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法学百科 » 形容有道德的字

形容有道德的字

发布时间: 2022-01-20 07:37:28

⑴ 用一个字形容很有品德很有涵养

形容有品德有涵养的字

儒:指读书人:~生。腐~。通~(指博识多闻的大学者)。~林(儒者之林,旧指学术界)。~ 雅(读书人所具有的温文尔雅的风貌)。

雅:美好的,高尚的,不粗俗的:文~。高~。典~。~观。~教(jiào)。~兴(xìng)。~座。 ~俗。

道:指法则、规律:~理。~德。~义。得~多助,失~寡助。

谦:虚心,不自满,不自高自大:~下。~让。~冲(谦虚)。~和。~卑。~厚。~逊。~恭。 ~虚。~受益。

仁:指人与人相互友爱、互助、同情等:~义(a.仁爱与正义;b.通情达理,性格温顺,能为 别人着想)

(1)形容有道德的字扩展阅读

品德涵养是一个人的第二身份证,虽然生活中以貌取人的还是有的,但是一个人的品德涵养是他真正的形象。

做到有品德、有涵养,首先需要礼貌。俗话说礼貌是涵养的外衣,如果一个人的言谈举止能够优雅大方,那么他在别人心目中的形象则是美好的,并且人的第一印象是非常重要的。

⑵ 形容人道德品质的词语

形容人道德品质的词:废寝忘食、孜孜不倦、乐于助人、拔刀相助、舍己为人、百折不挠、勇往直前、绳锯木断、坚持不懈、持之以恒、温柔敦厚、和蔼可亲、平易近人、刚正不阿、光明磊落、清廉正直、大公无私、拾金不昧、真心实意、诚心诚意、专心致志、坚持不懈等。

(2)形容有道德的字扩展阅读

孜孜不倦

【解释】:孜孜:勤勉,不懈怠。指工作或学习勤奋不知疲倦。

【出自】:《三国志·蜀书·向朗传》:“乃更潜心典籍,孜孜不倦。”

白话文:于是更加潜心于书海中,看书勤奋不知疲倦。

【示例】:他长年累月孜孜不倦地工作。

【近义词】废寝忘餐、孳孳不息、业精于勤、如饥似渴

【反义词】无心进取、游手好闲、虚度年华

2、拾金不昧

【解释】:金:原指钱财,现泛指各种贵重物品;昧:隐藏。拾到东西并不隐瞒下来据为己有。指良好的仆人道德和社会风尚。

【出自】:清·《歧路灯》第一百八回:“把家人名分扯倒,又表其拾金不昧。”

【示例】:我们每个人都应从小养成~的好品德。

【语法】:连动式;作谓语、定语;含褒义

【近义词】路不拾遗

【反义词】敲榨勒索、见财起意

3、刚正不阿

【解释】:阿:迎合,偏袒。刚强正直,不逢迎,无偏私。

【示例】:济南同知吴公,刚正不阿。

【语法】:联合式;作谓语、定语;指刚强正直,不逢迎

【近义词】持正不阿、执法如山、奉公不阿

【反义词】不识好歹、阿意取容、点头哈腰

4、专心致志

【解释】:致:尽,极;志:意志。把心思全放在上面。形容一心一意,聚精会神。

【出自】:《孟子·告子上》:“夫今弈之为数,小数也,不专心致志,则不得也。”

白话文:棋也是数(计算)的一种,而且是浅易(平常)的。如果不专心致志的来学的话,也是学不好的。

【示例】:不由我不专心致志搞这一套。

【语法】:联合式;作谓语、定语、状语;含褒义

【近义词】全神贯注、诚心诚意、屏气凝神

【反义词】神不守舍、心猿意马、魂不守舍

5、乐于助人

【拼音】[ lè yú zhù rén ]

【解释】很乐意主动帮助有需要的人们。

【近义词】助人为乐、乐善好施、雪中送炭

【反义词】落井下石、漠不关心、惹事生非、奸诈贪婪

⑶ 有关于道德修养的四字词语是

: 尊老爱幼 两袖清风 宽容大度 德才兼备 其他答案: 德才兼备 品学兼优 ......
One is never too old to learn. 活到老,学到老。

