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法学百科 » 中西道德区别

中西道德区别

发布时间: 2022-01-31 19:19:47

Ⅰ 中西伦理道德比较研究

这不是问题呀^_^

Ⅱ 中西道德观之比较

作者指出:须要申明的是,笔者并非研究中西文化的专家,以下内容和观点,仅为个人的思考和有限知识,定有偏差甚至谬误。写此文之目的,在于提醒同道们,应对中西文化有所研究和比较,对于在中国传播福音,建造教会百利而无一害,因为对于大多数中国人来说,基督教仍是“洋教”。如何使“洋教”本土化?怎样找到基督教文化与中国传统文化的契合点?仍然是现实而又紧迫的课题。如果我们在努力传播福音种子,大力引进基督教文化的同时,不考虑中西文化差异,不找到两种不同文化的契合点,不顾及中国的国情,就无法使基督教信仰本土化,甚至铸成大错——

中西文化最大的区别在于思维方式的不同。这种差异自西方黑格尔哲学体系形成以后愈趋明显,而不同的思维方式导致了不同的行为方式。

中西文化差异若用现代哲学“对立统一”规律来概括,中国人重“内”,西方人崇“外”。正因如此,使中国人文科学发达,而西方自然科学领先。但奇怪的是,人与自然一体的观念,比人与自然对立的观念明显优质,而且更符合自然法则。中华文化这一接近事物本质的闪亮和合理的观念,却没能促进中国自然科学的发展,此点尤应值得我们重视和研究。

中国人喜欢从动态中观察分析事物,西方人习惯从静态中观察分析事物。中国人善于把握整体,注重平衡,习惯从整体中看个体;西方人喜欢化整为零,注重分析,习惯从个体中看整体。此点也同样促进西方自然科学的发展。另一方面,中国文化崇尚斗智,因而棋术十分发达;西方文化崇尚斗勇,故而体育甚为突出。中国人历来不重视体育,认为那解决不了根本问题,喜欢用静坐练气,疏通经脉,平衡心态来达到除病延寿之目的。在政治方面,中国人重视集体主义,先团体,后个人,故使中国人容易宽容与忍辱,也利团结合作,但却容易滋生平均主义,公有思想。西方人喜爱竞争冒险,个人奋斗,注重功利,这是西方较早较快进入商业文明的原因,而有极易产生资本主义和乌托邦(空想社会主义)。中国人对家庭对社会是一种责任,西方人对家庭对社会是一种需要。

总之,中国人的思维方式是立体型,向前看时往往还要顾后,看到胜利时还会回头看看失败,试图从失败中寻找出一些教训来,所谓“失败是成功之母”就是此种思维方式的表现。再观西方人却是一向勇往直前,不但不顾后面,连前面有多少障碍都很少顾及,所以说西方人的思维方式是线型的,表层的。而此种思维方式的不同绝非地域差异和人种不同,是在于中国人和西方人的灵魂深处有其不同的宗教信仰,或者说是因为各自的宗教信仰不同,进而导致文化不同,从而决定思维方式不同。

二千多年前,释迦牟尼对他的弟子说:“法在汝边”,中国人老子亦说:“道不远人”。中国唐朝文化当时称雄世界,然而唐人还容纳了外来的佛教文化。可以说,时至今日,中国的主流文化仍是以道家、儒家和佛家(教)文化的混合物。不知是佛教在中国找到了契合点,还是中国唐人找到了迎合佛教的契合点,而又为什么中国明朝中叶的西方文化在中国没有找到契合点?确实值得研究。再思西方文化,其根基是基督教的伦理道德原则,或者说是上帝的力量,此种信仰平衡了西方人的行为方式,使得他们和平相处。

应当注意,一个民族最大最具特色的优点,有时恰好是它最大最难克服的缺点(实际上,人又何尝不是这样),“对立物两极相通”。比如,中国人重“恕道”,又能“忍辱负重”,推崇“大统一”,这是中华民族大家庭得以延续的主要原因。恰恰这一点,却容忍和顺从了封建君主集权制度,又使在西方无处落脚的“科学社会主义”(实质上仍是空想社会主义)在中国落地生根。有人说中国传统文化是被统治阶级利用的文化。依笔者之见,后者不用说,而前者如果将“迎合”改为“容忍”,似乎更为客观。再观西方人,好斗、冲动,想征服世界,但世界并未被征服,而欧洲的版图却四分五裂,国小人稀至今。

须要申明的是,笔者并非研究中西文化的专家,以上内容和观点,仅为个人的思考和有限知识,定有偏差甚至谬误。写此文之目的,在于提醒同道们,应对中西文化有所研究和比较,对于在中国传播福音,建造教会百利而无一害,因为对于大多数中国人来说,基督教仍是“洋教”。如何使“洋教”本土化?怎样找到基督教文化与中国传统文化的契合点?仍然是现实而又紧迫的课题。如果我们在努力传播福音种子,大力引进基督教文化的同时,不考虑中西文化差异,不找到两种不同文化的契合点,不顾及中国的国情,就无法使基督教信仰本土化,甚至铸成大错。

