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喻坚守道德
A. 历史上关于坚守道德底线的素材
1、吴佩孚
吴佩孚曾经是一个北洋大军阀,1931年后蛰居北平。1935年10月,日本人搞所谓“华北自治”运动,上门来拉吴下水,被吴拒绝。1937年10月,土肥原贤二亲自出马找吴出面组织伪政权,亦被吴拒绝。为明志,吴特别买了一具棺材放在客厅里。1939年12月,吴佩孚因牙病病逝于北平。
纵观吴自九一八以来,虽是落魄政客,但至死都没有与日本人合作,保持了一个中国人的政治气节,也可以说是坚守了一个中国人的道德底线,值得称赞。
2、徐悲鸿拒绝给蒋介石画像
1935年,名声鼎盛的大画家徐悲鸿从巴黎刚回来,蒋介石就特意差张道藩来请徐悲鸿给他画一张半身像。张道藩尽管说了许多好话,可是都被徐悲鸿断然拒绝了。徐悲鸿说:“我是画家对你们委员长丝毫没有兴趣。你还是另请高明吧。”
张道藩非常吃惊地说:“对委员长你没有兴趣,你对什么有兴趣?”徐悲鸿冷冷地笑了笑说:“我对人民大众感兴趣。”张道藩说:“这么说肯定不愿给蒋委员长画像了?”
徐悲鸿说:“是的,是这样。”张道藩急。“徐先生,你是才华横溢的艺术家,我奉劝你还是不要做这样愚蠢的事,免得后悔。”徐悲鸿看了张道藩一眼说:“我永远不后悔。”
3、朱自清宁死不吃美国救济粮
1948年初,人民解放战争进入最后阶段,6月,北平学生掀起了反对美国扶植日本军国主义的运动。此此,朱自清身患重病,又无钱医治。
但他毫不犹豫地在写着“为表示中国人民的尊严和气节,我们断然拒绝美国具有收买灵魂性质的一切施舍物资,无论是购买的或给予的”的宣言上签了自己的名字。
8月初,朱自清病情加重,入院治疗无效,12日逝世。那时他年仅50岁。临终前,朱自清以微弱的声音谆谆叮嘱家人:“有件事要记住,我是在拒绝美国面粉的文件上签过名的,我们家以后不买国民党配合给的美国面粉!”
4、皖南事变
1941年1月,新四军军长叶挺在“皖南事变”时被国民党反动派逮捕。敌人软硬兼施,企图制服他。但叶挺威武不屈,坚持斗争,表现了一个革命者的尊严。
他在狱中还写下了大义凛然的《囚歌》:“为人进出的门紧锁着,为狗爬出的洞敞开着,一个声音高叫着——爬出来吧!给你自由!我渴望自由!但我深深地知道——人的身躯哪能从狗洞里爬出!我希望有一天,地下的烈火,将我连这活棺材一齐烧掉,我应该在烈火和热血中得到记生!”
5、坚守道德底线,更要做到坚守道义
南宋末年,宋都临安被元军攻破,文天祥面对元军高官厚禄的诱惑,毫不动心。元军没办法,只得把他囚禁起来,折磨他,但为了民族大义,他始终没有屈服,反而写下了令人感佩的《正气歌》,最后英勇就义。文天祥以自己的生命为代价,捍卫民族大义。
B. 形容道德 成语
[ 德高望重 ] dé-gāo-wàng-zhòng
释义:德:品德。望:声望。道德高尚,名望很大。
出处:《晋书·简文三子传》:“元显因讽礼官下仪,称已德隆望重,既录百揆,内外群僚皆应尽敬。”
C. 坚守诚信的成语和名言
一、坚守诚信的成语:一诺千金
读音:yí nuò qiān jīn
释义:指许下的一个诺言有千金的价值。比喻说话算数,极有信用。也叫千金一诺。
出处:西汉·司马迁《史记·季布栾布列传》:“得黄金百斤,不如得季布一诺。”
译文:的黄金百斤,不如得季布的一个诺言。
近义词:言而有信。
反义词:言而无信。
用法:偏正式;作谓语;常与“出言不苟”连用。
二、坚守诚信的名言:
1、诚信为本,操守为重,坚持准则,不做假账。——朱镕基
2、你必须以诚待人,别人才会以诚相报。——李嘉诚
3、不宝金玉,而忠信以为宝。——《礼记·儒行》
意思是:不要把金玉当成宝物,而忠诚与信用才是宝出自。
4、不诚实诚无不动者,修身则身正,治事则事理。——(宋)杨时《二程粹言·论道篇》
意思是:没有真诚所涉及不到的,用真诚提高自己以养就能规范,从真诚去处理事情就能完美。
5、凡出言,信为先;诈与妄,奚可焉?——出自《弟子规》
意思是:说话办事,信诚在先;欺骗与胡说,那怎么可以呢?
