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法学百科 » 法学学习现状

法学学习现状

发布时间: 2022-01-20 20:03:00

A. 法律专业就业现状和市场前景分析怎么样

法律系常设的专业有民商法学、经济法学、刑事法学、国际法学、环境法学、涉外法律专业等专业方向。
主要课程法理史、中国法制史、宪法、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民法、商法、知识产权法、经济法、刑法、民事诉讼法、刑事诉讼法、国际法、国际私法、国际经济法等
相关专业 监狱学、知识产权、社会学、政治学与行政学、治安学、刑事侦察技术、经济犯罪侦察
就业现状和未来职业发展分析
目前法学就业存在着困境,但是前途还是很光明的,举个很小的例子:就个人律师的拥有量而言,根据2002年的统计资料,全国现有律师12万人,平均每万人拥有律师的数量仅0.8个,这个比例不但低于发达国家(美国30人,英国15人),而且还低于一些发展中国家——如巴西和阿根廷就分别达到了20人和 12人。就企业方面讲,我国现有企业5000万家,仅有4万家聘请了律师当法律顾问。目前法学面临的种种挫折,只是暂时的。作为法律人或者有志于从事法律工作的高三学弟学妹们,不应坐享其成或者坐以待毙,应当善于开拓,挖掘自己的潜力,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靠我们大家的努力,寒流过后一定会迎来法律专业的春暖花开。
法学专业是朝阳学科,从社会需要来看是大有发展前景的。从法律系毕业生就业现状来看,他们拥有扎实的专业基础,能够在检察机关、审判机关、行政机关、企业事业单位和社会团体、仲裁机构和法律服务机构从事法律服务工作。就业前景非常广泛,做警官、检察官、法官、行政机关公务员;到大公司主管法律事务;做律师;到高校做法学教师;到研究所做法学研究者都是不错的选择。
但不可否认的是,相对于经济类、财经类等一些专业就业难度来说,法学类就业出路较窄。甚至是重点大学的毕业生,也因为种种原因没有进入法律系统的。究其原因主要还是社会对法律人员素质要求非常高,再加上法院、律师事务所等相关法治部门无法接受这样大批的学生涌入,多数学生毕业后只能转行。
法学类专业对人才素质、学历需求较高。他们不仅要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素质,还要有深厚的专业知识背景和跨学科的行业知识。随着近年来对法学人才的学历要求越来越高,法学类专业毕业的本科生就业情况并不乐观。但高学历的法学专业研究生,特别是与经济、国际交往相关联专业的研究生,就业前景广阔。法律系专业的学生其职业发展方向就是在转行时,大多数也选择在与“法”相关联的行业,或在企业任职做法律顾问、或做媒体的法制版编辑、记者等。有的根据其个人性格特点、专业特长转换专业,在“法”岗位对其紧闭大门的时候,他们没有挤独木桥,而是独僻蹊径,在企业、公司的商务部任职,他们的专业知识在商务合同的签订、谈判、维护企业利益方面也发挥了重要作用,自身的价值也在实际应用中体现出来。
法学专业就业前景分析与展望
可以说,我们的生活处处离不开“法”, 但这是否说明,法学类专业就业前景光明呢?《今日说法》栏目的主持人撒贝宁在电视机前侃侃而谈,征服了全国观众。有谁会想到,他并不是广播、表演、主持等专业科班出身,而是法律系的一个高材生呢?法学类的学生,是不是一定就要去当律师,当法律顾问呢?独之秀职业生涯规划咨询机构根据职场动态和社会行业就业趋势,就此问题提出一点拙见。
随着国家经济、科技和社会的发展,我国法制建设也处在一个迅速发展和逐步完善的时期,特别是我国“入世”以来,社会对法律专门人才的需求急剧增加,各经济组织、律师事务所对法律专门人才的需求尤为突出。同时这也对高校培养高层次法学专业人才提出了新的标准和要求。到目前为止,全国已有390多所院校开设了法学本科专业。
法学涉及的范围非常广泛,与我们的日常生活密切相关。比如,做生意签订合同要懂合同法,与工作单位发生纠纷要懂劳动法。另外,像研究犯罪问题的刑法、研究如何打官司的诉讼法、研究国家之间关系的国际法等,也都在法学的研究范围之内。学习法学,还能够了解为何要制定法律,并学习如何依法处理事件和问题。
我国目前的法学类专业设置根据所在院、校的侧重点不同,人才培养方式也各具特色,主要有三种情况,
一种是专门的法学院,如中国政法大学、西南政法大学、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等;另一种是综合性大学里的法律系或法学院,如北京大学法学院、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等;还有一种是以理工科专业为主的院校,如清华大学、北方工业大学等等。专门的法学院学科划分较细,专业化程度高,可使学生接受系统的教育;综合性大学里的法律系或法学院的特色在于可以发挥多学科优势,学生可以跨系选课,有利于建立完整的知识体系!
法律硕士、法学硕士保研、考研、复试、调剂保录取,法学博士,法律职业规划,龙图教育提供全程的全科的学习规划与辅导。

