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故事法治
『壹』 08感动中国十大法制人物的事迹以及颁奖词
获得2008年《感动中国》荣誉的人物是:奔忙在冰雪地震灾害前线的志愿者唐山十三农民;累死在救灾前线的青年战士武文斌;带领群众抗震救灾的北川县长经大忠;冒着生命危险在救灾前线抢险的消防队员李隆;维护奥运圣火尊严的残疾人火炬手金晶;把圣火送上地球最高点的藏族火炬手吉吉;成功实现中国首次太空行走“神舟七号”航天员团队;扎根悬崖小学18年的支教夫妻李桂林、陆建芬;照顾瘫痪女友34年的苏州市民韩惠民以及张艺谋奥运导演团队。值得一提的是,感动中国的特别奖授予给全体“中国人”。组委会认为,2008年的中国经历了太多悲怆和喜悦,在抗击暴风雪、抗震救灾、举办奥运会、神七航天员太空漫步等事件中,中国人用坚忍、勇敢、智慧向中国和世界交出了满意的答卷
『贰』 遵守法律的名人故事有哪些
1、西汉张释之
其後有人盗高庙坐前玉环,捕得,文帝怒,下廷尉治.释之案律盗宗庙服御物者为奏,奏当弃市.上大怒
曰:「人之无道,乃盗先帝庙器,吾属廷尉者,欲致之族,而君以法奏之,非吾所以共承宗庙意也.」释之免冠顿首谢曰:「法如是足也.且罪等,然以逆顺为差。
今盗宗庙器而族之,有如万分之一,假令愚民取长陵一抔土,陛下何以加其法乎?
大意是有人在把刘邦庙里的玉环偷走了,汉文帝大怒要治罪,张释之认为论罪当斩.汉文帝很生气说受不了这货太过分了,我让你办案就是要判诛族,结果你按照法典回答我,这搞不成。
张释之说律法的规定就是这样,罪恶本身是一样的,怎能以对陛下您本人的忤逆与否而做出区别判罚?在宗庙里偷个礼器就要族诛,那如有百姓在刘邦坟上取了一捧土走了,该如何判罚?
2、唐周时期狄仁杰
仪凤元年(676年),武卫大将军误砍了唐太宗陵园内的柏树,狄仁杰说他应该被免职.但唐高宗说要杀掉,狄仁杰又说不行,罪不当死.唐高宗用了和汉文帝一样的理由,说砍老爹陵园内的柏树让我不孝,必须死.狄仁杰就用了上面张释之的例子和魏文帝曹丕与辛毗的例子来说明。
总结说,陛下的法典,各种罪名判罚都不同,哪有犯了非死的罪名却一定要死的?法如果变换不定,那么百姓将无所适从.如果陛下一定要改变法典(意味把这事定位死罪),那么从今日开始(你先定了死罪,以后就都是死罪了,但武卫将军不能死,因为此时你还没改法律)。
3、北宋包拯
包公自幼父母双亡,全靠兄嫂抚养成人,供养读书,科举中第,步入仕途。兄嫂惟一的独子包冕作为地方官,利用职务便利,贪污用来赈灾的粮钱,后被人举报。作为监察官的包拯,亲自审理此案,查明事实真相后,下令处死自己的亲侄子包冕。
临行刑时,面对嫂子的责骂,包拯表明自己不是“忘恩负义”的小人,而是因为职责所在,要严格执法,“王子犯法,与庶民同罪”。为了解脱自己的道德煎熬,包拯跪地直呼“嫂娘”,愿代替侄子为她“养老送终“。
『叁』 求5个法治小故事(50字内)
1:16岁的小兴,自打接触网络游戏CS后,就着了迷,经常往网吧里钻。苦于家里管得版严,小兴就想出这么一权招:每天一大早打着上学的旗号,背着书包直奔网吧,差不多到放学点儿了再回家。就这样持续了半年多时间,小兴不仅把父亲给的学费等都送进了网吧,还因为钱不够,不断向父亲索要周末 补习费 等各种费用。后来到期末,小兴拿不回成绩单,父亲起疑找到学校,才知道儿子竟然已经半年没有上学,学校也没有和家长沟通!而就在小兴父亲深受打击的时候,又传来另一个“噩耗”:小兴因为上网缺钱,从家里拿了水果刀去打劫了一名女中学生身上的20元零花钱,结果被少年法庭判处缓刑。
『肆』 谁能告诉我12.4十大法制人物的感人事迹
王江今年52岁,中共党员。他1974年参军,1986年转业到黑龙江桦川县公安局新城镇派出所任民警,1994年调到佳木斯市公安局郊区分局松木河派出所(后并入四丰派出所)任民警至今。从警以来,多次荣获优秀共产党员、先进工作者、优秀民警等称号,并荣立个人三等功一次。2006年被黑龙江省公安厅荣记个人一等功。
走进黑龙江省佳木斯市丰富村的村口,记者被村界碑上5个醒目的大字吸引—“有事找王江”,下面写着王江家的电话号码。这样大大小小的公告牌,在王江管辖的村村屯屯、房前路口还有许多。当地老百姓不仅把他当警察,更把他当主心骨。
1994年王江被调到松木河派出所。不久,松木河派出所并入四丰派出所,这里成了“王江警务室”。那里四面环山、地处偏远,没有集市,平时连块猪肉都买不到。冬天晚上,屋角飘着霜花,窗台上挂着冰溜子,他常是先戴上棉帽子、大口罩,然后再进被窝。在这样恶劣的环境里,他硬是扛了两个冬天!
