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不是评价
A. 什么是道德评价
道德评价 指社会生活中人们按照一定社会或阶级的
道德原则和规范对他人或自己的行为进行的善恶褒
贬活动。分为自我的道德评价和社会的道德评价两种基
本方式。自我评价是个体或群体依据自身的价值取向,对
自身行为所作的善恶认识和道德判断,主要通过良心内
省的形式来进行。这种评价可以深入到行为者的灵魂深
处。社会评价是客观上对个体或群体的行为所作的善恶
褒贬活动,主要通过社会舆论的形式来实现。它反映社会
的人心向背,对人的行为具有强大的约束、规劝和指导作
用。自我评价和社会评价是相辅相成的,自我评价要受社
会评价的制约,而社会评价只有为该社会成员的自我评
价所认同,才能发生有效的作用。道德评价是社会道德活
动的重要方式之一,它通过对道德行为的善恶性质的判
定和道德责任的划分,通过对善行的赞扬、褒奖和对恶行
的谴责、贬斥,可以激起人们的荣辱感和道德责任心,从
而使人自觉地向善避恶、扬善抑恶。在社会生活中,道德
评价是一定社会或阶级的道德原则和规范发挥作用的重
要杠杆,对于发挥道德的功能和作用、调节人与人之间的
关系,对于个人道德品质的形成、社会道德风尚的改善,
以至对道德从实有到应有的转变等都具有重要意义。从
某种意义上说,没有道德评价就没有道德。引导人们正确
地开展道德评价,是开展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一项重要
内容。
B. 道德是通过什么评价人的行为
通过自有的一种复“道制德评价体系”。(本句是答案;以下是解析。)
【评价不是目的——“德为接”——这才是目的】
这一体系有其固有的原则信条。善者善之,不善者亦善之,方能得善;信者信之,不信者亦信之,方能得信。——就是这两个字:善、信。这就是社会、关系根本原则。
真道德,除“善、信”外,没有第三个原则。“善、信”都是有标准可依的道德原则,是严格、实用的道德评价原则信条。——以保障私利为目迪的道德都是私德;不以真理为基础的道德都是伪道德。私德误事,伪道德误人!
私德和伪道德评价体系的原则信条的根本的、共同的特征是:完全主观化。长久以来,最常见的伪道德和私德原则信条就是:仁、义。将“善信”的原则附加上“礼”的要件而成为“仁义”,就如将公共财物辅以包装去出售一样的行径。
◎附录i 伪道德和私德的形成过程、作用方式如下:
Ⅰ 首先骈侈真理或者制造伪概念。
Ⅱ 其次使人相信假命题。
Ⅲ 再次以假、伪作为评价标准。
Ⅳ 最后达到主观訾誉之目迪。
C. 真理和谬误是不是道德评价的标准
评价人、审判人的资格和权柄只有完全的,无瑕疵的上帝有。人是没有这个资格的。
D. 关于道德评价,正确的说法是什么
一、道德的本质(什么是道德?)道德是调整个人和社会之间关系的劝导性的行为规专范,通过传统习俗属、社会舆论和内心信念来维系。不能随地吐痰是道德规范;不能随地排污是法律规范,依靠暴力来维系。二、道德的社会作用(道德的重要性是什么?) ①道德能够影响经济基础的形成、巩固和发展;“私有制是万恶之源”。 ②道德是影响社会生产力发展的一种重要的精神力量;公平分配和奉献精神有助于提高产量。 ③道德对其他社会意识形态的存在和发展有着重大的影响;艺术要扬善抑恶。 ④道德通过调整人们之间的关系维护社会秩序和稳定;廉政道德使人民拥护政府。 ⑤道德是提高人的精神境界、促进入的自我完善、推动人的全面发展的内在动力。
E. 道德评价的标准是什么
对中小学生进行道德评价的参照标准:
1、热爱祖国、热爱人民,热爱祖国河山、历史和文化,关心祖国前途和建设,有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
2、拥护党的基本路线,关心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了解改革,开放的政策,树立信念,竞争和时效观念,有为振兴中华而勤奋学习的志向和决心。
