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法学百科 » 道德七下整理

道德七下整理

发布时间: 2022-01-22 02:28:21

『壹』 七下道德法治怎样合理宣泄不良情绪

合理发泄不良情绪
可以大哭一场
可以跑跑步,发泄
也可以找自己好友倾诉

『贰』 如何做好七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复习

复习方法:
1、以课本为本,以考纲为纲,把课本吃透。考题肯定是根据指定的教材出,不是根据某家出版社的教辅材料出。平常的考试题目,几乎百分之百都可以在课本中找到原型——当然经过多层的综合和深化。
2、三遍读书法。第一遍应该以整体浏览为主,争取明白全书概要,不要求理解每个具体知识点;第二遍才细致的理清重点难点;第三遍就是重新梳理,记忆背诵知识点。这样三遍下来,这本书才算基本上看过了。
3、书看得差不多了,知识体系也整理好了,接下来开始做题。做题必须把握一个原则:先求精,再求多;先求慢,再求快;先求质量,再求数量。
4、背题。所谓背题,是一个比较形象的说法,并不是说一定就要把整个题目背下来。而是做了以后,把做过的练习册.试卷等等都保存起来,以后每隔一段时间拿出来看一看。

『叁』 人教版七下思想品德的提纲!

七年级思想品德(下)复习提纲
第一课 珍惜无价的自尊
自尊自信人人都需要的
1、 自尊的表现:注意容貌上的修饰、举止方面的文雅以及行为的后果。
2、自尊:即自我尊重,指既不向别人卑躬屈膝,也不允许别人歧视、侮辱。它是一种健康良好的心理状态。
3、一般来说,一个没有自尊的人,也很难得到别人的尊重。
4、别人欣赏我们的长处,不耻笑我们的弱点与缺点,这种被尊重更能使我们体验到快乐与感动。自尊与被人尊重都是快乐的。
5、真正有自尊心的人,必定是知耻的人。知耻是自尊的重要表现。
6、虚荣心:是一种追求表面上的荣耀、光彩的心理。(认识生活中的虚心的具体表现)

尊重他人是我的需要
1、尊重他人是自尊的需要,也是自我完善的需要。我们有责任去关心他人的自尊,维护他人的尊严。
2、要想赢得他人的尊重,首先要尊重他人。
尊重他人的表现:
⑴欣赏、鼓励、期待等角度来善待对方;
⑵不做损害他人的事情。
3、在自我认识的过程中,我们应当严格要求自己,敞开心扉,虚心学习,大胆尝试,不断超越,增强自身实力,做一个有尊严、有价值的人。

