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法学百科 » 秘书立法

秘书立法

发布时间: 2022-01-18 22:33:35

❶ 纪委,团委属于秘书机构吗

不是,在我国没有什么秘书机构。
机关单位包括以下几类。
1、党群机关(如XX省委、XX市纪委、XX县委组织部、宣传部、统战部等)
2、行政机关(如XX市人民政府、XX县财政局、XX省发改委)
3、权力机关(也叫立法机关,指各级人大)
4、政协机关(指各级政协)
5、审判机关(指各级人民法院)
6、检察机关(指各级人民检察院)
7、人民团体机关(总工会、共青团、妇联、各民主党派和工商联,也就是叫做参公单位)。

❷ 将中正的秘书有那几个

对共秘书:邵力子(1882――1967)专门和共产党打交道的秘书

决策秘书:杨永泰(1880――1936)为蒋介石出谋划策

宣传秘书:陈布雷(1890――1948)先后任侍从室二处主任(幕僚长),国民党中央常委会副秘书长,“国府
委员”、总统府“国策顾问”、中央宣传组长。具有历史事件代表性的国民党及其政府的重要文告、文章,大多出自陈布雷之手。

公文秘书:陈方(1897――1962)他精通书画,深谙如何揣摩迎合蒋的意图,为蒋介石出谋划策,深得青睐。

经济筹划秘书:俞国华(1914――)俞国华是蒋介石从秘书群中挑出来,专门送到美国深造经济专业人才。国民党逃台后,俞国华发挥了作用。蒋介石死后,俞国华仍大权在握,直到蒋经国去世后,他才退出官场。

理论秘书:陶希圣(1899――)因公布日汪密约和代书《中国之命运》而名噪一时,后为蒋介石延入幕府为蒋倚重的秘书之一。

对美秘书:沈昌焕(1913――)他是“蒋家的外交部长”,总统府的“大内管家“

国际政治秘书:吴国桢(1903――1984)

国家立法秘书:王世杰(1891――1981)南京政府颁布的众多法规大多是在王世杰主持下起草的,如《行政诉讼法》、《行政院组织法》等等

❸ 中国的立法执法机构分别是什么,各机构间什么关系

首先,请把党、政分开。党代会及政协会议作为政党机构,与国家法律的制订和执行是没有联系的。政协起到的作用只是参政议政,可以提出政策建议但没有执行的权力。

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是最高国家权力机关。它的常设机关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拥有修改宪法、监督宪法的实施、制定和修改刑事、民事、国家机构的和其他的基本法律的权力。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行使国家立法权。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有权罢免下列人员:
(一)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副主席;
(二)国务院总理、副总理、国务委员、各部部长、各委员会主任、审计长、秘书长;
(三)中央军事委员会主席和中央军事委员会其他组成人员;
(四)最高人民法院院长;
(五)最高人民检察院检察长。

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法院是国家的审判机关,中华人民共和国设立最高人民法院、地方各级人民法院和军事法院等专门人民法院。
最高人民法院是最高审判机关。
最高人民法院监督地方各级人民法院和专门人民法院的审判工作,上级人民法院监督下级人民法院的审判工作。
最高人民法院对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负责。地方各级人民法院对产生它的国家权力机关负责。

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检察院是国家的法律监督机关。
中华人民共和国设立最高人民检察院、地方各级人民检察院和军事检察院等专门人民检察院。
最高人民检察院是最高检察机关。
最高人民检察院领导地方各级人民检察院和专门人民检察院的工作,上级人民检察院领导下级人民检察院的工作。
最高人民检察院对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负责。地方各级人民检察院对产生它的国家权力机关和上级人民检察院负责。

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和公安机关办理刑事案件,应当分工负责,互相配合,互相制约,以保证准确有效地执行法律。

具体内容请参考《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最高司法院么?那是什么东西?有存在过么?

