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法学百科 » 法治清正

法治清正

发布时间: 2022-01-25 07:18:52

❶ 关于清正廉洁的书

《清正廉洁》收录了《石碏重廉除孽子》、《李离舍身护国法》、《田穰苴严法治军》、《晏婴尚俭拒新车》、《腹粹依法斩独子》、《张释之拒行帝旨》、《霍光秉公辅帝政》、《董宣硬颈震京城》、《第五伦禁杀耕牛》、《毛玠选官倡廉政》、《吴隐之笑饮贪泉》、《隋文帝重法轻子》等关于清正廉洁的故事

❷ 党章要求各级领导干部要正确行使人民赋予的权利,什么,依法办事,清正廉洁

《党章》第三十四条 党的各级领导干部必须模范地履行本章程第三条所规定的党员的各项义务,并且必须具备以下的基本条件:
(五)正确行使人民赋予的权力,坚持原则,依法办事,清正廉洁,勤政为民,以身作则,艰苦朴素,密切联系群众,坚持党的群众路线,自觉地接受党和群众的批评和监督,加强道德修养,讲党性、重品行、作表率,做到自重、自省、自警、自励,反对官僚主义,反对任何滥用职权、谋求私利的不正之风。

❸ 在审查建设项目过程中如何做到依法依规、清正廉洁

1.首先编写采购招标文件,附件包含规格书、询价文件,图纸等等。然后投标单位会递交投标文件,再就是评标(技术评标、商务评标),最后就是签技术协议,签合同了。
2.一般来说,采购的时候,是没有出技术协议的,有询价文件、图纸等资料。
3.甲方采购就是自己采购,会占用大量人力,麻烦,但是省钱,能买到想要的东西。乙方采购就是要多付乙方产生的相应费用,最大的人力费用,管理费用等等,并且乙方采购一般肯定要买便宜一点的,用最少的钱买来你规定的范围内的东西,多余的就进他的腰包了。
4.从经济学角度讲,物美价廉是不存在的,当然我们要买的东西是求性价比最高,用最少的钱买最实用的东西,那些不需要的功能尽量简化,这就要技术人员把握了。

❹ 法治名言警句卡片

1、诚信是和谐的支撑点,法制是社会的导航灯。
2、诚信是生活的通行证,法制是社会的安全网。
3、崇尚法治,守护公平,秉持良知,扞卫正义。
4、法律的制定是为了市民的安宁和国家的安全。
5、法是利剑,惩恶扬善;法是保障,发展兴区。
6、官不私亲,法不遗爱,上下无事,唯法所在。
7、平安溧水,共和发展,文明新区,群力生辉。
8、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弘扬社会主义法治精神。
9、金贵银贵文明最宝贵,千好万好和谐最美好。
10、忠诚事业,热情服务,诚实守信,廉洁奉公。
11、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
12、一次不公正的判决,其恶果相当于十次犯罪。
13、事事有法可依、人人知法守法、各方依法办事。
14、推动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协调发展。
15、遵守劳动纪律,遵守公共秩序,尊重社会公德。
16、遵守宪法和法律,保守国家秘密,爱护公共财产。
17、于违法者,法律是利剑;于守法者,法律是盾牌。
18、法制是把双刃剑,对守法者呵护,对违法者无情。
19、法制圆规划定是非宽严,民心直尺度量奸贤分毫。
20、法治长城始于一砖一石,诚信文明来自一言一行。
21、法律是用来保护我们的,而不是用来欺负别人的。
22、吏不良,则有法而莫守;法不善,则有财而莫理。
23、普法是国家安康的基石,守法是为人处事的根本。
24、让我们维护公平,那么我们将会得到更多的自由。
25、法律如果推不开特权的门,也一定跨不进人民的心。
26、诽谤不会使受诽谤者遭殃,却常会使诽谤者身败名裂。
27、经营似行船,守法似船桨,只有撑好桨,才会不翻船。
28、礼貌地听审,机智地回答。清醒地思考,公正地裁判。
29、谋事要公心,办事要公开,论事要公平,处事要公正。
30、社会的天平上少了法律的砝码,就会失去稳定的平衡。
31、天平的一边放上自由,另一边放上守法,它才能平衡。
32、文化是赤壁进步的灵魂,法治市赤壁经济发展的保证。
33、心胸狭窄的人,思想一定狭窄,思想狭窄的人,人生一定狭窄。
34、爱国守法、明礼守信、团结友爱、勤俭自强、敬业奉献。
35、不要找寻十全十美的人才,而是要发现并运用每个人的优点。
36、存心光明正大,言论光明正大,行事光明正大,斯之谓君子。
37、打造诚信赤壁,和谐赤壁,平安赤壁,文明赤壁,魅力赤壁。
38、当你被侵犯的时候,只有一个会保护你,那就是——法律。
39、法律的制定是为人们享受和平的、有德行的生活所必需的。
40、法官的职业是无比高尚和神圣。法官的清正廉洁、公正文明,是代表一个国家的形象,一个民族的精神,一个社会风貌。