(3)比喻坚守道德扩展阅读
坚守诚信的典故:
汉朝的开国功臣韩信,处幼时家里很贫穷,常常衣食无着,他跟着哥哥嫂嫂住在一起,靠吃剩饭剩菜过日子。小韩信白天帮哥哥干活,晚上刻苦读书,刻薄的嫂嫂还是非常讨厌他读书,认为读书耗费了灯油,又没有用处。
于是韩信只好流落街头,过着衣不蔽体,食不果腹的生活。有一位为别人当用人的老婆婆很同情他,支持他读书,还每天给他饭吃。面对老婆婆的一片诚心,韩信很感激,他对老人说:“我长大了一定要报答你。”老婆婆笑着说:“等你长大后我就入土了。”
后来韩信成为著名的将领,被刘邦封为楚王,他仍然惦记着这位曾经给他帮助的老人。他于是找到这位老人,将老人接到自己的宫殿里,像对待自己的母亲一样对待她。
D. ·形容人的道德品质高尚的成语,越多越好,比如才德兼备
1.大义灭亲:[释义]为了维护正义或人民的利益,不顾亲属之情,使犯罪者受到应有的惩处。
2、德高望重:[释义]指道德高尚,在群众中有很高的声望。[用法]用作褒义,多用来称颂老人。
3、德隆望尊:[释义]指道德高尚,在群众中有很高的声望。
4、道不拾遗:[释义]东西掉在地上没有人捡走,据为己有。形容社会风气很好。
5、怀瑾握瑜:[释义]怀里揣着瑾,手里拿瑜。比喻人具有纯洁而优美的品德。[用法]用来比喻人的品德纯洁、情操高尚。
6、克己奉公:[释义]严格要求自己,一心为公。[用法]用作褒义。多用于褒扬、劝勉的场合。
7、仁人志士:[释义]原指有高尚志向和道德的人。现泛指爱国进步人士。
8、日月经天,江河行地:[释义]象太阳、月亮每天经过天空,江河永远流经大地。形象光明磊落,永恒不变。[用法]多用于形容伟人,名人或永恒不变的事情、道理。
9、舍己救人:[释义]不惜牺牲自己的生命去拯救别人。[用法]用作褒义。用来称颂人的崇高行为和高尚的品质。
10、舍己为公:[释义]为了公众的利益而牺牲个人的利益。[用法]用作褒义。用来称颂人的高贵品质。多作书面语。
11、舍己为人:[释义]为帮助别人面放弃自己的利益。[用法]用作褒义。用来称颂人的崇高品质。
12、拾金不昧:[释义]捡到财物不隐藏起来,而是想方设法交还失主。[用法]用作褒义。
13、鞠躬尽瘁,死而后已:[释义]小心谨慎,不怕劳苦地贡献自己的一切直至死。
14、无名英雄:[释义]姓名不为世人所知的英雄人物。[用法]用来表示姓名不为世人所知而对事业或人民有贡献的人。
15、志士仁人:[释义] [释义]原指有高尚志向和道德的人。现泛指爱国进步人士。
16、日月经天,江河行地:[释义]象太阳、月亮每天经过天空,江河永远流经大地。形象光明磊落,永恒不变。[用法]多用于形容伟人,名人或永恒不变的事情、道理。
17、奉公守法:[释义]奉行公事,遵守国家规定的法令制度,不违法徇私。[用法]多用于劝勉的场合。
18、刚正不阿:[释义]刚强正直,不徇私迎合。[用法]用于正直、不阿谀逢迎的人。
19、洁身自好:[释义]保持自身的纯洁,不同流合污。现也指怕招惹是非,只顾自己的,不关心公众事情。[用法]褒、贬两方面都可以用。
20、两袖清风:[释义]原指两袖迎风而拂,飘飘欲仙的姿态。后比喻做官的时候,十分清廉,退休后没有钱财。现也指贫穷,没有财产。[用法]多用来形容于为政清廉或虽辛苦的工作而生活接近于清贫的人。
