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法成本
1. 为什么提高移动电信运营商的违规成本,保护消费者的权益索赔立法迟迟不能出现
这件事处理很难,所以说只能慢慢的进行了。政府不施压,他们是不会有所变化的。
2. 谁能提供 当最低工资立法后,企业为了减少成本而减少员工福利的例子最好有企业名称,是事实,谢谢!
最低工资就是由政府设立工人最低薪金
的金额.如果穷富悬殊,基层巿民的收入往往不能足以糊口.这正是不少社会人士提出成立最低工资制度的原因之一,他们认为成立最低工资,便可以确保有工作的人士,可以赚取能满足基本生活需求的薪金.
设立最低工资的"利"
保障工人薪金
维护工人尊严
维持社会稳定
保障工人薪金
现时失业率居高不下,面对裁员,减薪的威胁,打工仔缺乏议价能力,雇主有可能趁机将工人的工资压低至不合理的水平.为保障工人能赚取满足基本生活需求的薪金,政府必须制订最低工资制度,为低收入人士设立就业保障网.
维护工人尊严
为保障工人能过上一个有尊严的生活,最低工资是有设立的必要.最低工资有利於解决雇主剥削工资的问题,还有利解决大量低技术工人工时长,但工资极低的「在职贫穷」现象,确保他们的收入可维持基本生活需要,减少宁愿接受综援而不工作的现象,使他们免被歧视.同时,亦有利於厌恶性工种及行业吸纳非熟练工人入职.
维持社会稳定
最低工资对经济及社会稳定亦有作用.如果普遍薪资不断降低,如此将造成消费力降低,空有生产不足以完成整个经济循环,即导致经济衰退,最低薪金可防止薪资不断降低.另外,低收入人士薪金有保障,可减少不少社会问题例如自杀,精神病,家庭问题等等.
设立最低工资的"弊"
制造失业
未能保障工人
扭曲了市场机制
削弱本港的竞争力
制造失业
设立最低工资所引起的最主要问题就是加剧失业,我们可以从经济学理论角度来看. 「最低工资」高於均衡工资,所以愿意工作的人 ( quantity supply of labour) 比雇主愿意聘用的人数(quantity demand for labour) 多,做成失业 .
从国家的实际情况来看,国家以中小营企业为主的服务性行业,如快餐店及零售业,其劳动成本占整体支出的重要部分 ,当实施最低工资时,成本大幅上升, 为了减少工资在成本中所占的比例,企业可能以其他商业形式取代劳工,例如增设自助柜台,减少服务人员,加速企业制造工序集中化及机械化等.以裁员节省开支,失业人口自必然会提高.
另外 ,这对非技术劳工特别有影响,例如妇女,青年,小数族裔人士等失去工作.他们生产力较低在「最低工资」法例下,边际产值 (marginal revenue proct) 低於「最低工资」的工人便不能找到工作.换句话说,被解雇的必然是生产力较低的工人.
未能保障工人
成立最低工资法对於低收入人士,会出现几个结果:一是加薪至法定水平,二是变成兼职及工作量增加至原来水平,三是被裁员,四是转为黑巿劳工,如果时薪是接近最低工资的,第一个结果出现的机会较高,但若同一公司内有较低薪的职员因此而被裁减,其工作量便会相应增加,他们可能愿意付出代价以保住饭碗,工人会「自愿」做无偿的加班工作 .经营利润偏低的公司,订立最低工资,只会令他们大量裁员或倒闭 ,工人会大量失业.对於新来港人士,便会大量转为黑巿劳工,受无良雇主剥削.
此外,由於劳动力市场始终是需求问题,若市场好转时,最低工资往往会成为雇主压低工资的藉口,最低工资会变成「最高工资」,加速部份行业工资下调趋势.在市场转差时,年长和边缘工人必会首当其冲地受到影响,亦可能令黑工问题恶化.
总括而言,倘若所订立的最低工资低於市场工资,便很容易成为最高工资,这对雇员并无好处.反过来说,若所订立的最低工资高於市场工资,雇主将会被迫减少聘用雇员或削减雇员的福利,以便把经营成本控制在合理水平. 所以不少人认为,实行最低工资制度,对工人来讲未必一定是福,好有可能会「因加得减」,最低工资变成最高工资.
