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法学百科 » 民主法治的关系

民主法治的关系

发布时间: 2022-01-28 07:13:20

⑴ 民主与法制关系是什么

民主与法制是相互依存、相互作用、紧密联系、不可分割的。社会主专义民主是社会主义属法制的前提和基础。发展民主必须健全法制,使民主法制化、法律化;法制必须以民主为基础。一个国家法治和人治的根本区别并不在于法制的多少,也不在与是否重视法律或者法律实行的状况,根本的区别在于法律是否体现民主的精神与原则。也就是说民主与法制是依法制国方略的内含和要求。实施依法制国是发展生产力的必然要求,是发展先进文化的重要助推器,是实现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的内在要求。

市场经济是法制经济,也是民主经济,必须坚持民主与法制的统一。一是在法律面前人人平等,任何人都没有特权,特权就是产生垄断和腐化,不利于经济的健康发展;二是加强法制,使民主制度化,法律化,为市场主体提供行为准则;三是坚持"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的法则基本方针,人人享受公正的法律保护;四是坚持"一手抓建设,一手抓法制''、"这两只手都要硬'',把社会主义民主和社会主义法制有机的结合起来,才能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⑵ 民主与法治的关系

民主与法治的关系是向互保证的,民主可以让人们干自己喜欢干的事情,法治是对民主起到维护的作用,保证了人民追求自由要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追求才行,这两者之间的关系是相辅相成的

⑶ 如何理解“民主法治”与“公平正义”之间的关系

它们之间没有关系,

没有任何的关系,

无论是在政治领域,还是在社会领域或,法律事务当中.

⑷ 民主与法治的正确关系是

一、民主政治与法治是相互联系、不可分割,相辅相成的

从理论上讲,民主政治作为一国政治制度的一个重要体现,是一国进行现代化建设的一个重要方面。法治作为民主政治的一个重要因素,是民主政治逻辑内容的重要体现。民主离不开法治,法治将为民主服务作为其最终目的,法治根本的作用还是保障公民的权利。所以,法治与民主不可分离,离开民主,法治就成了无本之源;没有法治,民主便得不到切实保障。从实践角度讲,民主与法治是现代一国民主政治发展的两个重要方面,缺一不可。法治作为政治民主的重要基石,没有法治也就没有了政治民主。民主与法治为一体两面之制度。社会要发展,必须推进民主与法治两方面发展,缺少了任何一个方面,都会造成民主政治发展的不完善,造成社会的倾斜发展。民主为法治的保障,法治为民主的基石。二者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是相互依存来发展的,任何一方发展脱节,都将会影响社会发展总进程。只有二者相辅相成,充分发挥有利影响,减少弊端,才能使二者相互促进,是一国政治发展取得更大进步,为经济发展、文化发展、生态发展及和谐社会的构建提供有力的政治保障。必须将民主和法治有机结合起来,充分发挥既有的制度空间,使民主运转起来。民主与法治是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它们互为条件,不可偏废。没有宪法和法律的保障,人们的民主权利就会受到侵害,而没有民主政治的支撑,宪法和法律则有可能成为专制和独裁的工具。

二、民主政治是实行法治的基础

实践表明,没有民主政治制度,就很难有可靠的法治。民主政治作为法治实行的基础条件主要表现为:

(一)民主政治决定了法治的价值导向作用从价值导向的作用讲,法治的首要前提是作为治理依据的法律是否合理,是否具有正当性。这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法律在实践中的实施和应用。亚里士多德在法治上曾提出:已成立的法律获得普遍的服从,而大家所服从的法律又应该本身是制定得良好的法律。这里所指的良好的法律即是从法治的价值导向作用角度讲的,只有本身是合理合法的法律,才能在实施过程中有良好的价值导向作用。法治是依据法律进行治理的活动,相比于“法制”有很大的价值导向作用,如果没有价值引导作用,即使是依据法律严格办事,也不是真正意义上的法治。如果一个政府仅为了谋取自身利益,不顾人民利益,他可以制定一些是自身行为合法化的法律制度,在依据这些法律制度的基础上,为所欲为,但仅从法律角度来讲其行为是合法的,但这必然不是法治的体现。因为法治不是简单的按照法律制度来办事,而是要求所遵循的法律在价值取向上是正确的,是正当的。

