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法学百科 » 玩游戏立法

玩游戏立法

发布时间: 2022-01-20 20:43:43

1. 网络游戏立法

网游坑爹?可以不玩。。。谁告诉你我卖衣服贵了你就非要买了?版不还是有人买奢侈品?立法权?标准是什么?网游类型那么多,游戏考的就是别出心裁的系统和玩法,怎么立法?lz太天真,国内缺少的是良性的竞争市场,就比如你出门买烟,一包白沙就5块,但是有一家就非要卖10块,你买么?

2. 网络游戏何时立法

楼主是先进分子!
有这句话就快了........跟随楼主的步伐,网游快立法了!!!!

3. 网络游戏法律法规

您好
我国暂时没有针对《虚拟财产》保护法则,您可以参考一下我给的建议,再做决定~!

虚拟财产保护法 虚拟财产的含义

“虚拟财产”是随着互联网络游戏的发展而出现的新词,是指在互联网空间存在的非物化、数字化的一种财产形的式。它包括网络游戏账号、游戏货币、游戏账号拥有的各种装备、以及网民的电子邮件、网络寻呼等一系列信息类产品。

网络虚拟财产是一种因网络空间而存在的特殊的非现实的财产,它具有以下的特点:

(一)无形性

(二)可转让性

(三)价值性

(四)时限性

(五)依附性

虚拟财产的保护

网络数据在体现虚拟财产和现实财产方面的不同意义,也是值得注意的。在电子商务或网络银行的活动中,网络数据只是现实财产的记载。

如果运营商在合同中约定了对玩家虚拟财产的技术保障水平,而玩家以低于这种技术保障水平的手段就窃走了别人的虚拟装备,那么运营商要为此承担违约责任。

如果运营商约定为玩家保管虚拟装备,即使玩家用高于运营商技术保障水平的手段窃走了别人的虚拟装备,运营商也要承担赔偿责任。

但是,如果玩家与运营商的合同中没有这类约定,那么就要考虑是否还有其他与现实社会关系相联系的事实作为审理本案的依据,否则,就要考虑玩家是否只能在虚拟世界寻求救济了。由于玩家是以虚拟世界中的身份在虚拟世界的活动中窃取了别人的虚拟装备,因此,最好向网络世界的虚拟警察报警,并请求虚拟法院做出保护自己虚拟财产的判决,然后通过“网管”这个虚拟世界的“上帝之手”强制执行,这同样能保护玩家李某的虚拟财产。至于运营商是否在网络游戏环境中设置了虚拟警察和虚拟法院,这就要看运营商对虚拟世界中社会分工的技术能力、商业眼光和价值判断了。

虚拟财产的保护法

目前我国还没有关于网络虚拟财产的立法。如果发生了纠纷,可以根据《民法通则》、《合同法》的相关内容来处理。在我国的《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第24条规定:经营者不得以格式合同、通知、声明、店堂告示等方式作出对消费者不公平、不合理的规定,或者减轻、免除其损害消费者合法权益应当承担的民事责任。

1.任何交易都受到法律的约束,虚拟财产的买卖受到法律的保护;
2.卖方收钱反悔,你可以向法院起诉对方欺诈,并请求返还财产,赔偿损失!
3.可以作为证据,但是警方可能不会受理,本案属于民事违约纠纷;
4.可以在合同中进行约定!建议卖方提供身份证信息为妥。
以上建议并不能保证没有风险,请谨慎行事。

O(∩_∩)O~

4. 网络游戏必须立法!

网游坑爹?可以不玩。。。谁告诉你我卖衣服贵了你就非要买了?不还是有人买奢侈品?
立法?标准是什么?网游类型那么多,游戏考的就是别出心裁的系统和玩法,怎么立法?
lz太天真,国内缺少的是良性的竞争市场,就比如你出门买烟,一包白沙就5块,但是有一家就非要卖10块,你买么?