❹ 全国人大常委会秘书长与国务院秘书长的职权各是什么

全国人大常委会的工作方式是召开常委会会议,审议法律案和其他议案,听取国务院及国务院各部、各委员会和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的工作报告,决定任免国家机关工作人员,通过举行会议、作出会议决定的形式行使职权。全国人大常委会会议每两个月举行一次,通常在双月下旬召开,会议一般为一周左右。全国人大常委会会议由委员长召集并主持,委员长可以委托副委员长主持会议。有特殊需要的时候,由委员长会议决定,可以临时召集常委会会议。常委会会议必须有常委会全体组成人员过半数出席,才能举行。常委会举行会议时,国务院、中央军事委员会、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的负责人;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各专门委员会主任委员、副主任委员,有关的专门委员会委员、顾问,有关部门负责人;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的人大常委会主任或者副主任一人列席会议。全国人大常委会会议的形式有三种,即全体会议、分组会议和联组会议。其中,全体会议是全国人大常委会依法行使职权的基本会议形式。在每次常委会举行会议前一周,由委员长会议决定常委会会议召开的日期和会期,拟定会议议程草案,提请常委会全体会议决定。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会议是处理常委会重要日常工作的机构,由委员长、副委员长、秘书长组成。
全国人大常委会的职权有:
(1)解释宪法,监督宪法的实施。这项权力的行使,对于维护宪法的权威和尊严,保证国家法制的统一,是非常重要的。
(2)立法权。宪法规定,全国人大常委会有权制定除应当由全国人大制定的法律以外的其他法律;在全国人大闭会期间,有权对全国人大制定的法律进行部分修改和补充,但不得同该法律的基本原则相抵触。
(3)法律解释权。当法律的规定需要进一步明确具体含义,或法律制定后出现新的情况,需要明确适用法律依据时,由全国人大常委会进行法律解释。全国人大常委会的法律解释同法律具有同等效力。
(4)重大事项决定权。在全国人大闭会期间,全国人大常委会有权审查和批准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国家预算在执行过程中所必须作的部分调整方案。全国人大常委会有权决定同外国缔结的条约、重要协定的批准和废除;规定军人和外交人员的衔级制度和其他专门衔级制度;规定和决定授予国家勋章和荣誉称号;决定特赦;全国人大闭会期间,如果遇到国家遭受武装侵犯或者必须履行国际间共同防止侵略的条约的情况,全国人大常委会有权决定战争状态的宣布;决定全国总动员或者局部动员;决定全国或个别省、自治区、直辖市进入紧急状态。
(5)人事任免权。全国人大闭会期间,全国人大常委会根据国务院总理的提名,有权决定部长、委员会主任、审计长、秘书长的人选;根据中央军事委员会主席的提名,有权决定中央军委其他组成人员的人选。全国人大常委会根据最高人民法院院长的提请,有权任免最高人民法院副院长、审判员、审判委员会委员和军事法院院长;根据最高人民检察院检察长的提请,有权任免最高人民检察院副检察长、检察员、检察委员会委员和军事检察院检察长,并批准省、自治区、直辖市的人民检察院检察长的任免;有权决定驻外全权代表的任免。
(6)监督权。根据宪法规定,全国人大常委会监督国务院、中央军事委员会、最高人民法院和最高人民检察院的工作。全国人大常委会听取国务院及国务院各部、各委员会和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的工作报告。在全国人大常委会会议期间,常委会组成人员10人以上,可以书面提出对国务院和国务院各部、各委员会,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的质询案。受质询的机关必须负责答复。全国人大常委会认为必要时,可以组织关于特定问题的调查委员会,并且根据调查委员会的报告,作出相应的决议。此外,全国人大常委会有权撤销国务院制定的同宪法、法律相抵触的行政法规、决定和命令;撤销省、自治区、直辖市国家权力机关制定的同宪法、法律和行政法规相抵触的地方性法规和决议。

❺ 全国人大只负责立法工作吗

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是最高国家权力机关。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行使下列职权:
修改宪法;
监督宪法的实施;
制定和修改刑事、民事、国家机构的和其他的国家基本法律;
选举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副主席;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的提名,决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总理的人选;根据国务院总理的提名,决定国务院副总理、国务委员、各部部长、各委员会主任、审计长、秘书长的人选;
选举中央军事委员会主席;根据中央军事委员会主席的提名,决定中央军事委员会其他组成人员的人选;
选举最高人民法院院长;
选举最高人民检察院检察长;
审查和批准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和计划执行情况的报告;
审查和批准国家的预算和预算执行情况的报告;
改变或者撤销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不适当的决定;
批准省、自治区和直辖市的建置;
决定特别行政区的设立及其制度;
决定战争和和平的问题;
应当由最高国家权力机关行使的其他职权。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有权罢免下列人员:
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副主席;
国务院总理、副总理、国务委员、各部部长、各委员会主任、审计长、秘书长;
中央军事委员会主席和中央军事委员会其他组成人员;
最高人民法院院长;
最高人民检察院检察长。[8]
审查和批准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和计划执行情况的报告;审查中央和地方预算及中央和地方预算执行情况的报告,批准中央预算和中央预算执行情况的报告。
改变或者撤销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不适当的决定。
批准省、自治区、直辖市的建置;决定特别行政区的设立及其制度;决定战争和和平的问题。应当由最高国家权力机关行使的其他职权

