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和道德关系
① 谈谈你对知识和道德二者关系的认识
道德的修养与知识的探素有关联,也有区别。
道德修养是一种心态的维护与升华是内一种境界容,而知识的探索是人们对自然世界感性的一种再认识。
一种是心灵的坚守,一种是对感官世界的认识。
有道德的人必定是一个智者,有知识的人不一定道德。
道德比知识更高尚,更具智慧和觉悟。
道德是先天具备和后天坚守的,而知识是后灌输学习或生活体验中得来的,道德比知识更具自我约束力。
② 道德修养和探求知识有什么关系二者是否是一回事是否能够统一起来
知识文化修养与思想道德修养是相互促进的统一关系。良好的知识文化修养,能够促进思想道德修养;加强思想道德修养,能够促进知识文化修养。二者不是一回事,但是可以统一起来。
(1)掌握科学知识和文史知识,崇尚科学、反对迷信和伪科学,提高知识水平和理论水平,有助于自觉地树立正确的思想道德观念,增强辨别是非的能力,作出理性的行为选择,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反之,缺乏知识文化修养,就容易是非不分,善恶难辨,甚至走上违法犯罪的邪路。
(2)提高思想道德认识,重视思想道德情操,坚定理想信念,有助于增强学习的自觉性,掌握更多的科学文化知识,提高知识文化修养水平。
知识文化修养的含义
人们在科学知识、文史知识、艺术欣赏等方面自我教育、自我提高的过程,就是知识文化修养。学习自然科学、社会科学知识,用人类创造的科学文化知识武装自己的头脑,是知识文化修养的重要内容。
思想道德修养的含义
人们通过自省、自律等方式,不断提高思想道德认识、思想道德判断水平,陶冶思想道德情感,养成良好行为习惯,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树立崇高理想的过程,就是思想道德修养。
③ 知识和道德有没有因果关系
那要看什么知识,像现在学校教的数、理、化等知识学生学了之后就与道德没什么关系,君不见现在高科技犯罪越来越猖獗,这些人都是学校教的知识中的佼佼者。现在的人们也越来越不守规矩、越来越自私自利为所欲为,这都与学校只注重分数不注重道德教育有关。要想做个有道德的人,必须向古圣先贤的经典学习,像中国传统文化的优秀代表儒家、道家、佛家的经典如果你学习了,就会变得道德高尚,不但自己身心愉悦和谐,而且也会带动身边的人也变得有道德,从而让自己的家庭和谐、公司和谐、社区和谐,在扩大一点,让整个国家和谐,让全世界都和谐。
佛法是心灵最好的营养,学之不尽、利益无限,最大的好处就是让我们明白宇宙、人生的真相,按照佛法去做能解脱一切烦恼,从而让我们离苦得乐,变得有高尚的道德。但【佛不度无缘之人】,什么是“无缘之人”呢,就是不相信佛法、不能按照佛法去做的人,就像患了病的人,医生给开出了药方,并嘱咐患者不要在患病期间喝酒、生气、纵欲......但病人不听医嘱,不但不吃药,还喝酒、生气、纵欲......那病怎么会好呢。所以说不是佛法不好,而是人不听话啊!因此,学习佛法只有真诚、虔敬的人才会得到真实的利益,因为他(她)真信、真干!净土宗第十三代祖师印光大师曾说:“佛法从恭敬中求,一分恭敬得一份利益,十分恭敬得十分利益。”
一切都是【因果报应】:种善因得善果,种恶因得恶报,善有善报,恶有恶报,因果报应丝毫不差,一切都是【自作自受】!
