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吴法学院
1. 东吴大学法学院的学校简介
东吴大学法学院,1915年成立于上海,是中国在教授中国法之外惟一系统地讲授英美法的学院,解放前中国最著名的法学院之一,为亚洲第一所比较法学院,培育比较法学及国际法人才贡献至钜。从1930年代到1990年代,国际法院一共有过6位中国籍法官,从顾维钧开始,一直到1997年的联合国前南国际刑事法庭法官李浩培,都是东吴法学院的教授或毕业生。该校校史上最值得夸耀的一段是在1946年:东京审判采用的是英美法程序,由于一时找不到合适的人选,当时的国民党政府急了,最后,蒋介石点名从东吴大学要人,其结果是———中国赴远东军事法庭的法官、检察官、顾问等人,几乎全部来自该校。远东国际军事法庭上,负责审理28名甲级日本战犯的《东京大审判》,开庭计817次,以6票对5票的微弱优势,将28名甲级战犯绳之以法,法庭上中方人员泰半出身东吴大学法学院,包括:向哲浚(检察官)、倪征燠(首席顾问)、桂裕、鄂森(检察官顾问)、裘邵恒(首任检察官秘书)、高文彬(翻译、检察官秘书)、方福枢、杨寿林(法官秘书)、刘继盛、郑鲁达(翻译)。
1949年,国民党政府迁台。东吴大学在台校友倡议复校,1951年筹组董事会,于台北市汉口街借屋设东吴补习学校,设法政、商业、会计及英文四科。1954年台湾当局“教育部”以东吴补习学校办学绩效卓著,核准先行成立台湾东吴大学恢复法学院,设法律、政治、经济、会计四系并附设外国语文学系,为台湾地区第一所私立大学。1957年购得士林外双溪土地七甲加上士林镇公所赠与之土地共十五甲,此时石超庸校友接任院长,积极推动建校事宜。
2. 东吴大学法学院当年为什么要设在上
东吴法学是台湾第四,昨天在微博上看到有位辅仁大学念法律学系的学姐说,台湾法学的排序大概是台大>政大>台北(之前是中兴法商)>东吴>辅仁。可是东吴大学的法律学系要念五年喔,若你要去念要有此觉悟。
3. 苏州大学王健法学院的学院简介
1915年,以东吴大学为本,于上海创设"东吴大学法学院"。学院教学突出“英美法”内容,专以讲授“比较法”为主,其科学的培养目标和鲜明的教学特色,使东吴大学的法学教育在当时饮誉海内外,时有“南东吴、北朝阳”之称。培养了一大批现当代著名的法学专家,如王宠惠、吴经熊、倪征(日奥) 、李浩培、潘汉典、杨铁(木梁)等,被人们誉为“华南第一流的而且是最著名的法学院。”
1952年全国院系调整时,东吴大学改名为"江苏师范学院",法学院也随之并入他校。1982年经国务院批准,"江苏师范学院"易名为"苏州大学",同时恢复法学教育,设法律系,是全国最早恢复法学教育的院系之一。1986年经江苏省政府批准,扩建为苏州大学法学院。2000年5月,毕业于东吴大学法学院的王健教授重返苏大,参加百年庆典,行走母校故道,难舍百年风光,其心汲汲,其情拳拳。有感于斯,王先生长子王嘉廉先生慷慨出资捐建苏州大学法学楼,设立奖学金,以推动苏州大学法学院的法学教育和法学研究。同年,苏州大学法学院更名为王健法学院,成为全国第一个由海外专项基金参与建设的公办法学院。
学院分别于1992年和1998年分别获得硕士、博士学位授予权,法学教育体系完备。法学院现设有法学本科专业及法学(知识产权)方向,拥有法学一级学科硕士点及法学一级学科博士授予权,在法学理论、法律史、宪法学与行政法学、刑法学、民商法学、知识产权法学、诉讼法学、经济法学、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学、国际法学10个二级学科硕士点招收学术型硕士研究生;在法学理论、法律史、宪法学与行政法学、刑法学、诉讼法学、国际法学6个二级学科博士点招收博士研究生。学院拥有法学一级学科博士后流动站。“法学”专业为江苏省品牌专业,“宪法学与行政法学”为省级重点学科,“法理学”为国家级精品课程,“法学理论”为省级优秀课程群。