❻ 阿根廷的立法机构有哪些

由参议院和众议院组成的议会作为最高立法机构

阿根廷议会概况

议会正式名称:阿根廷国民议会

【议会简史】从19世纪初反对西班牙殖民统治到1854年期间,阿根廷没有专门的议会机构,立法职能主要靠立宪会议行使。1812年民族独立的先驱何塞·圣马丁领导人民进行武装斗争,第二年即召开立宪大会,准备宣布独立。与会者提出了两个宪法草案,大会最终在这两个草案的基础上制定了第三个宪法草案,主张建立“不可分割的完整国家”。因客观历史条件所限,会议未能如期批准独立和颁布宪法。尽管如此,大会仍通过了有关行政章程,颁布了关于国徽、国歌、铸币、废除贵族爵位和奴隶制度以及设立最高长官制等重要法规。

1816年独立前夕,第二次立宪大会在图库曼举行,故名图库曼议会。在会议头几个月里没有什么进展,后在圣马丁的要求下,于7月9日通过独立宣言。阿根廷在正式宣告独立后,国家仍长期处于分裂列和动乱状态。1817年图库曼议会迁往布宜诺斯艾利斯,并指定5名议员组成一外委员会来起草宪法。1819年立宪大会通过了阿根廷独立后的第一部宪法,从而结束了按临时法规治理国家的局面。但这部宪法主要体现了布宜诺斯艾利斯一省的意志,确定了集权制的国家形式,因而遭到主张联邦制的内地省份的反对,遂于第二年失效。1824年至1827年间,阿根廷再次举行立宪大会,并于1826年底通过了一部新宪法,但该法仍坚持单一制的国家结构形式,因此又遭到各省的反对而未能生效。鉴于全国处于无政府状态,各省之间为保障和平抵御外来侵略签署了许多省际条约。这些条约在相当一段时期内成为制约阿根廷各省关系的惟一准则,而且还成为以后制定新宪法的基础。1853年5月1日立宪大会批准了阿根廷第一部联邦制宪法。在国家结构方面,该法既主张联邦与各省关系平等,又强调加强中央集权,形成联邦制与单一制混合的制度。从此,由参议院和众议院组成的议会作为最高立法机构固定下来。1949年,庇隆政府为推行社会改革计划,提出修改宪法。这次修宪吸收了民族主义和国有化思想,并增加了社会正义的内容,规定财产和资本必须为民族经济服务,国家可以通过法律干预经济和垄断某种活动,规定矿产和其他自然资源为国家所有,公用事业由国家经营。此外,修改后的宪法将总统选举由间接改为直接选举。这一宪法被1956年通过政变上台的军政府废除。在从60年代到80年代的相当一部分时间里,阿根廷由军人统治。军政府制定了超越宪法的章程和条例,使宪法基本失效,直至1983年阿根廷向民主制度过渡后,宪法的最高法律地位才得以恢复,议会也随之恢复正常活动。1994年阿根廷召开立宪大会,再次修改了宪法。修改后的宪法规定,总统可以连选连任,但任期由6年缩短为4年,不限定总统候选人的宗教信仰;首都市长改由直接选举产生;在政府中设立内阁长官(相当于总理)职务,负责国内全面的行政管理工作和政府同议会的关系,内阁长官由总统任命,但议会有权撤换其职位;总统可颁布必要的和紧急的法令,议会必须承认总统法令的有效性。此外还将16项保障人权的国际协议的有关内容,特别是尊重土著人权利,列入了宪法。