以上的结果都是最低工资法未能保护工人的例子.
扭曲了市场机制
设立最低工资令劳工市场无法有效分配人力资源,特别是各工种不同的技术要求,未能在工资中反映,造成不同技术要求的工种,收取同一工资的情况.有人认为工资水平应由自由市场决定,它有本身的方式平衡劳工的供求情况.如果工资不根据市场供求而定,而 是按工人及其家庭的合理生活需求而定,边际产值 (marginal revenue proct) 较高的工人去做要求较低的工作,得的只是最低工资,就会产生资源错配.
削弱国家的竞争力
实施最低工资制无可避免地会削弱国家竞争力.政府以有形之手干预了市场的运作,剥夺了雇主对工人工资的决定权,会增加经营成本 ; 因为愿意工作的人数多於职位数目,所以他们会把资源花在竞逐职位上.例如,下属会设法巴结上司以保饭碗,上司亦可能会籍此苛索下属.而因为这些行为往往涉及高昂的交易费用 (transaction costs),所以会导致 「浪费」 .
因「最低工资」而失去工作的工人的边际产出 (marginal revenue proct) 高於其工作的边际成本 (marginal cost).换言之,他们工作对社会的价值高於他们工作时所付的代价,但郤因为「最低工资」法例而被逼失业,故总就业人数下降,总生产量(Total output)亦会下降,令经济有所损失.
另外 政府干预市场,根本性地摧毁了香港作为世界上最自由经济体系的理念,大家不可以低估国际投资者对 这种转变的回响,和其对香港长远经济发展的影响.
中小型企业经营更加困难,在经营环境恶化的情况下,厘订最低工资,只会减低企业营运的灵活性,企业因而要提高商品及服务价格,令面对激烈竞争环境的中小型企业被逼走上倒闭之路.
这些都会影响香港企业的竞争力.
总结
最低工资有利亦有弊,所涉及的因素有很多,如果从道德上的索求去看,这个索求是值得欣赏的 ; 但从经济理论和国家实际情况去看,其可行性及实效却未能具说服力 .虽然在外国有一些成功的例子,但我们不能将外国经验,搬字过纸.国家是否应该设立最低工资是很难作出定论的.
3. 如何提高违纪成本
从单纯的角度看,立法不过是一种文本游戏,可以这样改,也可以那样改。立法与结果之间,隔着社会习俗、人的素质、执法者的廉洁和严格程度等诸多因素。当人们集中关注立法,而没有考虑促使立法有效运转的中间环节时,立法往往并不能如人所愿。
以客观和务实的立场出发,人们面对问题,追求的是实在的结果,而不是似是而非的作为。孔子教导学生要“敏于行而讷于言”,现实中人们却爱反其道而行之。具体到交通违法,法律规定实际上已很细致,惩处力度也不轻,醉驾最近还入了刑。治理交通违法绝不是简单化的加大违法成本的立法问题,用好现有法律才是最重要的。交通违法居高不下的原因是方方面面的:有驾驶员素质的问题,这恐怕是主要原因。道路上最大的危险因素不是车子,而是驾车的人。实在地讲,现在的驾校培训、法规宣传对生命意识和规则意识的建立,几乎是无效的。因为这些教育基本上是以后果“恐吓”的方式进行,恐吓只能维持一时,时间久了人们必然淡忘,而内在的自觉却能长久。
“违法必究、执法必严”恐怕比加大违法成本的立法更重要。一味修改立法,加大违法成本,弊端很多。一方面,历史经验和法治规律告诉人们,一部差一点但稳定的法律比一部比较完善却不断变化的法律,更有利于秩序的建立。另一方面,如果在违法成本不高、执法难度不大的情况下,尚不能做到违法必究和执法严格,那么增加违法成本,只会损害法律的权威和增加腐败者的收益。
4. 为什么说劳动力市场是买方垄断时,最低工资立法是成立的
