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法学百科 » 法学浅谈

法学浅谈

发布时间: 2022-01-17 22:46:02

Ⅰ 谈谈你对法律的认识(1000字左右)

法律,是国家的产物,是指统治阶级(统治集团就是政党,包括国王、君主),为了实现统治并管理国家的目的,经过一定立法程序,所颁布的基本法律和普通法律。法律是全体国民意志的体现,国家的统治工具。

拓展资料:

1、法,可划分为宪法、法律、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宪法是高于其它法律部门(法律、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的国家根本大法,它规定国家制度和社会制度最基本的原则,公民基本权利和义务,国家机构的组织及其活动的原则等。

2、法律通常是指由社会认可国家确认立法机关制定规范的行为规则,并由国家强制力(主要是司法机关)保证实施的,以规定当事人权利和义务为内容的,对全体社会成员具有普遍约束力的一种特殊行为规范(社会规范)。

3、法律是维护国家稳定、各项事业蓬勃发展的最强有力的武器,也是捍卫人民群众权利和利益的工具,也是统治者统治被统治者的专政机关--法院手段。法律是一系列的规则,通常需要经由一套制度来落实。但在不同的地方,法律体系会以不同的方式来阐述人们的法律权利与义务。其中一种区分的方式便是分为欧陆法系和英美法系两种。有些国家则会以他们的宗教法条为其法律的基础。

4、加快法治进程,已是当下国家治理的一个紧迫的课题。很自然,人们总是将目光向着打造法治政府聚焦,它是核心,是引领。同时,法治社会建设也当及时提速,它是主体,是根基。我们每一个人,都应是依法治国的参与者、捍卫者、推进者。

Ⅱ 谈谈你对法律的理解

作为新时代的大学生对自由的渴望和追求,是我们的共性。大学校园里方兴未艾、屡禁不止的课桌文化表达了当代大学生"生命诚可贵,爱情价更高;若为自由故,两者皆可抛"的共同心声。但是,历史和现实告诉我们,自由不是恣意妄行,也不是为所欲为,而是相对的、受制约的。个性自由从一开始就受到来自两个方面的制约:一是自然规律;二是社会规则。逾越这两者的行为,都不可能尝到自由的甘果。法,作为人类选择、接受、沿袭下来的一种文化现象和社会规则,自产生之日起便与人们获取或丧失自由息息相关。
对于法和自由的关系,先哲们有过许多至理名言。古罗马法学家西塞罗说过:"为了得到自由,我们才是法律的臣仆。近代法国启蒙思想大师孟德斯鸠进一步指出:" 自由是做法律所许可的一切事情的权利;如果一个公民能够做法律所禁止的事情,他就不再有自由了,因为其他人也同样会有这个权利。 " 马克思对此则阐述得更为明确,他说:"法律是肯定的、明确的、普遍的规范,在这些规范中自由的存在具有普遍的、理论的、不取决于个别人的任性的性质。法典就是人民自由的圣经。" 可见,人们要获得真正的自由,就应该学习法律,掌握法律,以法律来规范自己的行为。法律基础课正是一门帮助大学生掌握法学的基本观点和法律的基本知识的课程。

Ⅲ 法学专业的理解

法学专业,对于很多学生、家长和老师来讲是既爱又怕,爱是因为学法学当律师法官非常光鲜、高大上。怕的是经常听到法学专业被吐槽,就业很不好,连续多年被列为红牌专业。

那么法学专业能不能学,什么样的学生适合读法学专业,法学专业学生毕业主要去向,法学专业学生大学期间需要做好哪些规划,哪些大学的哪些专业实力比较强……,围绕这些问题,我将用两篇文章对上述问题进行分析,希望对学生、家长和老师在专业选择、高考填报志愿、学生就业等方面时有帮助。本文将重点介绍法学专业以及专业报考建议,下一篇文章将重点介绍法学专业优势大学及报考建议。

法学专业分析解读与报考建议
1、法学专业培养目标

法学专业主要是培养学生掌握扎实的法学知识和技能,熟悉我国法律和党的政策,毕业后能在人大、检察院、法院等国家机关从事立法、检察、审判等工作,或者到各类企事业单位从事企业规范运营、法律风险防控等工作,或者能在律师事务所从事律师工作。简单地说,法学专业就是培养律师、法官、检察官等国家公务员以及与法律相关的法务人员。

2、法学专业学什么

法学专业本科学生,大学期间除学习大学英语等公共基础课外,主要学习法理学、法制史、宪法、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民法商法、知识产权法、经济法刑法、民事诉讼法、刑事诉讼法、国际法、国际私法、国际经济法、国际政治等专业课程。这些课程要想学好是一定要付出非常多努力的,需要很好的理解、记忆,也需要查阅大量的文献和书籍。目前多数大学在本科阶段都是采用“厚基础、宽口径”的培养模式。本科阶段不对具体方向做细分,等到研究生阶段再细分具体的专业领域。但也有部分大学会在大三的时候让学生选择一个细分方向重点学习,这需要学生和家长在高考报志愿时要详细看大学招生章程、招生计划和专业方向介绍。

