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法学百科 » 关爱老人立法

关爱老人立法

发布时间: 2022-01-29 23:50:16

⑴ 常回家看看入法,你觉得该法律条文能否真正解决空巢老人的实际问题

未必,但是做子女的一定要从心出发,打心里愿意回家看看,看看并不是真的看看,而是陪伴,而且很多公司企业都有这个探亲假,可以好好利用这个时间去陪陪父母。

⑵ 扶老人被讹 大家都关心事实双方,那高高在上的立法者 立法专家的责任呢

任何国家、任何时期的法律都不可能面面俱到,也不可能没有漏洞。法律是一内步一步完善的,容但再完善也会有漏洞,也不会面面俱到。
扶老人被讹,主要是讹人者的道德问题,不一定是法律问题。即使是法律问题,也不是立法者能阻止得了的。立法者有责任和义务时刻阻止讹人吗?能时刻阻止杀人放火吗?!

⑶ 60岁以上老人能工作吗

60岁以上老人都可以继续工作,是合法且没有限制的。只是不能再继续交保险了。

国务院《劳动合同法实施条例》第二十一条规定:劳动者达到法定退休年龄的,劳动合同终止。原则规定,在用人单位参保缴费的人员女达到55周岁、男达到60周岁后,不得继续以职工身份参保,用人单位应在职工达到退休年龄当月及时为其办理停保。

职工已经到达退休年龄,必须及时办理退休手续,如果继续上班,超出的时间不计算连续工龄,多缴纳的养老保险也不能计算,办理退休,领取退休费之后,单位如果继续留用,可以签订协议,但是不能再缴纳社会保险,一切待遇,按照协议执行。

所以如果到了退休年龄还继续工作的,双方之间的关系属于劳务合同性质,如果没有约定的缴纳社保义务,公司可以不购买社保。

(3)关爱老人立法扩展阅读:

据《朝日新闻》报道,日本空调生产商大金工业公司确定将退休年龄由60岁上调至65岁,本人如有意愿可以返聘工作到70岁。大金工业近期将进行劳资谈判,最快将在下一年度实施。

目前,日本政府也希望员工在65岁以后仍能继续在企业工作,该制度的推出走在了政府前面。

大金工业目前将退休员工返聘工作至65岁。虽然他们的年收入比退休前减少了30%,但是工作时间延长了五年。大金工业的目标是在65岁之前能够维持退休前的水平,提供一个能够安心工作的环境。

在人手短缺的情况下,确保资深技术人员等成为当前的课题,该公司将通过返聘65岁以上的员工来应对这一问题。

伴随着日本公共年金发放年龄的上调,日本企业必须按照《老年人雇用安定法》的规定确保员工工作至65岁。日本政府在本月5日举办的未来投资会议上,明确了65岁之后仍可以继续在企业工作的方针。