我们每天都在不停地造作,一般分为【身业】(即身体的造作)、【口业】(即言语上的造作)、【意业】(即思想、念头),只要造业就会有报应,比如身造杀生、偷盗、邪淫,口造妄语、两舌、恶口、绮语,意造贪、嗔、痴等业,这些业都会给我们带来恶报,使我们遭受无量苦恼;而如果造“布施钱财”的业会得到财富,造“布施佛法”的业会得到智慧,造“无畏布施”(比如放生)的业会得到健康长寿...... 《孟子》中讲:【出乎尔者,反乎尔者也。】意思是说你怎样对待别人,别人也会反过来怎样对待你。在日常生活中我们要谨言慎行,【诸恶莫作,众善奉行,自净其意】。
命运掌握在自己手里,【相由心生,境随心转】,【命由心造,福自我求】,【永言配命,自求多福】。人活着关键是要明白道理,明白了道理人就会有定力和主见。最重要的道理就是【因果报应】的道理,【万法皆空,因果不空】, 【祸福无门,惟人自召;善恶之报,如影随形。】善有善报,恶有恶报,因果报应丝毫不差。【万般带不去,唯有业随身】,【纵经千百劫,所做业不亡; 因缘会遇时,果报还自受】。【苦乐自当,无有代者】,一切都是【自作自受】!《周易》中说【积善之家,必有余庆;积不善之家,必有余殃】。可以在【网络】中搜索【《现代因果报应录》(道升居士编著)--学佛网】 、 【现代因果实录三合一】 、【因果报应录-唐湘清居士-佛教故事】,里面有很多关于轮回转世、报恩报怨、讨债还债的因果报应的事实。 另外,【色是刮骨钢刀】,【万恶淫为首】,淫欲最损自己的身体,最损自己的福报,最能招来灾祸!可以在【网络】中搜索【邪淫的十大不虚恶报--学佛网】 、 【邪淫恶报,真实不虚--学佛网】、【中医谈自蔚_网络文库】、 【手银的危害及治疗_网络文库】、【《寿康宝鉴》白话,戒邪淫wang修订版PDF文件_网络文库】、【关圣帝君戒淫经注解--学佛网】 、【《欲海回狂》白话文--学佛网】,里面有很多戒淫得福、邪淫得祸的因果报应的事实;还可以在【网络】中搜索【业莲清德的频道-优酷视频】,里面有【圣贤教育-改变命运】的视频专辑,其中有四个视频分别是【色情泛滥对现代人的伤害】(第43个视频)、【三精成一毒专伤不洁女】(第44个视频)、【卖身求享受最可耻】(第45个视频)、【地下妈妈的故事】(第46个视频),里面详细讲述了色情、纵欲对男人、女人身体造成的巨大危害,还有几个因邪淫而遭受惨烈报应的女人亲身讲述自己的痛苦经历;并且,在【《圣贤教育-改变命运》续集】这个专辑里有两个视频,一个叫【开放的生活方式对女子身心的伤害】(第28个视频),是一位女中医师讲述女子“姓”开放和“剁胎”对身体的严重损害,另一个视频叫【《伤德、伤身、伤命的根本症解》:中医博士彭鑫讲述邪淫对身体的巨大危害】(第29个视频),是一位男中医师讲述男子“姓”开放对身体的严重损害。此外,“剁胎”是杀人,而且是杀自己的亲生骨肉,男女双方都会得到惨烈的报应,千万不可以“剁胎”,可以在【网络】中搜索【业莲清德的频道-优酷视频】,里面有【《圣贤教育-改变命运》续集】的视频专辑,其中有个视频叫【丁嘉丽采访净空法师 珍惜生命请勿杀子剁胎】(第27个视频),里面有详细的讲述。还可以在【网络】中搜索“地狱变相图-大圆满法网”,里面有地狱中受报应详细的图像描述,看了会大开眼界,此图片系列不是凭空捏造,而是有佛经作为依据的,可以在【网络】中搜索【诸经佛说地狱集要】,它是从《大藏经》中找出来的二十五部具体详述地狱状况的经论,其内容之详尽,业因之明确,种类之繁多,果报之残酷,层层密覆,真是触目惊心,前所未见。