【议会权力】议会具有立法,监督政府,决定国家财政、税收、内外政策等职权。在政治方面,议会有权最终商定国界、确定省界、建立新省、确定位于各省范围之外的国家辖区的组织管理和政府;处理边疆安全事宜;建立最高法院的下级法院;批准大赦;接受或拒绝共和国总统和副总统的辞职,宣布进行新的选举,统计选票,修正选举结果;对总统、副总统、各部部长及最高法院或下属法院法官提出弹劾;批准或废除同其他国家缔结的条约以及同罗马教廷签署的协定,决定同教会的关系;批准总统宣布战争或和平,在战争或和平时期定军队编制,制定军队管理条例和制度,授权各省或数省建立民团,用以镇压内乱和对付外侮;批准外国军队进入国家领土和本国军队开赴国外;遇内乱时,宣布紧急状态,批准或取消总统宣布的戒严令。在一般立法方面,议会有权批准一切基本立法,如民法、刑法劳动法、社会保险法、教育法等,各省对这些法律只有执行的义务,没有立法的权利。在经济方面,议会有权制定海关法,规定进中税和出口税;建立国家银行,制定银行章程;决定偿还国家内外债务;决定国家行政支出的年度预算;通过或衡标准;制定内河航运、外贸和省际贸易规则;颁布旨在促进工业发展、移民、修建铁路、垦殖和转让国有土地、利用外资、矿产开采等法律。除上述议会两院共享的权力外,参众两院拥有各自特别的职权。如税假和征兵的立法权专属众议院。对总统、副总统、各部部长和最高法院及其下属法院的法官的弹劾案只能由众议院向参议提出,但这类案件必须经三分之二到会的众议员通过才能成立。众议院可以召集关于法律问题的公民投票,如得到大多数人民群众的支持,便可自行颁布法律。参议院的专属职权包括:有权对除征税法和征兵法以外的所有法律提出立法动议,负责对众议院提出的弹劾案进行公开审判,但如被告是国家总统,参议院有关会议应由最高法院院长主持,参议院的判决须经三分之二到会参议员的通过才能成立,其判决只限于罢免被告职务或宣布被告不能在国内任荣誉职位或领取报酬的职位,给被告判罪取决于普通法院依法进行的审判的结果。此外,总统任命法官、高级外交官和高级将领以及遇到外来侵略时宣布紧急状态,都需要有参议院的同意和批准。从参议员的就任条件和参议院的特权看,阿根廷参议院或多或少继承了欧洲贵族院的一些职能。

【议会选举】阿根廷参众两院的选举方式不尽相同。众议员由各省和首都居民直接选举产生。最初每个众议员代表的居民人数为2万人,1898年改为3.3万人。由于人口逐步增加,众议员代表的居民基数也随之发生变化,如1920年为4.9万人,1958年为8.5万人,1973年为13.5万人,1983年为16.1万人。目前众议院的议员已增加到257名。凡年满25岁、享有4年以上公民权和所属选区出行或在该区居住满两年者,均有资格当选为众议员,任期4年,可以连选任。众议员缺额时,由有关选区组织补选。众议院每年改选一半议员,为此,第一届议员在议会会议后即抽签决定两年后应离任的议员。参议院由每省各两名参议员组成,各省参议员由该省议会以多数票选出,首都的两名参议员由选举人团用记名投票方式选举产生。参议员的任期为9年,每三年改选三分之一议员,可以无限期连选连任。各省参议员代表各省的利举办,各省在参议院中处于平等的地位,每个参议员都有一票表决权。凡年满30岁、享有6年以上公民权、享有一定数额的年金或年收入、出生在选举省或在该省居住两年以上者,均可当选为参议员。目前72人的参议院是由22个省、首都联邦区和火地岛共24个行政单位各自直接选举产生的3名参议员组成。在各省的3席中,两席属得票最多的政党,一席属得票数居第二位的政党。参议员的任期改为6年,每两年改选三分之一,仍可连选连任。参议员如缺额,由所属行政单位组织补选。