参考资料来源:人民网—老年人就业成潮流:或因工作需要 或是生计所迫

⑷ 怎样关心留守儿童留守老人

一是要充分发挥家庭的主体作用,强化年轻父母关爱孩子、关心老人的责任心。尊老爱幼、关心自己的父母和孩子是每一个公民应尽的责任和义务,为人父母者必须抚养未成年的子女,为人子女者必须赡养年老多病的父母,这是法律不规定的,是义不容辞、责无旁贷的。如果有谁逃避责任,弃孩子和老人于不顾,就必须追究相关责任。立法部门应该立法予以规范,司法部门要加大这方面的宣传教育力度。孩子的父母、老人的孩子是解决留守儿童和留守老人的主体,这一点必须明确。无论是从道德角度来说,还是从法律角度来说,这一点必须要摆在首位。国家是由每一个家庭组成的,家庭是国家的细胞,每一个家庭的问题解决了,整个国家的问题就解决了。
二是要充分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各级党委政府部门要把关爱留守儿童、留守老人工作当做一项重要工作来抓。各级党委政府要把这项工作摆上重要议事日程,乡镇、街道要把这项工作纳入日常工作中去,并纳入工作考核范围,要像抓计划生育一样来抓关爱留守儿童和留守老人工作,必须责成村组、社区干部建立留守儿童、留守老人档案,每个星期至少去留守儿童、留守老人家两次以上,以便及时发现问题,及时帮助解决问题。小梦的奶奶,如果有人及时发现,及时送到医院抢救,也许老人就不会死,小梦也不会连续7天躺在早已死去的奶奶臂弯中,也不会患上重病、生命垂危。国家要加大城乡统筹发展的力度,通过加快经济社会的发展,实现就近就业,从而从根本上解决此类问题的发生。城市要在解决农民工子女读书的问题上,下大力气,切实为农民工子女就近入学解决实际问题,包括学前教育、小学教育、中学教育,让每一个农民工的孩子,都能随自己的父母到所在的城市去读书,而不是留在老家的乡下无人照顾。要积极探索照顾留守老人的特别帮助机制,在农村,对那些特别困难的家庭,老人子女经济非常困难,必须外出打工、并承诺带孩子外出打工的年轻农民工夫妇,可以考虑由其将孩子带去外地城市打工,由其子女交付一定的费用,而将年老力衰的老人、尤其是单身的老人纳入民政部门的敬老院范畴,暂时和那些敬老院的老人一起生活,并相互照顾,待到他们的子女回当地发展时,再接回自己家中团聚。
三是要充分发挥社会的救助作用,探索建立一种关爱留守儿童、留守老人的社会救助机制。要充分发挥整个社会的力量,建立健全一种关爱留守儿童基金、关爱留守儿童义工制度,切实将关爱留守儿童和留守老人工作纳入经常化、制度化、规范化轨道,以此来真正关心、关爱留守儿童。譬喻,我们可以在农村倡导建立邻居互帮互助机制,成立留守儿童和留守老人帮助组,每天轮流派一位邻居抽空去帮助孩子和老人,照看他们,并帮助解决生活中碰到的困难,这样即使老人、孩子患病了,邻居们也能够及时发现、及时送去医院救助,从而避免悲剧发生。
授人玫瑰,手有余香。只要人人都献出一点爱,世界将变成美好的人间。让我们伸出友爱之手,相互携手,一起来高度重视并关爱留守儿童和留守老人吧,让灿烂的阳光,能照耀祖国的每一片天空;让关爱的力量,能够温暖每一个家庭、每一个心灵;让每一个耄耋老人都能安享晚年,让每一个襁褓中的孩子都能健康成长!

⑸ 独居老人时发意外,如何关爱独居老人群体

关爱独居老人,最重要的是要让整个国家层面对于孩子赡养父母的这种义务进行立法。在古代这种立法早已有之,中国5000多年的文化无不在宣扬着孝文化的重要性,血缘在中国的历史上是具有重要地位的。

农村基本上就是老人的天地,老人在城市里面待不惯,孩子呢又不愿意回到农村。所以彼此之间这种矛盾也会越来越深,导致很多时候只有独居老人自己一个人在山村里面的小屋子里面。

这时候如果老人发生一点小意外,儿子也完全不知道。如果周围没有邻居的话,那么叫天天不应叫地地不灵,这种情况下在中国很多的商村都存在。

⑹ 急需记叙对老人的关怀的记叙文

老人精神孤独渴求关怀
海峡之声网:因为儿子一年多不来探望自己,住在长春市一家老年公寓的李阿妈最近将三个儿子告上法庭,要求儿子来看望自己。鉴于子女不履行对父母精神慰藉义务,法律没有处罚依据,法院委托当地居委会对李阿妈与她的儿子进行了庭外调解。这个涉及老年人精神赡养的案例再一次引起了社会的关注。