对于无歧视的买方垄断者来说,他在以较高工资雇佣新劳动者的同时,必须给原有的劳动者涨工资,只要他们的技能相同。否则会影响其劳动积极性的发挥。这样,企业雇佣劳动者的边际成本就会大于平均工资成本。其中,AC为企业平均工资成本,即劳动力供给曲线,MC为企业的边际成本线,MRP为企业的边际收益线。当厂商是无歧视的买方垄断厂商时,在没有政府干预的情况下,按照边际收益等于边际成本的原则,企业雇佣的最佳劳动数量为Q0点,支付的工资为W0,低于完全竞争市场条件下的均衡就业点Q3及均衡工资水平W3。如果政府规定最低工资标准W1,那么对于劳动者来说,工资为W1时他们愿意提供的劳动供给为Q1。对于企业来说,他们的边际成本也相应发生变化。表现为:达到Q1之前,边际成本等于最低工资,呈水平状;超Q1之后,边际成本回复到原来的边际成本曲线,呈向右上倾斜状。此时,按照边际成本等于边际收益的原则,企业的均衡点就会发生变化,雇佣数量达到Q1,大于没有实行最低工资法时的雇佣数量Q0,增加量为(Q1-Q0)。从理论上讲,恰当的最低工资标准应在W0至W3之间,而不能高于W3点,否则会增加失业。如在W2点,就有(Q2-Q1)数量的工人失业。最好的结果是制订的最低工资标准等于W3,这时的工资和就业量与完全竞争的工资与就业量完全一致,即依靠政府的干预消除了劳动力市场上的垄断。当然,这一最优结果不能一步到位,需要逐步实行。
2完全歧视的买方垄断指企业开始雇佣的劳动者的工资水平较低,随着劳动力需求的增加和劳动力供给量的不足,企业必须支付较高的工资来吸引新的劳动者,但企业原有劳动者的工资不变,仍维持在较低的水平上。此时,劳动力供给曲线与企业雇佣劳动力的边际成本线及平均工资成本线三线合一。在没有最低工资情况下,企业雇佣的劳动力数量为Q3与完全竞争情况相同,但工资较低,只有最后一个工人可以得到W3。如果实行最低工资,雇佣的边际成本线同样发生变化,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是水平的最低工资,第二部分是重新回到原劳动力供给曲线。尽管均衡点仍为原来的均衡点,雇佣数量仍为Q3,但工资支付发生了变化。在最低工资之前雇佣的劳动者统一得到最低工资,之后雇佣的劳动者存在工资歧视,企业必须支付更高的工资。也就是说,在完全歧视下,最低工资增加劳动者的工资收入,但对就业没有影响。综合上述分析可知,在无歧视买方垄断情况下,实行最低工资可以增加就业,使就业保持或接近于
均;在实行最低工资对就业没有影响。
5. 《安全生产法》立法的目的是什么
《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的制定目的:是为了加强安全生产工作,防止和减少生产安全事故,保障人民群众生命和财产安全,促进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
6. 企业所得税的公益扣除额为12%的立法依据是什么
企业所得税法实施条例
以下可以称之为立法解释,能否算是依据?
第五十三条 企业发生的公益性捐赠支出,不超过年度利润总额12%的部分,准予扣除。年度利润总额,是指企业依照国家统一会计制度的规定计算的年度会计利润。
「释义」本条是关于企业公益性捐赠支出扣除标准和如何扣除的进一步细化规定。
根据原税法的规定和实践操作,原内资企业发生的公益性捐赠,对教育事业、老年服务机构、青少年活动场所以及经国务院批准的中国红十字等基金会允许全额在税前扣除,其他按照应纳税所得额3%在税前扣除;外资企业的公益性捐赠允许全额在税前扣除。考虑到这几个因素:一是,参照了国际上通行的做法。目前,其他国家对公益性捐赠都规定一个扣除比例,多数规定在10%左右。因此,借鉴世界各国税制改革惯例,有利于体现税法的科学性、完备性和前瞻性。二是,解决内资企业的公益性捐赠税负过重的问题。目前,内资企业总体上公益性捐赠支出税前扣除比例较低,适当提高公益性捐赠支出税前扣除比例,解决内资企业公益性捐赠税负过重问题,有利于调动内资企业从事公益性捐赠的积极性。三是,有利于兼顾财政承受能力和纳税人负担水平,有效地组织财政收入。目前,对外资企业的公益性捐赠允许全额在税前扣除。由于公益性捐赠支出是企业的自愿行为,公益性捐赠支出税收负担应在国家和企业之间合理分配,如果允许公益性支出全额在税前扣除,其税收负担完全由国家承担,将加大财政承受能力,不尽合理。适当提高外资企业公益性捐赠支出的税收负担,有利于合理规范国家和企业的分配关系,有利于兼顾财政承受能力和纳税人负担水平。为此,企业所得税法统一规定了,内外资企业发生的公益性捐赠支出,在年度利润总额12%以内的部分,准予在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扣除。本条进一步细化了企业所得税法的这一规定,使其更具有可操作性,可从以下三方面来理解:一、只有企业当期实际发生的公益性捐赠支出才允许税前扣除。