21、一尘不染:[释义]原不佛教用语。佛家把色、声、香、味、触、法叫做“六尘”,说道者不为六尘所玷污,保持心地清静。形容不受坏思想、坏作风的沾染而腐蚀。也形容环境非常清洁干净。[用法]用于人和环境。
22、一清二白:[释义]清楚,明白。形容非常纯洁,没有一点污点。[用法]可用于人或事。
23、玉洁冰清:[释义]像玉那样纯洁,似冰那样清明。形容人品高洁。[用法]用作褒义。用来形容人品德高尚,出淤泥而不染。
24、大公无私:[释义]一心为公,没有私心。也指处理事情公正,不偏向任何一方。[用法]多称颂人的精神品质和秉公处理事情。
25、公而忘私:[释义]为了公事忘掉了私事。比喻一心为公,不考虑个人得失。[用法]含褒义。
26、公事公办:[释义]公事按公事的原则去办,不讲私人情面。[用法]含褒义。表示拒绝求情,秉公办理。
27、光明正大:[释义]形容心地光明,言行正派,公正无私。[用法]用作褒义。表示人及其言行高尚。
28、浩然之气:[释义]正大刚直的精神、气质。[用法]含褒义。
29、襟怀坦白:[释义]形容胸怀坦白、正直诚实。[用法]用作褒义。
30、任人唯贤:[释义]任用人只选择德才兼备的人。[用法]用作褒义。
31、堂堂正正:[释义]原来形容强大整齐的样子,后多指严肃正派,光明正大。[用法]多用作褒义。
32、铁面无私:[释义]形容办事严明公正,不讲情面,不徇私情。[用法]多作褒义。多用于执法者和其他有权势的人。
33、先人后己:[释义]先为别人着想,然后才想到自己。[用法]多用来形容人的品格。
34、一视同仁:[释义]原指贤明的统治者对百姓同施仁爱。后泛指对人不分厚薄亲疏,一样看待。[用法]指待人平等。
35、正大光明:[释义] :[释义]形容心地光明,言行正派,公正无私。[用法]用作褒义。表示人及其言行高尚。
36、救死扶伤:[释义]救治将死的,照顾受伤的。[用法]含褒义。表示医务工作者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精神。
37、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释义]忧虑在别人之前,享乐也在别人之后。形容关心人民的疾苦。[用法] 用作褒义。形容人的品德高尚。
描写人物品质的成语:
⑴高尚
高尚
暗室不欺 不同流俗 不欺暗室 不忘沟壑 赤子之心 德厚流光 高情远致 高山景行 功德无量 厚德载物 怀瑾握瑜 蕙心纨质 见危授命 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精金良玉 敬老慈幼 良金美玉 明德惟馨 年高德劭 前人栽树,后人乘凉 青天白日 山高水长 拾金不昧 玉洁松贞 沅茝沣兰 云中白鹤 志士仁人
杰出
补天浴日 风流人物 风华正茂 伏龙凤雏 盖世英雄 盖世无双 桂林一枝 鹤立鸡群 鹤鸣之士 加人一等 矫矫不群 金榜题名 举世无双 绝世超伦 昆山片玉 人中之龙 首屈一指 铁中铮铮 头角峥嵘 无出其右 裒然举首 一代风流 一世龙门 庸中佼佼
尊贵
不虞之誉 不言而信 不恶而严 荣华富贵 山中宰相 师道尊严
著名
草木知威 驰名中外 大名鼎鼎 德高望重 风云人物 功成名遂 功标青史 赫赫有名 举世闻名 如雷贯耳 声振寰宇 威望素著
宽容
