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法学百科 » 道德经守雌

道德经守雌

发布时间: 2022-01-23 07:26:40

① 修道之人如何理解《道德经》里“知雄守雌,知白守黑”的深意

就是说为人处世要保持低调,要把自己放在一个比较谦卑的地位。在此同时,也要守住自己的底线而非一味地低调,要有一定的限度。

② 怎么理解《道德经》中,知其雄守其雌,知其白守其黑,知其荣守其辱

背jing信息_事物一分为二原理:“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一”者,太极、宇宙、自然、道、本源(或上帝、造物主);“二”者,二仪、阴阳……;“阴阳”者,天地、动静、虚实、上下、刚柔、进退、伏升、公母、雌雄……;“雌”者,生物中能产生卵细胞的_如雌鸡、雌兔、雌蕊;寓意柔弱、宁静……;指女性及母性动物;反之则“雄”。“知雄守雌”者,其“知”即认识、把握事物之个性状态;其“守”即奉行、遵守、应用事物之共性、统一性、平衡性原理。“知雄守雌”在“和”阴阳二端于“一”,在融“天人合一”之“和文化”中_忌执其一端而偏废另一端。

③ 请问老子的"贵柔守雌",直译是什么意思呀谢谢`~~

窦猗房的丈夫、儿子和孙子,分别是著名盛世“文景之治”的皇帝汉文帝、汉景帝和以雄武著称的汉武帝。窦猗房从一个贫苦无依的宫女,成为母仪天下的汉朝皇后、皇太后、太皇太后。纵观窦猗房的成功背景,无非有四:一是水到渠成。作为汉文帝的皇后,汉文帝驾崩之后,她的儿子汉景帝即位,窦猗房自然成为皇太后;汉景帝驾崩,孙子汉武帝即位,她自然就是太皇太后。二是中国古代社会“子以母贵,母以子贵”的观念。窦后的绝对优势在于其他的妃子没有生子,只有她生下两儿一女。她一直恪守妇德,谦恭贤淑,失宠后地位也没动摇。三是汉朝是个忠孝的朝代,“汉家旧典,尊崇母氏”。汉代统治者十分注重“以孝治天下”,认为孝是做人之本,礼之始。所以,无论儿子,还是孙子,都非常尊敬她,包括她的政治主张和政治策略。四是以“黄老”治国,排除儒术,干预政治,打击政敌,把政权牢牢掌握在自己的手里。

窦猗房能影响汉朝统治者实行黄老之术,这是她作为女性的最大亮点。黄老之术正是适应了当时的汉朝统治,

黄老之术是战国时代的哲学、政治思想流派。该流派尊传说中的黄帝和老子为创始人,所以得名。

作为一种哲学思想,黄老之术形成于战国时代。但是,作为一种广为流传的社会思潮,则是在西汉时期,这一派的代表们假托黄帝和老子的思想,实际上是道家和法家思想互相结合,并且采纳了阴阳、儒、墨等学派的观点。从内容上看,黄老之术继承、改造了老子关于“道”的思想,他们认为“道”是作为客观必然性而存在的,指出“虚同为一,恒一而止”、“人皆用之,莫见其形”。

在社会政治领域,认为君主应“无为而治”,“省苛事,薄赋敛,毋夺民时”,“公正无私”,“恭俭朴素”,“贵柔守雌”,通过“无为”而达到“有为”。所谓“无为”就是要求政府尽量不要干涉人们的生活,不要一味追求所谓的丰功伟业和政治霸权。

这种政治思想不仅在中国古代被应用,就是现代的美国也奉为圭臬。《纽约时报》著名专栏作家马德里克(Jeffery Madrick)在他的《经济增长的理由》(Why Economies Grow)里,专门用一个章节来讨论政府在经济行为里的角色,主张政府干预越少越好。

