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法学百科 » 刑法学第二次作业

刑法学第二次作业

发布时间: 2022-01-29 12:21:57

『壹』 刑法学(2)形成性考核册答案

王某,男,44岁,某医院职工.王某得知其妻刘某有了婚外情后即怀恨在心,欲致其于死内地.2001年12月19日,王某制了容一个定时爆炸装置.12冃21日上午,王某将爆炸装置定好时间后谎称要去登山游玩,带着刘某一起爬上了一座游人云集的山头.中午12点左右.王某将用报纸包好放在塑料袋中伪装成午餐的爆炸装置让刘某拿着,然应以上厕所为名离开刘某.12点30分左右,定吋爆炸装置发生爆炸,刘某被炸身亡,刘某周围的游人一死三伤.王某被抓获后主动交代,2000年2月因与吴某发生争执而将吴某扎伤,经查属实.吴某的伤为轻微伤.伤.

『贰』 刑法学第二次网络作业题

1.刑法的溯及力
刑法的溯及力是指刑法生效以后,怎样适用发生在刑法生效以前的行为。

发生在刑法生效以前的行为,适用刑法应遵循以下规定:

一、发生在一九四九年九月三十日以后至一九九七年十月一日以前的行为,生效的刑法认为是犯罪而生效前的法律不认为是犯罪的,适用当时的法律,生效的刑法对该行为不具有溯及力,即不能对该行为定罪量刑;

二、发生在一九四九年九月三十日以后至一九九七年十月一日以前的行为,当时的法律认为是犯罪,而生效的刑法也依法认定应当予以追诉的,按照当时的法律规定定罪量刑,不能按照生效的刑法规定定罪量刑;

三、发生在一九四九年九月三十日以后至一九九七年十月一日以前的行为,当时的法律认为是犯罪,而生效后的刑法认为不是犯罪,或者虽然认为是犯罪,但是处刑较轻,依生效后的刑法定罪量刑,即生效的刑法对该行为具有溯及力;

四、刑法生效以前,人民法院按照当时的法律已作出生效判决,不适用生效刑法,即生效刑法对刑法生效以前的判决不具有溯及力。

概括而言,刑罚的溯及力就是遵循“从旧兼从轻原则”。

2.犯罪客体
犯罪客体,是指我国刑法所保护而为犯罪行为所侵犯的社会主义社会关系。社会关系就是人们在生产和共同生活活动过程中所形成的人与人之间的相互关系。社会关系有物质的

社会关系和思想的社会关系之分,它们都有可能受到犯罪行为的侵犯而成为犯罪客体

3.能犯未遂

能犯未遂和不能犯未遂。能犯未遂是指根据犯罪时的主客观情况,犯罪行为本来有可能得逞,但由于行为人意志以外因素的介入使犯罪没有得逞。不能犯未遂,是指由于行为人主观认识上的原因或行为手段或行为对象等原因,犯罪不具备得逞的客观可能性。

对未遂犯的刑事责任,刑法规定可以比照既遂犯从轻或者减轻处罚。
4.吸收犯
什么是吸收犯?刑法学界观点大体一致。“吸收犯,是指数个犯罪行为,其中一个犯罪行为吸收其它的犯罪行为,仅成立吸收的犯罪行为一个罪名的犯罪形态。”① 根据这样的定义,显然无法将吸收犯与牵连犯区别开来。因为它们没能很好地给出一个犯罪行为吸收另一个犯罪行为的原因。如有人认为,吸收犯的吸收关系应根据一般观念和法律条文的内容来加以认定。② 这种观点显然是不合适的。因为一般观念是一个不确定的概念,无法明确吸收犯的标志。也有人认为,一罪吸收他罪,是因为“一罪之构成要件为他罪所当然包括,或所犯之罪为他罪必然得由之方法或当然可得之结果”③ 这种观点虽给出了部分原因,即“一罪之构成要件为他罪所当然包括”,这是其值得肯定之处,但对于什么样的方法为“必然得由之方法”,什么样的结果为“当然可得之结果”,缺乏判断标准。虽然有人主张以犯罪构成的主观方面去判断一罪是否是实现他罪之目的的必由之方法或是否是实现他罪之目的的必得之结果。④ 但我们认为,这种标准,将一种犯罪形态的成立任由犯罪人解释,是不足取的,而且仅从主观方面去找根据,很难说不会带有片面性。