⑷ 寓意为美好品德的字有哪些

德、仁、梅、兰、竹、菊、君、莲、玉、义、泰(泰然)、达(通达事理;通晓,见识高远)、矜(端庄;庄重)、贵、贞、礼、清、公、正、廉、洁、静(沉着,冷静,贞洁,不轻佻,同“净”。干净,纯净)、恬(安静,安然,坦然)、善(吉、美好、善良、慈善、应诺、慎重、高明、)、质(本体、本性,朴素、单纯,问明、)勇、贤、明、敏、悟(理解,明白,觉醒)、博(博学)、敏隽(俊秀)、智(机智)、识(博识)、恭、克(有克制力)、温(温和、温厚)、诚(诚朴)、栗(严谨)、好、慧、惠、谦、孝(指对父母还报的爱)、悌,(指兄弟姊妹的友爱,也包括了和朋友之间的友爱。)······

⑸ 用一个字形容人的品德,比如,忠,义,仁,贤,还有哪些

还有瑾、瑜、儒、雅、和、谦、情、洁、馨、正、弘等。
一、瑾 jǐn
释义
1、(形声。从玉,堇( qín)声。本义:美玉)
2、同本义
3、比喻美德 。
二、瑜 yú
释义
1、美玉。
2、玉的光彩,比喻优点:瑕不掩~。瑕~互见。
3、姓。
三、儒 rú
释义
1、旧时泛指读书人:~生。~医。
2、古代从巫、史、祝、卜中分化出来的专司礼仪的人。
3、儒家:~术。
4、通“懦(nuò)”。懦弱:偷~转脱。
四、雅 yǎ yā
释义
[ yǎ ]
1、合乎规范的:~正。
2、高尚;不粗俗:文~。~致。~座。
3、西周朝廷上的乐歌,《诗经》中诗篇的一类。
4、敬辞,用于称对方的情意、举动:~意。~教。
5、姓。
6、交情:无一日之~。
7、平素:~善鼓琴。
8、很;极:~以为美。
[ yā ]
同“鸦”。
五、谦 qiān
释义
谦虚:~恭。~让。自~。满招损,~受益。
六、洁 jié
释义
1、清洁:整~。纯~。~白。
2、姓。

⑹ 古文中形容美好品德的词汇(两个字的)有哪些越多越好,最好能说出出处和意思啊

1、高尚
意思是有使保持高洁,高洁的节操,志行高洁的人,又指脱离了一版般情趣的行为权,或指脱离了人性中劣根性的,具备朴实,大度,英勇,真诚,清廉等的优秀品德和美好情操。
出自《赠方秀才楷》、《桃花源记》等。
2、真诚
意思是真心实意,坦诚相待以从心底感动他人而最终获得他人的信任。
出自《汉武帝内传》:“至念道臻,寂感真诚。”
3、谦虚
意思是指虚心,不夸大自己的能力或价值;没有虚夸或自负,不鲁莽或不一意孤行。还指当一个人有信心地做出决定或采取行动之前,能够主动向他人请教或征求意见的习惯。
引证:宋代苏辙 《龙川别志》卷上:“上以谦虚为贤,下以傲诞为高。”
4、宽容
意思是宽大有气量,不计较不追究,包涵,原谅。
引证:《庄子·天下》:“常宽容於物,不削於人,可谓至极。”《后汉书·傅燮传》:“陛下仁德宽容,多所不忍,故阉竖弄权,忠臣不进。”
5、廉洁
意思是清白高洁,不贪污;女子品行端正,为人贞洁。
出自屈原的《楚辞·招魂》中:“朕幼清以廉洁兮,身服义尔未沫。”

⑺ 古代表示品德高尚得字有哪些

孝,贤,惠,淑,悫,宪,仪,纯,恪,端,馨,禧,庄

⑻ 形容比较有才学,有德行的字都有哪些

德才兼备、德高望重、道高德重、德隆望重、才德兼备
一、德才兼备 [ dé cái jiān bèi ]