彼此尊重才能赢得尊重
1、自尊的人最看重自己的人格。生活中有损人格的不良习惯:说谎、逃避责任、假公济私、阳奉阴违等
2、自尊者达观:不必太在意他人的议论和态度,议论只能代表个别人的意见,批评对我们行为的评价,针对的是具体行为,而不是人本身。斤斤计较,得理不让人,不是自尊,而是情绪冲动。
3、自尊要适度。对恶意的侮辱与诋毁则要及时予以回击,必要时用法律武器捍卫自尊。
4、尊重他人的最基本的表现,就是对人有礼貌,尊重他人的劳动,尊重他人的人格。
5、怎样尊重他人?
⑴首先,要善于欣赏、接纳他人;
⑵其次,不做有损他人人格的事情。
6、尊重可以使人理智,尊重可以使人悔过,尊重可以唤醒人的良知,产生无法估量的下面效应。
第二课 扬起自信的风帆
“我能行!”
1、相信自己行,是一种信念,也是一种力量。每个成功者都相信“我能行”。
2、“我能行”的经历归结起来,就是在思想上相信我能行,行为上表现我能行,情感上体验我能行。自信,是对自身力量的确信,深信自己能做成某件事,实现所追求的目标。
3、自卑与自负都是自信的误区。
⑴自卑的人,轻视自己,看不到自己的能力,可以做得很好,也不敢尝试;
⑵自负的人,自以为了不起,过高的估计自己,看不起别人,自以为是。(生活中注意区分这两种人)
自信是成功的基石
1、自负与自卑都是以自我为中心,以自我为中心的心态会使他远离成功。
2、自信者有助成功的良好的心理品质:
⑴乐观,
⑵好奇,
⑶专注。
唱响自信之歌
1、有了自信才能有成绩,有成绩就会更自信。看到我们学习、生活中的进步(想一想) 发现自己的长处,是自信的基础。实力,才是支撑信心最重要的杠杆。
2、自信永远是准确的自我定位和客观的自我评价,永远是一种进取精神和科学态度,永远是遇到困难永不低头的巨大精神力量。自信是我们人生道路上最宝贵的财富。
3、我们只有把个人的命运与祖国的发展结合在一起,我们的自信才有坚如磐石的根基。
第三课 走向自立
自己的事自己干
1、自立,就是自己的事情自己干。自立在生活中的表现 (举例)
2、人生需要自立:走进社会,经历风雨、见世面;法律要求我们自立。
3、走向自立我们需要培养哪些能力?
⑴推销自己的能力,
⑵与人沟通、善解人意的能力 ,
⑶远用法律维护自己权益的能力,
⑷不断学习、充实自己的能力等等。
告别依赖 走向自立
1、自立不是拒绝帮助,依靠不是依赖
2、依赖思想的危害:
⑴会使人丧失独立生活的能力和精神,会使人缺乏生活的责任感,造成人格的缺陷。
⑵只想不劳而获,贪图享受,就不能适应社会生活,甚至危害社会和他人,走上违法犯罪的道路是。
3、告别依赖,一个重要的表现是独立地生活。
自己的事自己负责的前提是要自主。 (自主就是遇事有主见,能对自己的行为负责。)
自立与自主的关系:自立的前提是自主,自主的表现是自立。
4、有了独立自主的愿望,即自立的意识后,又该怎样培养自己的自立能力呢? 最基本的就是立足于自己当前的生活、学习中的问题,从小事做起。多实践多锻炼。
5、请你谈:你如何“告别依赖,走向自立”?
⑴从思想上认识到依赖的危害,主动告别依赖;
⑵学会自主,它是自立的前提条件;
⑶立足当前的生活、学习中的小事做起,多实践多锻炼。
第四课 人生当自强
人生自强少年始
1、自强,就是对未来充满希望,永远向上,奋发进取的一种精神和美好的道德品质。
2、自强精神表现在困难面前:
⑴不低头,不丧气;
⑵自尊自爱,不卑不亢;
⑶勇于开拓,积极进取;
⑷志存高远,执著追求;等等。
3、自强是通向成功的阶梯。一个人能否取得成功,起着重要作用的自己主观上想不想自强
4、自弃与自强是对立的。 自弃,是指自己懒惰成性,得过且过,不求上进,不思进取。
自弃的人最终将一事无成。
少年能自强
1、所有自强者共同的特点:对人生理想执著追求。
2、要自强首先要树立坚定的理想;自强的关键:战胜自我。;自强的捷径:扬长避短。
3、少年怎样才能自强?