5.累犯

1.多次犯罪。《元典章新集·刑部·再犯贼人》:“前后十次如此凶恶,累犯不悛。”

2.已经犯过判处有期徒刑以上刑罚之罪,服刑完毕或赦免后,在一定期限内又犯必须判处有期徒刑以上刑罚之罪的人。

刑法第65条(一般累犯) 被判处有期徒刑以上刑罚的犯罪分子,刑罚执行完毕或者释放以后,在五年以内再犯应当判处有期徒刑以上刑罚之罪的,是累犯,应当从重处罚,但是过失犯除外。 前款规定的期限,对于被假释的犯罪分子,从假释期满之日起计算。

刑法第66条(特别累犯) 危害国家安全的犯罪分子在刑罚执行完毕或者释放以后,在任何时候再犯危害国家安全罪的,都以累犯论处。 我给大家分析一下一般累犯的构成要件还有特点,以便大家自己做判断,楼主说的也是完全正确的,这是教科书上的标准解释,容易理解,结合到中国的司法实践就看我的就ok了。

这样规定的目的是显而易见的,就是保卫我们的PARTY,保卫我们的Government.

6. 牵连犯
牵连犯是指以实施某一犯罪为目的,而其犯罪的方法行为或者结果行为又触犯了其他罪名的情况。

二、牵连犯的构成

构成牵连犯,必须具备以下条件:

1、牵连犯必须有两个以上的危害行为,这是构成牵连犯的前提条件。行为人只有实施了数个行为才有可能构成牵连犯。如果只实施了一个行为,无法形成行为之间的牵连关系。

2、牵连犯的数个行为之间必须具有牵连关系。所谓牵连关系,是指行为人实施的数个行为之间具有手段与目的或者原因与结果的关系。

3、牵连犯的数个行为必须触犯不同的罪名,这是牵连犯的法律特征,也是确定牵连犯的标志。

三、牵连犯的处理

牵连犯是裁判上的一罪,因而实行从一重罪处断的原则。也就是说,对牵连犯应当采用吸收的原则,按照数行为所触犯的罪名中最重的罪论处。

7. 刑事责任
实施犯罪行为必须承担的法律责任。具体表现为犯罪分子有义务接受司法机关的审讯和刑罚处罚。我国刑法规定:故意犯罪,应当负刑事责任;过失犯罪,法律有规定的才负刑事责任。已满十六岁的人犯罪,应当负刑事责任;已满十四岁不满十六岁的人犯故意杀人、故意伤害致人重伤或死亡、强奸、抢劫、贩卖毒品、放火、爆炸、投毒罪的,应当负刑事责任。刑法还对精神病人、醉酒人以及正当防卫、紧急避险的刑事责任问题作了规定。

行为人实施刑事法律禁止的行为所必须承担的法律后果。负刑事责任意味着应受刑罚处罚。这是刑事责任与民事责任、行政责任和道德责任的根本区别。

8. 正当防卫

<一>法律解释:为使公共利益、本人或他人的人身和其他权利免遭正在进行的不法侵害而进行反击,致使侵害人受到某种损害的行为。构成正当防卫需要具备两方面的要件,即侵害方面的要件和防卫方面的要件。

侵害方面的要件是:①必须存在不法侵害的行为。②侵害行为必须是正在进行的 。对于预备的或想象的侵害行为,不能借口正当防卫,先发制人,而只能采取预防措施;对于已经实施的侵害行为,如果没有实施到底而中止或者已经实施完了,也不能适用正当防卫的规定。但侵害行为虽已完成,却在仍能排除其危害的情况下,则应认为侵害行为仍在继续中。例如罪犯抢夺他人财物逃跑,事主立即追踪并强行将财物夺回的行为应属正当防卫。如果抢夺者已经逃匿,事后被事主发现,就不能认为侵害的事实正在进行。

防卫方面的要件是:①防卫必须针对侵害人本人,而不能针对第三人。如果实施了损害第三人利益的方法,不能适用正当防卫的规定。②防卫不能过当。即正当防卫不能超过必要的限度,造成不应有的损害。必要限度不是指防卫者和侵害者的损害是否基本均衡,而是指是否超过了有效地制止不法侵害的限度。如果防卫行为不是当时制止不法侵害行为所必需,因而对侵害人造成不应有的损害,就是防卫过当。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规定,正当防卫行为不负刑事责任。防卫过当应负刑事责任,但应酌情减轻或免除处罚。