【议会组织机构】阿根廷议会的组织机构有两个层次。一是领导层,参众两院均设有领导委员会,是主持本议院会议和工作的最高领导机构。众议院每年在议会开幕前4天举行预备会议,按多数选举制选出议长、第一副议长和第二副议长。众议院领导委员会由议长、第一和第二副议长、1名立法秘书(由资格最老的议员提任)和1名行政秘书组成。在参议院,议长由国家副总统提任,但每年按绝对多数选举规则选出1名临时议长、第一副议长和第二副议长、参议院领导委员会的构成与众议院相同,由临时议长、第一和第二副议长、1名立法秘书(由资格最老的议员担任)和1名行政秘书组成。参众两院还可在议员之外从议会工作人员中挑选两名秘书和代理秘书作为常设人员。二是常设机构,参众两院都有若干常设委员会、分别负责某一方面的工作。各委员会成员由两院直接任命或根据领导委员会的建议任命,一般尽可能考虑各党派的代表性。众议院设宪法事务委员会、预算和财政委员会、外交和宗教事务委员会、普通立法委员会、土地立法委员会、劳动立法委员会、公共教育委员会、司法委员会、弹劾委员会、公共工程委员会、交通运输委员会、工业和贸易委员会、国防委员会、申诉和权限及规章制度委员会、国家辖区委员会、市政事务委员会、社会经济委员会、卫生和社会医疗委员会、刑事立法委员会等19个常设委员会。参议院设宪法事务委员会、外交和宗教事务委员会、普通立法委员会、预算和财政金融委员会、协议委员会、农工贸委员会、卫生和社会医疗委员会、陆军和海军委员会、司法和公共教育委员等9个常设委员会。各委员会负责对各自有关的事务和立法提出意见。在议会闭会期间它们仍继续工作。众议院的常设委员会委员的任期为两年,具有表决权,副议长可以参加其中某一个委员会。参议院的常设委员会委员任期为3年,临时议长和副议长可参加其中某一个委员会。各委员会只有在选出主席和秘书后才能正式成立。此外,议会在行使监督行政和司法权的职能时,可根据需要成立专门调查委员会,调查活动围绕提出议案、修改法律或追究政府官员责任等使命进行。调查委员会还有权对本院议员执行纪律。这类委员会可由参众两院别建立,也可由两院指定议员联合组成,其成员的任期一般到完成使命时为止。

【议长的地位和议员的权利】议长是阿根廷议会两院的最高领导人,他们的主要职权有:宣布议会开会,制定和宣布议程,主持讨论,提议表决和宣布表决结果,决定有关议会内警卫、维持秩序和秘书工作的设置,提请议院通过本议院的工资和开支预算,任命和撤换本议院的工作人员,监督有关人员遵守本议院的规章制度。议长在主持会议时不能对讨论的问题发表意见,但如果会议由副议长主持,议长可以在自己的议员席上发表意见。议长只有在表决无结果时才能参加表决。议长可代表议院讲话,但事先须经议院批准。在阿根廷,参众议员均享有提出法律动议、在辩论自由发表意见的权利。任何议员不能因其在任职期间发表的观点、言论和演说而受到司法指控、询问或干扰。议员在任职期间不能被拘留,但犯有构成死刑、被剥夺公民权或最重刑罪者,或在作案现场被捕者除外。参众议员如在普通法庭受到书面控告,须经开庭审理核实,并取得所在议院三分之二多数的同意,议院方能免除其职务,并将被告交付法官审判。议员还有权就国家高级行政官员的工作或行为提出质询或弹劾的动议,参加对他们的质询和弹劾的讨论。议员每年从国库领取一份由法律规定的报酬。议员可参加议会党团活动。众议院规定,3人以上政治倾向相近的议员可以组成集团。若一个政党只有1名或两名议员,这1名或两名议员也可按集团方式活动。

【立法程序】根据阿根廷宪法,除归众议院负责的征税和征兵法律外,国家总统和参众议员都有对其他各种法律的提案权。某项法律草案经总统或议员提出后,先在一个议院辩论通过,然后交另一个议院讨论;一俟两个议院都通过,便交总统审查。如果总统批准则作为法律由总统颁布实施。任何法律草案交总统后10天内未被退回就被认为已获批准。一旦一个议院通过的一项议案被另一个议驳回,就不能在当年的议会会议上重新提出审议。如果另一个议院只作了修改和补充,可将议案退给原提案议院审议,经修改补充的法律草案被提案议院三分之二票数通过便可交总统审查。倘若这些补充或修改被原提案议院拒绝,有关议案将再次转交审议的议院,后者以三分之二多数通过后,再将该议案退给提案议院,提案议院对审议议院所作的修改和补充若无三分之二票数反对则被认为议案获得通过,然后再由总统批准颁布。一项法案如被总统全部或通过,然后再由总统批准倾布。一项法案如被总统全部或部分驳回,该法案须连同总统的意见一起退给提案议院复议,如得到三分之二多数票通过,则再次交给另一议院审议;如审议议院予以通过,法案便成为法律,可交总统颁布实施,总统的否决便告无效。但在此情况下,两院采用记名投票方式,投票者的姓名、赞成或反对的理由,以及总统的异议都应予以公布。假如参众两院对总统的异议有分歧,有关法案便不得再列入当年的议会议程。

