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法学百科 »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讲义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讲义

发布时间: 2022-01-30 05:27:21

⑴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

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 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揭示人民群众
在历史发展中的决定作用,是唯物史观区别于唯心史观的一个根本点。马
克思主义认为,“人们自己创造自己的历史”。(《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
卷第603页)“人们”是指社会的一切成员。由于各人所处的经济地位和其
他社会条件不同,其意向、要求和利益亦各异。他们的活动,或者遵循或者
违背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因此,不同的人在历史进程中的作用各不相
同。要研究历史的发展,必须在承认“人们自己创造自己的历史”的基础
上,探讨谁是历史的创造者。唯心史观从社会意识决定社会存在的根本观
点出发,认为少数帝王将相、英雄豪杰是历史的创造者。这些人,或者具有
非凡的才智,或者秉承上帝的旨意,他们的思想动机决定历史的发展。这
种观点不符合客观实际,是反科学的。
唯物史观则认为,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物质资料的生产是社会存
在和发展的基础,阶级斗争是阶级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从而确认作为物
质生产和阶级斗争的主体的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人民群众不仅创
造着自己的历史,而且对整个社会的发展起最终决定作用。正是他们的生
产斗争和包括阶级斗争在内的各种社会斗争,推动历史的发展。因此,马
克思主义认为,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是社会发展的决定力量。具体
地说:(一)人民群众是物质财富的创造者。人民群众是物质资料生产的承
担者。他们生产人类生存所必需的物质资料,创造社会的一切物质财富,
并为政治、科学、文化等其他社会活动提供必要的物质条件。因此,停止了
生产,人类就不能生存,社会就要灭亡。必须充分估计创造物质财富的人
民群众对社会发展所起的决定作用。(二)人民群众在精神财富创造中具
有重要的作用。在阶级社会里,体力劳动和脑力劳动相分离,剥削阶级垄
断了科学文化,劳动人民被剥夺了受教育的权利,他们的聪明才智受到很
大的压抑。在这种历史条件下,出身于剥削阶级、从事脑力劳动的知识分
子往往成为精神财富的直接创造者。但他们的发明创造,归根到底要以人
民群众的社会实践为基础。人民群众的生产斗争和阶级斗争是人类科学
文化发展的源泉和动力。不仅如此,人类历史上有许多科学发明、艺术创
作是劳动人民亲自制作和创造的,在劳动人民中产生了许多发明家、科学
家、文学艺术家,直接为人类创造了重要的精神财富。(三)人民群众是变
革社会的决定力量。社会从低级向高级的发展通过被剥削、被压迫阶级反
对反动的统治阶级的革命斗争来实现。奴隶阶级、农民阶级和无产阶级尽
管在革命斗争中有过挫折和失败,但它们始终是各自时代社会变革的决
定力量。在新兴的剥削阶级领导的革命斗争中,革命的主力军仍是劳动者
阶级。正如恩格斯指出的:“在17世纪的英国和18世纪的法国,甚至资产
阶级的最光辉灿烂的成就都不是它自己争得的,而是平民大众,即工人和
农民为它争得的。”(《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8卷第325页)强调人民群
众是变革社会的决定力量,并不意味着对杰出人物作用的否定。但马克思
主义认为,伟大人物发动的重大历史运动,不仅要考虑人心的向背,而且
要以不同的方式同人民群众的斗争相结合。

⑵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

正确选择BC。

其余选项,错误分析:
A:精神文明建设的基本工程是爱国主义教育
D提高民族科技发展水平的重要步骤是教育治疗方面的内容。
E 法律要求是守法!

⑶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

注重对当代大学生进行我国社会主义法律的基本理论、宪法及有关法律的基本精神与内容的教育,使他们了解作为一名大学生应该具备的思想道德与法律基础知识,以增强自身的思想道德修养、提高法律意识。

⑷ 对《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这门课的认识

我对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的认识

来到大学后,我学习了《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这门课程。该课程分两部分——思想道德修养部分与法律基础部分。

学习思想道德修养部分,对于促进我们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有重要意义。能帮助我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为我们打下扎实的思想道德基础,而且能够教育我们大家怎样处理好理想与现实、个人与集体、竞争与合作、自由与纪律、友谊与爱情、学习与工作等关系。我们刚迈进大学校门,学习思想道德修养,会让让我们学会珍惜生活,树立远大理想,领悟人生真谛,加强道德修养,培育职业精神。

学习法律基础部分,通过老师对法律各方面的介绍,使我对法律有了一个全新的认识。作为一个大学生,增强法律意识,理解我国社会主义法制,可以让我们更好增强国家安全意识,掌握国家安全法律知识。了解法律制度,能让我们自觉遵守法律,自觉履行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同时也让我意识到我们每一个人都应该知法、懂法、守法、用法,学会用法律手段来维护自身权利。