为了使国家、公共利益、本人或者他人的人身、财产和其他权利免受正在进行的不法侵害,而采取的制止不法侵害的行为,对不法侵害人造成损害的,属于正当防卫,不负刑事责任。正当防卫明显超过必要限度造成重大损害的,应当负刑事责任,但是应当减轻或者免除处罚。对正在进行行凶、杀人、抢劫、强奸、绑架以及其他严重危及人身安全的暴力犯罪,采取防卫行为,造成不法侵害人伤亡的,不属于防卫过当,不负刑事责任。

9. 贪污罪

本罪是指国家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侵吞、窃取、骗取或者以其他手段非法占有公共财物的行为。

10. 重婚罪
重婚罪,是指有配偶又与他人结婚或者明知他人有配偶而与之结婚的行为。

(一)客体要件

本罪侵犯的客体是一夫一妻制的婚姻关系。一夫一妻制是我国婚姻法规定的原则,重婚行为破坏了我国社会主义婚姻、家庭制度,必须予以刑事处罚。

(二)客观要件

本罪在客观方面表现为行为人必须具有重婚的行为。即有配偶的人又与他人结婚的,或者明知他人有配偶而与之结婚的,就构成重婚罪。

所谓有配偶,是指男人有妻、女人有夫,而且这种夫妻关系未经法律程序解除尚在存续的,即为有配偶的人;如果夫妻关系已经解除,或者因配偶一方死亡夫妻关系自然消失,即不再是有配偶的人。所谓又与他人结婚,包括骗取合法手续登记结婚的和虽未经婚姻登记手续但以夫妻关系共同生活的事实婚姻。所谓明知他人有配偶而与之结婚的,是指本人虽无配偶,但明知对方有配偶,而故意与之结婚的(包括登记‘结婚或者事实婚)。此种行为是有意破坏他人婚姻的行为。

『叁』 刑法学2第二次作业

一、犯罪构成要件是法律选择规定的。
二、某甲与某乙恋爱,甲的父亲丙坚决反对,对甲多次进行辱骂与殴打,并对其进行看管,不允许甲与乙见面,致使甲自杀身亡。在本案中,作为刑法上因果关系的原因是( 丙的暴力干涉婚姻自由行为 )。
三、某甲产生报复杀人的意图并向其朋友乙透露,在乙的规劝下甲最终放弃的报复杀人的意图。甲的行为是( 以上都不是 )
四、我国刑法规定,被教唆的人没有犯被教唆的罪,对教唆犯( 可以从轻或者减轻处罚)。
五、某甲盗窃手枪一支私自藏匿家中,被怀疑后,拒不坦白交待,后被公安人员搜出。某甲的行为(是盗窃枪支罪)。
六、某甲于 1992年 12月因交通肇事罪被判处有期徒刑 1年,刑满释放后,于1997年11月又犯煽动颠覆国家政权罪,被判处有期徒刑1年。某甲的行为(不构成累犯)。
七、生产、销售假烟,销售额达100万,构成(生产、销售伪劣产品罪)。
八、使用暴力拘禁他人并致其伤残的,(以故意伤害罪定罪处罚)。
九、按照我国刑法规定,伪证罪发生在(刑事诉讼)中。
十、明知自己的行为会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并且希望或者放任这种结果发生的心理态度是(犯罪故意)。

『肆』 刑法学2作业3第一题

构成入室抢劫罪。应当以入室抢劫罪判处。适用罪责刑相适应原则。

『伍』 刑法学1第二次作业,请高手详细解答,谢谢!

1、B 特别规定,有外交豁免权的外国人在域内犯罪通过外交途径解决
2、D 新刑法是97年颁布,甲的犯罪行为已在新刑法颁布之后,不涉及溯及问题
3、C 有条件,即不是完全依照刑法追究。根据域外受刑情况可以减免判刑。
4、D 目的是为了节约刑法调整成本,也体现刑法谦抑性
5、C 77条,69条
6、D 第6条第二款
7、A 故意杀人是结果犯,行为结果未成,行为发生,且主观故意,未遂。
8、D
9、C 出于人道主义应该延缓刑罚。
10、B 排除法得出
11、C 第50条规定死缓变更故意犯罪经核准后死刑执行。