海阔天空 含垢纳污 呼牛呼马 豁达大度 既往不咎 宽大为怀 宽宏大量 网开一面 网开三面 息事宁人 下不为例 下车泣罪 胸怀祖国,放眼世界 严以律己,宽以待人 以直报怨 以德报怨 宰相肚里能撑船 知情达理 中庸之道
助人
将伯之助 解衣推食 救死扶伤 绝甘分少 普度众生 起死人,肉白骨 轻财好施 设身处地 疏财仗义 为民除害 为民请命 雪中送炭 与人为善 云行雨施 仗义疏财 助人为乐
荣耀
生荣死哀 死得其所 万古千秋 万古流芳 为国捐躯
E. 形容为了坚守道德品质而乐于贫穷等成语
安贫乐道 ( 成语解释:
安贫:安于贫困;道:原指儒家所信奉的道德;后引申为人生的理想、信念、准则。处境虽很贫困;仍乐于坚守信仰。
成语出处:
南朝 宋 范晔《后汉书 韦彪传》:“安贫乐道,恬于进趣,三辅诸儒莫不慕仰之。” )
F. 形容人品德好的成语
舍己为人、大公无私、光明磊落、拾金不昧、自强不息
一、舍己为人
释义:为了专他人而属牺牲自己的利益。
出处:先秦.孔子《论语·先进》朱熹注:“曾点之学……初无舍己为人意,而其胸次悠然。”
译文:曾点的志向......最初舍弃自己的利益去帮助别人,然而胸怀闲适。
二、大公无私
释义:指办事公正,没有私心,现多指从集体利益出发,毫无个人打算,。
出处:东汉.班固《汉书·贾谊传》:“为人臣者;主而忘身;国而忘家;公而忘私。”
译文:作臣子的就会只为君主而不顾自己,只为国家,只考虑大家的利益而不顾个人私利。
三、光明磊落
释义:形容人的行为正直坦白,毫无隐私暧昧不可告人之处。
出处:唐.房玄龄《晋书·石勒载记下》:“大丈夫行事,当礌(磊)落落,如日月皎然。”
译文:大丈夫处世行事,应当坦坦荡荡,光明磊落,象日月那样洁白明亮。
四、拾金不昧
释义:拾到金钱财物不隐藏起来。
出处:清·李绿园《歧路灯》:把家人名分扯倒;又表其拾金不昧。
译文:把家人的名声弄坏,又称颂他们拾到金钱财物不据为己有。
五、自强不息
释义:指自己不懈地努力向上,可用于形容良好的品德。
出处:周.姬昌《周易·乾》:“君子以自强不息。”
翻译:君子应刚毅坚卓,发愤图强。
G. 形容 品德 成语
形容品德的成语 :
大公无私、
舍己为人、
高风亮节、
冰清玉洁、
两袖清风、
光明磊落、
德高望重、
克己奉公、
德才兼备、
助人为乐、
豁达大度
H. 关于 坚守职业道德的名言 句子 描写坚守职业道德的句子
成功的第一个条件是真正的虚心,对自己的一切敝帚自珍的成见,只要看出同真理冲突,都愿意放弃.
I. 道德经里面有那个句子形容坚持不放弃
可以说有也可以说没有,这要看你站在那个角度。
比如致虚极!坚决不要被事内物事态的容表现所迷惑。
比如圣(声)人无恒心以百姓(省)心为心。坚决不要以自己的意志来左右他人评价对错。
在道德经的理论当中过强易折。什么都将就个进退有度阴阳互动的说法。
比如金玉满堂不可常保。高举之刃不可久持。
但是要说没有坚持,那是不可能的。虽然老子的坚持超出了常人对坚持的理解。
但是还是有的。
比如那对于追求真理的坚持。
比如那不受自我心幻迷惑而客观朴实的态度。
才道德经的“理论”(理论是强曰,道德经没有理论。)里。一切都是存在另一面的,真正的坚持比如有适当的缓冲。而退缩也必然有坚持的理由。
至于胜利?在道德经中根本没有胜利的概念。胜利就是失败他妈。当你认为自己胜利的那一天也就是输的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