还有,【断恶修善】会改变命运,可以在【网络】中搜索【了凡四训白话文--学佛网】,里面是明朝袁了凡详细讲述自己是如何改变命运的,他原本命中没有儿子、不能考中进士、寿命是53岁,在云谷禅师的指点下他积极改过、积极行善,终于改变了命运------生了儿子、考中进士并被任命作宝坻县县长、活到了74岁。《了凡四训 》这本书是袁了凡先生所作的家训,以此教戒他的儿子袁天启,认识命运的真相,明辨善恶的标准,改过迁善,并且以他自己改造命运的经验现身说法,说明了人们如何掌握和改造自己的命运、自求多福的道理。《佛说坚意经》中讲:【譬如种谷,随种而生,种善得福,种恶获殃,未有不种而获果实。】这就是改造命运的原理!还可以在【网络】中搜索【业莲清德的频道-优酷视频】,里面有《圣贤教育改变命运》的视频专辑,这是所有中国人一定要看的公益教育纪录片!里面是几十个当代各行各业的男女老少亲身讲述各自充满血和泪的人生苦难以及是怎样通过学习《弟子规》、实践《弟子规》摆脱这些苦难、获得幸福的经历,看后触目惊心,又觉得很亲切,因为他们的那些遭遇也是我们曾经经历、正在经历或者即将面临的经历,其中详细地讲述了当代中国人人生苦难的根源以及如何摆脱这些苦难从而获得幸福,有理论、有方法、有实例, 让我们能够学到和得到:父母如何安康,子女如何教育,夫妇如何美满,家庭如何和睦,灾祸如何化解,身心如何健康,事业如何兴旺及命运如何改变!如果你看了觉得受用,也多多地介绍给身边的亲戚朋友,让他们也能摆脱或者避免人生苦难、获得幸福美满的人生!强烈建议有钱但觉得不幸福的人们、没钱而羡慕奢华的人们、准备离婚的人们、已管不了孩子的人们、吃喝玩乐放纵享受的人们、病苦缠身的人们、找情人的人们、混迹黑社会的人们、不会做父母的人们、不会做夫妻的人们、放纵男女欲望的人们、赚钱不要命的人们、想自杀的人们、借钱消费的人们、崇洋媚外不想做中国人的人们、不孝父母的人们、贪污受贿坑人骗人的人们、从事色 情行业的人们、不会做女人的人们、影视界的人们、心怀怨恨的人们、不知感恩的人们…每天都看看这套节目,认真改过,我坚信你的命运一定会改变,一定会幸福美满!
而最不可思议的因果报应是【念佛能成佛】,只要一心称念阿弥陀佛名号(念【南无阿弥陀佛】六个字或【阿弥陀佛】四个字, 其中“阿”读【ā】),【不怀疑、不夹杂、不间断】,当临命终时阿弥陀佛和观世音菩萨、大势至菩萨还有西方极乐世界的菩萨众会亲自来接引你,如弹指顷就往生到极乐世界了。只要往生到西方极乐世界,就作【阿惟越致菩萨】,获得无生法忍,具备【天眼洞视】(十方三世一切事情都看得见)、【天耳彻听】(十方三世一切音声都听得见)、【他心遍知】(知道一切众生心中想的是什么)、【宿命通】(知道自己及众生以前生生世世的事情)、【神足通】(各种变化神通),【寿命无量】,也不再有生死,彻底脱离六道轮回,而且只要很短的时间就能成佛。
发心念佛愿往生西方净土的人,才发一念求生极乐世界的心,极乐世界的七宝池内便生莲花一朵,并标上这位念佛人的名字。如果这位念佛的人愿心精进,念佛念得很勤,这个莲花一天一天就大,光色一天一天就好。将来你往生时阿弥陀佛来接引你,手上拿的莲花,就是你自己修的莲花。如果你念得懈怠,念得不勤快,这个花长得就很慢,光色就差一点,你那朵莲花就一日比一日萎悴【cuì】,最后就自动殒灭了。
《十往生经》云:【若有众生,念阿弥陀佛,愿往生者,彼佛即遣二十五菩萨,拥护行者;若行、若坐、若住、若卧,若昼、若夜,一 切时,一切处,不令恶鬼恶神,得其便也。】
