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听道德经
❶ 怎样读《道德经》
如何读懂老子的《道德经》
欲读懂老子的《道德经》,必须要先了解老子所处的时代(春秋)的社会情况,从中才能找到老子的思想来源的现实基础。
在中国古代的历史上,繁荣强大的西周和战乱不息的东周都对中国社会制度的变迁和中国文化的发展上都产生了极其深厚的影响。西周从公元前1046年周武王灭商朝起至公元前771年周幽王被申侯和犬戎所杀为止,共经历11代12王,大约历经275年。西周的统治很有特点,主要有四大制度:封建制、宗法制、井田制与礼乐制,对以后的中国社会有很大影响。西周文化中所包含的各种典章制度、礼乐制度和思想道德规范,则成为中国几千年封建统治的思想、政治基础和儒学思想的源头,影响了周以后近3000年的中华文明史。
但任何一种制度,都是因时应地的产物。因此无论它制定时多么严密和规范,随着时空的易变,如果一成不变,或没有因时应地进行及时调整,都会从当初促进社会稳定和发展的积极作用转化为导致社会动荡不安和民不聊生的罪魁祸首。所以老子说:“重为轻根,静为躁君。是以圣人终日行不离辎重。虽有荣观,燕处超然。奈何万乘之主,而以身轻天下﹖轻则失本,躁则失君。”真是一语道破人国家兴亡天机,一语道尽人间千古愁怨。
公元前770年,因为内乱和犬戎频繁入侵,周平王被迫将国都从镐京迁至洛邑。因洛邑在镐京之东,此后的周朝史称东周(公元前770~公元前221年)。从公元前770年到公元前476年,基本上是东周的前半期,史称春秋。“礼崩乐坏”(出自清章炳麟《与简竹居书》:“中唐以来,礼崩乐坏,狂狡有作,自己制则,而事不稽古。”)是对东周时期社会制度逐渐被废弃的一种形象描述。而“春秋无大义”则是对东周时期社会动荡不安,人文思想混乱的形象描述。
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经济上以井田为特征的公有制土地所有制逐步解体,出现了土地私有化的趋势。势力强大的诸侯开始变王田为私田,不再对土地进行分封,并逐步建立起相应私有制土地制度及相应的赋税制度,如鲁国的初税亩,齐国的相地而衰租等等。
2、政治上强大的诸侯开始建立直属于君王的郡县制,行政权力不断下移,变分封制为郡县制,这些都反映了西周建立的封建制正式向解体。
3、周王朝就走了下坡路,王室衰微,周天子无力节制分封的诸侯,各诸侯间征战不已,据史书记载,春秋近三百年间,有四十三名君主被臣下或敌国杀,五十二个诸侯国被灭,有大小战事四百八十多起,诸侯的朝聘和盟会四百五十余次。
4、作为封建制度基础的分封制和宗法制遭到严重破坏,长子继承制度多不能施行,一些诸侯和有权势的卿大夫在征战中势力壮大,僭用礼乐的现象十分普遍。
5、春秋时期,一个新的社会阶层-自由职业者应运出现了,这就是士。他们早先源于来自当时社会的不同职能部门,先天掌握着当时社会的文化知识和典章制度,通晓天文、历算、地理、宗法礼仪、哲学、军事等各方面知识。由于士的出身不同,立场不同,因而在解决或回答现实问题时,提出的政治主张和要求也不同。春秋战国时期的士们纷纷著书立说,互相争辩,出现了百家争鸣的局面,形成了儒家、道家、墨家、法家、阴阳家、名家、纵横家、杂家、农家、小说家等许多学派。其中比较重要的是儒、墨、道、法四家。其中代表人物如孔子、孟子、墨子、老子、庄子、荀子、韩非子、以及商鞅、申不害、许行、陈相、苏秦、张仪等,都是著名思想家、政治家、军事家或科学家。
❷ 想听一听对《道德经》学习的心得
黄灿章来的解释比较不错,还有自很多不同的版本,需要自己多悟。http://lzdxyj.51.net/topics/page02.htm
另外当当有卖印度阿三关于道德经解释的书,那个千万别信啊,是个骗子,已经被美国列为邪教了。
❸ 何如读懂老子的《道德经》
怎样才能读懂老子,《道德经》解读方法
木子: 您认为《道德经》是一部讲述什么内容的书?
草树先生: 如果你问一百个研究道德经的人会有一百个答案。因为绝大部分人对道德经的研究方式都好比是盲人摸象。
《道德经》其实是一个完整的哲学理论体系,是修道、修德、做学问、做领导的方法论,是启发我们看问题的思考方式。
所以,道德经不会使人变得更聪明,但可以开发你的大智慧。佛家讲“聪明于尘境发,究竟愚痴;智慧自本心生,终归正觉”
木子: 在不少《道德经》的翻译解读中,我看到不少“意识形态和教条主义”的理解,不同程度的曲解了老子的本意。
草树先生: 的确如此。对于修道也好、做学问也好一定不要轻易相信别人的见解,要敢于怀疑,独立思考。
木子: 历史上,被认为读懂《道德经》的人几乎只有庄子一个人?