王江的辖区只有不到600户人家,可分布在农村的深山里,管理起来很困难。王江家的电话就成了松木河的“110”。10多年来,王江的家门口每天晚上始终亮着一盏他自费装的“小红灯”,夜间求助报案的群众凭这盏灯就能方便地找到他这个警察。松木河的百姓都说:“看到三哥家的灯亮着,我们睡觉都觉得踏实。”
近年来,王江把辖区的居民动员起来,组织成“十户联防”的人防格局,保证每十户居民中每天有一人在家,守望邻里的安全。几年来10来个村屯、农场没有发生一起盗粮、抢粮、烧粮的案件。由于治安状况好,村民关系和谐,来松木河村做生意的人多了,原来村里的土地每垧的租金仅有1000元左右,如今已涨到了每垧2200多元,相对于别的村屯高出很多。村民的人均年收入也由原来的2000元提高到了现在的3000多元。
多年来在山区奔波劳累的王江落下了一身的病。1999年,他被检查出患有肝硬化,肝脏还长了个鸭蛋大的囊肿,每晚睡一两个小时就会被痛醒。此后的几年间,王江做了七次检查,每次大夫都要他住院,可他都忙得顾不上。现在王江的工资涨到每个月1200块钱,但为买药要花去大半,余钱大多被他用来接济有困难的群众。
说起王江,村民们都赞不绝口。当佳木斯市公安局领导提到给王江换换岗位时,老百姓可不干了,一哄声地说:“不行,我们一天也离不了他!”
王江说:“只要没有倒下,还剩一口气,我就哪也不去,我的根在松木河。”
袁月全同志现任上海市第二中级人民法院民一庭审判员,第三合议庭审判长。她1987年到法院工作,长期奋战在审判第一线,恪尽职守秉公执法,心怀大局化解矛盾,探索钻研开拓创新,一身正气满腔热情,以智慧心血和无私奉献的精神忠实地履行着一个人民法官的神圣职责。袁月全凭借出色的工作业绩先后荣立一等功一次,三等功两次,多次被评为上海市二中院和上海市市级机关优秀共产党员;1999年被评为“全国先进女职工暨上海市杰出女职工标兵”;2001年荣获全国“巾帼建功标兵”称号;2001—2002年获得上海市“三八”红旗手荣誉称号;2003年度被评为“全国维护妇女儿童权益先进个人”,2004年分别荣获全国“五一”劳动奖章和上海市“劳动模范”称号。
袁月全除了从国家及人民利益出发,正确运用审判权力作出公正裁判以外,更以自己良好的道德和高尚的情操对他人、对社会产生积极影响。在审理中,她始终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原则,忧民所忧,急民所急。她稳重端庄的仪表,诚恳热情的语言,平易近人的态度赢得了当事人的好评,应诉的老太太步履蹒跚,赶上前扶一把;残疾的当事人进法庭,瞩一声“当心”谈话结束后,道一声“再见”。她“以德感人,以法引导,以理服人,以情平气”的工作作风给每一个当事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袁月全以优良的审判作风,公正的司法形象,强烈的爱民之心体现了“德化于本职、德化于社会,德化于自身”的准则。近年来,她参加审理了近千起案件。作为审判长,袁月全除了主持合议庭审理大量案件外,由其自己主办的案件数量也始终居全院审判长前列。同时,她还为其他同志的裁判文书核稿,工作量之大可想而知,但她总是十分认真,字斟句酌,甚至细细翻阅案卷,核对证据,详尽考虑,为此,她经常放弃休息时间,加班加点对她而言也是再寻常不过,可她无怨无悔,甚而病痛也难以阻却她对审判工作的满腔热情与高度的责任感。在庄严的法庭上,人们只看到袁月全的沉着冷静、有条不紊,但却不知道她正强忍着肾病复发的痛苦,也不知道在开庭前她才服下了一把药片。点点滴滴显风范,袁月全以严谨的工作态度和无私的奉献精神感染和鼓舞着周围的同志们,使整个合议庭洋溢着团结和睦、奋发向上的氛围,每个同志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各自的聪明才智得到了充分的调动,产生了最大的整体效应,她所在的合议庭还荣获了上海市优秀青少年维权岗的称号。
