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法学百科 » 道德经算佛法

道德经算佛法

发布时间: 2022-01-23 14:40:21

道德经是我国佛经重要经典著作吗

《道德经》是道教重要经典著作,又名《老子》,由战国时期道家学派整理而回成[来源请求],记录了春答秋晚期思想家老子的学说。是中国古代先秦诸子分家前的一部著作,为其时诸子所共仰,是道家哲学思想的重要来源。道德经分上下两篇,原文上篇《德经》、下篇《道经》,不分章,后改为《道经》在前,《德经》在后,并分为81章。是中国历史上首部完整的哲学著作。 《德经》在前是谓先修自身心意,后《道经》是谓以身心精进,在体悟道之所传。
佛经是佛教经典的文献著作,主要包括《大藏经》、《药师经》、《观音经》、《六祖坛经》、《金光明经》、《阿弥陀经》、《金刚顶经》等十七部

㈡ 老子《道德经》全文和佛法的精髓有哪些异同

老子的道德经和佛法一样都是描述宇宙的真理。不过角度不同,当然有一定关联和共同的地方,也有不同的地方。
夫人神好清,而心扰之;人心好静,而欲牵之。常能遣其欲,而心自静,澄其心而神自清。自然六欲不生,三毒消灭。所以不能者,为心未澄,欲未遣也。能遣之者,内观其心,心无其心;外观其形,形无其形;远观其物,物无其物。三者既悟,唯见於空;观空亦空,空无所空;所空既无,无无亦无;无无既无,湛然常寂;
老子的这一段,我看的时候感觉和佛法里的见解有很多相同之处。三毒就是贪嗔痴。修行都是修心。都是清静自心的欲望,人心清静则智慧自然显现。
不同之处,虽然都是描写宇宙的真相,是在阐述同一个东西,但是角度不同。比如道观察宇宙万物的运行规律而悟道。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体悟这个宇宙,天人合一。
佛则是向内看,外部的宇宙其实都是我们的心造就的。若人欲了之,三界一切佛,应观法界性,一切唯心造。
就如同一个皮球,道从内部的角度来看这个皮球的皮,佛从外部来看,看起来形状不同,里面看是个圆形的空间,外面看他是个球。
修道逍遥,修佛解脱。都是很好的修行宗教。修道成就是升天,做天人,做身体由光构成的高纬度生命体。修佛成就是脱离轮回宇宙之内任意遨游。

㈢ 道德经和佛家有冲突吗

没有冲突,只有区别。

两家都讲修身养性,高的道德标准(例如舍己为人),去回除各种欲望,回归自然与本答性。

例如,道家说: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佛家说:万法归一。世界上,天底下,人世间,有一种“道”,从这个“道”产生出儒、道、墨、法、杂、纵横……等等学说(法)。而万法归一,归一到何处呢,其实就归一到派生出万法的那个“道”。

就是说,无论哪家哪派,修到最最境界,其实是归一的,条条大路通罗马,最后结果是一样的,儒家把那个结果叫贤者、君子、圣人,道家称为至人、真人,佛家则叫佛、菩萨。

所以你看古往今来,圣人的境界都差不多。

区别在于,修的方法不同,修的目的不同。

修的方法比较高深复杂,我不修也讲不明白,需要研究道家和佛家经典才能明白。

道家是今生今日,修长寿长生。佛家是修来世。这是目的的不同。

早在魏晋南北朝时期,就有国学大师(那时不这么称呼,现在看起来应该算国学大师)提出儒释道三教合一,因为儒、道、佛三家的内在义理上,特别是在道德标准取向上是合一的,几乎是无差别的。

㈣ 道德经里说的“道法自然”和佛法说的“你就是佛,佛在你心中”是同个道理呢

你这是两个问题,不能混淆,这里分别给解释一下。
道教的“道法自然”是内本有法容,说的是万法本然自有,这是道教修行成就者在定中可以看到我们这个星系形成时的混沌时期,再远就看不到了,以为这个世界就从这开始,本有的。佛教成就者看到的是这个世界由成、住、坏、空四个时期相续循环的世界,都是无常的。
“你就是佛,佛在你心中”是说众生皆具佛性,由于众生迷惑颠倒而迷失了清净自性,从而造下无边业行。由于业力的牵引,于六道中苦苦轮回。众生一念觉,即于六道获大解脱,证无上菩提。道教修人天善法,最终成就天道。然而天道也是六道之一,升天不离地狱,难脱六道轮回。

㈤ 老子(李耳)算佛吗

净空法师说老子的出处在哪里?我想去看一看。因为这个疑问我存了太久,一直想知道老子到底是什么境界。麻烦你跟我说一下。
但是我可以肯定,老子的境界比不上佛,绝对比不上。道德经我虽然没有仔细研究,但是一些常见的、重要的句子好好品咂,绝对达不到佛的境界,与大乘佛法不能相比。至于六祖,中国人特别尊敬,认为他贡献大,他说的法被称为经,但是严格地说,只有佛说的或者佛亲口印可的,才能称作佛经。