【解释】:德:品德;才:才能;备:具备。既有好的思想品质,又有工作的才干和能力。
【出自】:宋·许月卿《先天集·人邑道中三首》:“天涵地育王公旦,德备才全范仲淹。”
【译文】:天涵育王公旦地,德行完备才能保全范仲淹
二、德高望重 [ dé gāo wàng zhòng ]

【解释】:德:品德;望:声望。道德高尚,名望很大。
【出自】:唐 房玄龄《晋书·简文三子传》:“元显因讽礼官下仪,称已德隆望重,既录百揆,内外群僚皆应尽敬。”
【译文】:元颢于是暗示礼官下仪,说已经德隆望重,既然统领文武百官,内外百官都应恭敬。
三、道高德重 [ dào gāo dé zhòng ]

【解释】:道德高尚,很有威信。
【出自】:近代 艾芜《回家》:“水元伯伯打发人来叫丁永森到他家去坐,丁永森知道定是讲这件不愉快的事情的,但因为水元伯伯是这村里道高德重的人,没法子违反他的命令,就只好硬着头皮去了。”
四、德隆望重 [ dé lóng wàng zhòng ]

【解释】:犹言德高望重。
【出自】:唐 房玄龄《晋书·会稽文孝王道子传》:“元显因讽礼官下议,称己德隆望重,既录百揆,内外群僚皆应尽敬。”
【译文】:元颢于是暗示礼官下仪,说已经德隆望重,既然统领文武百官,内外百官都应恭敬。
五、才德兼备 [ cái dé jiān bèi ]

【解释】:才:才能。德:品德。备:具备。才能和品德都具备。
【出自】:宋·许月卿《先天集·人邑道中三首》:“天涵地育王公旦,德备才全范仲淹。”
【译文】:天涵育王公旦地,德行完备才能保全范仲淹