我们的《思想道德修养和法律基础》课涉及的内容十分广泛,并且有一定的理论深度,要想学好它,掌握它,就必须要有科学的态度和正确的方法。

第一,要注重基本理论和基本观点的学习。学习思想道德修养课,首先要认真学习它的基本理论和基本观点,掌握其精神实质,从而真正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这是学好思想道德修养课的基础,它对提高我们大学生自身的理论素质和认识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具有重要的意义。

第二,要注重理论联系实际,在比较中学习。我们现在正处于社会转型期,学会运用这些观点,分析认识现实问题,理论联系实际,这对于当代大学生来说,尤为重要。在比较与鉴别中学习,对以后我们走向社会,认识社会有很大帮助。

第三,要注重行动,在实践中学习。知行统一,强调践履,这是由思想道德修养课的特性所决定的。我们通过学习讨论掌握了这些道理,就谓这“知”获“知”的目的是为了“行”,是为了“践履”。中国古代思想家早就指出,“不行不为真知”。因此,知行统一,注重践履,就成为这门课的重要特点。这就要求我们在学习这门课程时要注重知行统一,坚持从自己做起,从现在做起,边获知边践履,从而不断提高思想道德境界,达到完善自身的目的。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一书中的理论知识可以说是人类几千年来发展的成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国经济社会长期发展实践经验的总结。他们源于实践,同时也经过了我们的先辈们实践的检验,还必将成为我们新世纪一代作为自身发展以及投身祖国建设的理论武器。

以上就是我对《思想道德修养和法律基础》这门课程的认识,通过学习这门课程,让我明确了自己前进的方向,陶冶了思想道德情操,增强了法律意识,为以后的学习打下坚实的

⑸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资料~!!

11.我国广义的法律监督体系包括哪些内容?

①国家权力机关的监督;

②国家行政机关的监督;

③国家司法机关的监督;

④社会性的监督,包括民主党派、社会组织和人民群众的监督等;

⑤中国****的监督,这是监督体系的关键。

12.简述宪法的概念和特征。

宪法是集中表现各种政治力量的对比关系,规定国家制度和社会制度的基本原则,保障公民基本权利和义务的国家根本法。宪法的特征:

①在规定的内容上,宪法规定的是国家制度和社会制度的最基本原则,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国家机构的组织及其运作的原则等。

②在法律地位或法律效力上,宪法具有最高的法律地位或法律效力。

③在制定和修改的程序上,宪法的制定和修改都要经过特别的程序。

13.我国《宪法》规定公民的基本权利有哪些?

①政治权利和自由;

②宗教信仰自由;

③人身自由权利;

④社会经济权利;

⑤教育、科学、文化权利和自由;

⑥特定人的权利;

⑦监督权利。

14.我国《宪法》规定公民的基本义务有哪些?

①维护国家统一和各民族团结。

②遵守宪法和法律,保守国家秘密,爱护公共财产,遵守劳动纪律,遵守公共秩序,尊重社会公德。

③维护祖国的安全,荣誉和复兴。

④保卫祖国、依法服兵役和参加民兵组织。

⑤依法纳税。

15.简述我国国家机构体系的构成。

①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

②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

③国务院;

④中央军事委员会;

⑤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政府;

⑥民族自治地方的自治机关;

⑦人民法院和人民检察院。

16.简述行政法的概念和分类

①行政法是指调整行政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具体来说,它是调整国家行政机关在履行其职能的过程中所发生的各种社会关系的总称。

②行政法有一般行政法和特别行政法之分

17.简述行政法律关系的特征。

①行政法律关系的主体必须有一个是国家行政机关。

②行政法律关系主体在行政管理活动过程中的地位是不平等的。

③行政法律关系主体权利义务都是由行政法律规范预先规定的。

④行政法律关系是国家行政机关行使管理职能过程中产生的。

18.简述诉讼法的概念及其种类。

诉讼法是调整和规范国家司法机关和当事人以及其他诉讼参与人之间发生的诉讼活动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 我国现行的诉讼法可分为刑事诉讼法、行政诉讼法和民事诉讼法。

19.简述诉讼证据的概念及其基本特征。

诉讼证据是指能够证明案件真实情况的客观事实。它有三个基本特征:

客观性,指必须是客观存在的事实,任何主观臆断和虚假材料都不能成为诉讼证据;

关联性,指必须与特定的案件有内在必然联系,与案件无关的事实不能作为证据;