我国目前60岁以上的老年人有1.3亿,约占总人口的10.2%。据中国老龄科学研究中心最近完成的调查表明,我国农村现有35.1%的老人经常感到孤独,独居的和没有配偶的老人感到孤独寂寞的比例更高。这组数字对城市老人更有借鉴意义。谁来慰藉老年人的精神世界?如何解决老年人的精神赡养问题,是我国进入老年社会所面临的问题。

今年76岁的李阿妈,有三个儿子,2004年年初,她因为与儿媳妇发生了矛盾,自己搬进了长春市区内的一家老年公寓。令李阿妈想不到的是,在她入住老年公寓一年多的时间里,竟没有一个儿子或儿媳妇前去看望她。尽管和众多老人在一起有说有笑,但看到别人的儿女常来看望,李阿妈感到自己的内心十分孤独、精神难以得到慰藉。于是在今年7月她以儿子不来看望她为由将儿子告上法庭,讨要被探望权。

法院接到诉状后认为,李阿妈要求儿子定期探视没有法律依据,在征得老人同意后,委托当地居委会对李阿妈与她的三个儿子进行了庭外调解。

李阿妈说:"在老年公寓里尽管有吃有喝有欢乐,可是儿子长期不来看自己,心里感到很难受,我不需要他们养活,更不需要他们的钱,他们只要经常来看看我就行了。知道告他们也不是最好的解决办法,只是想提醒他们,在这个世界上还有一个娘需要他们来看一眼。"

老年公寓的负责人李女士告诉记者,每当其他老人的儿女来看望父母时,李阿妈就躲在一旁抹眼泪,情绪很长时间都不能恢复。李女士曾经亲自给李阿妈的儿子打过几次电话,可是因为种种原因,李阿妈的儿子始终没来探望她。

据了解,随着中国人口的老龄化,家中没有儿女、亲人相处,独自留守"空巢"的老人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增长,目前我国约有2/3老人的家庭出现了"空巢"现象。据不完全统计,吉林省长春市的"空巢"老人已有20万左右,占户籍老年人总数2/3以上。年轻一辈出国深造、或者结婚后自己搬到外面住的比例很高,"空巢老人"长年累月无人陪伴,产生精神孤独,渴求慰藉的现象非常普遍。

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工作变动的频繁,导致人口流动和迁移加速,客观上促使传统的大家庭向小家庭转变。而老人固守的价值观念、生活方式又不为下一代接受,双方要求有独立的活动空间,由此而疏于代际交往,愿意分开生活,小家庭被普遍接受。专家认为,在未来的一段时期,随着独生子女逐渐进入中年,他们的父母进入老年,"空巢"老人数量会明显增加。

长春市心理卫生研究所所长郑晓华说,老年人如果长期处于心理孤独状态,首先会带来情绪上的改变,表现在情感脆弱、容易灰心、进取心差、自卑、自责等心理症状。这些心理症状比病痛更加折磨人,如果得不到及时的排解和抚慰,便会导致老年性痴呆症等一系列心理疾病。

第二,老年人如果长期处于心理孤独状态,还会引发身体疾病,产生躯体障碍。老年人心情不满意,心里的压抑就会在潜意识中转移到身体的某个部位,具体表现在有些老人感到心慌气短、关节痛、便秘等,而这种躯体形势障碍通常又是医院的仪器所检测不出来的。有的"空巢"老人因为思念子女和儿孙,整晚都会守在电话机旁等着铃声响起;因为很少与人沟通交流,长期不到户外活动,一些老人食欲减退,患上了厌食症;因为身边乏人照料,有的老人甚至猝死家中多日后才被发现……

第三,一些长期处于心理孤独状态的老人,因为心里孤独得不到释放,不得已选择了错误的表达方式,如接受"聊天服务"。一些老人说,他们在公园里游玩时,经常会碰到一些女子上前搭讪与其聊天,等到和老人聊完天后便伸手要钱,老人不知聊天是种服务,很多时候被迫掏钱付"聊天费"。