(二)民主政治影响着法治实施的有效性法治是依靠法律治理国家的一系列活动。法治不是简单地依法办事,但是依法办事是法治的一个必然体现。可以说依法办事是法治的必要不充分条件。在不同时代,宣扬法治精神的人们都在不断强调依法办事。古代以洛克、卢梭等为主要的代表人物在依法办事方面都有自己的见解。卢梭①指出:“所以我愿意不但国内的任何人都不能自以为居于法律之上,而且国外的任何人也不能迫使这一国家承认他的权威。因为,不管一个国家的政体如何,如果在它管辖范围内有一个人可以不遵守法律,所有其他的人就必然会受这个人的支配。”古语云:“王子犯法与民同罪”。邓小平也曾②指出:“必须使民主制度化、法律化,使这种制度和法律不因领导人的改变而改变,不因领导人的看法和注意力的改变而改变。”通过以上论述不难看出,法律是否具有合法性和合理性取决于它是否能体现广大人民的利益和意志,而法律实施的有效性则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法律的合法性和合理性。只有符合广大人民根本利益和根本意志的法律,人们才会将其内化为自身的行为习惯去尊重、支持、遵守和维护,这样才能依法办事,才能做到法治。作为法治重要体现的依法办事,不仅是要求广大人民群众去遵守,而是对全体社会公民,包括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在内。我们所讲的民主政治不等同于过去的专制政治。在专制政治的实施中,权力是属于统治阶级的,人民群众没有行使权力、并对权力进行监督制约的权利,只能遵守、服从。而在民主政治的实行中,公民在必须履行义务的同时,还享有法律规定的合法的政治权利,可以对政治权力进行监督制约,促使政府单位及其工作人员成为依法办事的执行者,保证政治权力在法律规定的范围内运行。政治权力的产生、发展及变化都与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及政治权利息息相关。孟德斯鸠③精辟地论述道:“当立法权和行政权集中在同一个人或同一个机关之手,自由便不复存在了,因为人们将要害怕这个国王或议会制定暴虐的法律,并暴虐地执行这些法律。如果司法权不同立法权和行政权分立,自由也就不存在了。如果司法权同立法权合而为一,则将对公民的生命和自由施行专断的权力,因为法官就是立法者。如果司法权同行政权合而为一,法官便将握有压迫者的力量。如果同一个人或是由重要人物、贵族或平民组成的同一个机关行使这三种权力,即制定法律权、执行公共决议权和裁判私人犯罪或争讼权,则一切便都完了。”通过上述言论可以得知,西方国家实行的三权分立可以有效地将立法机关、司法机关和行政机关相互牵制,到达政治权力的平衡,可以有效防止某一机关或某一团体谋取政治权力,破坏法治。同样,在社会主义国家,要想实现真正的法治,必须在充分发扬民主的基础上,使人民的根本利益和意志通过法律的形式得以体现,而且要保证人民拥有民主监督和制约的政治权利,促使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真正做到依法办事。

三、实行法治是民主政治的保障

民主政治是一国的重要制度,主要表现为人民的主权得到保障。法治则是在良法的前提下,全体社会公民(尤其是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要做到依法办事。显然,民主政治是内容,而在民主政治的基础上的法治则是主要的形式,是人民主权得以实现的保障。如果一国民主政治高度发达,而没有法律的相关约束,那不过是国家在“自由”的名义下随心所欲罢了,人民的根本利益和最大意志并没有得到切实保障。我们所追求的自由不是绝对的,不是放任不管,而是相对的,是在有限范围内的最大自由。如果人人打着“自由民主”的旗号随意行事,置国家、集体及他人的合法利益于不顾,必然会助长自私自利的社会风气,国家所追求的“民主”也将发生偏差,可能会导致暴民政治。同时,法治是促进一国民主政治建设的重要途径。如果一国在追求民主过程中,在对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的监督方面没有相应的法律规范、方式和程序,公民在政治权利方面没有相关的法律保障,那将会出现人治大于法治的情况。相反,如果各方面有相对完善的法律规章制度,利用法律的严肃性和权威性,做到有法可依、执法必依、违法必究,将会更好的发展一国的民主政治建设。总之,民主政治是一国实行法治的前提和基础,而法治则是一国民主政治建设的重要保障。二者是和谐存在,相互适应,相互促进的有机统一体。