5. 关于游戏的法律规定

6. 请问在国外玩网游开挂违法不,有没有哪个国家立法规定了,我不开挂就是问问什么时候我国也能立法。

其属于违法的,我国已经有立法《互联网信息服务管理办法》及《互联网出版暂行规定》等进行规定了“外挂”违规了。

指导思想和行动目标,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执行《著作权法》、《出版管理条例》、《互联网信息服务管理办法》及《互联网出版暂行规定》,将对“私服”、“外挂”等违法行为的专项治理纳入整顿、规范市场经济秩序和“扫黄”“打非”斗争的整体部署,坚持专项治理行动与日常监管工作相结合,标本兼治,务求实效,保护知识产权。

通过开展专项治理行动,依法查办一批“私服”、“外挂”等违法案件,坚决关闭从事“私服”、“外挂”行为的网站,彻底取缔“私服”、“外挂”的客户端光盘和充值卡,坚决查处承接“私服”、“外挂”客户端光盘和充值卡的复制、加工企业,有效遏制“私服”、“外挂”等违法行为蔓延的势头。

(6)玩游戏立法扩展阅读:

“外挂”的相关要求规定:

1、此次专项治理行动由各地新闻出版、通信、工商、版权局、“打非”等部门共同组织实施,新闻出版部门负责对涉及从事非法互联网出版的单位和个人进行认定和查处,对违规复制“私服”“外挂”客户端程序光盘的复制企业进行查处,对市场上销售“私服”、“外挂”充值卡进行收缴。

2、电信管理部门负责对经新闻出版部门认定从事“私服”、“外挂”行为的网站依法进行查处;工商部门负责对违规加工或销售游戏充值卡的加工企业或销售单位进行查处;版权部门负责对涉及侵犯著作权的单位和个人进行认定和查处。

7. 该不该立法禁止未成年人0到8点打网游

法律是保障社会稳定和执行上层意志的最有力的保障,但也是最无奈的,执行起来最没有人情味的,最冷酷的一种方式。如果一个社会的运转沦落到了处处需要法律框架来架构,那或许少了那么一丝人情味,多了几许铁锈的腐朽和无情。始终觉得,法律对于社会的作用只是修正与引导,而不是架构与执行。故而如果事事依靠法律,一旦法律的执行力度减弱,或者是法律的制定出现了问题,这对于社会的继续进步和发展无异于杯水车薪,不值一提。



教育不仅仅是国家的事,百年大计,千千万万的父母也是参与者,建设者,受益者。法不可不立,但断不可抱着以立法断绝此种现象的心态,孩子的成长,是大家的事,是每一个人的责任与义务。

8. 人大代表建议立法限制网络游戏深夜开放我们怎么看如何回答

摘要 您好,我正在帮您查询相关的信息,马上回复您。

9. 我国有关网络游戏的法律是什么

八、
虚拟物应不应保护?如何保护?采取哪种方式
(物权保护、
知识产权保护还是债权保护)
会更合理?

玩家在游戏中拥有的虚拟金币货币、虚拟装备(武器、装甲、药剂等)
、虚拟动植物(宠物、
盆景等)
;虚拟角色(虚拟人,
ID
账号等级)
,我们统称为

虚拟物品

,有人也称之为

虚拟
财产



虚拟财产应该受到保护,
可以说是业界的一个共识。
但是,
这使我想起了一件事,
笔者在去
年参加全国律师协会信息网络与高新技术专业委员会的年会时,
当时我们讨论虚拟物品的保
护问题,有一位旁听同志说:

社会现实生活中已有太多的法律问题要解决,你们这些专家
却在讨论网络上虚无飘渺的虚拟财产,那些虚拟物品有保护的必要吗?

我不知道持这种观
点的人有多少。

从全世界范围看,
很多国家已经重视对虚拟物品的立法。
比如美国的《电子盗窃禁止法》

网络游戏中玩家的账号列入保护范围;韩国在立法和司法方面均明确承认网络

虚拟财产

的价值,
规定网络游戏中的虚拟角色和虚拟物品独立于服务商而具有财产价值;
在中国台湾、
香港地区的法律也明确承认

网络财产

的价值并加以刑法保护,
并已有多例侵犯

网络财产

的刑事判处的案例可供借鉴。

有人认为,
虚拟物品有保护的必要,
这些虚拟物品的权属应该是属于运营商所有。
因为虚拟
物品是运营商创设出来的,
并且附属于游戏平台的,
既然游戏是运营商所有,
那么唯有运营
商才可以占有、使用、处分虚拟物品。我相信,作为游戏玩家,是不会同意这种观点的。因
为,
在一个游戏平台中,
实际上只有玩家才可以使用这些虚拟物品,
可以借给其他玩家、