❼ 欧盟立法的三种形式 规则 法令 决定 具体是什么

欧盟简介

欧盟委员会是欧洲联盟(简称欧盟)的3大主要机构之一。欧盟的前身是欧洲共体。1951年4月18日,法国、联邦德国、意大利、荷兰、比利时和卢森堡6国在法国首都巴黎签订了建立欧洲煤钢共同体条约,该条约翌年7月25日生效。1957年3月25日,上述6国又在意大利首都罗马签订了建立欧洲经济共同体条约和欧洲原子能共同体条约。1965年4月8日,6国签订《布鲁塞尔条约》,决定合并3个共同体,统称欧洲共同体。

欧盟第一次扩大是在1973年,吸收了丹麦、爱尔兰和英国加入;1981年的第二次扩大只增加了希腊一国;1986年的第三次扩大有西班牙和葡萄牙加入;1995年又吸收了奥地利、芬兰和瑞典入盟。2004年5月1日又有10个国家成为正式成员国: 捷克、爱沙尼亚、塞浦路斯、拉脱维亚、立陶宛、匈牙利、马耳他、波兰、斯洛文尼亚和斯洛伐克。欧盟现有25个成员国和4.5亿人口。

欧盟总部设在比利时首都布鲁塞尔。欧盟的3大主要机构为:欧洲理事会、欧盟委员会和欧洲议会。欧洲理事会,即首脑会议,由成员国国家元首或政府首脑及欧盟委员会主席组成。首脑会议每半年举行一次正式会议和一次非正式会议,必要时还可召开特别会议。欧洲理事会由各成员国轮流担任,任期6个月。欧洲理事会是欧盟的最高权力机构,在决策过程中采取协商一致通过的原则。欧盟目前正在酝酿一系列改革,其中包括在绝大多数问题上采取有效多数票通过的方式,只保留个别领域使用一致通过原则;取消轮流担任欧洲理事会主席国制度,改为设立任期为2.5年的常设主席职位。

欧盟委员会是欧盟的执行机构,负责实施欧盟条约及欧盟首脑会议和部长会议作出的决定;向欧洲理事会和部长理事会提出报告和立法动议;代表欧盟对外联系并负责经贸等方面的谈判。欧盟委员会由来自15个成员国的20人组成,其中法国、德国、英国、西班牙和意大利各有2人,其他成员国各1人。委员会设主席1名,副主席2名。欧盟成员国明年增至25个后,如何分配欧盟委员会名额还在讨论中。虽然最终方案尚未出台,比较集中的看法是委员会人数过多会影响工作效率,因此,采取每个成员国各1个名额的办法,或把人数减少到20人以下,采取轮流出任的办法比较可行。

欧洲议会是欧盟的监督、咨询机构,在某些领域有立法职能,并有部分预算决定权,其地位和权限正在逐步加强。自1979年起,欧洲议会议员由成员国直接普选产生,任期5年。本届议会1999年6月经第5次直接普选产生,议员共626名。

此外,欧盟机构还包括欧洲法院和欧洲审计院。欧洲法院是仲裁机构,负责审理和裁决欧盟和成员国在执行各项法律法规中发生的各种争执,现有15名法官和9名检察官,由成员国政府共同任命。欧洲审计院负责审计欧盟及各机构的账目,审查欧盟收支情况。审计院1977年成立,由12人组成。

欧盟的会旗:1986年5月29日正式悬挂,会旗为天兰色底,上面有12颗金黄色的星,表示欧洲联盟12个成员国。制作会旗的目的是表示要建立一个统一的欧洲,增强人们对欧洲联盟和欧洲同一性的印象。

欧盟的会徽:1988年1月开始使用,会徽的底呈兰色,上面12颗星围成一个圆圈,象征着欧共体12个成员国,圆圈中间为各成员国国名。

欧元:欧盟的统一货币为欧元 (euro),1999年1月1日正式启用。除英国、希腊、瑞典和丹麦外的11个国家于1998年首批成为欧元国。2000年6月,欧盟在葡萄牙北部城市费拉举行的首脑会议批准希腊加入欧元区。这次会议还决定在2003年以前组建一支5000人的联合警察部队,参与处理发生在欧洲的危机和冲突。2002年1月1日零时,欧元正式流通。

欧盟委员会 (Commission of European Union)

欧盟的常设执行机构,总部设在比利时首都布鲁塞尔法律大街200号一座十字形的大厦内。欧盟委员会负责实施欧盟条约和欧盟理事会作出的决定,向理事会和欧洲议会提出报告和立法动议,处理日常事务,代表欧盟对外联系和进行贸易等方面的谈判。欧盟委员会由来自15个成员国的20人组成,其中法国、德国、英国、西班牙和意大利各有2人,其他成员国各1人。委员会设主席1名,副主席2名。现任欧盟委员会主席普罗迪,1999年5月任职;欧盟负责外交和安全政策的高级代表索拉纳,1999年任职。