B. 法学就业的情况

随着国家经济、科技和社会的发展,我国法制建设也处在一个迅速发展和逐步完善的时期,特别是我国“入世”以来,社会对法律专门人才的需求急剧增加,各经济组织、律师事务所对法律专门人才的需求尤为突出。同时这也对高校培养高层次法学专业人才提出了新的标准和要求。到目前为止,全国已有390多所院校开设了法学本科专业。 法学涉及的范围非常广泛,与我们的日常生活密切相关。比如,做生意签订合同要懂合同法,与工作单位发生纠纷要懂劳动法。另外,像研究犯罪问题的刑法、研究如何打官司的诉讼法、研究国家之间关系的国际法等,也都在法学的研究范围之内。学习法学,还能够了解为何要制定法律,并学习如何依法处理事件和问题。 我国目前的法学专业设置根据所在院、校的侧重点不同,人才培养方式也各具特色,主要有三种情况,一种是专门的法学院,如中国政法大学、西南政法大学、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等;另一种是综合性大学里的法律系或法学院,如北京大学法学院、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等;还有一种是以理工科专业为主的院校,如清华大学、北方工业大学等等。专门的法学院学科划分较细,专业化程度高,可使学生接受系统的教育;综合性大学里的法律系或法学院的特色在于可以发挥多学科优势,学生可以跨系选课,有利于建立完整的知识体系。 一、法学专业和前景分析 法学常设的专业有民商法学、经济法学、刑事法学、国际法学、环境法学、涉外法律专业等专业方向。 1、就业现状和未来职业发展分析: 法学专业是朝阳学科,从社会需要来看是大有发展前景的。从法律系毕业生就业现状来看,他们拥有扎实的专业基础,能够在检察机关、审判机关、行政机关、企业事业单位和社会团体、仲裁机构和法律服务机构从事法律服务工作。就业前景非常广泛,做警官、检察官、法官、行政机关公务员;到大公司主管法律事务;做律师;到高校做法学教师;到研究所做法学研究者都是不错的选择。 法学专业对人才高素质、高学历需求较高。他们不仅要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素质,还要有深厚的专业知识背景和跨学科的行业知识。随着近年来对法学人才的学历要求越来越高,法学类专业毕业的本科生就业情况并不乐观。但高学历的法学专业研究生,特别是与经济、国际交往相关联专业的研究生,就业前景广阔。 2、薪酬水平与就业难度 法学专业整体薪酬水平,相比之下比其他行业要高些。能者多劳,拿律师来说,年平均收入在10万元左右。当然律师事务所不同,以及资历深浅也直接关系到律师的收入。高的年薪能拿到30万元,低的可能年薪只有1万多元。从事不同性质的案件,比如经济、金融、证券、房地产等涉外官司,年轻的见习律师一个月可能只有千元左右,资深律师一年赚500万元不成问题。而婚姻、劳动法、知识产权等之类的案件,律师收费较低。而在企业做法律顾问的,也有着不菲的收入。 由于法学还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法学专业学生在充分学好本专业理论知识的情况下,还要深入生活,参加各种实践活动,如到公、检、法机关以及律师事务所等实习,学习实务操作,获得一些经验,并检验理论知识的正确性。法学天生是“以人为本”的科学,所以学生绝不能脱离社会,否则就是闭门造车。 孙佳老师还特别指出: 法学专业学生在进入大四学习时,只要有各种可能的就业选择,都要尽最大努力去尝试(主要是参加各类招聘会和人才交流会)。 学生可以选择考研、参加司法考试、参加国家机关公务员考试等来拓宽自己的就业渠道。或根据自己的兴趣和社会需要,学习一技之长,比如速录技术,进入法院当书记员也是不错的就业渠道之一。最关键的是不要眼高手低,有时并不是没有就业岗位,而是学生不愿去做而已。 我国目前注册律师大约有14万人左右,律师事务所1万多家,每9000人平均拥有一名律师,其中北京是 每1300多人拥有一名律师,上海是每1800多人拥有一名律师,而美国纽约是每200人拥有一名律师。 从律师的地区分布情况看,发展极不平衡。广东、北京的律师都在万人以上,大约占到全国律师总数的17%,而青海省只有400多名律师,个别牧区只有一名律师。 全国律师每年办理业务大致在900万件左右,业务收入在90亿左右,律师人均收入在7万元左右,平均每件收费在千元左右,但是律师年收入仍然存在严重的地区差异,北京最高,律师人均年收入达到26万元,上海也在20万左右,江浙在7万元左右,广东在5万元左右,而在有些西部省份律师年平均收入也就只有5000元左右,甚至更少,其差距在十几倍乃至几十倍。 无论是执业人数占整个人口的比例,还是律师界中高学历、外语人才所占的比例,以及中大型律师事务所占律师事务所总数中的比例,中西部律师业与东部发达地区律师业是不可同日而语的。特别是东部与中西部地区经济发展的极不平衡直接导致律师收入的差距悬殊,并且这种差距不可能在短期内有明显的改变,这也是不争的事实。由于东部与中西部律师业发展的巨大反差,中西部地区的一些律师正在向东部地区转移,这种转移在某种意义上也是符合人才流动规律的。 因此,综合以上来看,从个人生存和利益来考虑,北京、广东等发达地区的律师业发展环境最好,也最有利于个人的发展。当然,我们不能光看这些平均数字就认为律师行业形势一片大好。律师是强弱差距悬殊的行业,知名大律师年收入上百万、上千万的都有,但有很多律师都是疲于糊口,年收入不过万,有的甚至无钱交纳年检会或会费而被迫转行。对于初入行的律师来说,90%的其收入都只能维持基本的生存。虽然说成功的标志不是钱,但是对律师来说,其最有力的评价标准被又是收入。另外,律师的执业环境也很不好,这些都是我们从事律师行业上的巨大障碍。 社会不是完美的,律师行业也同样有不尽人意,但是我们应该看到,律师业只会向越来越好的方向发展,只要我们选择了律师,就要努力去实现自己的梦想,也终有成功的那一天