3、学习政治理论常识,达到政治课教学大纲的要求,学习、了解国内外重大的时事政策。
4、热爱集体,参加集体活动,完成集体任务,个人服从集体,维护集体荣誉,团结友爱,乐于助人。
5、遵纪守法,遵守中学生守则和学校各项规章制度,遵守国家法律和社会公共秩序。
6、文明礼貌,达到“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的要求。
(5)道德不是评价扩展阅读:
道德评价的作用表现在三个方面:
1、道德价值裁决作用。对道德行为现象进行褒贬;谴责不道德的思想行为,给具有该思想和行为的人施以压力,使引起自疚、不安、悔改;同时宣传好的思想和行为,为人们树立模仿学习的榜样,进一步激励人们的道德和行为。
2、教育作用。使人们了解什么是真善美,什么是假恶丑,帮助一起分析原因、动机,找到问题,解决问题,提高人们的认识水平。
3、调节作用。通过舆论工具,扶扬正义和真善美,打击压制假恶丑,制约人们的行为和思想。道德评价能力随着年龄增长而增强。
整个幼儿阶段,道德评价水平很低,幼儿很少拥有自己的评价标准,往往根据成人的言论去评价自己和别人,评价多注意外部结果、少注意内部动机。小学以后才逐渐发展起来。
F. 道德的评价标准是什么
道德的评价标准是善与恶。
道德是公正的法官。道德评价是一种巨大的社会力量和人们内在的意志力量。道德是人以评价来把握现实的一种方式,它是通过把周围社会现象判断为“善”与“恶”而实现。
道德评价是依据一定社会或阶级的道德标准对他人和自己的行为进行善恶、荣辱、正当或不正当等道德价值的评论和断定。通过赞扬、褒奖或批评、谴责,激励人们扬善弃恶。
延伸:道德
道德是以文明为方向,以礼义廉耻忠孝节悌为核心内容的一种社会主流价值观下的非强制性约束法则。
道德是一种社会意识形态,它是人们共同生活及其行为的准则与规范。顺理则为善,违理则为恶,以善恶为判断标准,不以个人的意志为转移。道德往往代表着社会的正面价值取向,起判断行为正当与否的作用。 道德是指以善恶为标准,通过社会舆论、内心信念和传统习惯来评价人的行为,调整人与人之间以及个人与社会之间相互关系的行动规范的总和。道德作用的发挥有待于道德功能的全面实施。道德具有调节、认识、教育、导向等功能。与政治、法律、艺术等意识形式有密切的关系。 中华传统文化中,形成了以仁义为基础的道德。
G. 如何看待“道德只能用来约束自己,不能用来评价别人.”这句话
这句话是错的。
1.现实中,对于在人群中生活的,精神、智力正常的人来说(回现在,地球上答绝大多数人都属于这一类),这句话不可能做到,举例:认为道德律己不律人的人,我只想问他们:假如有人无端骂你十句,你能做到不还口不?假如有人老是骗你,或者约好的事老放你鸽子(但还未达到违反法律的程度),你能做泰然处之,友好地继续跟他交往下去不?
2.这句话本身也属于道德,那么,对别人说这句话,希望别人律己不律你,算不算以“道德律己不律人”这种道德律人?,所以,这句话自相矛盾,是个悖论。
道德就是靠舆论和自我反思起作用的。
关键是道德不论律己还是律人,都不是也不应是强制(不得依靠暴力)的(只能通过评价某人做某事不道德+自己行动减少与此人来往,来对此人形成某些软约束,比如你老是骗人,我不跟你玩了,于是你被孤立受损失,而不能因为你老是骗人,我就可以打你甚至杀你;并且,我可以说你,谴责你,你可以听,也可以不听);
在现代社会,强制的(依靠合法暴力:国家强制力保证其实施)规范是法律。
H. 人类的所有行为都可以用道德或不道德来评价吗
人类的所有行为,不可以只用道德或不道德来评价,因为有很多东西是属于灰色地带的。
I. 道德功能描述不对的是评价功能还是引导功能
咨询记录 · 回答于2021-12-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