在欧盟实施共同外交和安全政策范围内,只有建议权和参与权。委员会由20人组成,法、德、英、意、西各2人,其他成员国各1人。

委员会主席人选由各成员国政府征询欧洲议会意见后共同提名,委员会委员人选由成员国政府商议候选人后提名,按此方式提名的委员会主席和其他委员需一并经欧洲议会表决同意,然后由成员国政府共同任命。根据“马约”,自1995年起,委员会的任期为5年,设主席1人,副主席2人。

欧洲议会 (European Parliament) :是欧洲联盟的执行监督、咨询机构,在某些领域有立法职能,并有部分预算决定权,并可以三分之二多数弹劾欧盟委员会,迫其集体辞职。议会大厦设在法国斯特拉斯堡,议会秘书处设在卢森堡;自1979年起,欧洲议会议员由成员国直接普选产生,任期5年。1999年6月第5届议会的议员共626名。

欧洲法院:设在卢森堡,是欧盟的仲裁机构,负责审理和裁决在执行欧盟条约和有关规定中发生的各种争执。现有15名法官和9名检察官,由成员国政府共同任命。

欧洲审计院:设在卢森堡,成立于1977年,由12人组成,均由理事会在征得欧洲议会同意后予以任命。审计院负责审计欧共体及其各机构的帐目,审查欧共体收支状况,并确保对欧共体财政进行正常管理。

欧盟理事会的决策表决机制

作为欧盟主要的决策和立宪机构,欧盟理事会自诞生之日起,就倾向于尽可能采用“一致通过”表决机制实现决策。但这一机制在实践中并不容易执行,特别是随着欧盟成员国数量的增加,“一致通过”表决机制的运用越来越困难,于是就产生了“简单多数”表决机制和“有效多数”表决机制,其中“有效多数”表决机制成为欧盟理事会的主要表决机制。

一、“一致通过”表决机制

在一些意义重大的问题上,欧盟理事会采用了“一致通过”表决机制,其范围主要包括:外交与安全、内政司法、税收、宪法事务、社会保障机制、能源、文化、工业和与发达国家签署协议等。

二、“简单多数”表决机制

“简单多数”表决机制主要用于对程序性决定进行投票表决。欧盟每个成员国只有一票,一项决定以赞同票的多少决定是否被通过。

三、“有效多数”表决机制

欧盟理事会的“有效多数”表决机制由来已久。1987年生效的《单一欧洲法令》、1993年生效的《马斯特里赫特条约》和1999年生效的《阿姆斯特丹条约》都进一步扩大了“有效多数”表决机制的适用范围。目前,在涉及内部市场、某些教育事务,以及环境、消费者事务和欧盟区域发展基金等问题时一般都会采用“有效多数”表决机制。

欧盟理事会的“有效多数”表决机制又分为以下三种:

一、日前正在使用的“有效多数”表决机制

在这个表决机制中,欧盟15个成员国视其在欧盟中地位和影响力的不同,分别拥有两票到10票的表决权。欧盟理事会的总票数为87票,有效多数为62票。这种“有效多数”表决机制将运用到2004年5月1日。

二、扩大后使用的“有效多数”表决机制

自2004年5月1日10个准成员国加入欧盟。至同年11月1日,欧盟理事会将使用过渡性表决机制。但从2004年11月起,欧盟理事会将采用《尼斯条约》中规定的新版“有效多数”表决机制:即总票数为321票,有效多数为232票并能够代表一半以上的成员国。

三、正在制定中的“有效多数”表决机制

欧盟正在制定的“欧盟宪法”对“有效多数”表决机制又有更新,要求有效多数能够代表一半以上的成员国和60%以上的欧盟人口。欧盟计划从2009年11月起执行这一表决机制,但目前欧盟成员国和准成员国对该表决机制存在很大分歧。