学院曾先后主持国家级社科项目20项,省部级社科项目60余项,"现代政府法律管理"科研项目,列入"国家211工程"重点资助建设项目。学院教师共出版各类教材、专著80余部,发表论文1000多篇;先后获得国家级教学奖、科研奖 5人次;获省级教学奖、科研奖40余人次,多人被评为国家级或省级有特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根据中国法学创新网统计,王健法学院教师2011年度发表的法学类核心刊物(CSSLI)他发数数量位居全国法学类院(系、校)第12位。自1982年以来,学院已为社会培养博士生、硕士生、本科生、专科生等各种层次的专门人才15000余人,成为江苏省重要的法学人才培养基地,许多校友已成为国家政法部门和法学教育的中坚力量(以上资料于2013年摘自该学院官网 )。
法学院拥有近4000平方米的现代化法学专业图书馆,藏书6万多册,中外文期刊600多种,在收藏、保留港台法学期刊、图书方面具有特色。图书馆电子阅览室还配备了50台计算机供读者进行网上信息检索。学院还出版学术刊物《东吴法学》,在总结和整理东吴法学成就的同时,积极开展英美法系研究及两大法系的比较研究;拓展对外学术交流,加快法律研究的国际接轨,曾先后与美国太平洋大学麦克乔治法学院,日本名古屋大学、熊本大学、台湾东吴大学、新加坡国立大学、英国APU大学和澳大利亚邦德大学等法学院建立了紧密的合作关系。派出大量教师出国出境进修和讲学,接待了世界各地知名法学专家学者90余人次(以上资料于2013年摘自该学院官网 )。 苏州大学王健法学院已经成为国内法学教育界的知名院校。
4. 台湾法学的话东吴和台北大学哪一个好一些
你好,其实这两所都法学都在伯仲之间,整体差不多都是211院校,台北大学其实勉强可相当於985院校了,所以实在难以抉择.
若要离台北市近一些可以选择直接在台北市区内的东吴大学,它的法商学院就在北一女中、台湾总统府、捷运(地铁)西门站、重庆南路书店街和中正纪念堂附近,比起主校区在新北市三峡区的台北大学在生活机能上要好,因为书店街就在附近且又有捷运可供搭乘,市区内也有很多公车班次,这点都是位在三峡的台北大学所不及的.
当然论学生素质,台北大学的法学、商学还是要比东吴大学优秀一些,以下转贴去年这两所法律学系的分数线
校名 系组名 国文 英文 数乙 历史 公民 录取名额 最低录取分数 每科平均
国立台北大学 法律学系财经法组 1 1 1 1 1 45 397.8 79.56
国立台北大学 法律学系司法组 1 1 1 1 1 45 392.7 78.54
国立台北大学 法律学系法学组 1 1 1 1 1 44 389.8 77.96
国立台北大学 公共行政暨政策学系 1.5 1.5 1 1 1.5 101 492.45 75.76
东吴大学 法律学系 1 1 1 1 1 217 367.8 73.56
当然要去哪还是端看你自己,剩下再转贴个人在网络空间博客所写的概况:
国立台北大学:主校区位於新北市三峡区,另有位於台北市中山区的台北校区,台北大前身为中兴大学法商学院,後独立改制成一所大学.专业包括文法商工,其中最好的自然是法学与商学,法学更是名列全台前三甲左右,文学也很不错,工科较弱且很少.另与国立台北科技大学、台北医学大学共同组成台北联合大学系统,可彼此跨校互选课程及共享图书资源.
东吴大学:有两个校区,城中校区位於台北市中正区,法、商学院集中在此,外双溪校区在台北市士林区,为校本部.东吴也是在大陆时期就有的学校,与大陆的蘇州大学系出同源, 两校之间常有交流.是一所教会型大学,也是老牌私立大学,法学一向是最突出,在私立大学中可说是最佳,甚至名列全台三名上下.法学分数可略赢高雄大学,只差中正大学一些.整体专业性质偏向文法商理,文商稍微比辅仁差一些,理学专业最弱,分数只略赢国立的台东,私立的静宜、文化.也算是文科生心目中最好的私立大学之一.
欢迎赴台交流.