窦猗房坚决主张“无为而治”,并让自己的儿子及孙子都要熟读黄老之术的经典著作,这也是尊从了汉高祖刘邦的治国理论。据史载,刘邦入关之初,即宣布约法省禁,“悉除去秦法”(《史记·高祖本纪》)。汉政权建立后,刘邦成功地运用黄老之术,在全国推行郡国并行制,又以柔制刚,以守为攻,次第消灭了有严重分裂倾向的异姓王势力,并分封子弟,以扩大和巩固西汉政权的统治基础。他又利用和亲政策,减轻了匈奴对汉朝边防的压力;在经济上则推行“什五而税一,量吏禄、度官用,以赋于民”的轻徭薄赋政策,使汉初经济得以复苏与发展。到窦猗房时,窦猗房的儿子汉文帝、汉景帝尊从窦猗房主张黄老之术,大力推行并取得了显著的社会成效,最终形成了中国历史上著名的“文景之治”,“文景之治”的形成有窦猗房的一半功劳。

http://book.sina.com.cn/nzt/history/his/hyws/24.shtml

④ 老子主张贵柔守雌进道若退以什么为进

贵柔守雌进道若退,以退为进。并把它引引申为制定参与一切社会活动基本策略的出发点,以达到以弱胜强、以屈求伸的目的。老子思想对中国哲学发展具有深刻影响,其思想核心是朴素的辩证法。

老子的贵柔守雌思想包含柔弱,处下和不争三个方面的基本内涵。首先,要表现得柔弱,相对于雄性的强势而言,雌性就显得柔弱。但是,柔弱可以胜过刚强。所以,一定要贵柔守雌。善于守柔,才算是真正的强者。守柔曰强。圣人就是守雌的楷模,知其雄,守其雌,为天下溪。为天下溪,常德不离,复归于婴儿。

知其白,守其黑,为天下式。为天下式,常德不忒,复归于无极。知其荣,守其辱,为天下谷。为天下谷,常德乃足,复归于朴。朴散则为器,圣人用之,则为官长。事实上,老子所谓的柔弱,是一种独特的谦逊,其目的是要使自己成为真正的和最终的强者。

当然,贵柔守雌只是手段,而不是目的,把握柔弱的深刻含义,反而能成功,柔弱只是表象,而强大的生机才是它的内核。最后成就个人的幸福、社会的和谐、国家的长存和天下的安宁。可见,学会谦逊,学会尊重,学会合作,是老子贵柔守雌思想的智慧之所在。

⑤ 老子为什么主张贵柔守雌

几句话太难了,勉为其难解释一下。

因为世界是不停运转的,强盛了,就会转向衰弱。衰弱了又会转强胜。这是至理!
老子主张的不是始终搞一些“阴柔”的,这是不理解老子。
他主张的是了解事物的变化发展规律,找到自己应该的位置。
而“雌、柔、辱、贱”都是处于事物发展的最有利位置。
这个位置代表了后续还会继续变好。

具体应用方面,举个例子:
想象一下,你的企业已经很强悍了,但是你还是把自己当成“初创企业”,
节省每一分钱,不做盲目的投资,提倡奋斗,不眼高手低,不以大欺小。
这就是知其雄,守其雌,这就是老子思想的体现。