所谓的当期,是指在企业的一个纳税年度内;所谓的当期已经实际发生,是指企业在一个纳税年度内实际已将捐赠资产交到接受捐赠的中间对象的控制范围,即代表所捐赠资产所有权转移的凭证等已经为接受捐赠的中间对象法律意义上的掌控。这里需要明确的当期实际发生,也就意味着在捐赠的所属纳税年度予以扣除。
二、最高扣除比例在年度利润总额12%,包括12%本身。
企业所得税法规定的扣除比例没有明确说明是否包含12%的本数,本条用"不超过12%"的说法,明确了扣除比例包含12%本身。
三、作为捐赠扣除基数的年度利润总额,是指企业按照国家统一会计制度的规定计算的年度会计利润总额。
过去,无论是内资企业还是外资企业,计算公益性捐赠扣除的基数都是应纳税所得额。企业所得税法及本条例将其改为利润总额,主要原因是便于公益性捐赠扣除的计算,方便纳税人的申报。公益性捐赠支出如果按照应纳税所得额一定比例在税前扣除,在计算公益性捐赠支出税前扣除额时,由于公益性捐赠支出是企业应纳税所得额的组成部分,需要进行倒算,非常麻烦,容易出错,也不利于企业所得税纳税申报管理。所以企业所得税法将"应纳税所得额"改为"利润总额",本条例进一步将企业所得税法规定的利润总额,明确为企业按照国家统一会计制度的规定计算的年度会计利润总额,因为从不同的角度,企业的年度利润总额可以有不同的理解。公益性捐赠扣除中所指的年度利润总额,必须是按照国家统一会计制度的规定计算的年度会计利润总额,排除了企业按照自身实际需要而计算出来的利润总额。
7. 立法成本
法律的一个重要的特性就是能够规范实际中的法律关系和行为。如果一部法律现实中很少涉及,或者涉及的是极其微小的利益,我认为动用国家立法资源就是浪费。我们可以用其他的方式来规范这些行为,比如条例,规章制度等,而没有必要上升到法律的级别。
8. 怎样提高立法的成本效益与社会效益
1)加强立法工作,提高法律质量,完备法律体系。防止立法者利用立法权力进行恣意、任性的统治,一是健全立法体制,明确各立法主体相应的立法权限;二是干预立法方式,使之受到严格的立法程序的限制;三是干预立法范围,使之受到更高法律的限制,从而难以染指影响到公民的基本权利。
2)严格依法办事,树立宪法和法律极大的权威.首先,行政机关必须依法行政。(1)行政机关应当严格依照法定的权限来从事行政行为,“无法律即无行政”,严禁超越法律行使职权。(2)行政机关在行使法定职权,从事行政活动时,必须严格依法办事。(3)行政机关违法行使职权,应当承担相应的行政责任。再次,司法机关必须严格、公正司法。
3)增强全民的法律意识和法制观念,实现守法自觉化。没有现代法律观念,没有公民对法律的普遍信仰,公民的守法精神和良好的法治氛围就不能形成,法治就不可能实现。而要增强全体公民的法律意识和法制观念,就必须坚持不懈地进行法制教育和法律宣传,使人人知法,懂法,树立正确的法律价值观,“真正使人人懂得法律,使越来越多的人不仅不犯法,而且能积极维护法律。”
4)大力推进制度创新,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和法治国家.即坚持和完善社会主义民主制度、加强社会主义法制建设、改革和完善决策机制、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推进司法体制改革、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维护社会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