⑴树立正确的理想;
⑵战胜自身的弱点;
⑶发挥自己的特长,扬长避短。就能在自强的人生征途中,劈波斩浪,抵达成功的彼岸。
第五课 让挫折丰富我们的人生
人生难免有挫折
1、挫折,就是所谓 “钉子”,即人们所遇到的失利、失败和阻碍等。
挫折与人生相伴;挫折普遍存在,难以避免。
造成挫折的因素有多方面的:
⑴不能预测和及时防范的天灾人祸,
⑵各种人为因素,
⑶个人的道德品质、智力、体力、外貌以及某些生理缺陷等因素的限制。
面对挫折和困难,大致有三种人:
⑴胆怯、懦弱的人,
⑵意志不坚定或者容易满足的人,
⑶意志坚强、有坚定信念的人。 第三种人善于把前进道路上的绊脚石变成垫脚石,从而锋利成功,实现生命的价值,享受真正的人生。
挫折面前也从容
挫折的作用:
⑴消极作用 使人产生忧愁、焦虑、不安、恐惧等消极心理。⑵积极作用 磨炼意志,增
长才干和智慧。(品味“艰难困苦,玉汝于成” 、“蚌病成珠”)
2、人们在战胜一次又一次挫折后赢得的最宝贵的礼物:智慧。
3、战胜挫折的有效方法?
⑴树立正确的人生目标。
⑵正确认识挫折,采取恰当的解决方法。
⑶激发探索创新的热情。
⑷会自我疏导。
自我疏导的方法:
⑴合理宣泄法,
⑵移情法,
⑶目标升华法。
4、战胜挫折、克服消极心理的有效方法:全身心地去探索、去创新,
第六课 为坚强喝彩
让我们选择坚强
1、意志坚强的人有哪些表现?
意志坚强的人,
⑴对自己的行动的动机和目的有清醒而深刻的认识。
⑵能在复杂的情境中冷静而迅速地判断发生的情况,毫不迟疑地采取坚决的措施和行动。
⑶在碰到挫折和失败的时候,可以调节自己的消极情绪,控制自己的言行,不灰心、不气馁、不焦躁。
⑷能够以顽强的精神、百折不挠的毅力,战胜挫折和困难,实现自己的目标。(即:自觉性、果断性、自制力、坚韧性。)
2、坚强意志的意义(作用)?
⑴坚定正确的人生方向,需要坚强意志。
⑵走出失败的阴影,需要坚强意志。
⑶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需要坚强意志。
⑷成就一番事业,需要坚强意志。
3、能否将失败转化为成功的关键:有没有坚强的意志品质。
钢铁是这样炼成的
坚强的意志是怎样炼成的?
⑴必须树立明确的目标。
⑵要从细微之处做起,从小来做起。
⑶善于管理
自己。
⑷主动在艰苦的环境中锻炼自己。你需要从哪些小事做起:想一想
品味: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
第七课 感受法律的尊严
走近法律
1、规矩,就是人们说话、做事所依据的标准,也就是社会成员都应遵的行为规则。
有规矩、懂规矩、守规矩十分重要。我们身边的规矩有很多。可分为三类:道德、纪律、法律。
2、法律的显著特征:
⑴由国家制定或认可。
⑵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具有强制性。
⑶对全体社会成员具有
普遍约束力。
我们的生活离不开法律
1、 我国法律:作为人民意志和利益和体现,它通过规定权利和义务,规范全体社会成员的行为。
2 、法律的作用:
⑴规范作用。(突出地表现为规定人们可以做什么,必须做什么,应该做什么,不应该做什么。)
⑵保护作用。
法不可违
1、我们维护自尊,培养自信,实现自立,力求自强,一个重要的条件就是要守规矩,尤其是不能违反法律。
2、违法行为,凡不履行法律规定的义务,或者做出法律所禁止的行为都是违法行为。
3、违法行为,可分为:行政违法行为、民事违法行为、刑事违法行为。(违宪行为)
行政违法行为、民事违法行为,又叫一般违法行为; 刑事违法行为,属于严重违法行为,是犯罪行为。
4、犯罪,是指具有严重社会危害性、触犯刑法并依法应受刑罚处罚的行为。
犯罪具有三个基本特征:第一,具有严重社会危害性的行为。严重危害性,是犯罪的最本质特征。第二,