而相反,如果你自视自己是大公司,应该有大公司的作风,
买东西要买最好的,市场上越来越霸道,
恭喜你,你要走下坡路了。

⑥ 老子主张贵柔守雌进道若退以什么为镜反对刚强和进取并把它引申为制定参与一切

摘要 《老子》主张贵柔、守雌,“进道若退”,以____为进,反对刚强和进取,并把它引申为制定参与一切社会活动基本策略的出发点,以达到以弱胜强、以屈求伸的目的。

⑦ 知雄守雌是什么意思

摘要 知雄守雌的意思是说虽然知道自身尊贵,仍以卑微自处。语见老子〔道德经〕第二十八章:「知其雄,守其雌,为天下溪。」雄与雌原来是生物的性别,这里则用来比喻有德者的精神境界。雄动雌静,雄刚雌柔,雄强雌弱;知雄守雌就是说虽然知道自身居于主动、刚强、尊贵之地,却能笃静致柔,谦卑自处,有如溪谷凹下,可纳川流,如此天下必归顺于他。这里「天下溪」的「溪」有两种解释,一是以「溪」为「溪谷」,一是以「溪」同「奚」是古代奴仆的通称,「天下溪」就是今日所谓「公仆」的意思。知雄守雌就是守柔处下的精神;针对人性逞强好胜,自私为己的心理,老子主张人当时时谦冲自持,柔弱自处,有功不居,不为己甚。这样便可以德感召世人,领袖群伦。正如王弼注解说:「雄先之属,雌后之属也。如为天下之先必后也。是以圣人后其身而身先。」意思是说理想的君王虽然自知处于尊贵的地位,却事事不以己为先,不与人争,谦让之至。如此去雄之强梁,就雌之柔和,一定能使天下顺服。

⑧ 知雄守雌是道德经中的词,这里面蕴含哪样的深意

“知雄守雌”一词源自《道德经》第二十八章,“知其雄,守其雌,为天下溪”。


01、知雄守雌,缘何为“天下溪”


老子西出函谷,留《道德经》三千言,知雄守雌作为道家思想之一,微言大义,为涵养之道。


略有接触太极的人当听过“八门五步”,是修行太极的基础功夫,合为十三势。


八门五步中讲进退为水火之步,进步火,退步水。


纵观《道德经》全篇,“上善若水”思想贯通其中。


水火相对,老聃取水,说“上善若水”。类比雌雄,雌雄相对,老聃取雌,说“知雄守雌”。


此外还有知白守黑、知荣守辱,举一反三,道理相同。


雄为阳,为乾,有“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雌为阴,为坤,有“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


雌,居下位。


《清静经》有言“天动地静”、“男动女静”;“动者静之基”。讲的是雄动雌伏,动必归于静。单以数学佐论,则与正态分布相符,无论频数变化到多高,最终均回归于初始值。


老子教导当若水“居善地”,说的也是这样的一个道理。


“居善地”,即“居善低”,意为如水那般谦忍处下。


水善居低,从而为“溪”。


“溪”,溪。


所以老子说“知其雄,守其雌,为天下溪”。



04、要领


知雄不难,难的是知雄后仍旧坚持守雌。这就讲求存心养性。


我们总在求名求利,更有言曰“人往高处走”。有名有利并非恶,拥有后却从不知守雌则非是善事。得到会欣喜,失去会哀戚,这叫动心,动心了,则烦恼生,烦恼生,则与道背驰,行止多失偏颇。


《文子》所言“道者守其所已有,不求其所未得,求其所未得,即所有者亡,循其所已有,即所欲者至”,说的是这道理。


知雄守雌一要领在于顺应自然,也即顺应天道。


所谓顺应自然,并非消极等待,也非是教人屈服于命数,而是要学会如何去趋利避害、因势利导,讲求的是顺时而为,以避免无谓的牺牲,避免去做无用功,这反而是存养了性命。


守雌也非一味讲求形式上的处下,囿于形式,是陷入顽愚。


知雄而后守雌,关键在退回自身内心疆域,保持内心的平静如水,从而不受困于私欲迷障,回归本初的“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之境,照见真实,与老子所提“婴儿葆真”相呼应。


每个时代最不缺的就是诱惑,常听人抱怨当今社会物欲横流,诱惑尤其多,其实不然。


所谓的“多”,变的不过是形式,而万变不离其宗,世界仍旧是同样的场景。


真正明白了这一点,就不难剔除形式复杂而华丽的大厦,直接看到它们的地基,而在看到了地基的那一刻就会发现这些所谓的新的诱惑,我们早已见识过。


“官不修衙,客不修店”,一世百年,韶华白首转瞬之间,为物欲蒙蔽而起的争竞之心从来不能长久,得到越多,失去的也越多,正应了“天网恢恢,疏而不失”一句。


宇宙嬗变,我们终将被纳入生生不息的大道循环中去,自知已不暇,又遑论身外事。只“知其雄,守其雌”,为所当为而已。

⑨ 道德经·知其雄,守其雌的作品译文

深知什么是雄强,却安守雌柔的地位,甘愿做天下的溪涧。甘愿作天下的溪涧,永恒的德性就不会离失,回复到婴儿般单纯的状态。深知什么是明亮,却安于暗昧的地位,甘愿做天下的模式。甘愿做天下的模式,永恒的德行不相差失,恢复到不可穷极的真理。深知什么是荣耀,却安守卑辱的地位,甘愿做天下的川谷。甘愿做天下的川谷,永恒的德性才得以充足,回复到自然本初的素朴纯真状态。朴素本初的东西经制作而成器物,有道的人沿用真朴,则为百官之长,所以完善的政治是不可分割的。