依法办案是司法公正的标志,廉洁奉公是人民法官的本色。袁月全深深知道,法官是一个主持公正、伸张正义、明断是非的群体,唯有始终保持清正廉洁,秉持公心,才能经得起改革开放和市场经济的考验。在长期的审判实践中她始终恪守自己的信条,坚持从小事做起,自觉抵制各种诱惑,清正廉洁,纤尘不染。长年来,袁月全无数次地回绝了当事人的吃请,推辞了当事人以各种名目送来的形形色色价值不菲的礼品。为的是维护作为一名人民法官的的光荣和尊严,不允许有任何徇情枉法的行为出现。公生明,廉生威,与袁月全打过交道的人都能感受到她的一身正气,熟知后,一些当事人和律师再不会也不敢送财物、拉关系。袁月全常说:“审判权力是人民给的,我们决不能违背自己的职责与良心。”
铁肩担道义,真情为人民。这就是袁月全,一个恪尽职守、默默奉献,充满爱心的好法官。她勤奋高效、廉洁奉公,展现了新时代女法官的亮丽风彩,展示了人民法官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崇高境界。“千淘万漉虽辛苦,吹尽狂沙始到金”,把无愧奉献人民,把无悔注入人生,这就是袁月全,一个共和国法官的庄严承诺
『伍』 谁有关于法治的故事
魏人商鞅,以一番变法图强的宏论,
打动秦孝公,官拜佐署长,授命主持秦国的变法。
面对上上下下,或怀疑、或观望、或反对的目光……
商鞅为法树威出手不凡,
南门徙木、赏赐给予奴隶,一举取信于民。
杀甘龙、责太子,法令如山,一杀而涉满朝权贵。
法行数年、国家大治、民风大变,
人人勇于攻占、怯于私斗,秦国的羽翼丰满了。
但商鞅也因触犯权贵、结怨于太子,而为自己的未来埋下了危机……
『陆』 跟名人有关的法制小故事50字
关于法制的名人故事1:李离伏剑
李离,春秋时期晋国人,晋文公重耳在位时任典狱官。他执法严明,一丝不苟,深受人们敬重。
有一次,由于下属调查失误,他误断案件,枉杀了一个无辜。当得知真相后,他把自己关了起来并请求晋文公判自己死刑。晋文公以主要过错在于下属官吏为由赦免了李离。听到自己被赦免,李离正色说道:“我当官为长,没给下属让位;我受的俸禄多,没与下属分利。
现在我错判误杀,却要把罪过推给下属,这怎么能成呢!” 面对如此“一根筋”的官员,晋文公显得有些不高兴了,问道:“你的下属办错了案子,你自认为有罪。那么我是一国之君,你出了差错,我也有罪呀!”李离答道:“我身为典狱官,负有典狱官的法律责任。
错施刑者就该受刑,错杀人者就该受杀。主公正是因为我能察微识疑,才任命我为典狱官的。如今我听错案情而杀人,就该治我的死罪!” 最后,李离不肯接受赦免,拔剑自杀了。李离奉职循理,为法伏剑,被历代所称赞。
观近年来平 反的杭州叔侄冤案,从未听过冤案炮制者女神探的任何歉意,而对相关责任人的处理也仅仅是一个不对外公开的内部处分,处罚力度如何不言自明;沸沸扬扬的呼格冤案,十八年后才得以平 反。
责任人是逮捕了,只是,冤案对被害者家属的打击、对执法者职业形象的破坏以及带给人们的心灵冲击,却不是法院的一纸判决能够将救赎的。
可见,李离虽是一根筋,但这个世上能多些“李离”,无论于国于民,都不是坏事。
关于法制的名人故事2:法当有常
狄仁杰是唐朝有名的大臣,仕宦历经高宗、武后两朝。他任大理丞时,一年之中断滞狱一万七千人,时称平恕。
有一次,武卫大将权善才误砍昭陵柏树,狄仁杰奏罪当免职。唐有宗勃然作色,下令立诛权善才。
狄仁杰又奏权罪不当死,高宗说:“善才陷我不孝,必须杀掉他才解我心头之恨。”左右的人听到这里,都朝狄仁杰使眼色,叫他离开殿廷,狄仁杰却不慌不忙地说:“臣闻逆龙鳞,忤人主,自古以为雄,臣遇以为不然。
居桀、纣时则难,尧、舜时则易。臣今幸逢尧、舜,不惧比干之诛。陛下作法,悬之象魏,徒流死罪,俱有等差。岂有犯非极刑,即令赐死?法既无常,则百姓何所措其手足!陛下必欲变法,请从今日为始”。
一番说既婉转得体,又顾全了高宗的面子,其态度才缓和下来,善才幸免一死
『柒』 关于法治的经典事例
清朝末期,颁布了钦定宪法大纲,规定了臣民的义务和权力 中华民国建立时,颁专布了临时属约法,那是中国第一部资产阶级宪法,对袁世凯的权利进行了约束。还提出了五权分立,国民的权利等等。 在1922年,国民政府收回了部分关税自主权,在1943年完全...