5. 请问台湾高校法学院在亚洲的排名情况
亚洲共有12所进入全球法学院100强,具体如下:
香港大学 (世界18,亚洲1)
新加坡国立大学(世界19,亚洲2)
东京大学 (世界22,亚洲3)
清华大学 (世界44,亚洲4,中国大陆1)
香港城市大学 (世界53,亚洲5)
高丽大学 (世界57,亚洲6)
国立台湾大学 (世界61,亚洲7)
北京大学 (世界62,亚洲8,中国大陆2)
国立首尔大学 (世界69,亚洲9)
上海交通大学 (世界70,亚洲10,中国大陆3)
香港中文大学 (世界72,亚洲11)
早稻田大学 (世界99,亚洲12)
国立台湾大学,简称台大,前身为日据时期之台北帝国大学,是一所创立于台湾地区的全科性公立综合大学,亦为全台湾规模最大的研究型大学。2008年被英国《泰晤士高等教育》评为全世界前200名的大学,位列第124名。2012年英国高等教育调查公司QS公布2012世界最佳大学排行榜,台湾大学排名第80,不仅创下这项调查进行9年来最佳成绩,也是台湾地区唯一晋身前一百名的大学。当地时间2013年4月10日英国泰晤士报高等教育专刊公布了2013年亚洲前100名最佳大学排行榜。据此榜单,台湾有17所大学入围百强。其中,台湾大学亚洲排名第14,是岛内排名最高的大学。
中文名:台湾大学
外文名:National Taiwan University
简称:台大
校训:敦品、励学、爱国、爱人
创办时间:1928年
类别:公立大学
现任校长:李嗣涔
知名校友:李远哲、马英九、李敖等
所属地区:中国 台湾
主要院系:文学院 理学院 医学院 工学院 社会科学院管理学院 电机资讯学
6. 苏州大学法学院的学院介绍
东吴大学特别是她的法学院,曾培养出一批杰出的政治、法律学者或知名人士,如费孝通、雷洁琼、孙起孟、董寅初、赵朴初、谈家侦、王宏惠、董康、杨铁梁、王绍堉、倪征、梅汝璈、吴德熊、李浩培、吕光、桂裕、丘汉平、梁鋆立、张志让、查良鉴、查良镛(金庸)、盛振为、何世祯、马汉宝、姚淇清、陈霆悦等,堪称一时之盛。1952年院系调整时,东吴大学改名为江苏师范学院;1982年改名为苏州大学。1982年复设法律系,1986年扩建为法学院。
7. 南朝阳北东吴是哪两所大学
“北朝阳”是指北京的“朝阳大学”,它是民国元年(1912年)由汪子健先生倡导、北京法学会同仁集资创办的国内第一所专门研究和教授法律的大学。
“南东吴”则是指上海的东吴大学法学院。东吴大学法学院是由美国人创办的一所以研究英美法为主、兼及国内法的比较法学院。上海的东吴大学法学院是苏州东吴大学的一个分部。1915年9月3日,“中华比较法律学院”(即东吴大学法学院)正式成立,兰金先生任教务长。
8. 苏州大学法学院在哪
苏州大学法学院
苏州大学前身是著名的东吴大学(Soochow University)。本世纪上半叶,她以法学教育享誉海内外,时有"南东吴、北朝阳"、"法官出朝阳,律师出东吴"之称。东吴大学特别是她的法学院,曾培养出一批杰出的政治、法律学者或知名人士,如费孝通、雷洁琼、孙起孟、董寅初、赵朴初、谈家侦、王宏惠、董康、杨铁梁、王绍堉、倪征×、梅汝璈、吴德熊、李浩培、吕光、桂裕、丘汉平、梁鋆立、张志让、查良鉴、查良镛(金庸)、盛振为、何世祯、马汉宝、姚淇清、陈霆悦等,堪称一时之盛。1952年院系调整时,东吴大学改名为江苏师范学院;1982年改名为苏州大学。1982年复设法律系,1986年扩建为法学院。
本院现设法律、经济法、国际经济法、律师四系,并设比较法研究所和东吴律师事务所。现有宪法与行政法学博士点1个,法理学、行政法学、国际经济法学硕士点3个。行政法学专业为省级重点学科,受省政府专项经费资助。现有正副教授18人,讲师20作人,其中有硕士以上学历或正在攻读博士学位者占近50%。经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批准已列入法律硕士专业学位试办单位。现每年招收全日制本科生200余人,专科生30-50人,并开设了法律专业大专函授班、专业证书班、本科进修班、硕士研究生课程进修班等多种形式的成人教育项目。自1982年以来,已为社会培养硕士生、本科生、专科生等各类专门法律人才近5000人。
长期以来,本院教师兢兢业业、努力耕耘,在教学和科研方面取得了一系列成就,先后获国家级教学奖、科研奖等3人次,获省级教学奖、科研奖等12人次,获评江苏省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1人次,获评省级优秀中青年骨干教师2人次,7人被评为苏州大学优秀青年骨干教师。先后承担(主持)国家级社科研究项目5项,省级研究项目20余项,出版各类专著、教科书、译著等60余种,发表学术论文1000余篇(其中包括在海外学术刊物及国内权威刊物发表的论文50余篇)。
近年来,本院对外学术交流也有重大发展。先后有25人次赴美国、加拿大、日本、韩国、新加坡、香港、日本等地进修、讲学、参加学术会议、访问,邀请外籍及台港澳专家讲学70人次。行政法重点学科还与上海市人民政府行政法制研究所等实际部门开展了合作研究。
苏州大学已进入国家"211"工程,我院"现代政府法律管理"科研项目也已被列入"211"重点资助项目。本院师生员工将抓住机遇,同心同德,弘扬东吴法学传统,再创辉煌!