⑩ 敬胜怠,义胜欲,知其雄,守其雌。请问这是什么意思。

意思是:勤勤恳恳战胜懈怠,义胜欲就是正道战胜欲望。虽知阳刚的显要,但仍能坚守阴雌的柔静心态。

出自:老子[春秋]《道德经》。《道德经》,春秋时期老子(李耳)的哲学作品,又称《道德真经》、《老子》、《五千言》、《老子五千文》,是中国古代先秦诸子分家前的一部著作,是道家哲学思想的重要来源。

原文:“知其雄,守其雌,为天下溪。为天下溪,常德不离,复归于婴儿。知其白,守其黑,为天下式,为天下式,常德不忒,复归于无极。”

释义:深知什么是雄强,却安守雌柔的地位,甘愿做天下的溪涧。甘愿做天下的溪涧,永恒的德性就不会离失,回复到婴儿般单纯的状态。深知什么是明亮,却安于暗昧的地位,甘愿做天下的模式。甘愿做天下的模式,永恒的德行不相差失,恢复到不可穷极的真理。

(10)道德经守雌扩展阅读:

“敬胜怠,义胜欲;知其雄,守其雌”是曾国藩在复出拜访左宗棠时,要求左宗棠为他写的联语。警示自己做人不要那么傲慢,示弱不丢人,那是低到尘埃里,和光同尘的大智慧。做人做事,强势硬碰硬容易折,一折人就容易颓,所以高明之人做人做事,往往都怀揣着敬畏之心,高看人一眼,高看事一眼。

《道德经》价值影响

《道德经》内容涵盖哲学、伦理学、政治学、军事学等诸多学科,被后人尊奉为治国、齐家、修身、为学的宝典。它对中国的哲学、科学、政治、宗教等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体现了古代中国人的一种世界观和人生观。

先秦诸子、中国人的文化思想等没有不受老子影响的,被华夏先辈誉为万经之王 。《道德经》的影响也是多方面的,包括政治、文化、科学、宗教等等方面。

据元朝时的不完全统计,先秦以来,研老注老著作至元朝时就超过三千余种,具有代表性的不少于一千种,从侧面说明了《道德经》的巨大影响。

老子,姓李名耳,字聃,一字或曰谥伯阳。华夏族,楚国苦县厉乡曲仁里人,春秋时期伟大的哲学家和思想家、道家学派创始人。

老子乃世界文化名人,世界百位历史名人之一,存世有《道德经》,其作品的精华是朴素的辩证法,主张无为而治,其学说对中国哲学发展具有深刻影响。在道教中,老子被尊为道教始祖。老子与后世的庄子并称老庄。

热点内容
人民法院警示教育案例选编第四辑 发布:2025-02-09 11:44:22 浏览:844
谢丹律师 发布:2025-02-09 11:38:26 浏览:994
清华大学法学院招生简章 发布:2025-02-09 11:18:52 浏览:303
上海劳动法试用期工资规定 发布:2025-02-09 11:07:05 浏览:126
中南政法法学院 发布:2025-02-09 10:42:14 浏览:693
行政法案例分析要点 发布:2025-02-09 10:40:16 浏览:435
女朋友和我分手后死了我需要承担法律责任吗 发布:2025-02-09 10:37:56 浏览:969
月息3违约金有法律效力吗 发布:2025-02-09 09:01:01 浏览:551
刑事诉讼法再审抗诉 发布:2025-02-09 08:58:44 浏览:371
财经法规习题集 发布:2025-02-09 08:53:13 浏览:8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