❺ 关于清正廉洁的几点思考

公正廉洁执法是人民群众对政法机关公正廉洁执法,对实现社会公平正义迫切的期待和要求,2009年年底中央政法委、中央维护稳定工作领导小组《关于深入推进社会矛盾化解、社会管理创新、公正廉洁执法的意见》中将“公正廉洁执法”作为今后一段时期内政法工作“三项重点工作”之一,其意义极其重大和深远,既为我们司法机关指明了工作方向,也给我们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多年来,我们各级法院在公正廉洁执法过程中积累了许多好的经验和做法,但随着我国经济社会高速发展和一些新情况、新任务的出现,各种利益冲突日益突出,新的社会矛盾不断出现,人民法院作为处理各种矛盾的终端机构,无疑把法院推向了风口浪尖。如何保障人民法院公正廉洁执法是当今法院改革进程中面临的共同课题。全国各地法院都有不同的做法和亮点,笔者就如何保障人民法院公正廉洁执法谈几点粗浅的看法,并求教于同仁。
一、正确理解和深刻认识人民法院公正廉洁执法的真实内涵和深远意义
按照《现代汉语词典》的解释:公正:就是公平正直,没有偏私。廉洁:就是不损公肥私,不贪污。公正廉洁是指廉洁奉公,不循私情。个人认为所谓人民法院公正廉洁执法就是指人民在执法过程中应当清正廉洁,秉公办案,不徇私情,依法维护国家法律的尊严和公民的合法权益。在我国经济社会高速发展的当下,人民法院公正廉洁执法意义重大而深远。
(一)人民法院公正廉洁执法是维护社会和谐稳定的有力保障。
人民法院作为国家审判机关,是维护社会稳定的主力军,在维护社会稳定、打击犯罪、保护当事人合法权益方面发挥着巨大作用,其职能的特殊性和地位的重要性非其他机关所不能替代的。要完成社会和谐稳定的重任,必须首先明确我们需要实现的是什么样的社会和谐稳定?首先是公民合法权益得到充分尊重与保护就是指合法的私权和私人利益应该得到尊重和保护。社会是由每一个个体的自然人组成,只有每一个具体的个人合法的权利与利益得到尊重与保护,社会稳定才能实现。但不合法的私人利益不仅不能得到尊重和保护,而且应予谴责甚至应追究其法律责任。其次是社会公共秩序不仅要得到治理与维护而且还要采取“科学”手段使社会公共秩序得到科学治理与维护。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进行“社会管理创新”,解决有法无序的状况,靠什么才是“科学”的,邓小平说得好“还是要靠法制,法制靠得住些。”所以,社会稳定的科学方法与途径就是靠法治。最后强调的是司法和执法权威得到高度理解与认同基础上的稳定。而要做到这一点就需要通过我们执法者的公正廉洁执法,让民众信仰法律、信赖法律、信任司法,从而使司法和执法权威得以树立。这一指示对我们正确认识与处理维稳与维权的关系意义十分重大。不能为了少数人的私人利益影响乃至破坏整个社会公共秩序和公共利益,更不能以牺牲法律和司法与执法权威去换取暂时的、静态的稳定。主动创造的稳定比被动维护的稳定更有价值。主动创造稳定,简单说就是坚持依法办案不动摇,坚持公正司法不动摇。消极设防、穷于应付甚至花钱买平安,都是高成本低收益甚至是负收益的行为,不仅是对法治的亵渎,也破坏了社会的合理秩序和公平正义标准。
(二)人民法院公正廉洁执法是提高执法公信力的关键。
公正廉洁执法是司法公信力的基础和保障。英国大哲学家培根说过:“作为法官,应当具有高度的法律修养,我们应该懂得,一次不公正的判决,其恶果甚至超过十次犯罪。因为犯罪虽是无视法律,好比污染了水流,而不公正的审判则破坏法律,好比污染水源。”正人先正己,人民法院只有真正做到自身正、自身硬、自身净,才能理直气壮地对别人进行监督。人民法院作为国家的审判机关,不仅要以促进公正廉洁执法为目标,全面加强和改进审判执行工作,着力解决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执法不严、执法不公和执法腐败等问题,而且要着力解决制约自身公正廉洁执法的突出问题,强化法院队伍素质建设,提升执法能力和执法形象,切实做到严格公正文明廉洁执法。唯有如此,才能提高执法公信力。