一种触犯刑法的。刑事违法性,是犯罪的法律标志。第三,应当受到刑罚处罚的行为。刑罚的当罚性,是
犯罪的严重危害性及刑事违法的必然后果。
犯罪历来是国家法律打击的重点,犯罪分子终究要受到来历的刑事处罚。
5、刑罚,又叫刑事处罚、刑事处分,是指人民法院对犯罪分子实行惩罚的一种强制方法。
我国刑罚的种类分为:主刑,包括管制、拘役、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死刑五种; 附加刑,包括罚金、
剥夺政治权利、没收财产三种。
防患于未然
1、遵守法律,是践行道德的表现。犯罪行为人的心理都是想获得某种满足。
2、要在心灵深处憎恶违法犯罪,行为上远离违法犯罪。
3、规范未成年人行为的法律是:《中华人民共和国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
4、想一想,我们身边的不良行为有哪些?并能采取相应的预防和矫正措施。
品味:“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小洞不补,大洞吃苦”。“忽以恶小而为之,忽以善小而不为”。
5、依法自律,做一个守法的人;加强品德修养,践行道德;从小事做起,预防违法犯罪;自觉遵纪守法,
谨慎交友,防微杜渐,避免沾染不良习气,防患于未然。
第八课 法律护我成长
特殊的保护 特殊的爱
1、凡未满18周岁的公民都是未成年人。专门保护我们的合法权益的法律有:《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
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
2、在未成年人保护法中为我们设置了四道防线:家庭保护、学校保护、社会保护、司法保护。
3、家庭保护的含义:要求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依法履行对未成年人的抚养、监护的职责,尊重未成年人受
教育的权利。
4、学校保护的含义:要求学校等教育机构依照法律的规定,对未成年人进行教育,并对他们的身心健康和
合法权益实施保护。学校保护涉及未成年人的教育和发展、人身权利的维护、生命安全的保障等方面。
5、社会保护的含义:要求全社会创造一种有利于未成年人健康成长的社会环境。
社会保护包括对未成年人的社会文化保护、身体健康保护、劳动保护、自由权和精神的保护等方面。
6、司法保护的含义:要求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人民法院以及司法行政部门等依法履行职责,对未成年
人实施专门保护措施。
善用法律保护自己
1、我们维护权益的最有力的武器就是法律。
2、能够为我们提供法律帮助的机构:法律服务所、律师事务所、公证处、法律援助中心等。
3、维护我们合法权益的途径:1)非诉讼手段;2)诉讼手段。
非诉讼手段是我们维护合法权益常用的有效手段。它包括:⑴向政府有关部门、司法机关、人民团体、
有关社会团体等等方面反映问题,寻求帮助,以解决问题;⑵通过调解、仲裁等方式,解决争议、纠纷,
保障公民权益
4、诉讼的含义:它是指人民法院主持有利害关系人参与的处理纠纷的程序。
诉讼是维护我们的合法权益最正规、最权威、最有效的一种手段,是保护我们权益的最后屏障。
诉讼通常分为三种类型:刑事诉讼、民事诉讼、行政诉讼。
5、自觉依法律己、依法做事、依法维权,既能保护自己健康成长,又能维护法律的尊严、社会的稳定。
6、同违法犯罪行为做斗争,是包括我们青少年在内的全体公民义不容辞的责任。
7、违法犯罪分子往往是凶恶、狡猾的。我们与其斗争时,既要勇敢,又要机智。行之有效的好方法:设法稳住歹徒,记住歹徒相貌,歹徒去向,及时拨打“110”报警电话。