释迦牟尼佛在《无量寿经》中说归依瞻礼阿弥陀佛的人【于我法中,得名第一弟子】,又说阿弥陀佛是【佛中之王】,十方三世一切佛都称扬赞叹阿弥陀佛,赞叹这个法门,因为这个法门【三根普被,利钝全收】,上自等觉菩萨、下至地狱众生都能学习,只要往生到极乐世界就做阿惟越致菩萨,获得无生法忍,而且成佛快速,学习其他法门我们一生的时间根本不够。至于这句佛号的详细意义,可以看看《无量寿经》(夏莲居居士会集本,全称是《佛说大乘无量寿庄严清净平等觉经》),并且可以在【网络】中搜索【净空法师影音报恩讲堂】,里面有其详细的视频讲述。还可以【网络】中搜索【《佛说大乘无量寿庄严清净平等觉经》讲记】,里面是净空法师对《无量寿经》的讲解。
而且念佛现世就能得大利益,可以在【网络】中搜索【念佛感应见闻记--学佛网】,里面有很多念佛获得感应的事实。
可以在【网络】中搜索【e世纪往生传】 、 【《净土圣贤录易解》(慧律法师白话文整理)--学佛网】 、 【莲池海会念佛往生见闻记】 、 【善女人往生传】里面有很多念佛往生的事实。
并且可以在【网络】中搜索【饬终须知--学佛网】,里面有如何临终关怀、帮助往生的详细讲述。还可以在【网络】中搜索【程晋林居士助念心得(41集)--学佛网】, 里面有很多临终助念心得。
【人身难得今已得,佛法难闻今已闻。此身不向今生度,更待何生度此身。】
我们要向身边的亲友广泛介绍因果报应、介绍念佛法门,使他们也早日脱离六道轮回之苦,早日成佛,如果能这样做,佛说此人是最孝子、真善友!
(【注意】:以上视频建议在电脑中观看,手机中有的可能看不到。另外,上面提到的那些文章我都把它们做成了文本【t x t】格式,有需要的朋友可以告诉我联【】系【】方【】法,我会发给您。)
南无阿弥陀佛!
④ 知识修养与道德修养的关系
C
A和D一样都是错误 两者不互为基础 而是相互促进 相互影响的辨证的关系
B肯定错误
个人观点 仅供参考
⑤ 材料一从知识,道德和政治三者的关系来看,先秦
从内圣外王所包含的知识、道德和政治三者关系来看,先秦之儒还比较注重它们之间的圆通和平衡。不过在孟子和荀子那里已经分别表现出内圣和外王的两歧性指向,孟子一方面通过性善说高扬心性修养在整个儒家结构中的核心地位,另一方面又提出了仁政说,将儒家的道德政治意念化、具体化了。荀子作为先秦之儒的集大成者,对内圣外王以“尽伦”和“尽制”加以明确的分疏,但相对而言,他更强调外在的事功一面,将政治提升到比道德更高的位置。 以后的各代儒家对内圣外王都有其各自侧重点,以较具典型意义的汉儒、宋儒和清儒来说,分别以立功(政治)、立德(道德)和立言(知识)形成了自己的一代特色。 汉儒继承了荀子的脉络,分外突出了政治的功用。董仲舒的阴阳五行宇宙图式将神化了的政治秩序视作比个人的德性更具有优先性,道德修养虽然有其位置,但政治活动却是实践道德的最佳途径。孔子原来在孟子那里被推崇为“圣之时者也”,有趣的是到汉儒这里却以“素王”的面目出现,特重其事功。汉儒之风气于此可见一斑。 到宋明时代,程朱陆王重新发掘孟子的传统,将儒家的道德之学发展到极致,在圣王的义理系统中,本来在汉儒那里作为手段而存在的内圣现在上升到“本”的地位,事功则流为“末”业。尤其是王安石变法失败以后,外王之路为客观环境堵死,更助长了向内的发展。如果说朱熹、王阳明还有什么外业的话,那只是局部性的底层社会伦理组织如社仓、乡约之类的重建而已。由于成德成为“格致诚正修齐治平”系列中的中心一环,知识于是只是成德的准备,朱熹相对来说还比较主知,到王阳明提出“知行合一”,明儒转向重行,尽管他们的“行”还只是个人的道德实践,但毕竟为明末清初的经世致用作了铺垫。 在儒家历史上,最值得注意的是明末清初两位异军突起的人物顾炎武和黄宗羲。顾主张的“博学于文,行己有耻”第一次将知识与道德分离、并列,为以后清儒的知识主义开了先河;黄的“有治法而后有治人”说打破了儒家传统的道德政治模式,离现代民主政治只是一步之遥。顾黄二人分别从人格理想和政治理想两个角度从圣王结构中有所突围,可惜的是他们开拓的新方向并没有传接下去。 继之而起的以乾嘉学派为代表的清儒沿承了顾的致知风气,但阉割了其经世致用的精神,毕生训诂考据,皓首穷经,颇具知识主义的风采。但这些经学大师们内心仍难以抹去内圣外王的群体意识,如段玉裁晚年自责太喜考证,舍本求末。不过,清儒以道德和事功上的缺陷,换来了空前巨大的学术贡献。