苏州大学专业列表
文学院
传播学 新闻学 汉语言文字学 中国现当代文学
中国古代文学 戏剧戏曲学 文艺学 课程与教学论
美学
商学院
企业管理 金融学 会计学 农业经济管理
区域经济学 财政学 世界经济 政治经济学
工商管理硕士
教育学院
应用心理学 教育经济与管理 发展与教育心理学 高等教育学
教育学原理 课程与教学论
外国语学院
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 英语语言文学 俄语语言文学
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
行政管理 政治学理论 马克思主义理论与思想政治教育 马克思主义哲学
伦理学 课程与教学论 中国哲学 外国哲学
法学院
法律硕士 刑法学 宪法学与行政法学 诉讼法学
国际法学 法学理论 法律史
社会学院
社会保障 社会学 档案学 中国近现代史
中国古代史 专门史 世界史
化学化工学院
应用化学 有机化学 分析化学 无机化学
物理化学 高分子化学与物理 课程与教学论
电子信息学院
通信与信息系统 信号与信息处理 微电子学与固体电子学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
计算机应用技术 计算机软件与理论
医学院临床医学系
中西医结合临床 内科学 临床检验诊断学 外科学
妇产科学 影像医学与核医学 肿瘤学 神经病学
精神病与精神卫生学 麻醉学 急诊医学
数学科学学院
应用数学 概率论与数理统计 基础数学 计算数学
课程与教学论
药学院
药物化学
艺术学院
设计艺术学 美术学
生命科学学院
细胞生物学 遗传学 课程与教学论 免疫学(理学)
水产养殖 特种经济动物饲养 农业昆虫与害虫防治
物理科学与技术学院
检测技术与自动化装置 凝聚态物理 光学 理论物理
课程与教学论 材料物理与化学
放射医学与公共卫生
营养与食品卫生学 卫生毒理学 放射医学 流行病与卫生统计学
劳动卫生与环境卫生学 生物医学工程
机电工程学院
控制理论与控制工程 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 机械电子工程 机械设计及理论
体育学院
体育教育训练学 体育人文社会学 运动人体科学
医学院基础医学系
药理学 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 法医学 生理学
病理学与病理生理学 免疫学 人体解剖与组织胚胎学 病原生物学
材料工程学院
服装 材料学 纺织工程 纺织化学与染整工程
纺织材料与纺织品设计
医学院临床医学儿科系
儿科学
信息光学工程、现代光学技术研究所
光学工程
苏州大学医学院的前身为在海内外享有盛誉的苏州医学院,至今已有90多年的办学历史。目前,学院设有基础医学系、临床医学一系(医学影像学系、护理学系)、临床医学二系、临床医学三系、临床医学四系、儿科学系等10个独立建制的教学实体系以及综合办公室、教学科研办公室和学生工作办公室。医学院拥有基础医学一级学科博士点和临床医学一级学科专业学位博士点,2个博士后流动站,共有博士学位点35个,硕士学位点52个。
学校简介
苏 州大学坐落于素有“人间天堂”之称的古城苏州,是国家“211工程”重点建设高校和江苏省省属重点综合性大学。其前身为创建于1900年的东吴大学。1952年全国院系调整时东吴大学与苏南文化教育学院、江南大学数理系合并为苏南师范学院,同年定名为江苏师范学院,在原东吴大学校址办学。1982年经国务院批准改办为苏州大学。经教育部和江苏省省政府批准,苏州蚕桑专科学校、苏州丝绸学院、苏州医学院先后于1995年、1997年、2000年并入苏州大学。目前,苏州大学已发展为一所具有相当规模,基础较为雄厚,办学效益显著,在国内外具有一定知名度的地方综合性大学。
一 百年来,苏州大学先后向社会输送了15多万名大学生和研究生,其中许多人已成为科学、教育、文化等各项事业中的著名学者和知名人士。原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费孝通、孙起孟、雷洁琼,原全国政协副主席赵朴初、董寅初,著名科学家、诺贝尔奖获得者李政道,著名的法学专家倪征日(奥) 、著名蚕桑教育家郑辟疆、著名脑外科专家和医学教育家杜子威、香港知名人士杨铁(木梁)、查良镛(金庸)、现任江苏省副省长张卫国、省政协副主席陆军;江苏省委原副书记顾浩、副省长吴锡军、江苏省政协原副主席童傅、周桑漪,以及谈家桢、刘建康、宋鸿钊等三十多位两院院士都是我校校友。