⑼ 形容一个人有好的品德品行的一个字

● 仁
rén ㄖㄣˊ
◎ 一种道德范畴,指人与人相互友爱、互助、同情等:~义(.仁爱与正义;b.通情达理,性格温顺,能为别人着想)。~爱。~政。~人志士(仁爱有节操的人)。~义礼智(儒家的伦理思想)。~至义尽。一视同~(同样看待,不分厚薄)。
◎ 果核的最内部分或其他硬壳中可以吃的部分:核桃~儿。
◎ 姓。
------------------------------------------------------------
◎ 仁 rén
〈名〉
(1) (会意。从人,从二。右边的二是重文。本义:博爱,人与人相互亲爱)
(2) 中国古代一种含义极广的道德观念。其核心指人与人相互亲爱。孔子以之作为最高的道德标准 [benevolence]
仁,亲也。——《说文》
仁者,情志好生爱人,故立字二人为仁。——《春初·元命苞》
上下相亲谓之仁。——《礼记·经解》
温良者,仁之本也。——《礼记·儒行》
仁者,谓其中心欣然爱人也。——《韩非子·解老》
仁者,可以观其爱焉。——《礼记·丧服四制》
岂无居人?不如叔也,洵美且仁。——《诗·郑风·叔于田》
(3) 又如:仁人(有仁德的人);仁术(施行仁道、仁政的方法);仁宇(在仁德的覆蔽之下);仁瑞(仁德的瑞兆);仁朴(仁爱朴实);仁笃(仁爱笃厚);仁诲(仁爱的教诲);仁鄙(仁爱与鄙薄)
(4) 有德者之称 [the benevolent]
(5) 旧指有仁德的人
予尝求古仁人之心。——宋· 范仲淹《岳阳楼记》
(6) 又如:仁人网(传说商汤曾让猎人网开三面。指给予一条生路);仁者(有德行的人);仁里(仁者住地);仁士(仁人。有德行的人)
(7) 指事物中有恩于万物生育者,古代常与五行等相配
养之,长之,假之,仁也。——《礼记》
(8) 完美的道德 [perfect virtue]
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论语·雍也》
(9) 仁政 [benevolent government]
以德行仁者王。——《孟子》
(10) 恩惠 [kindness]
则民与子仁。——《论语》。皇疏:“恩也。”
厚泽深仁,遂有天下。——鲁迅《伪自由书》
(11) 同情, 怜悯 [pity]
呼而怨,欲望其哀且仁者,愈大谬矣。——柳宗元《天说》
(12) 种子外皮内的部分——常指可以食用的种子和坚果、核果及类似果实的内果皮里边的部分。字本作“人”,明代后改作“仁” [kernel]。如:核桃仁
(13) 类似果仁的东西 [something resembling a kernel of fruit]。如:瓜子仁
(14) 人 [man(pl.men)]
仁者,人也。——《礼记·中庸》。注:“人也,读如相人偶之人。”
仁者,人也。——《孟子·尽心下》
虽告之曰:“井有仁焉。”其从之也?——《论语·雍也》
(15) 古县名 [Ren]
又并蒲、 衍、 首、 垣,以临 仁、 平丘。——《史记·春申君列传》
(16) 水名 [Ren River]
乌江,府东七十里;源出水西蛮界,绕府南与 湘、 洪、 仁三江合。—— 顾祖禹《读史方舆纪要》
(17) 等于8尺(一说7尺,也有说5.6尺或4尺的)的中国古代长度单位。通“仞” [ren]
九成之台,作于羸土,百仁之高,台(始)于足下。——《马王堆汉墓帛书·老子甲本》
(18) 姓
词性变化
◎ 仁 rén
〈形〉
(1) 有感觉能力——与“不”连用,作否定式 [sensitive]。如:两手不仁;皮肤不仁
(2) 温润 [warm and rich]
汉水重安而宜竹, 江水肥仁而宜稻。——《淮南子》
(3) 敬辞。旧时常用于书信中 [Kind; My good;My dear] 。如:仁台;仁兄
◎ 仁 rén
〈动〉
(1) 亲爱 [love]
公子为人,仁而下士。——《史记·魏公子列传》
[陛下] 有仁民爱物之意。——王安石《上时政书》
(2) 同情;怜悯 [sympathize]
将大其声,疾呼而望其仁之也。——韩愈《后十九日复上书》
(3) 思念 [miss]
郊社之义,所以仁鬼神也;…食飨之礼,所以仁宾客也。——《礼记·仲尼燕居》
常用词组
◎ 仁爱 rén'ài
[charity] 宽人慈爱;爱护、同情的感情
对谁也不要生坏心,对所有的人都要仁爱
◎ 仁慈 réncí
[kindhearted;benevolent] 仁爱慈善
大将军仁慈不肯发令。——《广州军务记》
◎ 仁德 réndé
[benevolent moral integrity] 待人宽厚而好施恩德
◎ 仁弟 réndì
[(used to address one’s younger friend or student) my dear friend] 敬辞,称比自己小的朋友
◎ 仁厚 rénhòu
[gracious] 为人忠诚老实
仁厚的丈夫
◎ 仁惠 rénhuì
[benevalent;kind;merciful] 仁慈;仁厚
孙讨虏聪敏仁惠,敬贤礼士,江表英豪,咸归附之。——宋· 司马光《资治通鉴》
◎ 仁民爱物 rénmín-àiwù
[to love all people and animals] 爱护百姓,爱惜万物。形容官吏廉能爱民
亲亲而仁民,仁民而爱物。——《孟子·尽心上》
◎ 仁人君子 rénrén-jūnzi
[men of good will] 指有道德、人品高尚的人。泛指热心助人的好心人
亘古及今,仁人君子,弗合忘本之。——明· 笑笑生《金瓶梅》
◎ 仁人义士 rénrén-yìshì
[people with lofty ideas] 有德行信守节义的人
◎ 仁人志士 rénrén-zhìshì
[people with lofty ideas] 有德行、有志向、为理想而献身的人
至于仁人志士,不幸偃蹇于卑投,竭力以行其所志,…——明· 归有光《送夹江张先生序》
◎ 仁术 rénshù
(1) [kindness;humanity]∶仁道
非仁术也。——清· 方苞《狱中杂记》
(2) [carry out humanitarian rule]∶推行仁政的策略
无伤也,是乃仁术也,见牛未见羊也。——《孟子·梁惠王上》
◎ 仁心仁术 rénxīn-rénshù
[both with a benevolent mind and art] 谓有仁爱之心,方能有济世之术。后用作称颂医生医术高明的话
…无伤也,是乃仁术也,见牛未见羊也。——《孟子·梁惠王上》
◎ 仁兄 rénxiōng
[my dear friend] 旧时对同辈友人的敬词,多用于书信
◎ 仁言利博 rényán-lìbó
[words benefit universal benevolence] 谓仁爱者的话,使人人受益
君子曰:“仁人之言,其利博哉!晏子一言,而 齐侯省刑。”——《左传·昭公三年》
◎ 仁义 rényì
(1) [kindheartedness and justice]∶宽厚正直
故文王行仁义而王天下。——《韩非子·五蠹》
仁义之举
(2) [gentle]〈方〉∶性情温顺,通达事理
◎ 仁义道德 rényì-dàodé
[justice and virtue] 泛指封建社会的一切道德准则,原先有褒义。后指伪君子的口头禅,也就有了贬义
今重甲循兵,不可以逾险;仁义道德,不可以来朝。——《战国策·赵策二》
◎ 仁者见仁,智者见智 rénzhě jiàn rén,zhìzhě jiàn zhì
[the benevolent see benevolence and the wise see wisdom] 《易·系辞上》:“仁者见之谓之仁,智者见之为之智。”指从不同角度对同一个问题发表各自的见解
◎ 仁政 rénzhèng
(1) [policy of benevolence]∶宽厚待民,施以恩惠,有利争取民心的政治方略
夫仁政,必自经界始。——《孟子》
(2) [benevolent government]∶仁慈的统治措施
◎ 仁至义尽 rénzhì-yìjìn
[most perfectly fulfilled both in love and ty] 表示对人的规劝和帮助已经达到最大限度
虚极静笃道乃见,仁至义尽余何忧。——宋· 陆游《秋思之十》