(三)人民法院公正廉洁执法是促进法治观念深入人心,提升整个社会法治水平的重要途径。
公正是类人社会的永恒追求。只有当法律得到公正的、规范的执行,当执法者对于法律表现出了足够的尊崇,当法律在实践中显示出巨大的威力,当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精神真正得以体现时,人们才会对法治产生信心,进而尊重和服从法律。因此,人民法院的工作,对于宣传法治,让法治观念深入人心就有着重要的意义。事实上,人们通过人民法院的执法实践来树立法治理念确实是一种生动有效的学习方式,人民法院的公正执法就是最好的法治宣传。所以,人民法院依法办事、公正执法、廉洁奉公会形成良好的示范效应,整个社会的法治水平也会得到相应的提升。但是,要正确认识和处理好私人利益、公共利益和司法与执法权威三者之间的关系也是非常困难的,这对我们执法者提出了更高的标准和要求。特别是在开放、透明信息化条件下,能否做到公正廉洁执法至关重要,对实现全社会的公平正义有举足轻重的影响。只有公正司法,才能真正发挥法律的矫正功能,从而化解纠纷,处理矛盾,纠正失范,制裁不法,引导民众以理性合法的方式表达利益要求,为社会消除不和谐因素。
二、新形势下,保障人民法院公正廉洁执法面临的新的挑战
公正廉洁执法是人心所向,理所应当,然而,目前人民法院在公正廉洁执法方面所面临的形势和挑战却不容乐观,甚至是十分严峻的。
一是人民群众对公平正义的期望日益提高。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取得了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社会物质财富总量有了极大的增长,综合国力显著提高,这给社会公平正义的实现提供了坚实的物质基础。同时,随着国家法制进程的不断推进,广大群众的民主意识、法治意识不断增强,对公平正义的期望也与日俱增,越来越多的人要求实现共赢、双赢和多赢,共享改革发展的成果。然而现实情况是,不公平和不合理的现象在社会生活中大量存在。虽然,有些地方经济发展上去了,但是老百姓的怨气却增加了。因此,摆在人民法院工作人员面前的任务是:尽快适应广大人民群众对公平正义的现实要求和强烈愿望,努力实现和维护公平正义。相反地,如果无视人民群众对公平正义的诉求,对各种社会不公熟视无睹,就会失去广大人民群众的信任,最终对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造成不利的影响。在这种形势下,法院干警就必须要牢固树立公平正义的理念,切实提高维护社会公平正义的能力。
二是人民群众对自身合法权益的保护意识日益增强。随着物质生活的改善,以人为本理念不断深入人心,人民群众对自身权益的实现和保护也越来越重视,试图运用法律手段来保障自身合法权益的愿望也越来越强烈。在新形势下,广大人民群众对同工同酬权、社会保障权、受教育权等经济社会文化权利愈来愈重视;对机会公平、规则公平、分配公平愈来愈重视;对选举权、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监督权等社会政治权利愈来愈重视;对公正执法能否实现愈来愈关注。人民必须注重全面认识和深刻分析当前人民群众对保障合法权益的新情况、新变化和新要求,正确运用法律途径,依法办事,切实保障人民群众应当享有的各项权益。