⑸ 简答:社会主义民主和法治的关系。

浅论民主与法治之关系

我在网上看到有些文章颠倒了民主与法治的关系,如judd22cn先生在《巩固共产党执政地位,维护国家长治久安(三)》一文中说:“现今之中国若要实现西方之所谓民主就必须先法治。法治是民主之前提。解决不了法治何来真正之民主。”有的甚至将民主与法治对立起来;如 ynq1q2 先生在“天益社区”——“ 天益大水库 ”所贴的《 民主会害死中国.....这个东西千万不能要!!!!》,总括 ynq1q2先生的该文章就是一句话:法治好,民主坏 ;要法治不要民主!我的观点是,没有民主就没有法治。 x{YzCNX!
e'@L:L8
要想说清为什么没有民主就没有法治,首先要弄清法制与法治的根本区别。 t'tpHj+h
DY` f*O
什么是法制?为达到解释的权威性,我以推动“人权”入宪的法学家郭道辉的解释为准;他说:法制即法律制度,任何社会都有;法制往往是“人治”底下的法制。(《报刊文摘》2005年3月11日2 版《推动“人权”人宪的法学家》)可以说,中国自公元522年前从子产(春秋时政治家,郑国司马子国之子,曾任郑相)以鼎铸刑书时起就有了法制,法制的实质是人治。 /#tb d\p"
[|/$z2PN
何谓人治?人治就是个人或少数人因缘历史原因掌握了社会公共权力,以军事、经济、政治、法律、文化、伦理等物质的与精神的手段,对占社会绝大多数的成员进行等级统治的社会体制。人治的总特征是最高掌权者凌驾于社会极其公共生活准则和法律之上。以他(或他们)为首的庞大的官僚体系是一架只对上级负责而不对人民负责的统治机器。他们可以恣意妄为,制法毁法,以权谋私,无恶不作,除非他们自我克制,改恶从善,社会则缺乏由传统习俗或有效法制支持的自律调节机制来制约大小掌权者把公共权力私人化的倾向,即所谓“天下为私”或“家天下”的倾向。(《社会科学论坛》2001年第3期第16页) 97-eQ<.nn
EPG[e7
什么是法治?为达到解释的权威性,我仍以推动“人权”入宪的法学家郭道辉的解释为准;他说:法治是人民之治。任何人,包括执政党,都应当受法的“统治”与支配。“依法治国”的“国”,应是指“国家权力”,重在“治权”、“治官”,而非治民。(《报刊文摘》2005年3月11日2 版《推动“人权”入宪的法学家》)如果我们承认法学家郭道辉的解释正确,就产生了一个问题:权力在官员手里,官员会自己依法治理自己吗? L*Z/DX^h
OGNiw3T}
之所以说没有民主就没有法治,是因为人的本性是自私的(人的本性为什么是自私的?可参看拙作《自私——人的本性》);综观古今中外历史上的名人、伟人,极少有超越这一本性的;尤其是中国传统官场中的官员,在具有了一定的权力后,无不产生极度的贪欲:(1)追求官阶的不断高升;(2)追求钱财的富有:(3)追求生活的奢侈腐化;其突出的表现是:(1)死死抓住权力不放,并且极欲传之后代;(2)极欲把手中的有限的权力,发挥出无限的敛财威力;(3)极欲扩张自己的权力;正如孟德斯鸠所说:“一切有权力的人都容易滥用权力,这是万古不易的一条经验。有权力的人们使用权力一直到遇有界限的地方才休止。”(《论法的精神》商务印书馆1961年版,第154页)因此可以断言,没有民主的体制和制度,依法治权、治官,必然是一句美妙动听的空话! vEJd[Dw
Qr{V~Z~#
之所以说没有民主就没有法治,是因为民众倘不能掌握官员的命运,官员们绝不会自觉自愿地接受“依法治权”、“依法治官”的现实;中国两千多年的“ UscY<>,<^
官本位”社会所发生的真切的事实,已经完全证明了这个论断!中国传统官场中的官员之所以不怕老百姓,敢于把老百姓不放在眼里,敢于视民意如粪土,甚至敢于欺压、凌辱、打杀老百姓,就是中国的官员掌握着老百姓的命运;中国老百姓之所以害怕官员,战战兢兢、唯命是从、忍辱偷生,还是因中国的官员掌握着老百姓的命运!中国以往一切人为灾难的根源,就在极少数人——以皇帝为首的官僚集团掌握了中国老百姓的命运! 7DBWyUV
x"Ly