合法性,指必须符合法律要求的形式,并按法定程序收集、提供和运用证据。

20.简述税法的概念和分类。

税法是调整国家与纳税人之间在征纳税过程中和国家进行税收管理过程中形成的经济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根据税法调整的具体的经济关系的不同,可把税法分为税收征收法和税收管理法。

21.简述劳动法的概念和基本原则。

劳动法是调整关于劳动关系及由劳动关系产生的其他关系的法律规范总称。

劳动法的基本原则:

①公民享有劳动权利、履行劳动义务的原则;

②按劳分配原则;

③男女平等原则;

④劳动者民主管理原则。

22.简述环境法的概念和分类

环境法是指调整保护人类生存环境和自然资源、防治污染和其他公害方面关系的法律的总称。

环境法主要包括自然资源法和环境保护法。

23.简述环境保护法律制度的意义。

①在保护和改善生活与生态环境,改善公共设施和社会福利设施,防治污染和其他社会公害,保障人体健康方面起到了重要作用。

②有利于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促进人和自然的协调与和谐。有利于开创生产发展,生活富裕和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促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有利于树立科学发展观。

24.简述民法的概念和基本原则。

民法是调整平等主体的公民之间、法人之间、公民和法人之间的财产关系和人身关系的法律规范总称。

民法基本原则有:

①当事人法律地位平等的原则。

②自愿、公平、等价有偿、诚实信用的原则。

③保护公民、法人合法权益原则。

④禁止滥用民事权利原则。

25.简述法人的概念和法人成立的条件。

法人是指具有民事权利能力和民事行为能力,依法独立享有民事权利和承担民事义务的社会组织。

法人必须具备的条件:依法成立;有独立的财产和经费;有自己的名称、组织机构和场所;能够独立承担民事责任。

⑹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是高等学校“两课”教育的重要课程之一,是高等学校对大学生进行系统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和思想道德教育的主要渠道和基本环节。它是一门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法制观教育为主线,综合运用相关学科知识,依据大学生成长的基本规律,教育引导大学生加强自身思想道德修养、强化法律观念和法律意识的一门课程。其目的在于培养高等院校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了解中国社会主义宪法和有关法律的基本精神和主要规定,真正做到学法、懂法、用法,依法办事,依法维护国家和公民个人的合法权益。
学生生活和人生发展,保持身心健康和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创造有价值的精彩人生,弘扬民族精神和爱国主义传统,加强自我道德修养,遵守社会公德、家庭美德和职业道德,增强法律意识和树立法治精神,中国的宪法精神与法律制度。

⑺ 学习《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有什么感想或体会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是一门具有强烈的政治性和思想性的课程。我们在学习《思想道德修养》的过程中,一定要有严肃认真的态度,坚持以马克思主义、毛 泽 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为指导思想,坚持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坚持把坚定正确的社会主义政治方向放在首位。马克思主义、毛 泽 东思想、邓 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指导思想。实践证明,作为马克思主义、毛 泽 东思想的继承和发展的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是指导中国人民在改革开放中胜利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正确理论,是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发展的新阶段。马克思主义、毛 泽 东思想和邓 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是本课程的理论基础,是我们学习《思想道德修养》的指导思想。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是马克思主义的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也是学习《思想道德修养》的基本方法。《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还具有鲜明的理论性和知识性的特征。理论联系实际不仅是学风问题,而且是学习本课程必须遵循的基本方法和根本要求。要做到理论联系实际,首先必须重视《思想道德修养》的理论学习,没有正确的理论,就没有科学的思想,把握不住事物的本质,就不会有正确的行为,也就谈不上理论联系实际。理论学习比较枯燥,一定要下苦功夫,要勤于思考,注重领会其精神实质,要反对形式主义和教条主义的学习态度;要以严肃认真的态度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毛 泽 东思想和邓 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要自觉抵御西方社会和封建主义腐朽错误思想观念的侵蚀。其次,要理论联系实际。邓 小平同志说:“我们说的做的能不能解决问题,问题解决得是不是正确,关键在于我们是否能够理论联系实际,是否善于总结经验,针对客观现实,采取实事求是的态度,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包括联系现实的社会实际和自己的思想实际及自身的行为实际。如要联系自己和现实社会上各种各样的思想道德实际及热点问题,运用科学的理论观点和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有针对性地分析、思考,解决思想深层次的问题,提高自己的思想道德修养。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还具有较强的应用性和实践性的特征。学习《思想道德修养》,不但要重视理论知识的学习,重视理论联系实际,而且还要重视社会实践活动。科学的理论来之于社会实践,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践相结合的时代产物。要到现实社会实践活动中,在实践中学习,接受实践的检验,如有条件的可以到社会上参观学习等,加深对书本理论知识的理解,《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是一门思想政治教育课,其目的在于让大学生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而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一方面需要接受社会教育,如家庭教育、学校教育、日常报刊杂志影视作品方面的宣传教育和思想政治教育、社会实践教育、他人的帮助等。另一方面,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更要注重自我修养和自我教育。社会教育、理论知识学习和他人的帮助,只有通过自我修养、自我教育,相互促进,融为一体,内化为自己的东西,才能真正成为自己思想的组成部分和行动指南,也只有在日常生活中不断自我修炼、自我教育,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才能不断得到巩固和提高。知行统一不但是学习《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的出发点,而且是落脚点。在知行关系当中,“知”是“行”的前提,“行”是“知”的目的。不“知”而“行”,会使“行”失去方向,走上违法乱纪、走上不道德的人生道路;但只“知” 不“行”,“知”也就会失去意义。《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理论知识的学习,目的是大学生知道自己应该做什么,不应该做什么,应该如何做,不应该如何做。是中华民族的一个优秀文化传统。没有好的思想品德,也不可能把学到的知识真正奉献给祖国和人民,也就难以大有作为。青年时期注重思想修养,陶冶情操,努力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对自己一生的奋斗和成就将会产生长远而巨大的作用”。如何做到知行统一呢?就是要求从自我做起,从现在做起,从一点一滴做起,边学习思想道德理论边实践,在实践中加深对思想道德理论的认识和理解,用所学的思想道德理论更好地指导自己的行为和社会实践活动,做到自己的行为和社会实践活动同所学理论知识相一致,真正实现知行统一。在学习《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过程中,勤于思考,经常讨论,在学习过程中,对社会上各种各样的问题要多动脑筋思考,多想想为什么;通过相互间经常讨论,可以取长补短,弄清是非,达到共同提高的目的。要注意收集社会上的先进事迹,模范英雄人物事例,作为自己学习的榜样,并运用所学思想道德理论,分析社会上发生的现实案例。要注意关心时事政治,关心国家大事。总之,除了掌握理论知识,还要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⑻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