❻ 清正廉洁,公道正派是公务员享有的权利对不对

不对,清正廉洁,公道正派是公务员应当履行的义务。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务员法》第十四条:

公务员应当履行下列义务:

(一)忠于宪法,模范遵守、自觉维护宪法和法律,自觉接受中国共产党领导;

(二)忠于国家,维护国家的安全、荣誉和利益;

(三)忠于人民,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接受人民监督;

(四)忠于职守,勤勉尽责,服从和执行上级依法作出的决定和命令,按照规定的权限和程序履行职责,努力提高工作质量和效率;

(五)保守国家秘密和工作秘密;

(六)带头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坚守法治,遵守纪律,恪守职业道德,模范遵守社会公德、家庭美德;

(七)清正廉洁,公道正派;

(八)法律规定的其他义务。

(6)法治清正扩展阅读: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务员法》第十五条:公务员享有下列权利:

(一)获得履行职责应当具有的工作条件;

(二)非因法定事由、非经法定程序,不被免职、降职、辞退或者处分;

(三)获得工资报酬,享受福利、保险待遇;

(四)参加培训;

(五)对机关工作和领导人员提出批评和建议;

(六)提出申诉和控告;

(七)申请辞职;

(八)法律规定的其他权利。

第二十六条:下列人员不得录用为公务员:

(一)因犯罪受过刑事处罚的;

(二)被开除中国共产党党籍的;

(三)被开除公职的;

(四)被依法列为失信联合惩戒对象的;

(五)有法律规定不得录用为公务员的其他情形的。

❼ 如何理解“干部清正、政府清廉、政治清明”

干部清正,指的是干部要做到信念坚定、为民服务、勤政务实、敢于担当、清正廉洁。

政府清廉,指的是要建设服务政府、责任政府、法治政府、廉洁政府。

政治清明,指的是要营造一个良好从政环境,也就是要有一个好的政治生态。

干部清正、政府清廉、政治清明,是中国共产党在全面把握世情、国情、党情和民情的基础上,对新形势下建设廉洁政治的新要求提出的战略目标,对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彰显出党坚定不移反腐倡廉的鲜明立场。

做到干部清正、政府清廉、政治清明,建设廉洁政治,必须进一步推进全面从严治党。要抓思想从严,坚持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武装党员干部,教育引导全党坚定理想信念。

要抓管党从严,引导全党增强政治意识、大局意识、核心意识、看齐意识,着力落实各级党组织管党治党责任。要抓执纪从严,坚持把纪律挺在前面,严明党的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保证全党团结统一、步调一致。

要抓治吏从严,坚持正确用人导向,着力整治用人上的不正之风,优化选人用人环境。要抓作风从严,着力解决作风上的突出问题,推动党风政风不断好转。要抓反腐从严,以零容忍态度惩治腐败,“老虎”“苍蝇”一起打。

参考资料

十九大报告对于实现干部清正、政府清廉、政治清明的体制改革给出了明确回答,提出了共产党人打造干部清正、政府清廉、政治清明的体制改革途径。

一是要加强权力制约监督的监察体制改革。具体说来,要“深化国家监察体制改革,将试点工作在全国推开,组建国家、省、市、县监察委员会,同党的纪律检查机关合署办公,实现对所有行使公权力的公职人员监察全覆盖”。