之所以说没有民主就没有法治,是因为法治社会必须是法律高于一切,法大于权的社会!而要想法律高于一切,法大于权,所有官员就必须心甘情愿的接受法律的要束和制裁;而要想让所有的官员心甘情愿的接受法律的要束和制裁,就必须要由老百姓掌握所有官员的命运:即以民主制度选举产生所有的官员,也才能相应产生民众的知情权、参政权、监督权、制衡权、弹劾权、罢免权。中国的皇权帝王专制两千多年来之所以能够法大于权,就是因为以皇帝为首的官僚集团不是由民众选举产生的,而是靠暴力掠得的天下。 %egd1w
hcB8i9NtO
之所以说没有民主就没有法治,是因为法治社会必须是立法、司法、行政三权分立的社会;“现代法治在当今的最大特征是由虚君制、三权分立的内阁制或总统制及地方自治体现出来的相互依法有效制约的政治多元化自律调节原则,它永远杜绝了任何政治明星或野心家的太阳神化的可能性”。(《社会科学论坛》2001年第3期第16页)没有制约、制衡的权力必然是绝对的权力,绝对的权力必然绝对的腐败;这是中国自古以来帝王极权专制社会贪污、腐败、灭亡,再贪污、再腐败、再灭亡的终极根源;因为没有任何权力的掌握者愿意自己的权力被监督、被制约、被制衡,这是人的自私的本性所决定的;另外,对权力的制约、制衡必须以权力对权力,并且制约、制衡的权力必须大于被制约、被制衡的权力;要达此目的,非民主体制和制度不可。 T.U5BW\]
M>!*6) a+
之所以说没有民主就没有法治,是因为法治社会必须是言论、出版自由的社会,换句话说,没有言论、出版自由的社会,绝不是法治社会!中国自秦以降的帝王极权专制社会,不仅没有言论、出版自由,而且大兴文字狱,一句“清风不识字”就掉了脑袋!以皇帝为首的官僚集团,为什么剥夺民众的言论、出版自由?因为他们知道,他们对民众的统治是建立在谎言欺骗、愚昧迷信的基础上,一旦有了言论、出版自由,人们也就有了识别、比较的资料,就有可能觉醒,反抗他们的压迫、剥削。换言之,以皇帝为首的官僚集团,之所以能够剥夺民众的言论、出版自由,就是因为在那个社会没有民主,没有民主体制和民主制度。 cLG!bIO `t
-npl(^K
之所以说没有民主就没有法治,是因为法治社会必须是“民本位”社会;即法治社会必须体现并保障公民的尊严、权利和自由,保护每一个人利益;靠谁来保障?不是靠官员、靠警察,而是靠民主体制和制度。中国自古以来就是“官本位”社会,所以民众从来都是被管理、被剥削的对象。 DRA(+=%
0 uf'gbjf
在本文即将结束的时候,有必要探讨什么是民主?在现代宪政理论中,民主的基本含义是政治事务中最基本的权利应属于人民。民主能让我们避免独裁者暴虐、邪恶的统治,能保证公民享有更为广泛的基本权利,使人民能够运用自我决定的自由,在自己选定的规则下生活。 B%59T}"
3):F\v
依据北京大学教授王浦劬主编的《政治学基础》(北京大学出版社1995年版),民主一词具如下含义: O"$-@c*
(1)民主是按照人民的意志进行政治统治。民主的本质就是人民主权的实现。 %UXxP(g
(2)民主是人民投票决定权力的归属。民主的现实含义应该是人民有权通过投票决定由谁来充当政治精英,民主是“某些人通过获取人民选票而得到作出决定的权力”。 3*;um)j2:
(3)民主是多种利益集团的相互作用,相互妥协之后的相互合作的一种体制和制度。 m9=:|p
(4)民主就是人民参与政治决策。如美国政治学家科恩所指出:“民主是一种社会管理体制,在该体制中社会成员大体上能直接或间接地参与影响全体成员的决策”。 &} ? G
4x(pa
(5)民主是特定的社会经济基础上的上层建筑,民主是一种保障公民权利得以实现的国家形式。 T~5wULw'
g,n3^VX
我要说明的是,民主和法治在现阶段并非尽善尽美,它无可避免的存在这样那样的不足或缺欠,但它是人类智慧在现阶段发展的最高成果;虽然它非尽善尽美,但比专制要进步得多;就象资本主义虽然不乏可谴责、可鞭挞之处,但它仍比帝王极权专制社会要进步、要美好得多一样。 (WYpi cHM^
zr@nE_!z>
陆英民 OE}Q[nh7Y3
2007年1月21日00:30时一稿 a$)K 6Oy