『陆』 刑法学(1)作业3 第二题

本例应按两抄个案分别处理。
周某、甘某、李某犯的是侮辱罪,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四十六条规定 以暴力或者其他方法公然侮辱他人或者捏造事实诽谤他人,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剥夺政治权利。
孔X详、胡X瑜犯的是强奸罪,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三十六条以暴力、胁迫或者其他手段强奸妇女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

奸淫不满十四周岁的幼女的,以强奸论,从重处罚。

强奸妇女、奸淫幼女,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者死刑:

(一)强奸妇女、奸淫幼女情节恶劣的;

(二)强奸妇女、奸淫幼女多人的;

(三)在公共场所当众强奸妇女的;

(四)二人以上轮奸的;

(五)致使被害人重伤、死亡或者造成其他严重后果的。

孔X详、胡X瑜属于强奸罪的情节严重行为,按法应从重处罚

『柒』 刑法学第二次作业(2)

1(ab)2(c)

『捌』 请问电大刑法学2作业答案是什么

构成了投放危险物质罪和污染环境罪。
胡某的公司以废物利用的名义从国外一家公司进口回了1600余吨答被淘汰的电视机电脑手机等电子产品进行拆解回收之后的剩余物资和处理过程中产生的废水等呗一随意倾倒.排放.焚烧等方式进行了外理,结果导致周边村庄群众白玉人呼吸道疾病集中爆发一面与某根的以及附近的地下水被严重污染,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和恶劣的社会影响,
根据刑法典第114条和第115条第一款的规定,犯本罪的,处3年以上10年一下有期徒刑 至人重伤、死亡或者使公私财产遭受重大损失的,处10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者死刑

『玖』 刑法学1作业2

放火罪,是指故意放火焚烧公司财产,危害公共安全的行为。

赵某的行为专已经构成放火罪的既属遂。其行为是犯罪行为。

由于赵某的年龄未满14周岁,不应当受刑事处罚。但不受处罚,不代表其行为无罪。

另《刑法》第17条第4款规定:“因不满十六周岁不予刑事处罚的,责令他的家长或者监护人加以管教;在必要的时候,也可以由政府收容教养。”

『拾』 09 秋季 刑法学第一次作业

单选:
第一题,它是犯罪的本质特征。
第二题,有期徒刑执行完毕。回
第三题,放火罪。答
第四题,绑架罪。
第五题,贪污罪。
多选:
第一题,罪刑法定、适用刑法人人平等、罪责刑相适应。
第二题,是犯罪概念的具体化 、由主客观要件组成。
第三题,犯罪客体、犯罪对象、犯罪主体。
第四题,同类客体、直接客体、一般客体。
第五题,法律的规定、职务上的要求、引发危险的先前行为。
第六题,对危害结果发生的认识程度、对危害结果可能发生所持的态度。
第七题,本人合法的财产权益、本人的人身权益 、他人合法的财产权益、他人的人身权益。
第八题,拘留、有期徒刑、死缓。
第九题,自首犯。
第十题,5年、10年、20年。
第十一题,贵重金属、淫秽物品、珍稀植物制品、手机。
第十二题,偷税数额占应纳税额10%以上并且偷税数额在1万元以上、因偷税被税务机关给予2次行政处罚后又偷税的。
第十三题,盗窃罪、故意毁坏财物罪。
第十四题,代为保管的他人财物、他人的遗忘物、他的埋藏物。
第十五题,乙构成私放在押人员罪、丙构成包庇罪、 丙构成窝藏罪。

热点内容
法治是制度吗 发布:2025-02-08 09:16:40 浏览:55
网约车中的行政法问题 发布:2025-02-08 08:26:50 浏览:263
贵州计生条例2017 发布:2025-02-08 08:06:35 浏览:8
公司大股东需要承担法律责任吗 发布:2025-02-08 08:02:52 浏览:202
遗嘱律师咨询电话 发布:2025-02-08 07:45:20 浏览:178
劳工道德风险评估表 发布:2025-02-08 07:38:32 浏览:821
人大最高立法权包括 发布:2025-02-08 07:25:34 浏览:485
今年是民法典 发布:2025-02-08 07:25:33 浏览:168
婚姻法中孳息的解释 发布:2025-02-08 07:14:26 浏览:93
道德基础测试 发布:2025-02-08 06:53:40 浏览: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