C. 比较法学的比较法学的发展现状

我国解放后,在起草宪法和其他立法过程中,对世界各国的有关法律曾进行了比较研究,在法学的教学和科学研究工作中,也开展了对外国历史上和当代法律的比较研究。但这种研究还是不够的。积极开展比较法研究,是当前我国法学界的一个重要任务。

D. 法律学习以及就业的情况~~~

现时香港只有三所院校开办法律的课程:
1.香港大学(http://www.hku.hk/law/)
香港大学的收生条件与申请手续见下网页:
http://www.hku.hk/gradsch/web/apply/guide0708/text.htm
2.香港中文大学(http://www.cuhk.e.hk/law/)
香港中文大学的收生条件与申请手续见下网页:
http://www.cuhk.e.hk/v6/b5/faculties/law.html
3.香港城市大学(http://www.cityu.e.hk/cityu/prgm/index-tc.htm)
香港城市大学的收生条件与申请手续见下网页:
http://sgsadmit.cityu.e.hk/sgsonline/app/MainMenu1.asp

拟取得香港的律师执照,如果你在香港念书,那在取得香港大学、香港中文大学的法学士学位和法学专业证书或香港城市大学法律学学士学位及法律学深造证书后,仍须完成两年的实习律师实习期,表现良好,才可获认许在香港以律师身分执业。
拟取得大律师资格
拟取得大律师资格的人,在取得上述学士学位及证书并完成6个月的实习大律师实习期后(pupilage),便可获认许为大律师;但如要执业,他还须再实习6个月(在该段实习期内,他可在限定范围内以大律师身分执业)(limited practice)。