⑽ 形容有品德有修养的四字成语

1、知书达理:

意思:形容人有教养、通事理、懂礼仪。

出处:清代曹雪芹《红楼梦》第五七回:幸他是个知书达礼的,虽有女儿身分,还不是那种佯羞诈愧,一味轻薄造作之辈。

2、道存目击:

意思:一个人具有深厚的道德修养,人们只需一接触便能感受得到。

出处:战国·宋·庄周《庄子·田子方》:“子路曰:吾子欲见温伯雪子久矣,见之而不言,何邪?仲尼曰:若夫人者,目击而道存矣,亦不可以容声矣。”

译文:子路问:“先生想见温伯雪子很久了,见了面却不说话,为何呀?”孔子说:“像这样人,用眼睛一看而知大道存之于身,也不容再用语言了。”

3、谦谦君子:

意思:指谦虚而严格要求自己的人。

出处:西周姬昌《易·谦》:“谦谦君子,卑以自牧也。”意思是谦虚而又谦虚的君子,保持谦虚的态度以提高自己的修养。



4、彬彬有礼:

意思:表示个人修养和作风的道德用语,形容文雅有礼貌的样子。

出处:春秋时期孔子及其弟子《论语》:子曰:“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意思是孔子说,性情过于直率就显得粗鲁,礼仪过于恭敬就显得虚浮,恰当的性情与礼仪,才是成熟的人该有的样子。

5、落落大方:

意思:指人的言谈举止自然大方。

出处:郭沫若《蔡文姬》第四幕:“对于我们也是非常宽大的。还有他的夫人也落落大方。”

热点内容
刑法同业竞 发布:2025-02-11 21:19:32 浏览:995
后勤领导干部学习准则条例心得 发布:2025-02-11 21:03:29 浏览:639
注册公司后法律条文 发布:2025-02-11 20:02:13 浏览:835
浙江省水土保持条例宣传 发布:2025-02-11 19:33:43 浏览:191
消费者权益属于社会法吗 发布:2025-02-11 19:29:40 浏览:14
广东计划生育条例2017 发布:2025-02-11 18:47:46 浏览:217
一个店铺的规章制度 发布:2025-02-11 18:05:14 浏览:830
教育法学案例 发布:2025-02-11 17:45:19 浏览:198
镇公共法律服务 发布:2025-02-11 17:11:04 浏览:512
湖南省耒阳市法律援助中心 发布:2025-02-11 16:58:13 浏览:9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