老人精神世界需要多方关爱。中国《老年人权益保障法》规定:赡养人应该履行对老年人经济上供养、生活上照料和精神上慰藉的义务,照顾老年人的特殊需要。但是,法律规定赡养人不履行赡养义务的,老年人有要求赡养人付给赡养费的权利,而对赡养人不履行精神上的慰藉义务时,应承担何种责任,法律却没有做出相应规定。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精神赡养的问题越来越受到社会的普遍关注,一些子女想通过金钱来对老年人进行补偿,却无法满足老年人精神世界的需求。

长春市朝阳区法院妇女维权法庭庭长薛莉娜认为,精神慰藉无法用金钱衡量。她认为,如果从司法层面上解决老年人的精神赡养问题,立法部门可以出台相应司法解释,比照父母对子女的探望权进行处理,以达到老人要求得到精神慰藉的目的。

长春市老龄委老年事业处处长李建忠说:"目前年轻一代赡养老人很多只重于提供丰衣足食的物质生活,对老人精神上的需求关注不够,没有达到'精神赡养'的境界。事实上,照顾老年人的精神需求不亚于解决物质需求。"

李建忠强调,老人们生活上可以清贫点,但不能忍受对子女长久的思念。很多老人碍于情面不开口对子女表达思念之情,但子女对老人的心理、生理上的危机,要做到心中有数。身在异地的子女,除了托人照顾老人,要注重在精神上赡养老人,经常通过电话进行感情和思想的交流。子女离家较近的,应该经常回家看看老人,这并不是要求子女经常抛开工作,回家与老人团聚,而是要求子女能多关心老人,做一些有益于"空巢"老人的事情。

长春市心理卫生研究所所长郑晓华建议,慰藉老人孤独的心应采取家庭、社会相结合的办法解决。老人应该调整生活重心和生活节奏,对生活倾注热情,多参加有益身心健康的社交、种花养草等消闲活动。其次,做子女的也应常回家看看,设身处地为老人考虑等。同时在社区建立高龄、"空巢"老人登记制度,为重点老人安装呼叫服务器之类的设施,以便及时提供援助服务。派出所、消防等部门,可以设立应急处置预案,针对老人的特点设置相关的救助措施。政府不妨建立一个老人关怀医院,组织专业人员为老人做心理咨询等等。总之,社会各界应该加大对老人的关爱力度,建立和完善养老、爱老体系。

我们不否认现在做子女的有做子女的难处,譬如现代生活节奏不断加快,竞争愈来愈激烈,工作、家务、教育孩子,都使人忙于应对,身心疲惫。但即便如此,也断不可成为子女冷落甚至虐待老人的理由。许多为人子女者已经有了自己的子女,当你深情地望着你的子女时,可别忘了你的父母曾经为你付出的万般艰辛,曾经给予你的无私关爱。为了社会,为了家庭,为了下一代,甚至是为了第三代,老人们付出了很多很多。当辛辛苦苦了一辈子的老人走向黄昏的时候,他们最大的希望可能不在物质的丰盈,而在于能享受天伦之乐;他们最大的痛苦往往不在物质的清贫,而在精神上的落寞,他们想看看儿子女儿的笑脸,听听儿女们的笑语呵!

点评:人活在世间,谁不会老?我们的父辈们曾经年轻过,而我们也会老。所以,常回家看看吧,和老人拉拉家常,跟老人讲点放事,说个笑话,陪老人出去走走、玩玩,总之,多给老人们一点精神上的慰藉与关爱。要知道,这是我们民族,也是人类应有的美德啊。

关怀老人,不要等到他们不在了才后悔
昨天和妈妈聊天的时候,谈到了孝敬老人的事情.妈妈说我以后第一个月的工资要用来孝敬老人,我说我会的.然后我就想到去世的外公,眼泪就流下来了.

