中的哲学假设和方法论假设为基础的。
必看的经典法律书籍七、《政法笔记》
冯象
本书为作者在《读书》杂志上开设的专栏"政法笔记"文章结集(少数刊载在其他报刊上)。作者开设专栏的用意在为中国的普通读者写一本书,谈谈新旧政法体制衔接转型中的一些法律问题。因此,在该书中,读者不感兴趣的专业性太强的话题没有涉及,作者关注的是普通读者感兴趣的与自己现实生活相关的一些法律问题,如名誉权、肖像权、版权、官司为什么难打等等,作者结合有关案例,深入浅出,给读者上了一堂生动的普法课。
㈢ 宋显忠的主要著作
1.主编:《部门法哲学讲座》(第一辑),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年6月版。
2.副主编:《法理学》(郑成良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年版。
3.参编:《马克思主义法理学》(张文显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年版。
4.参编:《法理学》(马新福主编),科技出版社2004年版。
5.参编:《立法学》(黄文艺主编),吉林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㈣ 法理学的著名著作有那些啊
大陆法理学名著有:
1、蔡定剑:国外议会及其立法程序;2、曾宪义:西方法律思想史;3、程燎原、江山 :法治与政治权威;4、邓正来:法律与立法二元观 哈耶克法律理论的研究;5、邓正来:规则·秩序·无知——关于哈耶克自由主义的研究;6、邓正来:市民社会理论的研究;7、付立庆:法治的声音;8、高鸿钧等:美国学者论中国法律传统;9、龚祥瑞:西方国家司法制度;10、谷春德:西方法律思想史;11、韩大元:比较宪法学;12、何勤华:英国法律发达史;13、贺卫方:法边馀墨;14、贺卫方:具体法治;15、贺卫方:司法的理念与制度;16、贺卫方:运送正义的方式;17、黄鸣鹤:法治的罗马城;17、季卫东:法律程序的意义:对中国法制建设的另一种思考;18、蒋恩慈:西方法学家生平与学说评价;19、蒋先福:契约文明:法治文明的源与流;20、孔庆明:法哲学新论;21、李步云:人权法学;22、李龙:良法论;23、李龙:西方法学名著提要;24、梁治平:法辨;25、梁治平:法律的文化解释(增订本);25、梁治平:寻求自然秩序的和谐;26、梁治平自选集;26、林端:儒家伦理与法律文化;27、刘军宁:共和·民主·宪政;28、刘星:法律的隐喻;29、刘星:法学作业——寻找与回忆;30、刘星:西方法学初步。
㈤ 学习法律必读的几本书
1、《历史深处的忧虑——近距离看美国》——林达
一本美籍华人写的关于美国社会的故事性书籍,让人感觉在美国,法律就是身边发生的每一件事,法治是一种生活方式和日常的存在。在这本书里,作者以独特又敏锐的洞察力,结合血肉丰满的生动案例,辅以深入浅出的语言,向我们全面、细致、客观的展示了一幅美国民主政治体制,尤其是司法制度的精美画卷,矫正了一些人们从看电影大片中产生的想当然的常识性的错误,令人获益匪浅。
2、《政法笔记》——冯象
本书可以说是冯象的“案例”随笔,是旨在提供一种真正的“普法文章”。从孔夫子名誉权、鲁迅肖像权、婚前财产公证、取名用生僻字、性贿赂、人体写真,到版权、美国大选……涉及“政法”的各方面。《政法笔记》所做的,即是对现代资本主义的一种特定社会控制方式——法治——的追究与批判。
3、《制度是如何形成的》——苏力
朱苏力的著作,往往从身边日常惯见的“俗话、俗语或俗事”出发,分析出令人惊叹的学术意义来。本书亦是如此,对我们习以为常的一些观点、看法或认为想当然的东西进行了细致的分析。尽管有时候我们不一定同意苏力的观点,但是他对问题的态度、对观点的论证过程、特别是他独特的叙述方式,足以让我们在阅读的同时感觉到知识的愉悦。
4、《法治及其本土资源》——苏力
在传统与变革之争中,人们往往以外在的现象为准则判断优劣,而忽视其本质根源。在对西方法律的移植过程中,人们也往往只由于看到西方法制下的繁荣,而没有看到他们的本土资源。从而使我们开始彷徨,于是我们开始反思,然而大多反思的结果是“把‘现代法制’看作一个有待于明天实现的理想,而把本土情境视为存在于今天的一种无可奈何的现实------从而我们面临的便是理想的不能实现和现实的不甘妥协之间的两难困境”(赵晓力言)。正是在此背景下,苏力用一种新的角度来分析这种困境以期寻求最佳答案。
5、《法理学:法哲学与法律方法》——博登海默
《法理学——法哲学及其方法》一书并非纯粹性的学术著作,而是美国大学法学院的法理学教材,这对我们了解西方法理学、西方的法学教育、西方的教材撰写编排有一个更为直观的了解,因此这本书介绍给大家其意义要比纯粹性学术著作更大,是能启发法学思维的一本好书。
㈥ 巩献田的主要著作
《法理学研究》,上海译文出版社,1991年;《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讲座》,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93年4月;《马列法学原著选读教程》,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6年11月;《反腐败论》,四川教育出版社,1997年3月;《法理学》,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指定教材,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3月;《法理学》,普通高等教育“十五”国家级规划教材,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年3月第2版;《21世纪领导哲学》,四川大学出版社,2003年12月。
㈦ 求推荐关于法理学和宪法学的著名学者及著名著作
楼主你好
这个实在太多了,四年够你看的了,在下推荐几本本人觉得比较好的,回不多答,你先看下:
首先伱要对西方法律思想有个大致的了解,再接下去看看具体的学者的观点
1、张文显:《20世纪西方法哲学思潮研究》(比较旧)。
2、法学流派系列丛书,黄皮小本,法律社的。
3、孟德斯鸠:《论法的精神》。
4、卢梭:《社会契约论》。
5、博登海默:《法理学法哲学与法律方法》(这本看不懂就看张的那本好了)。
6、罗尔斯:《正义论》
7、罗斯科庞德:《法理学》(自然法顶级学者)
国内知名的法理学学者伱翻开红皮书高教北大版的《法理学》的作者目录就可以知道了,写相关章节的作者都是该领域的顶级学者。我看的书不多,只能推荐这基本,张的那本要好好看,很有收获的。
宪行的书我看的不多,国内牛逼的学者就是韩大元胡锦光,蔡定剑的书也可以的,翻译的作品看看王名扬翻译的基本著作,都是牛逼的。
㈧ 法学的基本著作有哪些
法学有很多著作,如张文显:《法哲学范畴研究》、孟德斯鸠:《论法的回精神》、博答登海默:《法理学:法律哲学与法律方法》、波斯纳:《法理学问题》、博西格诺等:《法律之门》,关键看你自己的兴趣,可参考豆瓣
【法学】推荐书单(大一到大四)(转自网络)
http://www.douban.com/note/132201981/
㈨ 陈伯礼的主要学术著作
1.《中国立法的基本理论和制度》,中国法制出版社1998年版(合著);
2.《宪法学》,辽海出版社1999年版;
3.《授权立法研究》,法律出版社2000年版;
4.《合同订立技巧与合同范本》,辽宁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合著1);
5.《美国公立学校聘任中的法律问题》,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合著1);
6.《立法学》,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年版(合著)。
㈩ 法理学法哲学教材或著作
建议买一本西方法律思想史,以各个法学派的思想家为线索进行学习,这是了解西方法理学的最佳途径。中国的法理学教材没有必要看,那些是法律基础课的教材,并非法理学或法哲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