苏 州大学现有12个博士后流动站、6个一级学科博士授权点、80个二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含自设专业8个)、1个一级学科专业学位博士点、204个硕士点(含自设专业8个)以及10个专业硕士学位授予点,本科专业101个,4个国家级重点学科、2个国防科工委重点学科、1个国防科工委重点建设专业点、24个省部级重点学科,9个省部级重点实验室,1个省级工程中心,2个国家人才培养基地,1个普通高等学校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1个国家体育总局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目前,拥有各类在校生约50000人(其中研究生12100多人、本科生21000多人,成人学历教育11200多人):教职工4000余人,其中中国工程院院士3人,双聘院士4人,教授、副教授1300余人,一支力量比较雄厚,结构比较合理的师资队伍已初步形成。
近 年来,苏州大学坚持教学和科研两个中心,在加强基础、拓宽口径、强化应用、重视实践的思想指导下,不断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在注重基础理论研究的同时,面向地方经济主战场,加强了应用性、开发性研究,科研工作取得了累累硕果,先后获得包括国家自然科学奖、国家科技进步奖和国家发明奖在内的省部级以上科研奖400多项。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最新公布的数据表明,苏州大学SCI索引名列全国高校第27位。
苏 州大学现有5个校区,占地面积2368亩,建筑面积近120万平方米。学校图书资料丰富,图书馆馆藏图书388万册,中外期刊2800余种;分析测试中心、现代教育技术中心、服装中心、网络中心等设备先进;拥有为教学科研服务的苏州大学出版社。学校还编辑出版了多种学报、《国外丝绸》等刊物与国内外高校、科研机构交流。
我 国的改革开放政策为学校发展国际交流与合作开辟了广阔途径。苏州大学积极扩大开放,与日本、法国、韩国、新加坡、德国、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等国家及香港、台湾等地区的100所高校建立了校际交流关系,每年接收外国留学生、进修生1600余人来校学习汉语语言文学和其他有关专业。
近 年来,苏州大学注重依托本省,特别是苏南地区雄厚的经济实力和优越的人文、地域条件,积极探索为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服务的有效途径,同时进一步深化管理体制改革,坚持走后勤社会化道路,并以此作为学校鲜明的办学特色和动力。目前,天堂学府——苏州大学正以前所未有的气魄和胆识争创国内一流综合性大学,以日新月异的姿态拥抱二十一世纪。
对,是渎墅湖那里!
9. 你好,请问去东吴大学法学院应该到哪个校区报到从大陆飞哪个机场比较方便
东吴大学在台北,必然是飞桃园机场啊!大陆很多城市都有直航,要是你所在的城市没有的话可以考虑香港飞,因为可以顺路在香港玩玩。东吴大学的对外交流部在外双溪校区,虽然法学院在城中区,但是交换生的很多手续都需要到对外交流部去办的,而且东吴大学所有的宿舍都在外双溪区,所以我想你还是得到先到外双溪校区报到和办理住宿的。
10. 苏州大学王建法学院和东吴商学院那个录取线高就业前景好比较有名气
分数高绝对是东吴商学院,是苏大文科分数最高的院
但是法学院分也不低
其中金融和会计分最高,分数可以上多数985了
去年金融文科最低375,法学文科最低363,你可以看出来了吧
既然是新加的金融数学,大家对它的理解就不如老牌几个专业认知多,不知道排名
如果是你想上的话推荐来学金融,对法律特别有兴趣可以报法学
不过在分数够的情况下多少人是选择金融的
祝你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