二是要进行审计管理体制改革,并进一步完善统计体制,以进一步完善和健全党和国家监督体系,真正形成监督合力。十九大报告指出,“人民群众最痛恨腐败现象,腐败是我们党面临的最大威胁”,这为十九大之后继续推进反腐奠定了基础。

报告提出了反腐败斗争的实现机制路线图,即“只有以反腐败永远在路上的坚韧和执着,深化标本兼治,保证干部清正、政府清廉、政治清明,才能跳出历史周期率,确保党和国家长治久安”。

同时,报告还提出了具体的实现机制,即全面巡察机制和全覆盖的检举机制,也就是要“在市县党委建立巡察制度,加大整治群众身边腐败问题力度”,并推进“建设覆盖纪检监察系统的检举举报平台”。

十九大报告提出要“推进反腐败国家立法”,并具体提出要“制定国家监察法,依法赋予监察委员会职责权限和调查手段,用留置取代‘两规’措施”。这无疑也为中国反腐立法和法治路径指明方向,也为廉政建设的法治化、常态化奠定基础。

参考资料:人民网-十九大为干部清正清廉指明方向

❽ 历史上有那些清正些清正廉洁的人及事迹

1、汤斌把一生的心血都花在了河漕的治理上。他希望当朝政权永远都不要再为百姓增加赋税,一生清廉,死的时候,就连买棺材的钱都拿不出来,还是百姓们为他买了棺材,送他一程。

2、海瑞为官期间,明朝正在走下坡路,他看到贪官横行,心里十分焦急,立志一定要生活匡扶正义,严肃法纪,他铁面无私,即使是有恩于他的老丞相犯了事,也一样依律问罪。

3、包青天他一生严格要求自己,他任职期间,为当地百姓做了很多好事,把贪赃枉法的官吏们都关进了大牢,老百姓都亲切的唤他青天大老爷,他一生都是执法如山,在律法面前,人人平等,不管你当多大的官,只要违反了律法,他都会按律法处置,没有任何人情可讲。

4、汉代的太守刘宠,在任时为老百姓办了不少好事。后来被皇帝调到了京师任职,在路过山阴时,当地的老百姓将他拦住,为了表达对他的感谢,非要送他百钱,面对百姓的热情,他无法拒绝,于是选了一钱留作纪念。从此以后,当地人都称他为“一钱太守”。

5、于谦是明朝的廉臣。当地老百姓都十分喜欢和敬重他,有一次他在河南巡视,要返回京师的时候,老百姓把当地的特产送给他带回去,都是当地产的一些吃的和用的,他都坚持不拿百姓一文一毫,硬是没有接受。

❾ 廉能清正,奉公守法 是什么意思

公, Party members working in the government should be law-abiding and observe discipline. 法治制度使我们的社会开放公平, frugal and neat。奉公行事,党员在政权中要奉公守法,市民奉公守法,奉公如法则上下平:“以君之贵,奉公如法则上下平. 第三,瑞士人勤俭清洁,人民奉公守法,富有自律精神,富有自律精神英语翻译. Swiss society is stable and orderly。 汉语解释 成语奉公守法成语发音 fèng gōng shǒu fǎ 成语解释奉. 瑞士社会安定而有纪律。 Governments at all levels and all cadres must stay honest and clean and abide by the law:“以君之贵。” 《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 Third。 The rule of law has kept our society open,人民奉公守法,上下平则国强,决不能做违法乱纪的事,上下平则国强. 从普通人民的生活看来:奉行,遵守纪律。成语出处《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 我们每个人都要~,社会安定而有纪律, the people are law-abiding and self-disciplined. 各级政府和所有干部都必须做到清正廉明,遵守法令:公务,上下平则国强,奉公守法,奉公如法则上下平。 A typical Swiss is hardworking。” 成语示例《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形容办事守规矩:“以君之贵: 基本解释奉公守法 law-abiding 同义词安分守己 胡作非为 例句 Swiss society is stable and orderly and the people are law-abiding and self-disciplined, fair and law abiding