最后,盼望同道们批评指正,并就本课题发表观点。笔者先行致谢了。

Ⅲ 比较中西社会中道德伦理概念的差异

西方社会已经是精细化管理,道德伦理已经法规管理,西方人很是遵纪守法,社会很和谐。
中国古代以孔孟之道把道德伦理精细化,规定了各种规范,如弟子规,女儿经,并以家法,族规促其执行,形成世界公认的礼仪之邦。
现今社会是粗旷管理,钱大于法,情大于法,道德伦理冲破底线,诚信缺失,这是必须改进的。

Ⅳ 中西领导道德差异

西方国家行政问责制。
财产申报制。
现代文官制度的特点和优点之一,就是制定各种具体法规,对文官进行严格的考核、任用、罢免、奖惩的管理,这些法规中也包含文官道德的一些规范,使文官道德规范具有了行政法规的硬约束性质,把道德约束与法律约束结合起来,增强了对文官职业行为的约束力,这是我们应该借鉴和吸取的有益做法。
“水门事件”后,美国政府道德革新运动以廉政法律制度建设为 主要特征,集中出台了一批强调从政道德、规范从政行为的法律法规,并依法设立了职能明 确、相互独立、分工合作的廉政监察机构,从而构筑了公职人员特别是政府官员“不能贪” 、“不敢贪”的廉政法律体系和监察体系。
国外公务员从政道德行为规范建设途径�:

国外行政伦理建设的基本做法通常可以从三个方面来看:通过立法使行政伦理制度化、 法律化;设立行政伦理管理机构组织实施;建立行政伦理的社会监督机制。

西方发达国家均有一支庞大的政府公职人员队伍,如何防止大小官员营私舞弊、行贿受 贿,树立廉洁奉公、清白正直的形象,各国政府对其公职人员都制定了各种纪律和法规。这 些纪律和法规覆盖了公务员的几乎所有社会活动,内容丰富,规定详尽,但主要精神是四条 。一是禁止经商。二是限制兼职。三是禁止受贿。四是申报财产。�

制定公务人员的道德规范并将其法律化、制度化还只是行政伦理建设的一个环节,而最 重要的是还要设立相应的管理与监督机构来保证行政伦理规范与条文的实施。例如,美国众 议院内设置有“众议院行为规范委员会”,在宪法规定的范围内被授予专门权利以“惩办议 员的不轨行为,而且经过众议院三分之二以上议员表决通过,可以开除一名议员”。美国众议院的常设机构“道德委员会”在政府官员的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根据 《美国政府行为道德法》,大法官会议设立了司法道德委员会,负责研制司法部门官员财产 申报方面的表格;司法人员遵照司法道德委员会的具体要求,提出个人财产报告,并提出副 本交与其服务的司法机关中的秘书成为正式公文。美国政府伦理办公室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行 政伦理的管理部门。在美国的许多州和市的议会和政府,也设有伦理办公室或伦理委员会。 联邦政府有责任派高层人士到各部门负责伦理工作,对政府伦理办公室负责。�

西方国家的行政伦理监控体系,除了政权体制内不同权能部门之间的监控之外,还包括 社会力量对行政活动的监督,也就是社会对国家的监督。这种监督以群众力量、舆论力量等 形式从政权机器的外部产生制约作用。来自体制外的约束力量,多数情况下以权利为手段, 是依据宪法和法律赋予公民和社会组织的权利,对国家机构及其工作人员的权力行为进行的 监督活动。例如,美国行政伦理的实践置于相当广泛的社会监督之下。设在芝加哥的“改进 政府工作协会”是由私人发起的非官方的监督组织,宗旨是要查出政府中的违法渎职行为。 华盛顿市有“公仆廉政中心”、“公务员政策中心”、“关于政府行为的私人调查机构”等 三个民间监督政府的机构。这些非政府性监督机构,对美国行政伦理的实践发挥着积极作用。