⑹ 社会主义民主和法制的关系是什么

民主与法制是辩证统一的关系:民主是法制的灵魂,没有脱离法制而独存的民主。即便有,那也不能算是真正的民主。而法制则是民主的载体,只有良好的法制才能使民主变为事实,使民主变成现实的法制。
社会主义民主与社会主义法制是相互依存的。其中,社会主义民主处于主要的地位,对法制起着决定作用。社会主义民主是社会主义法制赖以产生、发展和完善的前提和基础。只有广大人民群众争得民主之后,才有可能产生社会主义法制;只有充分发扬民主才能健全和完善社会主义法制;只有通过发扬社会主义民主,社会主义法制才能得到真正的贯彻、落实;只有发展社会主义民主,社会主义法制才能够不断发展。所以,社会主义法制的建立、发展、完善和作用的发挥,都受到了社会主义民主发展过程和建设程度的影响和制约。没有社会主义民主,也就没有社会主义法制。虽然社会主义法制对于社会主义来说处于从属地位,但是社会主义法制绝不是消极被动的。因为广大人民群众取得了革命的胜利,取得了统治地位,只是为实现他们当家作主、行使民主权利实现了可能性。但要是这种可能性转化为现实,仍然需要他们所确立的反应本阶级利益的民主原则和民主权利必须得到全社会的实际承认,他们的这种民主原则和民主权利的贯彻落实必须有强有力的保障。这些条件只有通过法律制度的形式才能够实现。社会主义法制正式这两种条件的载体。因此可以说,社会主义法制是社会主义民主的法律表现形式,是社会主义民主的体现,它对于确立社会主义民主,保障社会主义的实现和发展,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

⑺ 民主与法制的关系

民主和法制的关系如下:

民主是法制的一个组成部分:它是根据法规制度,按照管理层次的原则,组织活动,处理关系的一项管理工作。民主是活动,处理关系的一项管理工作。

民主以法制为中心,民主对企业管理中所需资金的筹集、投放、运用和分配以及贯穿于全过程的决策谋划、预算控制、分析考核等所进行的全面管理。

民主的控制性决定了必须以法制要素为中心。民主的职能包括财务预测、财务决策、财务计划、财务控制和财务分析评价。其中,财务决策和财务控制处于关键地位,关系到企业的兴衰成败,

一方面是受雇主雇用,从事工作获取工资者,另一方面是雇用劳工的事业主、事业经营之负责人或代表事业主处理有关劳工事务之人,彼此间的关系即属劳雇关系。劳资关系的良好与否,关系生产秩序、社会安定及国家安全。

(7)民主法治的关系扩展阅读:

民主的作用:

1、协助发展战略

分析现有人力资源状况,预测人员需求,制定、修改人力资源规划,经上级领导审批后实施。

2、在各部门的协助下进行工作分析;

提出岗位设置调整意见;明确部门、岗位职责及岗位任职资格;修改和完善部门、岗位职责说明书;合理评价岗位价值。

法制的作用:

1、在一定的整体目标下,调整关于资产的购置(投资)

资本的融通(筹资)和经营中现金流量(营运资金),以及利润分配的管理。

2、能够明确将来应该实现的目标。

通过市场营销策划,可以使企业确立明确的营销目标。不仅可以加速企业营销由现实状态迁跃,而且可以减少许多迂回寻找目标造成的无效劳动。

有了目标,企业的营销活动就有了方向,就可以进行人力、物力、财力的优化配置,采取措施调动职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朝着目标不断努力。