对外关系

欧盟与世界大多数国家和地区建立了关系,并缔结了贸易、经贸合作或联系国协定。目前有165个国家向欧盟派驻外交使团,欧盟委员会也已在126个国家及国际组织所在地派驻代表团。近年来,欧盟积极开展全方位外交,调整了同美国、日本的关系,加强与俄国的合作。积极准备吸纳中东欧国家入盟,加强与独联体国家的关系。推动欧地合作,计划与地中海沿岸12国于2011年建成欧洲-地中海自由贸易区。欧盟重视发展与亚洲和拉美国家的关系。1994年制定了《走向亚洲新战略》,1996年和1998年在曼谷和伦敦先后举行了首届和第二届亚欧首脑会议,并将于2000年10月在汉城举行第三届亚欧首脑会议。1999年6月,欧盟与拉美国家在里约热内卢举行了首届欧拉首脑会议,并计划于2002年在西班牙举行第二届欧拉首脑会议。

中欧关系

1975年5月6日,中国与欧洲经济共同体建立正式关系。1983年11月1日,中国与欧洲煤钢共同体和欧洲原子能共同体建立正式关系。至此,中国与欧共体实现全面建交。1995年和1996年,欧盟先后通过《中国-欧盟关系长期政策》和《欧盟对华新战略》文件,强调应更加重视中国的作用和影响,采取“建设性接触”的战略,加强双方在经贸及其他各个领域的合作与对话,并重申欧盟对华政策的全面性、独立性和长期性。1998年,欧盟进一步采取了一些改善对华关系的措施:决定在联合国人权会上不再提出或联署针对中国的提案;修改反倾销规则,将中国从“非市场经济”国家名单中删除;通过《与中国建立全面伙伴关系》的对华政策新文件,主张提升中欧关系水平,深化双方在各个领域的合作与交流,支持中国加入世贸组织。

近年来,中欧政治关系良好,高层互访频繁,各级政治磋商活跃。中国领导人分别访问了欧盟一些成员国。欧盟国家多数领导人先后访华。1998年4月,朱镕基总理在伦敦与欧盟主席国英国首相布莱尔和欧盟委员会主席桑特举行了首次中国-欧盟领导人会晤,并发表联合声明,就中欧建立面向21世纪的长期稳定的建设性伙伴关系达成共识,将领导人年度会晤机制化。此外,中国同欧盟及其成员国开展了不同级别的政治磋商和对话,中国人大和政协与欧洲议会及欧盟经社理事会保持了正常的交往。

❽ 中国的立法机构是怎样的

首先,请把党、政分开。党代会及政协会议作为政党机构,与国家法律的制订和执行是没有联系的。政协起到的作用只是参政议政,可以提出政策建议但没有执行的权力。

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是最高国家权力机关。它的常设机关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拥有修改宪法、监督宪法的实施、制定和修改刑事、民事、国家机构的和其他的基本法律的权力。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行使国家立法权。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有权罢免下列人员:
(一)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副主席;
(二)国务院总理、副总理、国务委员、各部部长、各委员会主任、审计长、秘书长;
(三)中央军事委员会主席和中央军事委员会其他组成人员;
(四)最高人民法院院长;
(五)最高人民检察院检察长。

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法院是国家的审判机关,中华人民共和国设立最高人民法院、地方各级人民法院和军事法院等专门人民法院。
最高人民法院是最高审判机关。
最高人民法院监督地方各级人民法院和专门人民法院的审判工作,上级人民法院监督下级人民法院的审判工作。
最高人民法院对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负责。地方各级人民法院对产生它的国家权力机关负责。

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检察院是国家的法律监督机关。
中华人民共和国设立最高人民检察院、地方各级人民检察院和军事检察院等专门人民检察院。
最高人民检察院是最高检察机关。
最高人民检察院领导地方各级人民检察院和专门人民检察院的工作,上级人民检察院领导下级人民检察院的工作。
最高人民检察院对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负责。地方各级人民检察院对产生它的国家权力机关和上级人民检察院负责。

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和公安机关办理刑事案件,应当分工负责,互相配合,互相制约,以保证准确有效地执行法律。

热点内容
婚姻法十九条详细 发布:2025-02-12 09:33:18 浏览:4
法规稽核岗 发布:2025-02-12 09:32:27 浏览:877
2017年民事诉讼法司法解释 发布:2025-02-12 09:22:38 浏览:479
行政法听得很无聊 发布:2025-02-12 08:55:08 浏览:428
合同法期末考试的试卷 发布:2025-02-12 08:31:14 浏览:117
道德小故事400 发布:2025-02-12 08:29:48 浏览:182
狄律师 发布:2025-02-12 08:23:32 浏览:442
勘察设计合同条例 发布:2025-02-12 07:33:36 浏览:236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平等保护 发布:2025-02-12 06:23:05 浏览:191
对教师的职业道德 发布:2025-02-12 06:22:31 浏览:1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