法学专业分析解读与报考建议
3、哪些学生适合学法学

法学专业绝不是一门简单靠背一背就能学明白的专业,要想学好法学专业,学生一定要具备以下几方面能力:

1、较好的记忆能力和理解能力:法学专业课程多,法律条款繁杂,学生在学习这些专业的过程当中,需要记忆大量的法律条文,而且要长期记住。所以,对理解能力和记忆能力要求较高。

2、较强的逻辑思维能力。学习法学知识,毕业从事审判、诉讼等工作,都需要学生具有深入分析思考案件前因后果关系,能准确辨别证据真伪,在众多法律中寻找适合案件的法律条文能力,做好这些没有好的逻辑思维是很难的。

3、较强的文案写作能力。学习法学需要阅读大量的案例材料和经典的法学著作,还要求撰写案例分析报告和各种诉讼文书。文案写作区别于我们所说的文学创作,要求规范、严谨、条理清晰,而不是文学创作更强调的美感、创意。

4、较强的语言表达能力。从事律师、审批等工作,离不开与人沟通交流,离不开诉讼、辩论工作,因此要求学生要善于沟通,具有较强的语言表达能力。

5、较强的决策判断能力。法学专业学生从事案件审判、诉讼、答辩等工作,一定要有准确的决策判断,在审判、辩护时做出准确的判断、决策。

6、从性格上看,太过于感性的人可能不太适合学习法学,否则这样的学生在从事法务工作中可能会感情用事、犹豫不决,不能做到公平公正。

此外,报考法学类专业也有身体条件要求。报志愿时,考生要对照体检意见和高等院校的招生章程中对身体条件的特殊要求,避开限报专业报考。根据《普通高等学校招生体检工作指导意见》,这几类学生不能报考法学专业:一眼失明、另一眼矫正到4.8,镜片度数大于400度的学生;两耳听力均在3米以内,或一耳听力在5米另一耳全聋的学生;嗅觉迟钝、口吃、步态异常、驼背,面部疤痕、血管瘤、黑色素痣、白癜风的学生。

4、法学类专业的选考科目要求

在辽宁、河北、湖北、广东等执行3+1+2选考政策的省份,绝大多数高校的首选科目要求是历史和物理均可,没有再选科目要求。但是也有个别大学有再选科目要求,如东北师范大学要求再选科目为政治。在执行3+3政策的区域,绝大多数高校法学专业的选考是不限科目,但也有少数高校有选考要求,如西南石油大学法学专业的选考科目要求是政治或历史。作为高考志愿规划专家,我们建议有明确报考法学专业的学生,最好还是要选考政治科目,因为学法律会涉及到很多国家政策、法律法规,这都跟政治息息相关的。

Ⅳ 谈谈对法律的认识

法律(Law)是国家制定或认可的,由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的,以规定当事人权利和义务为内容的具有普遍约束力的社会规范。 法律,即人类在社会层次的规则,社会上人与人之间关系的规范。它以正义为其存在的基础,以国家的强制力保证实施为手段。法治和法律要逐渐变得适当宽容以利于社会和谐。法律一般限于宪法。法属于上层建筑范畴,决定于经济基础,并为经济基础服务。法律的目的在于维护有利于统治阶级的社会关系和社会秩序,是统治阶级实现其统治的一项重要工具。所以,法律是阶级社会特有的社会现象,它随着阶级、阶级斗争的产生、和发展,法律将随着社会阶级、阶级斗争的消灭而自行消亡。 法律的概念古时指律令或刑法。由立法机关制定,国家政权保证执行的行为准则。 现在指由立法机关制定,国家政权保证执行的行为准则。法律体现统治阶级的意志,是阶级专政的工具之一。体现统治阶段的意志,国家制定和颁布的公民必须遵守的行为规则。法律是由国家制定、认可并由国家保证实施的,反映由特定物质生活条件决定的统治阶级意志,以权力和义务为内容,以确认、保护和发展统治阶级所期望的社会关系的和社会秩序为目的的行为规范体系。 基本的法律: 一般指----在一个国家或地区拥有最高法律效力的法律,它的实际作用与宪法实际上相同。「基本法律」所意味是不永久并权宜之针,在没有实施宪法下达到有法维持宪政秩序之效果。 这里指----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定和修改刑事、民事、国家机构的和其他的法律,内容涉及国家和社会生活某一方面的最基本的问题。《香港特别行政区基本法》与《澳门特别行政区基本法》属于“基本法律”的层次。基本法律以外的法律,也叫“一般法律”,是指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制定和修改的“除应当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定的法律以外的其他法律”(《宪法》第67条)。此外,全国人大常委会所作出的决议和决定,如果其内容属于规范性规定,而不是一般宣言或委任令之类的文件,也视为狭义的法律。它一般包括--宪法,民事法,行政法,经济法等。 广义的法律:是指法的整体,包括法律、有法律效力的解释及其行政机关为执行法律而制定的规范性文件(如规章) 狭义的法律:专指拥有立法权的国家机关依照立法程序制定的规范性文件。 在三权分立的国家,由行政机关为执行法律而制定的行政命令仅对该行政机关之公务员有拘束力,除法规命令外,原则上行政机关所制订之行政规则对于人民均不发生拘束力。而限制人民自由权利之法律必须由人民所选举之立法机关制定之(即后者)。