❿ 如何理解“干部清正,政府清廉,政治清明”

党的十八大鲜明地提出,要坚决反对腐败,建设廉洁政府,做到干部清正、政府清廉、政治清明。学习宣传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需要我们自觉地把思想统一到党的十八大精神上来,把力量凝聚到实现十八大确定的各项任务上来,围绕落实中纪委工作报告中提出的八个方面的工作部署和要求,切实担负起党和人民赋予的光荣使命,强化领导,理顺思路,明确责任,积极作为,狠抓落实,扎实推进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深入开展,在工作中做到“七个围绕”。
围绕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加强监督检查。发展是硬道理。党的十八大勾画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宏伟蓝图。当前,纪检监察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都必须服从和服务于“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这一总目标,把纪检监察工作置于全局性工作中去考虑去谋划、去推进、去落实。要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坚持围绕中心、维护核心、凝聚人心,切实增强服务大局的自觉性,切实把纪检监察机关的工作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把纪检监察机关的组织活力转化为发展活力。要制定海东地区建立健全重大决策部署贯彻执行情况监督检查实施办法,加强对全区各级各部门学习宣传贯彻党的十八大、省第十二次党代会精神和地委、行署重大决策、重要工作、重点工程、重大活动贯彻落实情况的监督检查,确保地委、行署中心任务的落实。要积极履行纪检监察职能,进一步加强行政监察、执法监察、廉政监察工作,积极开展监督检查和专项治理工作,促进各项工作的落实。
围绕十六字方针推进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建设。胡锦涛同志在十八大报告中提出,要坚持中国特色反腐倡廉道路,坚持标本兼治、综合治理、惩防并举、注重预防方针,全面推进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建设。按照中纪委工作报告的部署,围绕惩防体系建设,做好四个方面的工作:一是要结合贯彻实施《建立健全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2013—2017年工作规划》,进一步完善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进一步明确反腐倡廉面临的新形势、新任务,提高反腐倡廉建设科学化水平。二是要立足教育、惩治、预防基本职能,整合资源,优化结构,进一步形成有效防治腐败的机制体制,加快构建防治腐败的基本体系。三是要围绕权力规范化运行,深化廉政风险防控管理工作,加强防控机制建设。阳光是最好的防腐剂,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要继续抓好党的基层组织党务公开工作,扎实推进地方党委党务公开和县委权力公开透明运行;要进一步深化政务公开,认真执行政府信息公开条例,扩大行政决策和管理事务公开的领域和范围;要深化司法公开、厂务公开、村(居)务公开和公共企事业单位办事公开,促进权力阳光透明。四是要加强舆情管理,适应互联网迅猛发展的态势,注意研究群众利用网络等新兴媒体开展监督的有益做法,加强对反腐倡廉网络舆情信息的收集、研判和处置,探索推进网络问政、网络监督等工作,激发群众支持参与反腐败的积极性、主动性。
围绕解决群众身边的腐败问题加大惩治力度。治国必先治党,治党务必从严。严查违纪违法案件,是贯彻从严治党方针的重要体现,也是惩治腐败和端正党风政风的有效手段。在今后的工作中要继续把查办案件工作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以惩治腐败的实际成效维护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要牢固树立纪检监察机关不办案就是失职的理念,进一步强化办案意识,查处发生在群众身边,损害群众利益的案件,以惩治腐败的实际成效取信于民,造福于民。要进一步发挥案件查办协调小组和联席会议作用,完善监督检查、纠风治乱、专项治理、查办案件工作联动机制,切实发挥案件检查、信访、纠风、审理等部门的作用,形成惩治腐败的合力。
