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法听证法条
① 《立法法》哪些条款规定了立法主体可以采取听证会的方式听取意见
《立法法》
第三十六条:列入常务委员会会议议程的法律案,法律委员会、回有关的专门委员答会和常务委员会工作机构应当听取各方面的意见。听取意见可以采取座谈会、论证会、听证会等多种形式。
法律案有关问题专业性较强,需要进行可行性评价的,应当召开论证会,听取有关专家、部门和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等方面的意见。论证情况应当向常务委员会报告。
法律案有关问题存在重大意见分歧或者涉及利益关系重大调整,需要进行听证的,应当召开听证会,听取有关基层和群体代表、部门、人民团体、专家、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和社会有关方面的意见。听证情况应当向常务委员会报告。
常务委员会工作机构应当将法律草案发送相关领域的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地方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以及有关部门、组织和专家征求意见。
第六十七条 行政法规由国务院有关部门或者国务院法制机构具体负责起草,重要行政管理的法律、行政法规草案由国务院法制机构组织起草。行政法规在起草过程中,应当广泛听取有关机关、组织、人民代表大会代表和社会公众的意见。听取意见可以采取座谈会、论证会、听证会等多种形式。
行政法规草案应当向社会公布,征求意见,但是经国务院决定不公布的除外。
② 什么法律规定政府必须开听证会
我国规定政府必须开听证会的有:立法听证,行政决策听证和具体行政行为听证回。
立法听证(包括国家法律和地方答性法规、自治条例、单行条例的听证)
行政决策听证(包括行政法规、规章、规划和其他抽象行政行为、政策的听证)
具体行政行为听证(包括行政处罚、行政许可、行政强制、行政征收、行政给付等行政处理决定的听证)
③ 我国规定听证程序法律有几部
价格法,来行政许可法,源行政复议法,治安管理处罚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处罚法、上海市行政处罚听证程序试行规定、公安部关于行政处罚听证范围中较大数额罚款数额的通知、及有关法律、法规、规章。
执行机构
公安机关拟作出适用听证程序的行政处罚的,由该公安机关的法制办公室(处、科)组织听证。
④ 关于行政听证制度的法律规定在哪里哪部法哪条
行政听证制度在《行政许可法》、《行政处罚法》中有所规定。
行政处罚法:
第四十二条专 行政机属关作出责令停产停业、吊销许可证或者执照、较大数额罚款等行政处罚决定之前,应当告知当事人有要求举行听证的权利;当事人要求听证的,行政机关应当组织听证。当事人不承担行政机关组织听证的费用。
听证制度:属于行政程序中的基本制度,是指在法律规定的条件下,由非本案调查人为主持人,采用准司法的方式听取利害关系人的申辩的制度。听证制度是现代行政程序制度的核心,对推进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听证制度体现的是对公民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监督权的尊重,有利于行政机关改善与公众的关系,促进参与式行政、合作式行政等新型模式的确立。
听证制度的类型分为立法听证、行政决策听证及具体行政行为听证三类。
1、(包括国家法律和地方性法规、自治条例、单行条例的听证)
2、行政决策听证(包括行政法规、规章、规划和其他抽象行政行为、政策的听证)
3、具体行政行为听证(包括行政处罚、行政许可、行政强制、行政征收、行政给付等行政处理决定的听证)。
⑤ 在我国的立法中,第一次以法律形式确定听证制度的是什么法律
1996年3月通过的复《行政处罚法》制,首次从国家层面对听证制度做了规定。1997年通过的《价格法》和2000年3月通过的《立法法》,又对价格决策和地方立法听证做了规定。法律法规关于听证制度的规定,加速了听证程序建设和听证制度的实施推广。
⑥ 我国目前有哪些法律规范有听证会的相关规定
立法法、行政法规制定程序条例、行政规章制定程序条例、行政许可法、行政处罚法等,满意请采纳,谢谢
⑦ 立法听证会的必要条件
听证会是社会化监督的一部分,听证会是审批环节的附加或前提附加物
所以其是回审批环节中的一环,听证答员是否参加都无所谓,但是审批申请方必须参加,不然就会被听证会毙掉,直接导致后续审批终结
举2个教简单的例子,第一是居民区开饭店,因为有油烟,那么在食品卫生许可证下放之前,必须要有30名居民代表组成听证会表决是否同意,听证会上饭店老板就要承诺,我会装多少多少设备来解决掉油烟,并出示发票和产品说明书,只要有1个代表否决,那么饭店就开不成
第二是密集居住区的空地上建新大楼,可能会造成其他大楼的采光困难,如果听证失败,就不能造起来
⑧ 法律,法规,规章规定应当举行听证的重大行政决策有哪些
在重大行政决策涉及两种情形时,应当举行听证会,包括:法律、法规、规章规定应专当听证的;公众对重大行属政决策方案有重大分歧、社会关注度较高,武汉市政府决定召开听证会的。除涉及国家秘密、商业秘密和个人隐私的情况外,听证会应当公开举行。
⑨ 请问行政法中听证的问题
听证分为广义听证与狭义听证,广义听证泛指行政机关听取当事人意见。狭回义听证答特指行政机关以听证会的形式听取当事人意见的形式,狭义听证又称为正式听证或审判式听证。
广义听证是行政程序的一个基本要求,没有什么特别需要说明的。狭义行政在我国适用范围较窄,除了行政处罚、行政许可外,还包括政府价格决策、行政立法、城市规划、反倾销与反补贴、医疗事故鉴定等等。
当事人申请听证的,各相关法规一般都规定,只要符合条件,行政机关应当组织听证。
⑩ 听证的法律依据有哪些
行政处罚法
第四十二条行政机关作出责令停产停业、吊销许可证或者执照、较大数额罚款等行政处罚决定之前,应当告知当事人有要求举行听证的权利;当事人要求听证的,行政机关应当组织听证。当事人不承担行政机关组织听证的费用。听证依照以下程序组织:
(一)当事人要求听证的,应当在行政机关告知后三日内提出;
(二)行政机关应当在听证的七日前,通知当事人举行听证的时间、地点;
(三)除涉及国家秘密、商业秘密或者个人隐私外,听证公开举行;
(四)听证由行政机关指定的非本案调查人员主持;当事人认为主持人与本案有直接利害关系的,有权申请回避;
(五)当事人可以亲自参加听证,也可以委托一至二人代理;
(六)举行听证时,调查人员提出当事人违法的事实、证据和行政处罚建议;当事人进行申辩和质证;
(七)听证应当制作笔录;笔录应当交当事人审核无误后签字或者盖章。
当事人对限制人身自由的行政处罚有异议的,依照治安管理处罚条例有关规定执行。
第四十三条听证结束后,行政机关依照本法第三十八条的规定,作出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