你可以藉其他大学的法律系毕业生可循下列途径,在香港取得大律师或律师执业资格:

先考取法学专业证书/法律学深造证书,然后任实习律师两年或实习大律师一年;
通过或获豁免海外律师资格考试,并符合获认许后的执业规定而取得律师资格;或
通过大律师资格考试,并完成所规定的实习大律师实习期。

E. 中国法学教育现状

在人类的科学体系中,自然科学是以自然为研究对象,是人类通过探索自然规律征服自然改造自然的产物;而社会科学,是以人和社会为研究对象,探讨人和社会的发展规律的学科。一般认为,社会科学包括历史学、政治学、经济学、人类学和社会学,但不包括法学。对于社会科学者而言,法学过于规范化,缺乏经验研究的根基,其各种法则不是科学的法则,其背景过于个别化。而对于法学本身而言,法学与法律职业联系密切,尽管法学教育也是在法律院校中进行,但是法学教育中与其说是在进行理论的研究,不如说是进行法律思维和法律技巧的培养。因此,法学研究者和法学者最后的目标总是模糊不清的,总是在法律实践与法学理论研究之间摇摆。我国的法学现状是,法学研究没有形成一套可以为法律职业操作的清晰、明确的操作理论和依据,法学研究本身由于对立法、司法环节影响,所以常常出现实践背叛理论的状况。而对于法学的纯理论研究者而言,很少有人沉下来研究中国法学的现实需要,不管是采用统计的手段或是实证的手段,都没有人可以在理论上完成一套完成的理论体系,借助西方,借助古代,不管如何,还是脱离实践。而我国的实践,更多的需要解释学。导致这种现状的出现,与我国法律教育的定位是有联系的。在我国的法律教育中,通常采取通才教育,灌输一般的法律理论,而没有能力给学生灌输法律职业技巧和知识、技能。应该说,我国的法律教育应该分成法律职业教育和法学理论研究培养两种类型,对于善于从事理论研究者,可以采用理论研究的培养目标和手段,而对于其他进行法律职业教育者,应该以法律实践的技巧、技能和礼仪等为培养内容。如果没有清晰的培养目标,就无法在教学中传授不同的知识,只能够无的放矢的一般性介绍,对学生而言,收获甚微。而目前的就业压力如此巨大,求职都需要工作经验,法学对学生没有任何明显的帮助,只是耗费其财力和青春,这是我国法学研究失败的根源

F. 法学专业的行业前景如何

作为一名法律硕士研究生,对于这个问题我想分享一下自己的切身感受。

首先我想说一下,法学毕业生就业的主要方向有以下几个:考研、考博;公务员;专职律师;企业法务。当然,如果不局限于从事与所学专业相关的工作,那么你的选择可以更多。

一、公务员

每年大量的法学专业毕业生都会选择参加国考、省考以及其他公务员招录考试。众所周知,公务员的考取难度相当之高,同一个岗位数以千计、万计的人同时竞争。所以,据我了解,身边考取公务员的同学均集中在基层法院、即便是国家公务员,往往也是所在市县的国家公务员。这里,谈到的仅仅是一个普遍现象,也不排除身边确实有顺利考取中央部委的国家公务员的少数同学。

谢谢您的提问,希望我的回答对您有所帮助!

G. 对中国法学现状的理解

初级阶段吧

H. 法学专业学生的现状

如果你考公务员是考法院,检察院,仲裁之类,要考出司法考试

热点内容
属于经济法有 发布:2025-02-11 08:58:02 浏览:233
史法治 发布:2025-02-11 08:31:41 浏览:204
南宁铁路运输法院 发布:2025-02-11 08:30:53 浏览:271
跳槽自己开有法律责任吗 发布:2025-02-11 07:59:36 浏览:669
应建全法律法规规章起草 发布:2025-02-11 07:45:33 浏览:958
食品安全规章制度销售 发布:2025-02-11 07:36:23 浏览:518
北京交通大学法学排名 发布:2025-02-11 07:21:27 浏览:850
微法院缴费 发布:2025-02-11 06:50:45 浏览:819
侵占罪是刑法多少条 发布:2025-02-11 06:49:55 浏览:886
新旧工伤保险条例区别 发布:2025-02-11 06:33:54 浏览:9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