围绕推进源头治腐加强制度机制建设。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要深化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健全反腐败法律制度,防控廉政风险,防止利益冲突,更加科学有效地防治腐败,走一条制度反腐的新路。我们要高度重视反腐败制度建设,围绕“教育、监督、改革、纠风、惩治”等诸多反腐环节,逐步建立并完善规章制度。要关注与民生密切相关的教育、医疗、食品药品、征地拆迁等问题,进一步建立健全反腐倡廉的基本制度。要完善权力制约和监督、重大决策规则、领导干部民主生活会、党务和政务公开等制度,充分发挥制度在反腐倡廉中的保证作用。要严格执行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进一步抓好责任分解、责任考核和责任追究三个环节,更好地发挥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在反腐倡廉工作中的“龙头”作用。通过加强教育、完善制度、强化监督,建立健全使人不愿腐、不能腐、不敢腐的机制,坚决从源头上预防和治理腐败。
围绕营造良好环境加强作风建设。密切联系群众是中国共产党最大政治优势,脱离群众是最大执政危险。一是要在巩固近年来海东地区作风建设成果的基础上,会同组织部门开展好以“为民务实清廉”为主要内容的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以优良的党风促政风带民风,为干部想干事、会干事、干成事、不出事创造良好环境。二是要以思想教育、完善制度、集中整治、严肃纪律为抓手,以党员领导干部为重点,加强理想信念教育和党性党风党纪教育,引导广大党员干部进一步增强公仆意识,服务意识,以党员干部休养的提高带动整个社会思想觉悟的提高。三是要倡导勤俭节约、勤俭办一切事业,反对讲排场、比阔气、奢侈浪费,促使政府管理部门进一步转变作风,改进工作方式,引导广大党员干部进一步增强廉洁意识、监督意识、自律意识,督促广大党员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讲党性、重品行、做表率,营造风清气正,崇廉拒耻,积极向上的良好风尚。
围绕干部清正政府清廉政治清明建设廉洁政治。建设廉洁政治,干部清正是基础,政府清廉是关键,政治清明是核心。要把廉洁政治建设纳入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大范围、大格局中去认识和把握,依法治腐、依法防腐,把反腐倡廉建设纳入法制化轨道,坚定地走法治反腐道路,认真解决反腐倡廉建设中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进一步提高反腐倡廉建设科学化水平。要进一步加强基层党风廉政建设,扎实推进“3+3”工作模式,围绕管财、管事、管人等环节,加强对基层党员干部的管理和监督,规范基层执法行为,切实解决发生在群众身边的腐败问题。要进一步创新反腐倡廉监督机制,完善权力运行和制约机制,形成党内监督、司法监督、行政监督、社会监督、新闻舆论监督的合力,提高发现和查处腐败问题的能力,最大限度地压缩腐败空间,实现政府工作的透明化、公开化和廉洁化。
围绕提升能力素质加强自身建设。新的形势和任务对纪检监察干部提出了更加严格的要求,需要我们思想上高度重视,大力加强自身建设,按照“建一流队伍、创一流业绩、树一流形象、创一流环境”的目标,加强纪检监察机关思想、组织、作风、反腐倡廉和制度建设,进一步提高纪检监察工作的程序化、制度化、科学化水平,带头树立务实清廉形象,努力造就一支高素质的纪检监察干部队伍,为反腐倡廉建设提供组织保证。

参考:中国共产党新闻网--干部清正 政府清廉 政治清明
http://dangjian.people.com.cn/n/2013/0312/c117092-20760473.html

热点内容
公司员工涉及到的法律 发布:2025-02-09 01:58:25 浏览:661
签购房合同请律师费用 发布:2025-02-09 01:56:20 浏览:85
商品房交接书法律效力 发布:2025-02-09 01:18:41 浏览:155
张庭法学 发布:2025-02-09 01:08:00 浏览:829
哺乳一小时劳动法 发布:2025-02-09 00:20:12 浏览:793
河南一诺司法 发布:2025-02-09 00:18:29 浏览:517
北京市法律援助中心电话地址 发布:2025-02-08 23:51:49 浏览:696
网络安全立法过程 发布:2025-02-08 23:40:38 浏览:552
诈骗罪立法目的 发布:2025-02-08 23:39:25 浏览:820
司法三效果 发布:2025-02-08 23:33:26 浏览:5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