与其他玩家,
也可在现实生活中对这些虚拟物品予以现实金钱的交易取得收益权。
那么,

拟物品应该归属于玩家。

在司法实践中,
虚拟财产受到法律保护已有先例。
虽然中国没有判例法,
但判例可以作为我
们参考。在
2003
年全国首例

虚拟财产

失窃案(李宏晨诉

红月

案)中,李宏晨因其虚拟
装备被另一个玩家盗走,
经交涉无效,
以侵犯私人财产为由将运营商北极冰科技发展有限公
司诉至法院,北京朝阳区法院判决认为
:“
关于丢失装备的价值,虽然虚拟装备是无形的
,

存在于特殊的网络环境中
,
但并不影响虚拟物品作为无形财产的一种获得法律上的适当评
价和救济

。由于服务商无法证明服务使用者丢失网络游戏装备丢失的原因,且无证据表明
服务使用者的密码有该案证人外的其他人员知晓,因此认定服务商在安全保障方面存在缺
陷,应对服务使用者网络游戏装备的丢失承担保障不利的责任
,
对已查实的网络游戏装备通
过技术操作进行回档。
故判令被告北极冰公司在判决七日内恢复原告丢失的武器。
案经上诉
后,
北京市第二中级人民法院维持了一审法院的判决。
一般认为,
司法机关在此已承认了网

络虚拟财产具有物权特征。

虚拟物品具有物权的部分特征,
在一定程度上具有一定的独立性,
并不一定要附属于特定的
游戏玩家角色而存在。
如果承认这一点,
那么比如在游戏玩家角色被隔离的状态下,
其虚拟
物品的正常占有、使用、处分权能如发功、交易、赠送或丢弃就不应受到限制,运营商就有
义务保证游戏玩家角色所拥有之虚拟物的占有、
使用和处分保持在被隔离前之正常状况。

如,
即使在有充分依据对玩家角色进行隔离或封号的情况下,
是不是可以让玩家角色有一定
自由时间,让其可以处分其虚拟物品后再回到隔离环境中去呢?

对虚拟物品进行保护,
应该是物权保护,
知识产权保护,
还是债权保护?这个问题比较复杂,
涉及到玩家与运营商的权利义务问题。
但是,
比较一致的看法是:
虚拟物品具有一定的独立
性,虚拟物品的保护是有期限的,当一款游戏终止时虚拟物品也就随之消失。

10. 法律说不能玩游戏了吗

对于这个问题,你得听我慢慢道来。
首先,我国关于网络立法几乎处于空白,因此只能从一些民法上的基本原则来说。
像这种情况,玩家的确可以要求游戏运营商进行相应的解封操作。
如不解封是不能要求退还游戏中所支付的钱款的,原因是,我们玩游戏的过程从法律性质上讲是游戏玩家与游戏运营商之间的一个服务。游戏运营商提供服务,而我们支付相应款项。
如果,玩家没有违法国家法律法规且也未违法游戏运营商的合理的游戏管理制度而运营商封号的话属于违约。因此,虽然你不能要求退还费用,但根据我国《民法通则》和《法》以及其他相关规定,你可以要求对方承担违约责任并赔偿损失。
此外,从民事诉讼的角度而言,你也可以要求对方继续履行,即对帐号进行解封。
但是,要特别说明的是:如果运营商我行我束,你确定要诉讼吗?这些并不是大事,诉讼可是件很麻烦的事情。

热点内容
属于经济法有 发布:2025-02-11 08:58:02 浏览:233
史法治 发布:2025-02-11 08:31:41 浏览:204
南宁铁路运输法院 发布:2025-02-11 08:30:53 浏览:271
跳槽自己开有法律责任吗 发布:2025-02-11 07:59:36 浏览:669
应建全法律法规规章起草 发布:2025-02-11 07:45:33 浏览:958
食品安全规章制度销售 发布:2025-02-11 07:36:23 浏览:518
北京交通大学法学排名 发布:2025-02-11 07:21:27 浏览:850
微法院缴费 发布:2025-02-11 06:50:45 浏览:819
侵占罪是刑法多少条 发布:2025-02-11 06:49:55 浏览:886
新旧工伤保险条例区别 发布:2025-02-11 06:33:54 浏览:9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