参考资料来源:网络-民主

网络-法制

⑻ 社会主义国家民主与法制的关系

社会主义法制是对社会主义民主的保障。我国的社会主义法制是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根据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总结人民群众革命和建设的实践经验,在社会主义民主的基础上建立和发展起来的。社会主义民主法制化,就是把社会主义民主与社会主义法制紧密结合起来,溶为一体,把民主的原则和权利用完备的国家法律形式固定下来,把民主的内容、形式、程序等纳入法制的轨道,变成稳定的政治制度。
社会主义民主与社会主义法制是相辅相成,不可偏废的。只有建立和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才能建立和加强社会主义法制。只有加强社会主义法制,社会主义民主才能得到体现和保障。

⑼ 简述民主和法治的关系

①社会主义民主是主权在民、人民当家作主的制度。人民有权以有秩序的方式、以符合中国国情的方式选举官员、罢免官员、监督官员;各级官员必须对选民负责,而不是对上司负责;实行言论自由,新闻应当反映民意而不是官意;权力必须相互制约,司法充分独立;落实地方自治制度,同时确保国家的统一,禁止分裂国家等违宪行为。
②社会主义法治根本不同于专制社会的镇压人民、制御百姓的法制。社会主义法治,第一要确保人民的主权,制御、约束各级统治者;第二要保护人权,尊重多数人的选择,保护少数人的权利;第三要制裁违规者,打击违法犯罪者。社会主义法治要求:宪法必须不折不扣地履行,法规制度不得违背宪法;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特别是各级统治者要模范守法;实行无罪推定制度,不得逼供,公民非经法律程序不得被逮捕、被剥夺财产;保证司法实体正义、程序合法。

⑽ 社会主义民主与社会主义法治的关系

(一)民主是法制的基础

1. 社会主义民主是社会主义法制的前提。只有实现社会主义民主,由工人阶级和全体人民掌握政权,才谈得上制定出体现自己意志的法制。现代意义上的法制,中心环节是依法办事,人人在法律面前平等,反对超越法律的特权。这种法制只存在于民主政体中,决不能存在于专制政体中。

2. 社会主义民主是社会主义法制的一个原则。法制的民主原则是指在立法、执法、守法、法律监督等法制的种种环节上。都实行民主。坚持法制的民主原则是由社会主义法制的本质决定的。

3. 社会主义民主是社会主义法制的力量源泉。充分发扬民主,使人民在立法、执法、司法、守法和法律监督方面都发挥作用,社会主义法制建设就有成功的保障。

4. 随着社会的发展,民主不断完善、健全、发展。相应地,法制也必然随之发展、健全、完善。

(二)社会主义法制是社会主义民主的保障

1. 社会主义法制确认社会主义民主。民主要得以存在、实现和发展.需要法制加以确认、肯定。

2. 社会主义法制规定社会主义民主的范围。

3. 社会主义法制规定如何实现社会主义民主。一方面法制规定实现民主的程序和方法,为人民行使各项民主权利提供有效措施。另一方面规定对行使民主权利的制约,保障人民能正确地行使民主权利。

4. 社会主义社会仍然存在危害民主的违法犯罪行为,这就需要用法来制裁这些行为,使民主得到切实保障。同时,法制也是同官僚主义进行斗争的武器,通过这种斗争,保障社会主义民主。

热点内容
行政法3大块 发布:2025-02-08 10:09:47 浏览:333
辽宁大学法律硕士排名 发布:2025-02-08 09:38:54 浏览:8
应宝市法律援助志愿者章程 发布:2025-02-08 09:30:28 浏览:259
法治是制度吗 发布:2025-02-08 09:16:40 浏览:55
网约车中的行政法问题 发布:2025-02-08 08:26:50 浏览:263
贵州计生条例2017 发布:2025-02-08 08:06:35 浏览:8
公司大股东需要承担法律责任吗 发布:2025-02-08 08:02:52 浏览:202
遗嘱律师咨询电话 发布:2025-02-08 07:45:20 浏览:178
劳工道德风险评估表 发布:2025-02-08 07:38:32 浏览:821
人大最高立法权包括 发布:2025-02-08 07:25:34 浏览:4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