Ⅳ 浅谈“如何学习法学专业”

(一)学习法学专业必须有愉悦的心情。
因为法学专业本身是一门专业性很强的学科,对于外行人来说它很难且艰涩难懂。这需要我们用极大的耐心和爱心来学习它,怀着无比崇敬的心情贴近它。如果用一种浮躁`、厌烦的情绪对待一门极枯燥的学科,结果可想而知。当然每个人都有心情不好的时候,那时我建议你到海边走走,不要再勉强自己学习。
(二)深入浅出。
在读专业书时,我认为必须心无杂念,全身心地投入到书中,达到忘我的境界。在读书时尽量跟随作者的观点,学会深入思考,摸清文章脉络,同时应在头脑中用易于自己接受的语言表达出来,再用日常见到的小案例来诠释。这种“以易探深”的方法经过我的多次使用后,收效甚佳。
(三)作笔记。
我认为读书作笔记是迅速掌握书中内容的最佳途径。虽然有的同学会认为是事倍功半,殊不知若要精读一本书会使你最大限度的“吃掉”它。我现在读考研专业书时就用了此法,受益匪浅。同时也需要说明一点,课堂作笔记应考虑一下机会成本的问题,你必须权衡一下:在抄录老师所讲部分内容的同时又会漏听老师所讲的另一部分内容。听?抄?如何兼顾?大一时我会尽量把老师的话全记下来,但现在我觉得那样并不利于把握关键的东西,复习时反而还要重读笔记上一些无用的话。所以应当学会如何对待“芝麻”和“西瓜”的关系。
(四)读专业书。
自我感觉目前读的书较少,在许多问题上仍旧只是一个外行或者说懂得十分肤浅,因此我真诚地希望师弟师妹们能静下心来研读几本精品,泛读大量专著。修心养性,离不开书;做学问,仍要博采众长,努力把学问做大。
(五)理论与实践密切结合。
多读一些有分析的案例,把所学的各种知识运用到实践中,用法律的头脑和思维来考虑问题,用理论来解释实践中的问题,再用实践完善理论。总而言之,要用法眼来看世界。(六)多写一些东西。
(七)多与老师交谈。
许多同学羞于同老师交流,或许是怕见笑于老师,或许是对老师心存畏惧。但我通过近两年的切身体会发现:同老师交流是快速获取知识的捷径之一。老师的知识面宽,有深度,往往会给我们带来意想不到的启迪。同他们交流,你能学会从多角度分析一个法律现象而非仅局限于一个狭窄的区域,这样有助于我们全面地把握法律的整体。同时更有利于我们在交流中揣摩他们考虑问题的思维方式,领略他们学习方法的独到之处,正所谓“他山之石,可以攻玉”。

Ⅵ 浅谈如何学好法学

法学不一定是职业,代表一种管理文化,这是当代社会的基石

Ⅶ 谈谈学习法律的重要性100字以内

敬畏、尊重法律,做守法公民:
(1)要依法律己;
(2)通过法律常识的学习,懂得在国家生活的社会生活中应该遵循的行为准则。
(3)养成自觉守法的好习惯,做到法律允许做的才能去做,法律不允许的坚决不做,法律要求的必须去做。
(4)我们应该崇尚法律,学习法律,做知法、守法的好公民。

Ⅷ 浅谈学法 用法 守法的重要意义

  1. 学法是用法和守法的基础,只有学习法律,明白法律,才能更好的适用法律和遵守法律的规定。
  2. 用法的重要意义在于使自己的合法权益受到保护
  3. 守法是我们每个人都应该做到的,违反法律会是受到法律的制裁。

Ⅸ 浅谈我对法律的几点认识

集体经济组织在遵守有关法律的前提下,有独立进行经济活动的自主权。
集体经济组织实行民主管理,依照法律规定选举和罢免管理人员,决定经营管理的重大问题。

热点内容
原因行为民法 发布:2025-02-12 14:51:44 浏览:165
九六年刑事诉讼法 发布:2025-02-12 14:50:47 浏览:346
合同法406条规定 发布:2025-02-12 14:46:02 浏览:442
司法考试报名入口通道 发布:2025-02-12 14:41:03 浏览:901
民事送诉讼法 发布:2025-02-12 14:33:13 浏览:70
图纸电子签名有法律效力吗 发布:2025-02-12 14:29:49 浏览:992
律师可以在法律咨询公司兼职吗 发布:2025-02-12 14:21:12 浏览:666
购销合同怎样签有法律效力 发布:2025-02-12 14:12:06 浏览:316
阳光司法鉴定所 发布:2025-02-12 13:48:59 浏览:750
杨秀清民法 发布:2025-02-12 13:23:34 浏览:2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