外公得老年痴呆症很多年了,所以到后来已经很严重了,生活根本不能自理.每次去看外公的时候他都不知道我是谁,我只能坐在他旁边静静的弄点东西给他吃.外婆被外公的病折磨得很难受,总是哭.

所以我一直想着以后一定要赚很多很多的钱让外公得到好的护理,外婆能轻松一点.可是外公就这样走了,走得那么急让我根本就无法接受.从学校赶回来的那天晚上我还梦见外公醒了,第二天我跑去看,外公还是静静的躺在那儿.

好恨自己还没长大,连尽孝的机会都没有.所以我真的好害怕外婆和爷爷奶奶也不给我这样的机会,或者说上天不给我这样的机会.如果可以的话,我真的愿意用自己的一部分生命换取对他们生命的延续,他们真的辛苦了一辈子,却没有真正的享过清福.

说到这,虽然我并没有资格对长辈品头论足,可是我不得不说一些做儿女的大人.在我看来,儿女就是父母的希望,做儿女的最起码该做的就是让父母过上不愁吃穿的日子.如果父母够有钱,就让我们尽情的享受他们的余生.可是现在的大人,不仅可以置没有生活能力的父母于不顾,还可以大大方方或者拐弯抹角的向年迈的父母要钱,等到他们去世了还可以为了一点点的遗产而和兄弟姐妹大打出手.我真的不知道他们的良心何在,真的不知道!

不多说了,真心的希望那些已经生活自主的大人们能多给他们的父母一些关怀,让每个老人都是在快乐中度过他们的余生.等到他们不在了,才后悔,一切都是枉然.

⑺ 重阳节孝敬老人作文400

每当秋高气爽、菊花飘香的时节,我们又一次迎来了一个特殊的节日——重阳节。

重阳节是在每年农历的九月初九举办,那时候,许多老奶奶们跳舞、唱歌为自己过重阳。九九重阳正赶“九”,又代表着中华人民的喜悦、兴奋。

重阳节的种种风俗习惯,不辜负这大好光景,增添了这个秋天的快乐,有多少人画上了这个秋天的快乐,为多少人画上了一丝微笑,它看不见,摸不着,要发自内心去感受。秋天是野游的好季节,可到郊外去“采青”啊,登山啊,或者再搞搞对身体有益的活动,这是对身体非常好的哦。我国已经把九九重阳节定为老年人的节日。同学们,九月初九时,你为爷爷奶奶、外公外婆做了什么,怎样让他们过得难忘,快乐呢?听听我的亲身经历吧。

又一次九月初九了,天上、屋顶上……到处是秋天的身影,大地都披上了一层厚而蓬松的金沙,金灿灿的,亮晶晶的。我看了看日历,原来今天是九月初九,九九是重阳节呀,是长辈们的节日,我怎么会忘了呢,应该向她送什么礼物呀。我想了好一会儿,想不好呀。正当我心情烦躁时,我随手拿了一张报纸,看见了“重阳节”这三个字,喜出望外,认真地阅读起报纸来,报上清楚地写着每当重阳节时,做子孙的应该陪自己的长辈出去到郊外。散散心,吃吃糕点,看看菊花,这就是最好的礼物,体验这个秋天带来的幸福。看了这张报纸,我的心里有了小算盘

我走到奶奶跟前,想考考外婆的记性就笑着说:“外婆,你知道今天是什么日子吗?”外婆疑惑地说:“哦……哦……哦,是你的生日吧?”“不是,不是,我生日早过了好几个月了。”外婆又思索起来,“难道今天是你妈妈的生日?”“更不是了,今天是重阳节,是你们的节日。”外婆恍然大悟,笑了。我又继续说:“我陪您出去玩玩吧!”我和外婆出发了。我和外婆一边说,一边走,走得更远了。我们看着清澈的池水,饱览壮丽的山色,顿时感觉神清气爽。我和外婆不知不觉度过了一天可爱的重阳节