㈥ 学道德经同时学佛法相融吗,比如空海法师道德经

如果 楼主 听者 对佛家 和 道家 都没深入,而直接听法师把佛道结合,是一件 两头都误,被牵着走的危险的事情。建议大家,首先好好研究 纯正的 佛家 或 道家。

㈦ 道德经和佛教教义差不多吗

有同有异。比如道德经和佛经都提倡心要柔软。

㈧ 请问易经与佛经、道德经的关系

易经为伏羲、文王、孔子三世圣贤共同创作的结晶。佛经浩瀚,是佛陀在印度版灭度后,由弟子将佛陀生前的权论述记录下来作为“正法”教育后人的经典,也有后世发展出来的一些新的经书,如《六祖坛经》。道德经相传是老子所作的著作,为道教文化的根基。三者虽从作者、年代、写作方式都不一样,但却有着很强的内在联系。易经是我国一切经典的始祖,所以我们说易为“百经之始,百经之首”,易经由伏羲作八卦、文王演化六十四卦而来,解释天地、宇宙、国家、个人的道理,所以从这个道理来说,老子的《道德经》实际上只是对易经上论述道理的再解释、再创作。孔子为了让人们对生涩难懂、微言大义的《易经》能够深入理解,作《彖》传,使得《易经》成为儒家经典之一,也是对《易经》的再解释和再创作。而佛经则不同,佛经主张“因果报应”,讲的是教人如何终极地离苦得乐的方法,告诉人们超越六道轮回的方法。三部经典的共通之处是他们都讲了宇宙自然的规律,《易经》、《道德经》很相近,教育我们如何顺应宇宙自然的规律活动做人、得道,而《佛经》则更进一步,教育我们如何在宇宙自然的规律下超脱,如何终极解脱,往生成佛。

㈨ 道德经是佛教的还是道教的

《道德经》是道家的经典著作,是春秋时期老子(李耳)的哲学作品,是中国古代先秦诸子分家前的一部著作,是道家哲学思想的重要来源。

《道德经》,主要论述“道”与“德”:“道”不仅是宇宙之道、自然之道,也是个体修行即修道的方法;“德”不是通常以为的道德或德行,而是修道者所应必备的特殊的世界观、方法论以及为人处世之方法。

《道德经》文本以哲学意义之“道德”为纲宗,论述修身、治国、用兵、养生之道,而多以政治为旨归,乃所谓“内圣外王”之学,文意深奥,包涵广博,被誉为万经之王。《道德经》是中国历史上最伟大的名著之一,对传统哲学、科学、政治、宗教等产生了深刻影响。

从《道德经》中的思考:

与《圣经》不同,《道德经》关于天地万物来源的描述是抽象的。《道德经》的创世论中,没有具体讲到人的来源,而是将人视为万物中的一个类别,将人的来源笼统放入了天地万物的来源之中。但与《圣经》创始论相同的是,《道德经》认为万物源于一个本源的超越性的创生的力量。

这个终极的力量,《道德经》称之为“道”,也称之为“天之道”,上天之道。天之道,意味着“道”的本源在“天”,“道”为“天”的力量和秩序的表现。“道”为客观自然的规律和秩序,“天”是能动的创生和主宰的力量。在这个意义上,宇宙万物和人,皆源于“天”。

㈩ 老子算不算是佛

在佛法尚未出现,或佛法没有传到的地方,有人能通过自己修行悟道而全部或部分参透宇宙世间真相,并达到了脱生死的境界,佛教承认有这样的情况存在,这在佛教里被称为“辟支佛”,中国的道家圣人老子应该就是辟支佛。

佛教并没有非听释尊教诲不能脱生死的偏狭思想,这也是佛教更真实,更理性的重要证据。

热点内容
劳动法是全国通用吗 发布:2025-02-09 11:50:07 浏览:595
人民法院警示教育案例选编第四辑 发布:2025-02-09 11:44:22 浏览:844
谢丹律师 发布:2025-02-09 11:38:26 浏览:994
清华大学法学院招生简章 发布:2025-02-09 11:18:52 浏览:303
上海劳动法试用期工资规定 发布:2025-02-09 11:07:05 浏览:126
中南政法法学院 发布:2025-02-09 10:42:14 浏览:693
行政法案例分析要点 发布:2025-02-09 10:40:16 浏览:435
女朋友和我分手后死了我需要承担法律责任吗 发布:2025-02-09 10:37:56 浏览:969
月息3违约金有法律效力吗 发布:2025-02-09 09:01:01 浏览:551
刑事诉讼法再审抗诉 发布:2025-02-09 08:58:44 浏览:3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