『肆』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思想品德期末复习提纲

1、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核心是( ) A、教育科学文体建设B、文化知识水平C、政治思想觉悟 D、思想道德建 2、2001年11月团中央、教育部等部门颁布了《全国青少年网络文明公约》,以引导我国青少年文明上网。全国各级各类学校积极宣传、贯彻这一公约。这体现了我国对未成年人的( ) A 家庭保护和社会保护 B 社会保护和司法保护 C 社会保护和学校保护 3、下列做法违背《未成年人保护法》的有( ) ①网吧老板经常招揽初中学生去网吧浏览不良信息 ②初一学生华华,因未完成作业被老师罚站 ③冰冰因病休学一年后又恢复学籍 ④某服装厂招收13岁的女童工 A ②③④ B ①③④ C ①②③ 4、“珍爱生命,远离毒品”在全国青少年中已普遍形成共识。因为,毒品( )①会严重摧残青少年身心健康 ②会使吸毒者的家庭遭受严重的经济损失 ③吸毒者为了筹集资金往往会铤而走险,走上违法犯罪的道路 ④国家制裁吸毒者 A ①②③④ B ①②③ C ②③④ 5、下列属于我国宪法规定的国家生活中的根本问题是 ( ) ①国家的性质 ②党的作风建设 ③国旗、国徽、首都 ④犯罪和刑罚 A ①② B ③④ C ①③ 6宪法与普通法律的不同点有( ) ①规定的内容不同 ②法律效力不同 ③阶级本质不同 ④制定和修改的程序不同 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①②④ 7、为了保护青少年的身心健康,《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规定,下列活动场所,中学生任何时候都不应进入的是( ) A宾馆、餐厅B、营业性的舞厅和酒吧 C、影院、剧院D科技馆和文化馆 8、我国环境保护的基本法律是( ) A、《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 B《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 C、《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 D《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 9、环境问题的严重危害表现在( ) ① 威胁了生态平衡 ②危害了人类健康 ③制约了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④破坏了社会和政治的稳定 A、①②④ B、②③④ C、①②③ D、①③④ 10、我国环境保护的基本原则有( ) ① 经济建设与环境保护协调发展的原则 ②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综合治理的原则③谁开发谁保护,谁污染谁治理的原则 ④依靠群众保护环境的原则 A、①②B、①②③C、②③④D、①②③④ 二、不定项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30分) 1、2001年12月4日是第一个全国法制宣传日,其主题是“增强宪法观念,推进依法治国”。我们之所以要增强宪法观念,是因为( ) A宪法是人民权利重要的法律保障B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C宪法是最高的行为准则D只有宪法才具有国家强制力 2.思想道德建设( ) A、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核心部分B、集中体现了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性质和方向C、反映了教育科学文化水平D、主要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为指导 3.中国共产党带领人民建立了一套以宪法为核心的权利保障体制,其内容包括( ) A.立法保障 B.社会保障 C.制度保障 D.司法保障 4、环境问题包括( ) A环境污染B环境破坏C开发自然资源D利用自然资源 5、下列属于我国环保法律法规确立的基本制度的是( ) A环境影响平价制度B“三同时”制度C排污单位要缴纳一定的费用D发生污染事故的单位要及时通知受害人 6、为了更好地履行保护环境的义务,青少年学生( ) A提高环保意识 B增强法制观念 C同破坏环境的行为做斗争 D搞好家庭卫生 7、我 国法律规定的保护未成年人的基本原则( ) A保障未成年人的合法权益 B尊重未成年人的人格尊严 C适应未成年人身心发展的特点 D教育与保护相结合 8、下列行为中,违反未成年人保护法中社会保护的有( ) A剥夺未成年人的智力成果 B向未成学生出租淫秽书刊 C强迫子女弃学经商 D招用17周岁的人做工 9、未成年人保护的基础是( ) A家庭保护 B学校保护 C社会保护 D司法保护 10、我国义务教育法、未成年人保护法等特别写明“以宪法为根据制定本法”或“根据宪法,制定本法”,这表明( ) A宪法包含了其他法律、法规B宪法是普通法律的立法基础C宪法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D一切法律、法规都不得与宪法相抵触 三、辩析题( 分) 1、刑法+教育法+民法通则+未成年人教育法+……=宪法 这个等式不能成立或这种说法不正确1分)。因为,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在法律体系中居于首要地位。但是,诸多普通法律的简单相加并不等于宪法。2分)宪法只是创建普通法律的根本原则,宪法规定的内容与普通法律所规定的内容是不相同2分) 四、简答题 1、环境问题的危害有哪些? ① 威胁了生态平衡 ②危害了人类健康 ③制约了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2、我国宪法对国家的根本制度和根本任务是怎样规定的? 五、材料分析题 1、目前,一些丧尽良心的游戏机室或网吧专利权,为中小学生提供“一条龙服务”,只要学生进入其经营场所打游戏或上网,并交付一定的钱就管吃、管住、管抽烟和代做作业。 用初二学过的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材料中的娱乐场所经营者违反了哪部法律? 违反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中关于社会保护的决定。 2)你如何增强自我保护意识? 作为青少年应该做到:要依法自律;正确对待父母和学校的教育;要运用法律武器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3)面对这种情况,你能向政府、经营者或中小学生一些建议吗? 观点正确,言之有理即可。 2、2004年2月26日中共中央国务院颁布《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该《意见》的制定和发表,是党中央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战略高度,对新世纪新阶段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作出的新的重要部署。 阅读上述材料,并结合教材有关内容,请回答: (1)请将我国公民道德规范的具体内容写出来。 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善、勤俭自强、敬业奉献 (2)列举你参加过的公民道德实践活动(至少三项) (3)为了更好地落实基本道德规范,请你为学校或班级设计一个活动方案,要求写出活动的主题、目的、方式、步骤。 3、材料一:骆马是生长在南美洲安第斯山的一种动物。它的嘴长得很特殊,在吃草时,不会伤到植物的根,使那些草能很快地再生,也使它们总有的吃;它的蹄也长得巧妙,既能爬山,又能不伤到山上的植物。骆马为植物留一条"生路",也为自己留了一条"后路"。这也是它能历经千万年,存续到今天的原因吧。 材料二:一些环保专家把绿色消费概括成为5R,即:节约资源,养活污染(Rece);绿色生活,环保选购(Rervaluate);重复使用,多次利用(Reuse);分类回收,循环再生(Recycle);保护自然,万物共存(Rescue)。 (1)综合上述材料,谈谈我国在现代化建设中我们应该坚持什么战略?请简述其内容? (2)为了选择健康,选择环保,选择人类未来,为子孙后代负责,推进生态环境保护的意志和决心。请你参照下面提供的范例,写出你关于“绿色消费”或“绿色行动”的承诺。(至少2个) 范例:自备购物袋,尽量不用塑料袋。

热点内容
地方性法规不可以设定 发布:2025-02-10 22:49:45 浏览:629
法律硕士有学历吗 发布:2025-02-10 22:23:26 浏览:366
搜狗输入法官方下载2015 发布:2025-02-10 21:46:22 浏览:230
媒人隐瞒病情负法律责任吗 发布:2025-02-10 21:34:01 浏览:178
劳动法连续 发布:2025-02-10 21:33:50 浏览:811
上海财经大学商法 发布:2025-02-10 21:27:38 浏览:374
艺术硕士和法律硕士 发布:2025-02-10 20:09:00 浏览:929
新劳动合同法第50 发布:2025-02-10 20:03:40 浏览:731
不批假算违反劳动法吗 发布:2025-02-10 19:36:00 浏览:651
2017上海养犬管理条例 发布:2025-02-10 19:29:16 浏览:8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