天暗下来了,妈妈爸爸回来了,还带了一袋糕点,可真是雪中送炭啊。正准备给外婆过重阳节。上面缀着各种花纹,有的是嵌着几棵小草……我们一家人围坐在餐桌前,津津有味地尝起了糕点,可好吃了。外婆笑了,像年轻了几岁。

⑻ 国家规定会议营销犯法吗

会议营销原本是一种不犯法的营销模式,通过寻找特定消费群体,以正确的方式销售产品。但有些类型的会议营销成为不少不法保健食品企业牟取暴利的重要方式,而像这些就是违法的。

(8)关爱老人立法扩展阅读:

4月20日,湖北省人大常委会在湖北省黄石市举行基层立法听证会,就《湖北省食品安全条例(草案)》立法过程中的重点问题听取听证陈述人的意见,并同步开展网上立法听证。

在立法听证会上,20名听证陈述人围绕保健品会销形式是否应当禁止及如何规范、网络订餐及食品安全如何监管、小作坊小餐饮管理等问题阐述了自己的观点。

关于禁止会销保健品等是否适当:

草案关于禁止会议或讲座现场销售保健品及特殊医学用途配方食品的规定,成为多名陈述人发言的重点。

草案规定,食品生产经营者不得在会议或者讲座等现场销售保健品,在宣传推介这些声称具有保健功能的食品、特殊医学用途配方食品时,宣传内容要真实全面,不得作虚假或误导消费者的宣传。

“普通食品、保健食品、特殊用途的食品本身是经过国家批准认定的食品,如果企业依法依规进行正常生产经营和宣传销售产品,这个行为本身并无过错。如果一律禁止,矫枉过正。”宜昌安琪酵母股份有限公司管理人员陈晖认为。

武汉保健产品协会会长许萍也认为,保健品会销并不是被国家禁止的营销模式,一律禁止没有法律依据。“对一些夸大宣传的会销企业确实应立法严肃处理,但不能因个别而打击全体。”

武汉市保健品行业协会自律委员会主任刘淼更是为合法的保健品会销企业“喊冤”:一律禁止会销,将造成“李鬼犯案李逵受诛”的现象。

作为基层执法人员代表,黄石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政策法规科副科长吴涛则认为,现实中,会销保健品存在夸大宣传、流动性强等特点,监管难度大。根据我国食品安全法的规定,从重处罚会销是合理的。

“销售方式并不是问题的根本。”武汉孕宝母婴店业主丁安福希望政府能从源头生产企业抓产品质量安全,同时行业要自觉自律、坚守底线。

枝江市政府法制办工作人员王芳则表示,保健食品、特殊医学用途配方食品利润大,现场销售容易被不法分子利用,以免费听健康知识讲座、赠送小礼品等名义误导消费者,同时造成消费者维权不易,应当从严规定、从重处罚。

湖北磁湖律师事务所律师程飞也建议,举行相关会议、讲座,需要在食药监部门备案并提交相关证件,不得作虚假或误导消费者的宣传。

热点内容
合同法关于合同有失 发布:2025-02-08 05:36:27 浏览:433
司法考试怎么缴费 发布:2025-02-08 05:21:06 浏览:906
刑法评判 发布:2025-02-08 05:16:56 浏览:881
改革开放四十年刑事诉讼法 发布:2025-02-08 05:05:21 浏览:681
合同法纠纷涉及到家人吗 发布:2025-02-08 04:54:10 浏览:102
世俗道德 发布:2025-02-08 04:52:35 浏览:96
民事诉讼法申请法院调取证据的规定 发布:2025-02-08 04:44:01 浏览:802
军事情报条例 发布:2025-02-08 04:29:39 浏览:652
刑事诉讼法关于赔偿物质损失的条款 发布:2025-02-08 04:01:54 浏览:958
促进法治化营商环境 发布:2025-02-08 04:01:16 浏览:6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