草树先生: 在有历史记载的人中,庄子对道德经的理解最接近老子本义,但这也是相对而言的。庄子还是带有自己的一些角度,还没有完全站在大“道”的角度,所以还不是究竟。后世对《道德经》的消极见解与庄子不无关系。
当年释迦穆尼如果看到道德经的话,我相信他将是有史以来最懂得道德经内涵的人。
木子:为什么这样说呢?
草树先生: 如果您对金刚经和道德经又较为全面的认知的话就会发现,佛的主张都是对“道”的进一步注解和展开。可以说,释迦穆尼的佛理与老子的道德见解几乎没有任何冲突的地方。
木子: 请问,以你的见解,怎样才能最有效的读懂《道德经》呢?
草树先生: 《道德经》这部哲学体系就像是一棵参天大树,而总章“道可道,非恒道......”则是这棵树的种子(本体),其它八十章都是由这粒种子生长出来的。
所以,要真正读懂老子的道德哲学思想,就要从“道德”总章开始,尤其要对此章的内容进行定性化分解(分类)。理解了总章,再来解读其它章节也就好比顺藤摸瓜——顺理成章了。
木子: 一般认为,现《道德经》第一章“道可道,非恒道......”是道经总章。
草树先生:然而,我的研究则认为它是“道德”总章——道经和德经的总章。
何谓“德”?老子是如何定义德的?在《道德经》里面,有人能指出来具体的回答来。
木子: 好象是找不到。
草树先生: 其实是有的,但老子没有直接用德字。它就在第一章里面,与 “道”交替进行了论述,还指出了两者的关系——“两者同出,异名同谓”。
研究道德经其实并不难。只是研究《道德经》的人都忽略了一个基本的学术研究常识,那就是对研究对象的从大类到小类的定性化分解和结构研究——分类、归类。
比如科学家发现了一种新的物种,那么他们首先会根据这个物种的体貌、习性、饮食等明显的大特征将它与其它物种进行比较,从而将此物种归入某种大的类别,然后再按照某些小特征在大类别里面一层一层的归入更小的类别里面去,并最终实现对这个新物种的全面了解。
然而,《道德经》的研究者们往往习惯了儒家横向思考问题为主的简单逻辑方式,而不能按照整体逻辑的思考方式去思考问题。所以才导致了你前面提到的对道德经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 盲人摸象式的七零八散、意识形态和教条主义的文本解读。
--------------------------2009年9月3日于广州白云山
❹ 道德经正解谁讲的好去哪里听
个人感觉罗大伦老师讲解的不错,通俗易懂。手机下载喜马拉雅FM,收索每天聊点道德经。听听看。
❺ 《道德经》该怎么读
道德经要是“读”的话很简单,反复诵读、根据名家的解释来看,读一句专看一下解释;但是道德经的属内容不是仅仅靠读和看别人的解释就能理解的,经书中好多篇幅都是天、地、人、万物的认识及其相关规律等等,很多东西都是虚无看不到的,也可以说是用普通方法了解不到的,同时还要通过修道、练功等等来实际印证,由读经转化到实践经文内容,这才是最好的“读”
❻ 如何读老子《道德经》
这个你可以看一些那个嗯在网易公开课上面那个有有那些大学老师讲的课上讲,道德经,然后听他讲完之后你再看一下,可能会理解更深刻一点。
❼ 如何读懂道德经呢
道一一有形的道就是人出行走的人行道,开车跑车道,现代化道的高速路道,高铁的火车跑的铁道......等等,这些道也是《道德经》里的道。无形的道就是人活在世上,在日常生活工作中谋求需要(去做大小事),按前后左右过程依次形成的道,也就是所说的“为人之道”。
经一一经就是人从出生到死亡在世间的一切,经历,经过,经常活动行为都贯穿着道德行为表现出来,要经得起道德筛选和洗礼,才是有道德的一生,死后也会得到后世人好评,否则严重的轻于鸿毛,遗臭万年,这就是推崇《道德经》的意义所在!
❽ 如何看待道德经
《道德经》是老子那个时代,他对时代文化知识,技术知识,人文,军事,哲学等多门内容的概述与总结。
❾ 怎样学懂道德经
学《道德经》就是要这样学:先听课,再进一步针对每一章、每个细节,去思维、讨论、消化。再来,最重要的就是把《道德经》的智慧,在日常生活中应用出来。
理论一定要跟实际、实相结合,历缘对境中,我们要去对比:我们过去的思维模式、运作方程式,与道、大自然的运转法则,有哪些差异?有没有背道而驰?背天之道而为,就会产生很多的痛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