⑥ 对于知识与道德的关系,有许多名言值得体味。 请你联系现实生活中的实际事例来评论这些言论
①德与才的关系,是道德与知识的关系,是思想道德修养和科学文化修养的关系。 ②有德未必有才,有才未必有德。有德无才和有才无德都不是理想境界。德与才相互影响,相互制约,必须正确理解和把握二者关系,德业双修,德才兼备。 ③良好的科学文化修养,能够促进思想道德修养。缺乏科学文化修养,容易损害思想道德修养。 ④加强思想道德修养,能够促进科学文化修养。忽视思想道德修养,即使掌握了丰富的知识也会损害他人和社会。 |
⑦ 你觉得知识与道德有关系吗
知识的修养与知识的它所有关联有区别,道德素养是一种心态,维护与升华是一种境界,而专知识探索属是人们对自然世界感性的一种在认识,一种是心灵的坚守,一种是对感官世界的认识,有道德的人必定是一个智者,有知识的人不一定要道德。
⑧ 知识文化修养与思想道德修养是什么关系
知识文化是指大脑里储存了多少东西。储存的东西趍多,知识越多知识文化修养就越高。
道德修养,是指一个人在工作和生活中的言行是否附合规范,有自己的评价或他人对自己的评价。
思想道德修养可能是指,一个人在思想上对道德的认识和认可程度,然后表现在言行上。
知识越多应该说道德越高,但目前来看,并不是这样。可能知识并没有变成自己的东西。
⑨ 举例论述掌握知识与提高思想道德的关系
掌握知识与提高思想品德之间的关系也主要表现为两个方面:
一方面,掌握知识是形成良好思想品德的基础。道德认识是思想品德的重要构成部分,因为思想品德是由以下几个要素构成的:"知"(道德认识),"情"(道德情感),"意"(道德意志),"行"(道德行为)."知"这个要素不仅是思想品德的构成部分,它还与其他要素相互联系,相互影响。
这就形成了知识与思想品德之间的内在联系,并且产生了知识对思想品德的影响和作用.科学知识(真的知识)与人的思想品德也有密切联系,在人的思想品德的形成和发展过程中也起着重要作用。
但另一方面,道德认识也只是思想品德的一个因子,科学知识也只是影响思想品德的一个要素,所以掌握了知识并不等于品德得到了提高。也就是说,品德的提高离不开知识的掌握,但知识与品德之间不存在必须的正比关系。
根据知识与思想品德的联系和知识在思想品德形成过程中的作用,教育过程要有效地促进学生思想品德的发展,就必须重视学生对知识的掌握,使学生在掌握知识的过程中不断地提高思想品德。
为此,需要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首先,要加强知识教学的教育性;
其次,要培养学生学习知识的兴趣;
最后,要引导学生在掌握知识过程中不断提高道德判断能力。
⑩ 康德哲学中知识与道德是什么关系
康德认为自由是道德活动的先决条件;唯有自由的人才能自主自觉地而不是被迫的行善,唯有自主自觉地行为才有道德价值;被迫做出的事既不是善也不是恶。康德关于自由的叙述是他对于道德标准问题的阐述的铺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