Ⅳ 中西方传统美德的差异有哪些

区别:
体现了中西方文化对个人和社会整体的侧重点不同,
亚里斯多德所倡导的四大传统美德侧重于个人追求成功所必须的主观可以改变的素质,侧重于意志对生命本身的控制.如坚忍,节制.公正则侧重于分配.
西方更重视个人利益.
中华民族所倡导的四大传统美德侧重于个人对社会整体的贡献.如勤劳,善良.而勇敢和智慧从一定程度上侧重于对社会财富的索取.
中国更重视整体利益.
二者通过推广这些不同分类标准的道德素养都从一定程度上实现了个人和社会的平衡和稳定.但是历史上也经常有平衡被打破的情况.中国的社会平衡被打破的原因,内因是由于分配政策不公正,财富创造者(劳动者)分配的过少与财富分配者(管理者)分配过多的分配不平衡导致老百姓活不下去,再加上其他的导火索,比如外因气候影响农作物收成和外来侵犯刺激导致社会动乱,社会财富重新分配,但是分配方式从根本上从未改变,变的只是数量的多少.而随着时间的推移数量的多少又在改变,促成一个个王朝的更迭.
共同点:
二者所提倡的总结性概括性模糊性的词语目前都没有定量的方法,都是不可以绝对化的概念,谨慎、公正、坚忍、节制,勤劳、善良、智慧、勇敢要到什么程度呢?必须在两个极端中寻找平衡,每个人找到的平衡点不同决定了各自的所谓的道德修养.
由于语言上的障碍,本人无法深入了解Prudence, justice, fortitude and temperance 的深刻涵义,中文上翻译未必是能十分准切的表达亚里斯多德的真实意思.
但是可以知道的是,公正和善良有共通之处,谨慎和智慧有共通之处.坚忍和勇敢有共通之处.勤劳的节制有共通之处.
同时谨慎和勇敢之间是一对平衡.公正与智慧是一对平衡.
总体上二者是通过这些道德标准来指导人们要如何做,为社会整体创造财富,并且平衡个人和社会整体的利益分配,稳定社会秩序,实现社会生存的.
由于不同的社会发展历程,用于平衡个人和社会利益分配的素质时所采用的不同的分类方法.
就象有人把人分为男人和女人,有人分为大人和小孩,有人分为高的和矮的,有人分为胖的和瘦的.
分类方法不同但是每个集合里都有相似的重叠的成分.

Ⅵ 我们中国人的传统道德和西方有什么不同他们分别建立在什么基础上

传统中国与西方国家在文明礼仪上的区别
风格不同:中国信仰祖先崇拜版,西方信仰神灵权崇拜
发源不同:中国是大河文明西方是海洋文明
思想不同:中国人提倡“中庸”倡导无为而治;西方人乐于冒险,有探索精神
政治制度不同:中国是社会主义的制度,西方大多是资本主义制度
经济发展水平不同:中国是发展中国家,西方大多是发达国家
人际交往不同:中国人含蓄内敛,表达委婉,西方人热情开放,表达直接

Ⅶ 关于生命道德理论,中西方有什么区别

这个区别很大,西方的“道德”理念主要是指社会性的行为规范;
中国的道德理念是两个层面;天道和人德,天人一体是道德的最高境界。

Ⅷ 举例说明中西、古今道德差异

以前小辈被上辈打或被比自己大的家里人伤害或死亡是从轻或免除惩罚的。
现在不行

Ⅸ 中国式道德与西方道德有什么区别

另类在一定场合看来就是疯狂,这不能怪别人的。至于你说的扫菜场被人耻笑,我专想只是少数而已,清洁工人工属作很辛苦,是值得大家尊重的。
中国人不怪,只是你没仔细观察罢了,我们的国家很强大,很和谐,我们的人民很团结,很友善。我们应该为自己身为中国人而自豪,在奥运会场上我们的金牌是最多的,中国人民很勤劳,很拼搏。
如果你不是中国人,你也应该为你懂得中文而自豪,因为中华文化博大精深,有着悠久的历史渊源。
好人坏人哪都有,不仅仅是中国。曼哈顿的街头尚且还有饿死的乞丐!英国一老太太在家死了三年发臭了才被人发现!

Ⅹ 中西伦理思想的异同

中西伦理思想在不同的传统背景下发展而来,具有不同的特征。总的说来,中国伦理思想是内向型的,重人伦、亲情和家庭,而西方恰恰是开放型的,重个体和自我价值的实现。全球伦理作为一种共享的全球性道德理想,需要在全球各种文明中寻找思想的资源。从中西伦理思想形成和发展的逻辑过程、探讨的主要命题及创立的德目、整体主义的价值原则和作为普遍道德律的“黄金规则”来看,中西伦理思想异中有同,这一切在全球伦理受到前所未有关注的今天,随着人类在发展中文化冲突与融合的加剧、全球意识的形成,使全球伦理的建构成为可能。

热点内容
法律援助向哪里申请 发布:2025-02-07 23:53:51 浏览:236
行政法学综述 发布:2025-02-07 23:31:58 浏览:38
食品安全法中的社会共治 发布:2025-02-07 23:25:06 浏览:441
思想道德文献 发布:2025-02-07 23:19:44 浏览:87
法律的效力大于行政法规 发布:2025-02-07 23:07:21 浏览:394
法学考研英语要求 发布:2025-02-07 22:53:53 浏览:308
山东司法厅长原厅长简历 发布:2025-02-07 22:48:32 浏览:643
婚姻法自然血亲的父母子女关系解除 发布:2025-02-07 22:20:18 浏览:903
新婚姻法2020第三者财产 发布:2025-02-07 22:12:58 浏览:268
深圳消防法律援助热线 发布:2025-02-07 21:57:19 浏览:334