『捌』 写一篇1500字的“我身边法治小故事事”
法律无处不在,法律故事随时发生。今天,我向大家介绍一个发生在我们家里的真实故事。
俗话说“小时偷针,大时偷金”,“小时偷油,大时偷牛”。发生在我们家里的这个故事也跟“偷”有关。我的一个爷爷家有个最小的儿子,爷爷奶奶看他很亲,有什么好吃的,好玩的都留给他,他有点什么小毛病也不怎么管。上学后,我这个叔叔见别的同学经常在校门口买一些小零食吃,自己也想要,但爷爷觉得他长大了,应该培养他良好生活习惯了,就拒绝了他的要求。被拒绝了几次后,他不再开口要钱了,就擅自把茶几上的几毛钱“拿”走了。一次、两次、三次……他见爷爷奶奶没有什么反应,自以为这种行为没有被发现,就大胆地从几毛到几元钱,甚至十几元也敢从家里拿,自己吃不完还请同学们吃。其实,他的这些小动作早被奶奶发现了,她觉得不是什么大事,就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的没当回事。后来,他从家里拿的钱越来越多,终于被爷爷发现了,训了他几句,也没太认真。后来爷爷奶奶把钱放到他找不到地方,在自己家里找不到钱,他就到亲属朋友家里偷,因此经常受批评教育。
几年过去了,他没考上学,就在家里干点活。但从小养成的“习惯”没有改掉,总是从家里偷钱、偷东西卖,在外面吃喝玩乐。后来就到哪儿偷哪儿,亲戚朋友们没一个敢招惹他的。终于有一天,他“离家出走”了,四处漂泊一段时间后,没吃没喝也没弄到钱,就在他快走投无路时,邻村一个他不太熟的朋友家办喜事,他把人家的一辆新摩托车借了出来,说是他爸爸让他往城里送点东西,马上回来,天黑之前如果没有还车,就让人家到我爷爷家里取。结果,天黑之后,朋友去他家要摩托车,他的爸爸妈妈都不知道这件事,他也不见了踪影。邻村那家办喜事的人报了警,警察找到了他,发现他把六七千元的摩托买了二千元,花了。
警察把他抓进了劳教所,他在里面呆了两年,整个人瘦了一圈。他告诉我们里面很苦很累,每天干活,没一点自由!家人们见他有了这么多的感悟,觉得他应该改了!可是没想到过了一段时间,他的老毛病又犯了,因为在网吧上网没钱就偷,再次被送进劳教所。那次我跟爸爸妈妈去看他,见面时间很短,他流下了悔恨的泪水,他说对不起家人。他哭爷爷奶奶也哭,仨人哭成一片!
法律面前人人平等,不分富贵与贫贱,今天我讲的这个故事使我受教育很深。法律从娃娃抓起,从小要让孩子学法、懂法,才不会犯那么严重的错误。叔叔就是因为小时候偷钱,爸爸妈妈不管,大了偷得越来越多,爸爸妈妈再管也管不住了,最终走向犯罪的道路。“国有国法,家有家规”,家庭、社会都要负起责任,让孩子们从小遵纪守法,只有法律才能保护他们健康成长、维护社会良好秩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