这个应该是大学里面的大课堂很多大学生好像都是必备要上这个课的

⑼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

1、道德和法律是相互联系的,可以说,法律包含了最低层次的道德准则
2、道德所能约束的范围远超过法律,即使法律再健全,对某些事情也无法约束,还是要靠道德约束,但法律的约束具有强制性。
3、道德所以不可缺少的一个重要因素是道德约束具有一定的前瞻性,而法律约束是滞后的。也就是说只要当一个人(和团体)已经做出触犯法律的事情,才可能收到法律的制裁——但此时已经造成损失了。而良好的道德修养和素质可以使人不去作损害国家、集体或他人利益的事情。

⑽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

我上次考的考了80多,公共课很简单。我从不看书,现在跟你说看书方法和学习理论也是废话,有的人适用,有的人不适用,而且就是那一套。我上次考公共课是把一考通辅导书和一考通试卷,另外赠送的押题手册背了。最后再自己把燕园试卷做了一遍。去考的,考了80多。那次一考通公布这门课命中率是92%好像。公共课很好过的,选择题几乎都是以前老题目,你把5年考试卷都看一遍,选择题,最起码有40分。但你为什么要考90分啊,这确实是有点难度,如果想考90就要在看几遍书了,而且谁都不能保证能考90.如果70或80分你按我上面的做,我敢打包票,就算不看书也行。我发现下面那位真是自考通的托,自考通是自考类最垃圾辅导资料,还在那喊。公共课根本不需要费多大力气去考,有点技巧的人都知道,首先公共课许多题目都是老题目,公共课题目是不更换的,而且是选择题天下,一般你只要狂看选择题目就行了,而且许多题目你看一眼就知道了。下面那位我确定你就是个托!

热点内容
经济法税收试题答案 发布:2025-02-08 02:26:36 浏览:237
民法典的法治 发布:2025-02-08 02:17:37 浏览:688
广东省生育保险条例2016 发布:2025-02-08 02:13:09 浏览:848
2016婚姻法第三者怎么处理 发布:2025-02-08 02:05:07 浏览:524
江苏省法律援助基金会 发布:2025-02-08 01:50:53 浏览:255
合同法债权规定 发布:2025-02-08 01:47:23 浏览:453
法治的精神方面是指 发布:2025-02-08 01:06:26 浏览:654
档案法规档案政策 发布:2025-02-08 00:26:39 浏览:335
道德经都 发布:2025-02-08 00:20:03 浏览:489
民事诉讼法判决给钱没钱 发布:2025-02-08 00:04:29 浏览:7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